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九岁男童大哭,唐玄宗为何却说他是霍去病转世?

九岁男童大哭,唐玄宗为何却说他是霍去病转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386 更新时间:2023/12/14 22:27:32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王忠嗣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王忠嗣,原名王训,他的父亲名叫王海宾为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太谷男,奉命驻守陇右,与吐蕃交战。在战斗中,王海宾身先士卒,立下了不少战功。在一场大战中,王海宾遭遇大股吐蕃军,而他的战友们嫉妒他的战功,皆按兵不动、拒不肯援,最终导致王海宾战死沙场。

出于对王海宾的怜悯,唐玄宗将9岁的王训招入宫中,授以尚辇奉御之职,成为天子的近臣。入宫后,王训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悲伤得不能以自已,伏在地上痛哭失声。为了安慰王忠嗣,唐玄宗怜惜地说道:

“此去病孤也,须壮而将之。”

意思就是,王训是我的霍去病啊!等他长大了,我要任命他当将军。与王训一样,霍去病也是自幼养于宫中,等同于汉武帝的假子。待其成年后,霍去病弱冠出塞击匈奴,立下了难以超越的战功。很显然,唐玄宗希望王训也能像霍去病一样。为此,唐轩还专门为他改了一个名,呼作“王忠嗣”,他希望这个男孩能继承他父亲的忠诚。

在宫中,王忠嗣练习武艺、学习兵法。长大后,王忠嗣雄毅寡言,有武略,

皇帝与他论兵,竟能对答如流。对此,唐玄宗器重道,以后你必然能成为良将。其后,唐玄宗将其任命为代州别驾,让其防守北方。而王忠嗣英勇异常,数次率轻骑出塞。唐玄宗害怕王忠嗣遇到意外,于是将其召回了京城。

然而金子总会发光的。公元730年,王忠嗣被派往河西任职,直接与杀父仇敌——吐蕃人隔山对峙。唐玄宗爱惜王忠嗣,生怕他热血上头,主动找吐蕃人复仇,因此严令边将禁止王忠嗣出战。就这样,王忠嗣整整在冷板凳上待了6年。

但到了公元733年,他趁上司调职的机会,突然率军出塞,正好撞上吐蕃赞普(相当于皇帝)进行军事演习。王忠嗣趁敌军不备,提刀杀入敌阵,斩首数千人,吐蕃赞普险些被擒。与霍去病一样,王忠嗣以亮眼的初战震惊世人,也给他未来的战神之路,铺下了基础。

在河西,王忠嗣屡受升迁,并多次击败吐蕃人。在盛唐的打击下,吐蕃屡战屡败,暂时不敢再与唐朝争锋。

吐蕃人被击溃后,唐玄宗将王忠嗣调任至朔方,让他们对付棘手的后突厥。天宝元年(742年),王忠嗣兼任灵州都督。他提点兵马,率众北伐,并在桑干河与后突厥乌苏米施可汗连续交战三次。在王忠嗣的精妙指挥下,突厥人每战皆败,乌苏米施可汗恐惧万分准备投降。

其后,王忠嗣见突厥人在投降方面有意拖延,于是祭出反间计,离间了突厥与拔悉密与葛逻禄、回纥等下属部落的关系。其后,王忠嗣又趁敌军内乱,再次大败突厥。公元744年,王忠嗣的反间计最终达到了预定的效果,突厥拔悉密等九家姓叶护联合攻打乌苏米施可汗,并将之传首于长安。后突厥汗国就此灭亡,由回纥所取代。

由于功勋卓著,唐玄宗将王忠嗣任命为河西、陇右节度使,权朔方、河东节度,佩四将印,劲兵重地,控制万里,享受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殊荣。值得一提的是,王忠嗣绝非穷兵黩武的武夫。在担任战将时,王忠嗣英勇果敢、所向无前。但担任守将,王忠嗣却能采取“持重安边”的政策,绝不贪功,也绝不随意开疆拓土。

对于敌人,王忠嗣善于使用和平式的瓦解战略。他故意在边关提高战马的买进价格,诱使胡人争相把战马卖给唐人,众所周知,马匹是冷兵器时代重要的战略资源,

市马可算是较为简便的一种防御手段, 通过和平的手段, 一方面不但不会消耗唐朝的边防力量, 反而加强了边防军事力量, 随着王忠嗣节度陇右、河西后,

又以朔方、河东的马匹充实陇右、河西, 使其军力大幅提升;另一方面, 顺利地削弱了唐朝的潜在对手。

在战略方面,王忠嗣以防守反击为主,以积极、但绝非挑衅的措施,“多纵间谍, 以伺其隙” ,

力求战则必胜。正是因为王忠嗣老成持重,首先将自己立于不败的境地,而这也是王忠嗣每战必胜的秘诀。

然而盛满则溢,王忠嗣过大的权势,最终引起了养父唐玄宗的猜忌。此外,王忠嗣不乐于拓边,也被唐玄宗视为畏懦。最终,王忠嗣遭到小人的馋毁,被玄宗以“沮挠军功”的理由贬官汉阳太守,

