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义宣因为女儿们和皇帝淫乱,就决定造反

刘义宣因为女儿们和皇帝淫乱,就决定造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705 更新时间:2023/12/29 16:52:28

刘义宣坐在江陵的一间牢房里,原本和他关押在一起的五位小妾已经被释放,牢房里只剩下他一个人,周围又湿又臭,无处安身。从小养尊处优的这位亲王,哪里受得了这些委屈?

刘义宣忍不住放声大哭,对着外面的狱卒大喊:“平时经历的那些,哪里算得上苦痛,今天与她们分别,才是真苦。”

这位刘义宣是宋文帝刘义隆的弟弟,人长得高大白皙,有一副漂亮的胡须,身高七尺五寸,腰围肥大,但舌头比较短,不善言谈。

刘义宣在宋文帝时代最早封为竟陵王,后来改封为南谯王,做过徐州刺史、兖州刺史,江州刺史等。他做事比较勤勉,政事处理得很好,但生活比较放荡,在担任荆州刺史的时候,刘义宣的生活极为奢侈,殿宇装饰绮丽,妃嫔多达千人。

荆州物产丰富,刘义宣在此地经营十年,实力强大,兵强粮足。又因为当初与孝武帝一起起兵反对刘劭,刘义宣的威望极高,根本不把国家制度放在眼里,对自己不利的条文,干脆就漠视不理。

孝武帝对这位皇叔难免要谦让几分,基本上是有求必应,非常重视。但是,有一个地方孝武帝不守礼节,他与刘义宣的女儿们一起淫乱,这一点得罪了这位皇叔。

车骑将军、江州刺史臧质经常劝说刘义宣,认为他有大才,立过大功,在臣民中间有威望。自古以来,功高震主的人最终往往难以保全,容易引发祸患。从长远来看,刘义宣与孝武帝之间必定势不两立。如今刘义宣手中兵强粮足,位居长江上游,应该早做准备,免得事到临头,悔之已晚。如果一直迟疑不决,祸患无穷。

刘义宣听从臧质的建议,大造兵船,修治铠甲,同时联络豫州刺史鲁爽等人,秘密约定在孝建元年的秋天一同起兵。

鲁爽有武艺,从小生长在北方,行为粗野,爱喝酒,却是一个急性子,一场大醉之后,宣布立刻起兵,杀死身边的反对者,改年号为建平元年,俨然把自己当成了皇帝。

他的弟弟鲁秀的眼力要比他强得多,鲁秀到江陵,见过一身肥肉的刘义宣,出来以后,拍打胸口连连摇头,说:“兄长害了我!怎么可以和这种人一起谋反?必败无疑!”

刘义宣和臧质听说鲁爽那边反了,非常后悔拉来这么一个鲁莽的家伙入伙。无奈一切已经晚了,孝建元年二月,两个人仓促宣布反叛,封鲁爽为征北将军。

起兵之后,鲁爽和臧质兵分两路,沿江而下,水陆并进,与沈庆之会战。临战之前,鲁爽和平时一样喝得大醉,结果阵前被刺落马下,再被斩首。

刘义宣还不知道鲁爽被杀,留下儿子镇守江陵,自己率领十万大军从江津出发,顺流而下,江面上樯橹相连,绵延百里。与臧质会合之后,他让臧质担任前锋。沈庆之派人把鲁爽的人头送过来,刘义宣与臧质大惊,刚刚起事,先折损一员大将,让人泄气,但开弓难有回头箭。

五月下旬,梁山之战开始,官军顺风纵火,大败刘义宣和臧质。刘义宣率先弃军奔逃,一路向西溃败,最后身边只剩下十几个人,弃船登岸,步行奔向江陵。刘义宣身材臃肿,走路走得两腿疼痛,就到民间找了一辆车子坐上去。没有饭吃,就一路乞食,最后总算活着回到了江陵。

