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最后的陪伴者揭开秦朝一统霸业的秘密

秦始皇最后的陪伴者揭开秦朝一统霸业的秘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49 更新时间:2024/1/8 22:27:55

它深埋地下两千多年,一经出土就震惊世界。专家评论它“在中国的马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的发现,解开无数专家学者的心中疑惑。它体型巨大又精巧绝伦,被誉为“青铜之冠”。

它是秦始皇最后的陪伴者,却又隐隐指强大帝国发起的源头,千百年来,这片土地上留下无数对那个辉煌朝代和威严帝的吟咏和探寻,现在,两架曾无比靠近那位伟大帝王的铜制马车,将带我们感受那段灿烂明跳动的脉搏。

青铜之冠 举世震惊

1980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帝陵封土西侧20米、距现地表7.8米深的地下发掘出了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

两乘铜车马一前一后放置在一个木椁内,因木椁腐朽,上部的填土塌陷,铜车马出土时均已被压碎,但由于未被盗扰,原位没有大的变动,车马的构件基本齐全。

这组铜车马按出土时的前后顺序编为一号车和二号车。

一号铜车马为单辕双轮车,辕长2.46米,轮径为0.59米,车舆分前后,平面呈凸字形,凸突部分是驭手所坐之处。铜御者高0.51米,重52公斤。其神态恭敬中又有一丝得意,充分表现出一个高级奴仆的心理。蓬盖面积达2.3平方米,将御水也罩在下面。蓬用铜骨架、铜条支撑,上覆以绢帛。4匹马的高度为0.91到0.93米,长度为1.1到.15米。4匹马的重量也不相同,分别为177公斤、180.7公斤、183公斤和212.97公斤。四马神态各异,中间的两匹马昂首正视前方,两侧的马略侧视,大鼻如喘息状。

二号铜车马,出土时破碎为1555块,经修复,完整如初。车通长3.17米,高1.06米,相当于真车马的一半。总重量为1241公斤,由大小3462个零部件组装而成。其中青铜制件1742个,黄金制件737个,白银制件983个。

铜车马是秦始皇的陪葬品之一,象征着秦始皇銮驾的一部分。铜车马的形制是模仿实实在在真车的形状。以前考古发现的车都是木质的,出土时已腐朽,铜车马的出土使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古代御用车驾的真实面貌。铜车马是按秦始皇御用车队中属车二分之一的比例缩小制成的,车盖以及车舆内外彩绘着精美的纹样;两乘铜车马上的金银饰品重达14公斤,显示了铜车马高贵的等级。

这是我国考古史上发现最早、体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铜车马,对研究我国秦代冶炼与青铜制造技术、车辆结构等具有极重要的价值。

网络配图

由三千残片到皇家御车

铜车马修复技术获大奖

千年以来,铜车马虽然未受过人为的扰乱,基本上是倒塌前的原始位置,但破碎严重,两乘车的残片多达3010片:一号车全车共破碎成1325片;二号车出土时全车共破碎成1685片,断口2244个,破洞316处,裂缝55处。而且绝大部分部件已经变形,彩绘也均有损坏。光是一个一平方米的伞盖,厚度仅在0.1-0.4厘米之间,破碎近200片。

由于文献中也找不出一个与铜车马能完全对应的车制描述,加上全国各地的博物馆、考古发掘工地从未出土过可供参考的相关资料,所以修复工作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困难。

为了保证修复质量,由考古、文物保护以及自然科学方面专家组成的清理修复小组,在全面分析了铜车马的结构和各部件的成分、形态及相互关系后,制定出综合利用粘结、焊接、机械连接及适当使用加强件补强的总体修复方案。在修复材料的使用和修复工艺技术方面,又经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和模拟试验,筛选出合理的粘接、焊接材料以及适合的科学工艺技术。1983年,二号铜车马修复完成,1988年4月,一号铜车马修复完成。

铜车马的成功修复,为以后大型青铜器和其他金属类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铜车马的修复将传统修复技术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在修复工艺设计和修复技术方面均有所创新:对破损特别严重且负载重的部件,在管状空腔中插放了加强件,使加强件处于隐蔽部位,此种工艺的设计施工,在文物修复方法中为国内首创;根据对比实验研究成果,对铜车马彩绘还进行了加固保护,这在青铜文物的修复中亦属首例。铜车马的修复水平在大型青铜文物修复领域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1997年“秦陵一号铜车马修复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就是对铜车马修复技术的肯定。

