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广难封出自什么地方 李广难封是因为汉武帝有偏见吗

李广难封出自什么地方 李广难封是因为汉武帝有偏见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565 更新时间:2024/1/18 8:04:41

你真的了解李广难封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李广难封”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其中写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意思是说冯唐空有一身才华却无缘施展,等到机会来时却垂垂老矣,李广军功显赫却始终没有封侯。王勃是想借此典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的确,李广作为西汉名将,一生战功赫赫,却始终未能封侯,令人遗憾,也令人费解。到底是李广的功劳达不到封侯的条件,还是汉武帝对李广心存偏见呢?我们先看看一代名将李广,到底立下了哪些军功?自古英雄出少年。将门之后的李广,少年时期就已声名远播。李广的先祖李信是秦国名将。李家世代习武,尤善骑射,李广的箭术更是出神入化。

公元前166年(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举入侵萧关,十六岁的李广以良家子弟应征入伍抗击匈奴。李广精通骑射,一入伍就峥嵘显现、出手不凡。他射杀匈奴近百人,斩匈奴首级二十有余,被破格提拔为汉中郎。随后,担任汉文帝的亲军侍卫,又多次立功。在汉文帝狩猎时,李广与猛兽赤身肉搏,汉文帝十分赞赏李广的威猛,说:你若生在高祖时代,封个万户侯也不在话下。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景帝时期,李广迎来最风光得意的时刻。汉景帝时期爆发七国之乱,李广任骁骑都尉,在昌邑城下夺取叛军军旗,立了大功,更加名声显扬。调任上谷太守,天天与匈奴交战,匈奴人闻之色变。

匈奴每次侵犯汉朝边境时,都要绕开李广的防区。在担任上郡太守时,汉景帝的亲信宦官来边境督战,差点被匈奴人射死,李广带着一百骑追击匈奴人,射死两人,活捉一人。返回时,遭遇匈奴大部队,他命令士兵下马解鞍,以此迷惑敌人。匈奴人以为有伏击,不敢靠前。李广还一箭射死了匈奴出阵试探的白马将军,吓得匈奴人连忙退军。后来他陆续担任边郡、陵西、雁门、代郡、云中太守,因无一败绩且作战英勇、箭法精准而享有“飞将军”的盛誉。匈奴人既害怕他,又敬重他。汉武帝时期,李广英雄迟暮,虽壮心不已,但已不复当年之勇。汉武帝继位后,李广调任未央宫禁卫军都尉。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元光二年),汉武帝在马邑埋伏重兵,意图围歼匈奴,但匈奴大单于临近埋伏圈时生疑,火速退兵。李广当时任骁骑将军,随军参与合围,但无功而返。从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起,汉武帝全面对匈奴作战,卫青横空出世,屡建奇功,打得匈奴“六畜不蕃息、嫁妇无颜色”。随后,霍去病又异军突起,打得匈奴“漠南无王庭”。而恰恰在长达十年对匈奴作战的关键时期,汉武帝考虑李广年迈,未派他参与战斗,所以李广一直都是旁观者。直到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对匈奴开展漠北大决战的时候,李广多次请战,汉武帝才委派他为前将军。

主帅卫青也认为李广年迈且战法过时,让李广配合右路军作战。李广不服,率军从东路绕道,抱着必死的决心想和大单于主力决战。可是上天并未给李广这个机会,他在绕道过程中竟迷路了,等找到大部队时,卫青已经大胜而归。卫青派人询问迷路的缘由,李广羞愧万分,为免受其辱就拔刀自刎了。李广时运太差,虽有军功但终究无缘封侯。实事求是地讲,在汉景帝时期,李广就已经达到了封侯的条件。但是,他的时运太差了。吴楚七国之乱的时候,李广随太尉周亚夫平定叛乱。在七王之乱中,他立下两大奇功。一为守城之功:他作为梁王的主将,在极度危险的形势下坚守睢阳数月,几乎弹尽粮绝,叛军却久攻不下,为周亚夫组织反攻创造了条件,赢得了时间。