江陵的首领是竺超民,带着仪仗出城,把刘义宣迎了回去。刘义宣勉强和过去一样接见部下,把失败的过错全部推到臧质的身上,鼓励大家振作精神,修整军队,再成大业。

此时江陵城中还有一万多兵马,鲁秀和竺超民也愿意继续辅佐刘义宣,还有一点希望。但刘义宣根本就不是做大事的材料,此前的惨败让他彻底崩溃,整天精神萎靡,躲在府中不肯出来。亲信们对他绝望,各自寻找出路,鲁秀也准备离开江陵北上。

刘义宣担心鲁秀一走,自己孤立无依,打算跟着鲁秀一起走,身边只带了一个儿子和五个爱妾,让她们全部打扮成男人模样。刘义宣自己在外衣里面套了一副铠甲,带上佩刀。此前挨饿的经历让他明白食物的重要性,能装食物的口袋全部装满。

一行人出来,此时城里已经一片混乱。拥挤当中,刘义宣从马上掉了下来。竺超民派人把他送出城,一行人追了一阵子,发现鲁秀早已经走远。此时天已经黑了,周围漆黑一片,刘义宣的身边除了儿子和小妾,只剩下两个太监,连一个正经的卫士都没有,这样子走到哪里都是死路一条。

刘义宣只好再次回城,摸到一处空屋子。屋子里找不到坐处,刘义宣只好坐在地上,好不容易等到天亮,赶快派太监再去通报竺超民。

今天的形势已经和昨天不一样,竺超民对刘义宣也不再客气,派来一辆车,直接把刘义宣几个人送到监狱官那里。刘义宣和小妾们稀里糊涂被关进了牢狱,坐在地上叹息:“臧质老奴,你把我害了。”

五个小妾很快被放了出去,牢房里只剩下刘义宣自己一个。这时候才明白什么是苦难,什么是幸福,对着狱卒号啕大哭。苦难的日子很快到头,不久就刘义宣死在江陵的牢房里,时年四十岁。

兵败之后,臧质也是一路向西奔逃,但众叛亲离,没有一处落脚之地。六月,臧质最终逃入武昌的南湖之中,以莲子充饥。追兵赶到,臧质躲在荷叶下面,只露出鼻孔,被乱箭射死。时年五十五岁。臧质的首级被送往京城,刘义恭建议把他的首级涂漆,保存在兵器库中,以为警鉴。

标签: 刘义宣

更多文章

  • 吴王夫差时期太宰伯嚭简介 伯嚭生平都经历了哪些事件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春秋,伯州犁,楚国,令尹,伍子胥

    伯嚭(bó pǐ),春秋晚期人,原为晋国公族,子姓。史载伯嚭的先祖公子遨为宋桓公之子,宋襄公之弟。公子遨出使晋国,完成任务后留晋为官生子改姓伯。后“三郤”权倾朝野。公子遨之子伯宗公忠体国,不满郤家势力太大,被三郤诬陷致死。伯宗之子伯州犁逃到楚国,任楚国大夫。伯州犁生郤宛,又为楚国大夫,后郤宛被楚国令

  • 杨播年少时仪表不凡,北魏官员杨播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杨播,北魏

    杨播年少时仪表不凡,奉养双亲竭尽礼度。朝廷提拔他任中散,后累次升迁至给事,兼任中起部曹。杨播因是孝文帝的外戚的缘故,朝廷累加优赐,前后达数以万计。后来,杨播进官担任北部给事中。孝文帝下诏让杨播巡视北部边疆,孝文帝亲自送他到家,告诉他军略大计。不久,杨播升任龙骧将军、员外常侍,改任卫尉少卿,常侍官职仍

  • 杨约是什么人?隋朝时期官员杨约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杨约,隋朝

    杨约,生卒年不详,南北朝后期至隋朝时期官员,北魏谏议大夫杨暄之孙、北周骠骑大将军杨敷之子、司徒杨素之弟。北周(557年-581年)末年,因为杨素有军功,被赐爵安成县公,拜上仪同三司。隋朝建立后,被隋文帝任命为长秋卿,升任大理少卿。开皇(581年-600年)末年,晋王杨广想谋求太子之位,采用张衡、宇文

