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郦食其凭口才拿下了70余座城池,为什么最后结局那么悲惨?

郦食其凭口才拿下了70余座城池,为什么最后结局那么悲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100 更新时间:2024/2/13 16:23:28

说到郦食其,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介子推是历代忠臣的典范,他的忌日也造就了后世的寒食节。介子推得死殊为可惜,是遭到了其他臣子的嫉妒和设计陷害。类似他的遭遇的还有许多人,比如今天要分享的郦食其的故事。

01

说起郦食其可能很多人都会表示没听说过,毕竟他去世太早,因此没有获得同时代,辅佐刘邦的贤臣张良萧何韩信陈平等人的名声,史料中关于他的记载也不多,但他却实打实是当时少有的大才。郦食其也是刘邦的谋士,其最厉害的就是他那张巧舌如簧的嘴,刘邦兵临武关时,郦食其就作为使臣劝降秦将,最终使得武关不战而下,辅助刘邦得以顺利攻入咸阳,抢先灭亡了秦朝。所以说,郦食其这张嘴常常能发挥千兵万马的效果。

公元前204年,郦食其劝说刘邦攻打敖仓这个大粮仓,那里是黄河与济水的分流处,可以交通天下,对刘邦的行军作战有极大助力,于是刘邦欣然采纳这一建议。之后郦食其又帮刘邦理清当前形势,说燕赵之地已经交给大将韩信征伐,兵锋所向披靡,必然能很快取得胜利,唯一需要顾虑的就是齐王田广,他有黄河天险作为屏障,而且有精兵20万,猛将如林,在这乱世中大有作为。郦食其表示他有把握能够说服田广归降,这样可以兵不血刃拿下齐国,而且势力可以得到再次扩充。刘邦很了解自己这位谋士的口才,于是就派他出使齐国,劝降齐王。

关于郦食其是如何说服齐王田广的,史书中没有详实记载,但是结果是确定的,郦食其凭自己的口才说服了田广,并答应以70余座城池归降刘邦。从田广的行为来看,这并非虚与委蛇,而是真心实意地归降,因为田广做了一件很有诚意的事:“罢历下兵守战备”。齐兵解除了大半防御,以不设防的姿态迎接刘邦。就这样,郦食其仅凭一张嘴就替刘邦拿下了70余座城池。

02

然而这件事的结果却是悲剧的。当时韩信正带兵东进,目标正是齐国。不过半路上就听说郦食其已经劝降了齐王,就准备就此罢兵。但手下大将蒯通说了一段话,大意是没有收到刘邦息兵的命令,而且郦食其靠三寸不烂之舌,就取得了比韩信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土地还多,难道当兵的还不如耍嘴皮子的?于是韩信就此被说动,干脆带兵长驱直入,一路攻打到齐国首都。

这时候觉得受到背叛的田广是满腔的怒火,他愤怒地质问郦食其是怎么回事,并且给他两个选择:要么前去说服韩信退兵,要么被自己烹杀。郦食其放弃了最后活命的机会,慨然赴死,落得个被烹杀惨死的下场。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郦食其死的莫名其妙,很冤枉。其实郦食其是落入了别人的算计。说是韩信听了谗言,可是韩信自己难道不清楚这么做的后果吗?当然不会。所以,韩信其实是很愿意看到郦食其去死的,不止他一个,张良、陈平等人也是一样。

郦食其究竟为何如此不受待见呢?原因是他是第一个全心全意追随刘邦的人。陈平是汉二年加入刘邦阵营的,资历自然没法跟老人比,而且陈平经历了魏、楚、汉三国,被骂成“反复乱臣”。而张良的资历虽然够,但因为当时身份地位的差距,张良好几次从刘邦身边离开,直到秦二世三年时张良被秦军赶得到处跑才投奔刘邦,但后来又有了“遣良归韩”,“归”字说明张良依然是韩国臣子,还不算刘邦的编制。最后韩王成被项羽杀了,走投无路之下张良才真正投奔刘邦。

反观郦食其,刘邦在高阳时就传见过他,而且经过初步接触后就以贵宾的礼节来对待他。此后郦食其频频献策,对刘邦大业的助益良多,也深受刘邦的信任,还被刘邦封为广野君。郦食其从始至终只追随刘邦一个人,是真正的根正苗红,而且本人又是大才,他和弟弟郦商都受到倚重,遭到其他人的一致排挤也就很正常了。

结语

韩信是这次事件最大的赢家,因为他只用了很小的代价就打下了齐国,还在张良和陈平的支持下被刘邦封为齐王。但是他大概也没想到,自己因此成为了郦商要复仇的对象,而且他吞下了吞并齐国的功劳,已经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连刘邦也无法长期容忍了。因此在六年后的那次事件中,刘邦就抬出了当时已经是右丞相的郦商来处理韩信,最终韩信落得个身死于妇人之手的下场,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咎由自取了。