由3000多块碎片、7000个零部件到复原原貌,凝聚了文博人员的智慧与辛劳。尽管它是皇帝陵园里的陪葬品,只是真正实用车马长度的1/2,但它仍然因为2200多年前工匠的精湛工艺而显得美轮美奂,富丽堂皇,即使穿越千年时光,也依旧能震惊世人。

超越时代的冶铸工艺

助力秦国完成统一大业

公元前230年,经过几代人的积累,秦国国力的强盛,已经达到空前的高度,29岁嬴政,决定发动统一中原地区的举国之战。当时的中原地区在五百年的征伐和吞并之后,形成了六个实力强横的诸侯国,秦国要实现统一的目标,就必须逐一击败并消灭这些对手。

根据考古发现,当时秦国的对手们都拥有了铁质的兵器。

然而,1974年,在兵马俑坑中发现的四万多件秦军兵器,几乎全由青铜铸成。让人疑惑的是,秦始皇的军队,竟然是用理论上应该比铁质兵器落后的青铜武器打败敌人并统一了中国。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秦国工匠拥有更高超的铸造工艺吗?

在铜车马展厅,离铜车马不远的地方,单独陈列着一号车伞座和伞柄的复制件,几乎所有的游客都会特意了解这个复杂装置的独特之处。

网络配图

通过机关控制,伞柄可以180°旋转,而且伞柄中空,暗藏利器,还能用来作战,这里边涉及到众多精巧的机关设计和铸造技巧。这些机械制造上难度极高的技术问题,却被秦朝工匠用更高超的工艺水平解决了。并且直到今天,伞柄还能自如的打开铜伞盖,说明秦代的冶金铸造技术和青铜制作技术,在杠杆和杠座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铜车马上这些先进的铸造和制作技术,已经达到那个时代的巅峰,这些宝贵的技术不但在铜车马身上得到集中体现,还被积极寻求扩张的秦人运用到了武器的生产当中。比如高超的冶铸工艺保证了秦加长铜剑的硬度和弹性,锋利而又不易折断。

秦国兵器的制作工艺有岗位责任制,管理比其他六国做的都好,秦国兵器都处于一个较高的生产技术水平上,规模化生产,这是秦国强大的一个原因。

作为秦始皇随葬车队中的一员,铜车马以其高度的写实,为我们还原了秦始皇御用车队的真实情状。两千多年前被称为“万乘之国”的秦国,正是拥有这样强大的战车和战无不胜的军队,才完成了大一统的霸业。秦始皇相信即使在死后,他也将统治一个庞大的帝国,于是将自己最强大的军队和庞大的车队一同带到地下。

网络配图

如今,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游人来到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追寻历史的脚步。两千年的岁月似乎并没有在铜车马身上留下丝毫的印记,它是如此的鲜活和生动,静静的注视它,仿佛能感受到马匹肌肉饱满的胸膛里蕴含的无穷力量,和驭手的目光中那千年不变的坚定。

在中国历史上,秦文化是独一无二的,崇尚武力、满怀开拓和进取精神的秦人,用他们的智慧开创了一个辉煌的时代,精美绝伦的铜车马不但代表着秦代高超的艺术和科学成就,也为两千年后的我们揭开了秦王朝军事强大的秘密。

标签: 秦始皇

更多文章

  • 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为何被称为伟大的卑鄙小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蔡伦

    提起中国古代的太监,我想每个人都能说出那么几个知名的,并祸国殃民的大太监来。比如嫪毐、赵高、汉末十常侍、魏忠贤、李莲英等等,然而,确有一名造福、推动了中国文化、甚至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太监,也是一名祸国殃民的“毒太监”,他就是——蔡伦!尽管那时候的人们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但是蔡伦家生计实在艰难,所