二为夺旗之功:在反攻叛军最重要的据点昌邑城时,他率军冲入敌阵,以一当十,竟夺得叛军主帅军旗,彻底瓦解了叛军军心,赢得了最关键的反击战。仅这两项战功,李广就完全超越了封侯的条件。但悲剧的是平叛之前,李广被调到了梁王麾下,接受了梁王的将军印。从名分上讲,他成了梁王的属下。如果梁王不举荐,即使李广有再大的功劳,汉景帝也不能绕过梁王给李广封侯。可问题恰恰在于,心直口快的李广把梁王得罪了。七国之乱时,汉景帝为平息叛乱,不得不倚重他的亲弟弟梁王刘武,甚至还亲口承诺过:若平息叛乱,将立梁王为太子。梁王也因此特别卖力。

平叛结束后,梁王想让李广继续留在麾下,并许诺他登基后让他当大将军。李广不仅没有答应,还劝梁王不要有非分之想。这件事让梁王很不痛快,故而在军功簿上没有推荐李广封侯。就这样,李广错过了最重要的封侯的机会。不过,当时的李广还很年轻,也没太在意,认为以后封侯的机会还很多。李广戍边时期,虽赢得飞将军称号,匈奴人谈之色变,但他并没有主持过大规模的军事战役,因此这个时期的李广是无法通过军功封侯的。到了汉武帝时期,他担任未央宫禁卫军都尉,长达八年之久。等到汉武帝发动对匈奴作战时,李广已经五十多岁了。可是这个时期,横空出世异军突起的卫青和霍去病太闪耀了,在他们面前,李广几乎就成了多余的人。

在参与对匈奴作战时,不但无功,还闹了很多笑话。汉武帝是否心存偏见,故意刁难李广呢?汉武帝一生尚武,对武将的偏爱远远胜过文臣。据史料统计,汉武帝在位54年,一共封侯八89人,其中将军封侯者53人,匈奴及其他少数民族降汉封侯者29人,而其他非军功封侯者只有7人。可见,汉武帝对有军功者是极为厚待的。汉武帝对李广没有偏见,更不存在故意刁难之说。汉武帝一继位,就任命李广为未央宫禁卫军都尉,皇宫大内的安全、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托付给了李广,可见汉武帝是非常重视也非常信赖李广的。可是,卫青、霍去病太优秀了,他们的新谋略、新战法、新理论确实要甩李广几条大街。

特别是在马邑之围的时候,李广错失绝佳的战机,让匈奴单于白白溜走。而漠北大决战时,李广也竟然迷路,确实闹了一个天大的笑话。那汉武帝怎么不念及景帝时期李广的功劳,特别开恩照顾一下老同志呢?汉景帝没有给李广封侯,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梁王没有推荐,另一方面是李广自身的问题,他长久未能封侯后,到处找人诉苦抱怨,搞得世人皆知,让汉景帝很被动。汉武帝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自然有自己高超的政治智慧。汉景帝未给李广封侯,其中的原因汉武帝是心知肚明,自然也不会得罪先皇来替李广翻案。要封侯,就要拿出真本事,军功要凭数据说话。

汉朝凭军功封侯,需要满足几个硬性的条件:一、斩杀或俘房敌方高级将领;二、率部斩敌首级过千;三、指挥重大战役取得重大胜利:四、父亲立功而死,儿子承袭军功。可是在汉武帝时期,李广确实没有什么战功能拿得出手,没有一项符合条件。更何况,军功封侯是激励将士们奋勇杀敌的动力,汉武帝怎么可能在大战之期去违背原则呢?总结:对李广而言,终生未能封侯,确实是一件挺遗憾的事。但对于后人来讲,不管封侯与否,都不影响李广的英雄形象。从李广的历史地位来讲,他是汉匈对战中第一个让匈奴人惧怕的对手,一扫西汉开国以来对抗匈奴的颓势,为后续汉武帝讨伐匈奴树立了信心。

有时候,遗憾也是一种美。正因为李广终生未能封侯,也让后人对他增添了很多同情和关注。再加上李广最后自刎而亡,保全了英雄的气节,更增加了悲壮的色彩,从而让后人对他更加崇敬和仰慕。

