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五虎上将中,诸葛亮最看重的是谁?

五虎上将中,诸葛亮最看重的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312 更新时间:2024/1/23 14:27:01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诸葛亮的故事大家听过吗?

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也是凡人一位,他也有着普通人的情感和心理,所以在蜀国的众将中,他也有着自己远近亲疏。

如果要在关张赵马黄五位大将中排个亲疏榜的话,诸葛亮应该最喜欢赵云

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对下属的要求无非两点:忠诚和能力!

历史中的赵云将军虽然没有《三国演义》中那般神乎其神,但是长坂坡护主(不是七进七出哈,而是护送刘备家眷)、汉水退曹、箕谷诈兵等神勇事迹,在历史中都有明确的记载,刘备也曾公开称赞赵云:“子龙一身都是胆也!”所以赵云的带兵能力毋庸置疑。

赵云与刘备通过公孙瓒相识,两人互相尊敬、志同道合,赵云于官渡之战前期在邺城投奔刘备,于是这一声“主公”,便叫了一辈子。《云别传》中记载,刘备与赵云“同床眠卧”。可见赵云与刘备之间的君臣之情和关羽、张飞般深厚,因此赵云对刘备的忠诚之心毋庸置疑。

赵云与关羽、张飞不同,关张二人有自己的政治主见,他们尊刘备为大、诸葛亮次之。

所以诸葛亮很难全面的约束和管理关、张二人。主要是他们的地位性格摆在那里,作为元老中的元老,他们的地位是高于诸葛亮的,而且关羽比较孤傲,而张飞又比较暴戾。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不把我当回事,我可能就当你是臭狗屎了。诸葛亮和关羽、张飞磨合了很长一段时间,才磨合好。就算是磨合好了,诸葛亮对关羽、张飞的尊敬仍然大于亲密。

关羽有没有能力?有,很强。听不听话?不听。

刘备让关羽镇守荆州,诸葛亮千叮咛,万嘱咐,要“东联东吴,北拒曹操”,关羽转眼间就当放了个屁。

人家孙权派人来求婚,《三国演义》中,关羽一句“虎女岂能嫁犬子”就此和孙权撕破了脸。而《三国志》中也有详细记载:

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辱骂其使,不许婚,权大怒。

总之,一句话,关羽对诸葛亮交代的事情早忘了,最后导致荆州丢了,这样的人,诸葛亮如何喜欢?关羽坏的不是诸葛亮的事,而是坏了整个蜀国的事情。

而张飞,也是个鲁莽之人,在刘备一意孤行要为关羽报仇时,张飞脑子更热,人还没出门,就被手下咔嚓了。

《三国志》记载:临发,其帐下将张达、范强杀飞,持其首,顺流而奔孙权。

张飞这样的粗人,一直就不是诸葛亮喜欢的类型。

说实话,二人都和诸葛亮不怎搭,他们不是诸葛亮的将,根本谈不上喜欢不喜欢。

马超黄忠虽然没有关羽张飞那般的盛气凌人,但也不是太适合诸葛亮,

根据《三国志》记载,马超和父亲马腾先是背叛汉室跟随董卓起兵。后又背叛董卓投奔曹操。马腾在曹操手下为官期间,马超拥兵自重,大有自立为王的架势。

由于马腾在西凉地区的势力极为庞大,所以曹操非常重视马腾。只不过马腾千算万算也没有算到,马超和韩遂竟然不顾自己的死活私自起兵反曹,曹操一怒之下将马腾杀死。

马超抗曹失败,走投无路之下才投奔了刘备,

野心勃勃的马超不仅害死了父亲马腾,还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马超归顺刘备之后并没有得到重用,可见刘备与诸葛亮对马超始终心存芥蒂。

至于黄忠,虽然不似马超那般反复无常,但他是刘磐的部下,而刘磐是刘表的侄子。刘备和孙权瓜分荆州之后黄忠才投靠刘备,所以黄忠的政治身份并不算理想。黄忠和马超被封为五虎将时,关羽的言辞之间颇有不满,认为黄忠和马超不配与自己平起平坐,可见黄忠和马超在蜀国高层的眼中并不受待见。

而且黄忠和马超加入蜀国阵营的时间较晚,在战场上与诸葛亮配合的机会也不多,所以诸葛亮与马、黄二人并无深交,更谈不上“喜欢”二字。

而赵云不一样,虽然刘备兄弟相待,但他的出身远不如关羽张飞,刘备对于他来说是主而不是兄,他和诸葛亮有着更多类似的背景,都是刘备引进的人才。而且赵云文武双全,更是向来以大局为重、以服从军令为天职。

关羽被杀后,赵云支持诸葛亮的看法,极力劝阻刘备伐吴。刘备去世之后,赵云尊诸葛亮为大。对诸葛亮的战略部署,赵云向来言听计从、身体力行,诸葛亮亦尊赵云为蜀军楷模,二人一文一武,共同效忠于蜀汉江山。可见赵云尊重诸葛亮的为人,敬佩诸葛亮的智慧。

