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的朱国治是什么人?他真的是一个忠臣吗

历史上的朱国治是什么人?他真的是一个忠臣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235 更新时间:2023/12/16 19:05:15

大家好,说起朱国治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清朝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帝下令撤藩,平西王吴三桂表面上同意撤藩,暗地里却联合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起兵谋反,史称“三藩之乱”。时任云南巡抚的朱国治被吴三桂扣押,吴三桂多次劝降,朱国治对清朝忠心耿耿,宁死不降吴三桂。吴三桂一怒之下,将朱国治开膛破肚,以儆效尤。

《研堂见闻杂记》记载了朱国治的结局:

复抚滇中,值吴三桂变,提去开膛枭示。

待三藩之乱被平定后,康熙帝厚葬朱国治,称他“捐躯殉难,深为可悯”,夸朱国治是忠臣,追赠他为户部右侍郎,到了雍正时期,朱国治入昭忠祠。正是因为如此,民国时期编撰《清史稿》,将朱国治列入《忠义传》。

由陈道明主演的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对朱国治这个人物也有重点讲述,在电视剧中,朱国治大义凛然的形象,让很多观众难忘。实际上,历史上的朱国治,真的如康熙所夸,是个十全十美的忠臣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朱国治不仅不是忠臣,而且还是个大奸臣。

朱国治,字平寰,辽东抚顺人,出生于明朝末年。朱国治虽然姓朱,但和朱明王朝并无血缘关系,明朝灭亡后,他为了避免误解,一度改姓为“硃”,后来他加入汉军正黄旗,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旗人。

清军入关后,朱国治从知县做起,历经大理寺少卿、大理寺卿、江宁巡抚,后来官至浙江巡抚、云南巡抚。为什么说朱国治是奸臣呢,纵观朱国治的一生,他在为官期间多行不义,具体可表现为三点:

第一,搜刮无度,他是个贪官

朱国治任江苏巡抚期间,大肆敛财,不仅搜刮百姓,还对自己的下属下手,下属们若不贿赂,他便给下属穿小鞋。例如,朱国治在担任云南巡抚期间,公然向大理知府索要三千两“孝敬”。后来,朱国治得到一个外号——朱白地,意思是他所到之处,搜刮无度,寸草不生。

第二,制造“奏销案”,他是个酷吏

事情发生在顺治十八年,江南的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四地未能按期交纳给朝廷的钱粮。这里有两点原因:

(一)当年年景欠收,钱粮的筹措的确不易。

(二)江南的很多士绅虽然屈服于清朝的统治,但内心还是无法忘记朱明王朝,因此在交纳钱粮时不积极。

朱国治上任江苏巡抚,为了完成朝廷的钱粮任务,同时也为了帮朝廷打压江南士绅,朱国治以四地士绅集体对抗国策为由,将上述四地的士绅造册报给朝廷,然后建议将这些士绅全部革除。一时间,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四地共有一万三千士绅被按籍革除,很多秀才、举人、进士被革去功名。影响巨大,史称“奏销案”。也正是因为如此,江南士绅对朱国治恨之入骨。

其实,奏销案的本质并不是钱粮,而是清廷要打压江南士族,而朱国治猜到了朝廷的用意,不从众调和,反而变本加厉地执行。

第三,炮制“哭庙案”,朱国治罪不可赦

说到“哭庙案”,就不得不提大才子金圣叹,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贡献极大,是他提高了小说和戏曲的地位,他也是中国最早的通俗文学提倡者。金圣叹的才名曾引起顺治帝的重视,然而,不幸的是,金圣叹因为名气太大,被朱国治卷入“哭庙案”,最后被冤杀。

事情发生在顺治十八年,苏州吴县令任维初为了催缴赋税,公然打死一户良民,引起吴中多位秀才集体抗议。与此同时,顺治帝驾崩的消息传到吴县,多名秀才便在顺治灵前请愿,声势浩大。大家不仅把矛头指向任维初,还指责江苏巡抚朱国治包庇下属。

朱国治怕事情宣扬出去,立即下令逮捕倪用宾等秀才。金圣叹作为江南名士,听闻此事后立即大声疾呼,为倪用宾等人鸣不平。也就是说,哭庙案本来没有金圣叹,金圣叹也没有带头闹事。但因为金圣叹为秀才们说话,因此得罪了朱国治。

朱国治以“诸生倡乱抗税,惊动先帝之灵”为罪名将秀才们治罪,因为这件事需要一个有名的文人来“领导”,因此朱国治假称金圣叹是主谋,正巧当时台湾的郑成功拉拢江浙一带的士绅,朱国治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又给金圣叹等人按上通敌的罪名,这样一来,金圣叹等121人都被秋后处斩,血流成河。

以上三宗罪,是足以证明朱国治之奸、狠、歹、毒。

因此,到了康熙十二年,朱国治辗转担任云南巡抚,当吴三桂发动“三藩之乱”时,朱国治被吴三桂所杀,江南士绅们长吁一口气,心中暗叹:杀得好,金圣叹等人的大仇得报!