  • 鲜为人知的宋朝名将王韶,王韶为什么默默无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朝,王韶

    说到宋朝,其实有名的战将辈出,绝非演义里说的那样北宋只有杨家军和狄青,南宋只有岳飞。就北宋而言,先不说初期有多次以少胜多、击败辽国战神的耶律休哥的李继隆(此人居然鲜为人知,百家讲坛将宋史、塞外三朝等于北宋相关,居然基本上没有提到此人,要知道仅仅唐河之战,1500骑兵+1万步兵,野战击败辽国战神耶律休

  • 曾文正公戒色方法的方法有哪些 劫色的方法有没有人效仿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曾国藩

    被称为“半个圣人”的曾国藩曾经年轻的时候,也控制不住,曾经言语调戏过自己同僚的小妾;读书读到一半,找欧阳夫人敦伦。对于以上事件,曾文正公本人在日记立里”痛斥”自己“直不是人,耻心丧尽,更问其他?”这种日记赎罪的方式,正是曾文正公发明的戒色方法之一。他这一做法,曾经得到了后人普遍的效法。其中最有名的莫

  • 法正的智慧和谋略促进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备,诸葛亮,法正

    三国时期涌现出许多豪杰谋士,那确实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无论是决胜于千里的谋士,还是冲锋陷阵的将军,都能在这混乱的局势下展现自己最为真实的实力,而在蜀国却有这样一位谋臣,他的才智谋略堪比诸葛亮,虽然才智皆为上人之资,单在三国中却并不是那么的出名,他就是法正。法正,字孝直,扶风郿人也,是辅佐刘备建立蜀

  • 白起坑杀了40万赵军?专家发现事实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白起

    秦国名将白起被后人称为战神,因为他一生征战70余场却未尝败绩。其中最有名的一场就是长平之战,白起率领秦国士兵击败了赵括率领的赵军,并且坑杀了赵军40余万人,因此白起也被成为杀神。《史记》中曾记载:白起坑杀赵兵四十万。不过,现在有很多人质疑白起坑杀40万赵军的真实性。挖坑埋葬40万士兵,要挖多大的一个

  • 小胡子将军——优秀的德国空军指挥官加兰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飞行员

    纳粹德国空军中,王牌飞行员阿道夫·加兰德除了拥有104个击落战果和橡叶双剑钻石骑士十字勋章外,还官至战斗机总监,军衔升至中将。战争末期,他还组建了最后的Me-262喷气式战斗机部队,与盟军鏖战。就是这位在英伦战役中令对手尊敬的王牌飞行员加兰德,在现实中却遇到了不可战胜的“敌人”作为优秀的战士,他不得

  • 历史上最受重用的叛徒——李靖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靖,隋朝

    李靖,雍州三原人,其舅是灭陈的隋朝名将韩擒虎。出身将门仪表魁伟,加上受到当时执政的关陇贵族崇尚军功的风气熏陶,李靖自小便身负文韬武略,希望因时乘便建功立业。韩擒虎屡次与他谈论兵事,对这个外甥的谋略才华赞不绝口。成年后李靖虽官职低微,才干却闻名朝野。另一位灭陈的隋朝名将、宰相越国公杨素曾预言李靖最终将

  • 古代是否真有人打了一百场仗且一百次都胜了?不但有他还是个文官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杨善会,隋朝

    我们经常形容一名将军,说他是“百战百胜”,打一百次,一百次都胜了。但说这话时,我们心里也都知道,这只是一句吹捧,放眼古今中外,那么多名将,又有谁能真的“百战百胜”呢?即便是真有这个水平,又哪有这么多仗让你打。我们较个真,真的有人做到“百战百胜”了吗?答案是,还真有,史书明确记载有一个人,他是真的“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