“服从命令听指挥”这六个字在赵云将军的身上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赵云将军都没有半分污点可言。他忠君爱国、不近女色、不贪恋权势,没有政治野心。三国赵云身为蜀国的虎威将军,又是后主刘禅的亚父,可谓身份显赫,尊贵无比,但赵云不弄权、不借势,一心效忠蜀汉,无半点私心。

综上所述,与其他四人相比,赵云没有关羽的目中无人刚愎自用,没有张飞的鲁莽暴躁,比马超有情义,比黄忠年轻;作为军士,自然喜欢这种没有后台,听话好驾驭,办事谨慎稳妥,可托付大事的好同事。此人能文能武,智勇双全,符合诸葛亮的欣赏标准;赵子龙和诸葛亮都是后来“外聘”,心理距离较近;赵子龙情商出众,执行有力,深得诸葛亮赞许;赵子龙不居功自傲,服从整体大局,品德高尚,让诸葛亮敬佩。

所以赵云,就是五虎将中,最受诸葛亮喜欢的那个人,没有之一。

标签: 诸葛亮三国

更多文章

  • 九岁男童大哭,唐玄宗为何却说他是霍去病转世?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忠嗣,唐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王忠嗣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忠嗣,原名王训,他的父亲名叫王海宾为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太谷男,奉命驻守陇右,与吐蕃交战。在战斗中,王海宾身先士卒,立下了不少战功。在一场大战中,王海宾遭遇大股吐蕃军,而他的战友们嫉妒他的战功,皆按兵不动、拒不肯援,最终导致王海宾战死

  • 刘邦宠幸一女犯人,生下的儿子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汉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邦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前200年,刘邦带兵平定韩王信的叛乱,却不小心在平城遭遇了匈奴冒顿单于的埋伏,差点被困死于冰天雪地之中。在回长安的路上,刘邦经过了女婿——赵王张敖的辖地。对于这个老丈人,张敖表现得非常恭敬,像一个奴仆一样亲自照顾刘邦的饮食起居。然而刘邦

  • 韩信被称为“兵仙”的原因是什么?韩信和霍去病有什么相同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朝,韩信,霍去病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韩信,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历史上的韩信,人称兵仙,为谋战派代表人物!但正史并没有记载其师从何人,楼主所谓的出道即巅峰有一定道理。虽然前期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迷茫,但是一旦本人经萧何举荐手握兵权后,立即叱咤风云。九霄龙吟惊天变,一遇风云便化龙。对于韩信这种

  • 杨广真的“弑父”了吗?杨广“弑父”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隋朝,杨广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杨广真的“弑父”了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像题主这种说法, 影视剧和野史,这样说的不少,但是正史丝毫没有记载。当然我们也可以从杨广的秉性和当时环境来试着分析一下。首先来看杨广的城府,还是晋王的时候,隐忍数年,骗过了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导致最终改立他为太子。因此从权谋厚黑来看

  • 徐璆是个怎么样的人?他为曹魏的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三国,徐璆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徐璆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徐璆是东汉末年大臣,将军徐淑之子。可能多数人更熟悉演义中的徐璆,袁术死后徐璆将袁术身边的人都给处死,然后夺得玉玺献给曹操。徐璆的这番举动让曹操欣喜过望,随后将徐璆封为高陵太守。历史上,徐璆算是一位立朝正色之人,起码能够不违初心,公事公办

  • 揭秘孙权称帝背后的秘密 为什么他会迟迟没有称帝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孙权,三国

    还不知道:孙权为什么最后称帝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220年10月,汉献帝被迫退位,曹丕称帝,建立曹魏政权。第二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然而,孙权却没有称帝,而是在222年,接受曹魏的册封,成为吴王。直到229年,孙权才登基称帝,此时刘备已死6年,曹丕

  • 东汉末年汉室原有两次自救的机会 无奈都被两个所浪费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东汉,何进

    何进和王允是如何浪费自救的机会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东汉自中后期开始长期陷入外戚和宦官的争斗之中,这两大集团的对峙是东汉走向没落的根源之一,汉灵帝时期更是江河日下,184年的黄巾起义把东汉进一步推向了深渊,不过东汉也并非完全没落,自汉灵帝18

  • 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本来是联合一起的 为什么最后会反目成仇呢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上官婉儿,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反目?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上官婉儿,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人,祖籍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一带),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

  • 关羽一生高傲,为何他偏偏不敢轻视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关羽,三国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关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众人都认为镇守汉中的重任会交给张飞时,刘备却出乎意料地把镇守汉中的任务交付于魏延,而魏延当时却是刚刚投降,高傲如关羽却对此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关羽虽然高傲但也是深明大义的。镇守汉中这个任务,首先是需要非常可靠的,其次还需要有勇有

  • 魏忠贤除了压制东林文官集团,还有什么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魏忠贤,明朝

    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魏忠贤。魏忠贤能压制住东林文官集团,极大的减少了党争对于国家的损害,使得军队相对清明,指挥相对明确,几乎没有或少有出现无能文官对军队瞎指挥,乱指挥的荒唐现象,另外他提拔了一大批厉害的文臣武将,如熊廷弼,孙承宗等等,都使得辽东局面一片大好。减税、平反冤假错案、制止东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