笔者认为,康熙并非不知道朱国治之过,但纵观“奏销案”、“哭庙案”,朱国治虽然得罪了江南士族、犯下了天理难容之罪,但对于康熙来说,朱国治一直站在清廷的立场上来处理此事,因此,当朱国治被吴三桂开膛破肚之后,康熙认为,朱国治是大清的忠臣,值得表彰。

因此,在封建社会,道义和政治,其实是完完全全的两回事。

其实,朱国治被列入《忠义传》,完全是出于清廷的角度。朱国治此人,在忠于清朝方面,他于大节不亏。但在做父母官方面,他是彻彻底底的奸臣。

标签: 朱国治清朝

更多文章

  • 看看刘娥从孤女到临朝听政太后的一生有多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娥,宋朝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刘娥从孤女到临朝听政太后的一生有多传奇?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说到宋朝的第一位临朝听政的太后,大家或许有些陌生,但说到“狸猫换太子”这个故事,想必大多数人都早已耳熟能详,而刘娥便是“狸猫换太子”之中,那个“十恶不赦”的太后。事实上,历史上非但没有“狸猫

  • 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 朱元璋是怎么对待当初的地主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朱元璋,地主

    对朱元璋和地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太祖朱元璋是历史上一位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一方面他击败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军阀,终结元朝的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有很大的历史功绩。另一方面,他在开国后,为了保住朱氏江山,又像千年前的刘邦那样,大杀功臣,还重新恢复肉刑、殉葬等腐朽落

  • 《惊鸿舞》在唐朝十分流行,是唐玄宗哪位妃子的成名舞?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玄宗,妃子

    “梅舞惊鸿”这一词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其比较陌生,其实《惊鸿舞》是中国古代唐玄宗这位皇帝身边的妃子——梅妃的成名舞。《惊鸿舞》这支舞是通过舞蹈动作来展现鸿雁在高空翱翔的优美形象。但很可惜的是这个《惊鸿舞》现在早已失传了,《惊鸿舞》这一舞蹈在当时的唐朝可谓是十分的流行,并且深受唐玄宗的称赞和喜爱,由此也可

  • 吴绛仙很是受隋炀帝的喜爱,为何却被宇文化及折磨致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吴绛仙,隋炀帝

    隋炀帝被叛军处死之后,吴绛仙为何被宇文化及被折磨致死?他的皇后萧氏被叛军首领宇文化及霸占。萧皇后为了让宇文化及立杨氏后代为皇帝,没有反抗,不但自己屈身于宇文化及,还把后宫的妃子们都叫来一同服侍这个叛军首领。宇文化及被萧皇后伺候的很是高兴,就下令让秦王杨浩当上了皇帝。于是杨浩就在文武百官的朝拜之下登基

  • 探索袁枚的快意人生,他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袁枚,清朝

    你知道袁枚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什么样的人生才称得上是快意?我想是白居易笔下“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的豁达;是李白口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豪气;是东坡笔下“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是一种自由,是一种淡然,是及时行乐,是不枉此生。纵

  • 同样都是秦国的名将 白起和王翦的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白起,王翦

    你真的了解白起和王翦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白起和王翦不仅名列战国四大名将,更是中国古代名将的“天花板”;白起一生为将三十余载,攻城七十余座,歼敌过百万,不仅为秦国立下了开疆拓土之功,更是极大的削弱了秦国的几个强敌。而王翦率军扫平三晋,破燕国灭楚国,和儿子王贲一起成为秦始皇一统天下的

  • 历史上真实的李泌一生经历过什么?深受三代皇帝器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泌,唐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唐朝政治家李泌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在真实的历史上,李泌是唐朝朝廷上一位官途十分坎坷的官员,他多次受人排挤,惨遭贬谪,但是又多次被皇帝重新重用。直到李泌六十六岁,鬓角斑白的时候,才被皇帝重新任命做了宰相,而学长今天将来详细

  • 太平公主的婚姻生活是怎样的?武则天是如何管教她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太平公主,唐朝

    说到太平公主,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七月初六,残阳夕照,长安城兴道坊太平公主府邸弥漫着肃杀的空气。府内早已没有往日的繁华和喧嚣,曾经项背相望登门求见的宾客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两队明甲荷戟的禁军,从府门外一直排到太平公主卧房。四

  • 杨贵妃去世的那一天,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杨贵妃,唐朝

    说到杨贵妃,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唐玄宗天宝十五载(公元755年)六月十四日傍晚,大雨倾盆,电闪雷鸣,上苍将无穷无尽的愤怒倾泻在大地上。长安城往西百余里有个马嵬坡,西晋时有个名叫马嵬的人曾在此筑城,遂以此名纪念之。马嵬坡有个驿站,建在长安入蜀的驿道上,并不大

  • 如果曹丕重用了曹彰,魏国还会灭亡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丕,曹魏

    三国时期,公元218年,曹操带着战士南下攻打刘备,那个时候刘备在汉中驻扎。刘备带着战士在山上坐镇,让刘封带着战士去攻打曹操,可是曹操却用恶语骂起刘备来,刘备只是一个编草席的,派了一个小将来攻打曹操,这不是明显看不起曹操。曹操也不想受到这样的侮辱,就让人把曹彰叫了来,这样也不会使曹操和刘备的儿子打,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