实际上标志着王忠嗣军事生涯的结束。在极度的郁闷中,王忠嗣于749年英年早逝,距离安史之乱不过6年。若王忠嗣在,安禄山史思明恐怕不敢造反,唐玄宗完全是自毁长城,杀了自己的霍去病,也导致了盛唐的沦亡。

标签: 王忠嗣唐朝

更多文章

  • 刘邦宠幸一女犯人,生下的儿子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汉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邦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前200年,刘邦带兵平定韩王信的叛乱,却不小心在平城遭遇了匈奴冒顿单于的埋伏,差点被困死于冰天雪地之中。在回长安的路上,刘邦经过了女婿——赵王张敖的辖地。对于这个老丈人,张敖表现得非常恭敬,像一个奴仆一样亲自照顾刘邦的饮食起居。然而刘邦

  • 韩信被称为“兵仙”的原因是什么?韩信和霍去病有什么相同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朝,韩信,霍去病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韩信,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历史上的韩信,人称兵仙,为谋战派代表人物!但正史并没有记载其师从何人,楼主所谓的出道即巅峰有一定道理。虽然前期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迷茫,但是一旦本人经萧何举荐手握兵权后,立即叱咤风云。九霄龙吟惊天变,一遇风云便化龙。对于韩信这种

  • 杨广真的“弑父”了吗?杨广“弑父”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隋朝,杨广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杨广真的“弑父”了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像题主这种说法, 影视剧和野史,这样说的不少,但是正史丝毫没有记载。当然我们也可以从杨广的秉性和当时环境来试着分析一下。首先来看杨广的城府,还是晋王的时候,隐忍数年,骗过了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导致最终改立他为太子。因此从权谋厚黑来看

  • 徐璆是个怎么样的人?他为曹魏的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三国,徐璆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徐璆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徐璆是东汉末年大臣,将军徐淑之子。可能多数人更熟悉演义中的徐璆,袁术死后徐璆将袁术身边的人都给处死,然后夺得玉玺献给曹操。徐璆的这番举动让曹操欣喜过望,随后将徐璆封为高陵太守。历史上,徐璆算是一位立朝正色之人,起码能够不违初心,公事公办

  • 揭秘孙权称帝背后的秘密 为什么他会迟迟没有称帝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孙权,三国

    还不知道:孙权为什么最后称帝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220年10月,汉献帝被迫退位,曹丕称帝,建立曹魏政权。第二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然而,孙权却没有称帝,而是在222年,接受曹魏的册封,成为吴王。直到229年,孙权才登基称帝,此时刘备已死6年,曹丕

  • 东汉末年汉室原有两次自救的机会 无奈都被两个所浪费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东汉,何进

    何进和王允是如何浪费自救的机会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东汉自中后期开始长期陷入外戚和宦官的争斗之中,这两大集团的对峙是东汉走向没落的根源之一,汉灵帝时期更是江河日下,184年的黄巾起义把东汉进一步推向了深渊,不过东汉也并非完全没落,自汉灵帝18

  • 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本来是联合一起的 为什么最后会反目成仇呢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上官婉儿,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反目?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上官婉儿,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人,祖籍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一带),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

  • 关羽一生高傲,为何他偏偏不敢轻视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关羽,三国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关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众人都认为镇守汉中的重任会交给张飞时,刘备却出乎意料地把镇守汉中的任务交付于魏延,而魏延当时却是刚刚投降,高傲如关羽却对此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关羽虽然高傲但也是深明大义的。镇守汉中这个任务,首先是需要非常可靠的,其次还需要有勇有

  • 魏忠贤除了压制东林文官集团,还有什么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魏忠贤,明朝

    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魏忠贤。魏忠贤能压制住东林文官集团,极大的减少了党争对于国家的损害,使得军队相对清明,指挥相对明确,几乎没有或少有出现无能文官对军队瞎指挥,乱指挥的荒唐现象,另外他提拔了一大批厉害的文臣武将,如熊廷弼,孙承宗等等,都使得辽东局面一片大好。减税、平反冤假错案、制止东厂

  • 李斯被陷害入狱之后 为何满朝文武无人给他求情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斯,秦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斯入狱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李斯的结局是可悲的。这么一个功劳赫赫的人,按道理,是可以拥有一个快乐的晚年。但是,公元前208年,他却在咸阳街市,被处以腰斩。这是为什么呢?他可是秦始皇时期的大功臣,为当时的文化经济等方面做出的贡献非常大,可以说是位极人臣,但结果确实悲惨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