  • 唐朝皇帝求长生不老 至少有五位帝王因此驾崩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皇帝

    唐朝皇帝求长生不老 至少五位因服丹药驾崩唐朝从建立到灭亡的290年间,一共有21位皇帝。这21位皇帝中,至少有5位是因为服用丹药中毒而丧命的,他们是太宗、宪宗、穆宗、武宗和宣宗。网络配图唐太宗晚年,由于身患重病,服用中天竺方士炼制的“延年之药”,导致病情加重而死,年仅50岁;中唐的宪宗本来也是一位不

  • 杜甫最后不是穷死的而是被毒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杜甫

    “杜甫”在2012年突然蹿红,忙碌的身影出现在网络的各个角落。其实,历史上的杜甫也真的很忙,只是忙的内容并没有多么高雅,而是为了生计在奔波。虽然后世一提到杜甫,都将其与李白一并视为唐诗的代表与化身,但与许多伟大的艺术家一样,在其生前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更没有享受到创作带给他的荣耀与富足的生活。但实

  • 朱元璋事事都要管 就连人们怎么穿衣也明确规定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

    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要做的事很多,比如剿灭元朝的残余势力,改善战火摧残的民生,增加财政收入等,但他却花费大量时间,制订出了一系列繁文缛节,包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其细致入微,可谓空前绝后。网络配图他首先规定了全国人民怎么穿衣,天子、亲王、大臣、老百姓的衣服样式,衣服颜色,衣服长度,衣服用料全都做

  • 奇葩皇帝刘志:中国史上唯一爱做贼的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皇帝

    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一位十分奇葩的皇帝。他呢,十分的贪玩,还有一个更不好的毛病,就是手脚不干净。您可能说了,全天下都是你的,干嘛要偷自己的东西。其实不然,皇帝爱做贼,其实是有缘由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汉朝时,大将军梁益暗杀了皇上刘缵,保荐了15岁的刘志当了皇上,并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他,做了皇后,梁又

  • 张飞为何想杀关羽:张飞欲杀关羽的真正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张飞

    关羽是怎样的人?有一副对联,是这样评价关云长的:“匹马斩颜良,偏师擒于禁,威武震三军,爵号亭侯君不忝。徐州降孟德,南郡丧孙权,头颅行万里,封称大帝耻难消。”老实讲,在所有的关帝庙里,都是极颂其武艺功勋,操行德守,忠贞刚烈,义薄云天的光辉,还少见这样两分法看待关羽的持平之论。关羽投降曹操这个污点,和关

  •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为何不杀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十四岁被选入宫中,曾有唐朝预言大师李淳风向唐太宗李世民推算武则天四十年后会成为皇帝,那么李世民知道此情后,为何不杀武则天呢?网络配图 原来是李淳风道出了其中的原因,使武则天存活下来。武则天刚出生不久,唐朝相面大师袁天罡被唐太宗召见,在前往京城的路上,经过利州,武则天父亲

  •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诛灭十族'的皇帝竟是朱棣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

    在一些历史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节:当臣子犯下滔天大罪时——比如谋反,皇帝为了警示天下,就会祭出中国历史上最残酷的连坐式惩罚:诛灭九族。何为九族呢?大家比较认可的一个说法是:从自己这辈儿往上数四代:父、祖、曾祖、高祖;再往下数四代:子、孙、曾孙、玄孙,加上自己,一共九族。网络配图可以想象,一

  • 乾隆不选最疼爱的五阿哥为继承人 原因让人心碎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乾隆

    乾隆,清朝入关后的第四位皇帝,活了88岁,同时也创造了中国封建帝王长寿的记录,特别是其一生顺风顺水,没有经历太大的灾难,其和祖父康熙、父亲雍正三朝一起并称“康雍乾盛世”,乾隆晚年自封为“十全老人”,同时他的很多人生履历模仿了祖父康熙,比如六下江南,甚至打仗都多次御驾亲征,不过可悲的是,乾隆晚年清朝危

  • 末代皇帝溥仪九岁未戒奶:奶妈使我保留人性!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溥仪

    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回忆童年的紫禁城生活,从3岁进宫的那一天,溥仪就离开了自己的亲生母亲-醇亲王福晋幼兰-到了宫中,光绪皇帝的遗孀隆裕太后就成了溥仪的母亲,溥仪在回忆中曾一针见血的写道,自己并没有得到过真正的母爱。网络配图他的亲生母亲在他11岁那年进宫,他却表现的即生疏又害怕。溥仪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