标签: 郦食其汉初

更多文章

  • 李敬业一生忠于大唐,那他反武为何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敬业,唐朝

    徐敬业讨伐武则天,为何会一败涂地,导致祖人被掘墓破棺?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众所周知,武则天14岁时因“容止美”被唐太宗李世民宣召入宫,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李世民病重期间,太子李治和武则天暗度陈仓,渐生情愫。后来李世民驾崩,继位的唐高宗李治将武则天接进皇宫,封为“昭仪”,在

  • 朱元璋对待仇人都可以以德报怨 朱元璋对张士诚为何如此残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明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张士诚之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一直以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给人的印象都是残忍好杀,冷酷刻薄,手下的功臣被他大肆杀戮,动辄有灭族之祸。在民间传说里,朱元璋建造一座“庆功楼”,宴请手下功臣,到他们酒足饭饱的时候,命令锦衣卫放火将功臣们全部烧死,徐达、汤和听从刘伯温的

  • 朱棣称帝后正直壮年 期间朱棣为何没有生下一个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棣,明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棣称帝后,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后人在总结朱明王朝灭亡的原因时,其中有一条就是老朱家吃白饭的蝗虫太多,把国家财政啃空了!据某些资料显示,到崇祯末年,吃皇粮的宗室子弟不下二十万人。数字虽然够庞大,但一点不奇怪,十几代人养尊处优,良好的“生态环境”正适合繁衍。不过,老

  • 司马奕作为皇帝,为什么会被臣子废黜?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司马奕,东晋

    说到司马奕,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在中国古代,皇帝被权臣废掉不稀奇,东晋历史上就有一位被权臣废掉的皇帝,就是史称晋废帝、海西公的司马奕。司马奕也是东晋唯一一位在位期间被废掉的皇帝。至于司马奕被废的理由,就有些稀奇了,他竟然被人诬陷为没有生育能力的太监。至于司

  • 历史上的朱国治是什么人?他真的是一个忠臣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国治,清朝

    大家好,说起朱国治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清朝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帝下令撤藩,平西王吴三桂表面上同意撤藩,暗地里却联合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起兵谋反,史称“三藩之乱”。时任云南巡抚的朱国治被吴三桂扣押,吴三桂多次劝降,朱国治对清朝忠心耿耿,宁死不降吴三桂。吴三桂一怒之下,将朱国治开

  • 看看刘娥从孤女到临朝听政太后的一生有多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娥,宋朝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刘娥从孤女到临朝听政太后的一生有多传奇?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说到宋朝的第一位临朝听政的太后,大家或许有些陌生,但说到“狸猫换太子”这个故事,想必大多数人都早已耳熟能详,而刘娥便是“狸猫换太子”之中,那个“十恶不赦”的太后。事实上,历史上非但没有“狸猫

  • 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 朱元璋是怎么对待当初的地主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朱元璋,地主

    对朱元璋和地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太祖朱元璋是历史上一位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一方面他击败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军阀,终结元朝的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有很大的历史功绩。另一方面,他在开国后,为了保住朱氏江山,又像千年前的刘邦那样,大杀功臣,还重新恢复肉刑、殉葬等腐朽落

  • 《惊鸿舞》在唐朝十分流行,是唐玄宗哪位妃子的成名舞?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玄宗,妃子

    “梅舞惊鸿”这一词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其比较陌生,其实《惊鸿舞》是中国古代唐玄宗这位皇帝身边的妃子——梅妃的成名舞。《惊鸿舞》这支舞是通过舞蹈动作来展现鸿雁在高空翱翔的优美形象。但很可惜的是这个《惊鸿舞》现在早已失传了,《惊鸿舞》这一舞蹈在当时的唐朝可谓是十分的流行,并且深受唐玄宗的称赞和喜爱,由此也可

  • 吴绛仙很是受隋炀帝的喜爱,为何却被宇文化及折磨致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吴绛仙,隋炀帝

    隋炀帝被叛军处死之后,吴绛仙为何被宇文化及被折磨致死?他的皇后萧氏被叛军首领宇文化及霸占。萧皇后为了让宇文化及立杨氏后代为皇帝,没有反抗,不但自己屈身于宇文化及,还把后宫的妃子们都叫来一同服侍这个叛军首领。宇文化及被萧皇后伺候的很是高兴,就下令让秦王杨浩当上了皇帝。于是杨浩就在文武百官的朝拜之下登基

  • 探索袁枚的快意人生,他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袁枚,清朝

    你知道袁枚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什么样的人生才称得上是快意?我想是白居易笔下“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的豁达;是李白口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豪气;是东坡笔下“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是一种自由,是一种淡然,是及时行乐,是不枉此生。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