标签: 李广汉朝

更多文章

  • 唐肃宗为什么会死在父亲之手 这件事情的经过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肃宗,唐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唐肃宗之死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在官僚政治没有构建成熟前,皇帝与太子的矛盾几乎是无法避免的,从初唐到中唐的种种乱象,其实都是由这个主要矛盾衍生而来的。如果老皇帝不培养太子,太子肯定无法成为皇帝的左膀右臂。等老皇帝死后,太子肯定会受乱臣贼子的欺负。如果老皇帝大力培养太子,

  • 清朝野猪皮到底是什么意思 野猪皮指的人又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努尔哈赤,清朝

    还不知道:清朝野猪皮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野猪皮”这个称谓,本是直接指的历史上的一个人物,也就是满清的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野猪”这个代号本身就不是什么很文雅的称谓,更别再说加个“皮”字,但“野猪皮”确实是努尔哈赤的另一个称谓,显然由来已久。看

  • 孝淑睿皇后是什么结局?一位出身低微的大清皇后,儿子也做了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孝淑睿皇后,清朝

    孝淑睿皇后是什么结局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今天要和大家聊得这个女人,她的出身虽然不是很,却生来就有一副倾国倾城的好容颜,然后她又通过一次选秀进入宫庭,还很荣幸的嫁给乾隆皇帝的儿子永琰成为他的妻子,也就是永琰的嫡福晋,这是乾隆亲自定下的。在乾隆去世后

  • 朱祐樘有什么样的丰功伟绩能让他被明朝人和清朝人共同传诵为千古一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祐樘,明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祐樘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我们先来看看明清两代的仁人志士和高官重臣对这位皇帝的评价。 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明万历首辅大臣朱国桢 自古英哲非常之君,往往得人鼎盛。若汉之武帝,唐之文皇,宋之仁宗,元之世祖,明之孝宗。其时皆异材勃起,

  • 拯救了明朝的于谦,最后为何会含冤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于谦,明朝

    于谦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上文说道,废物皇帝朱祁镇在土木堡,将三十万大明精锐败丧,导致京城无兵守。一时之间,朝野震惊,京城人人自危。幸亏于谦挺身而出,拥立明代宗,并收拢军队,组织京城保卫战。挫败了也先企图挟持明英宗占领北京的图谋,避免大明成为第二个北宋。但是就是这

  • 廉颇当时正处于壮年又是忠臣 廉颇为什么不带兵去救赵武灵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廉颇,赵武灵王

    很多人都不了解廉颇和赵武灵王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春秋战国时期,赵国是其中的一个霸主,也是相对较为强大的国家之一,而将赵国从弱小的状态带上繁荣昌盛的道路的国君便是赵武灵王。可以说,倘若没有此人的话,或许赵国在不久之后便会亡国。一般而言,这样一个优秀的国君,都会受到人们的尊敬的爱戴,但

  • 秦淮八艳之柳如是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柳如是,明朝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柳如是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在人们的印象中,柳如是不过就是秦淮八艳之一,一个很有文采的妓女而已。可是作为一代国学大师,当时几乎双目失明的陈寅恪,却在贫病交加中拼尽全力,用十多年的时间,由他口述助手笔录,写下80多万字的《

  • 独孤伽罗的五个儿子分别是什么下场?没有一个是善终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独孤伽罗,隋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独孤伽罗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隋朝是历史上有名的封建王朝之一,提起来总是让人感觉有些惋惜。作为曾辉煌一时的王朝,隋朝并没有长久传承下来,而是类似秦朝一样,仅二世便走向了灭亡,从隋文帝的开皇之治到隋朝的覆灭,连四十年的时间都不到。比较值得一提的是,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她为

  • 诸葛亮跟关羽为什么要反悔黄忠封侯?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三国

    黄忠封侯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刘备出身微末,虽然是中山靖王之后,可谓是家道中落,没有什么资本。刘备以仁德著称,因此身边也聚集了一大批人才。经过赤壁之战后,刘备的势力增长非常的快,势力一下子就达到了能够称王的地步。刘备在汉中称王后,第一件事情必定就是要给有功之臣论功

  • 弘旺:八阿哥胤禩唯一的儿子,最后也没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弘旺,清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XXX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冬,康熙帝驾崩于畅春园,皇四子胤禛成为了康熙末年夺嫡之争的最终胜利者,即皇帝位,是为雍正皇帝。雍正帝即位之后,开始对那些拥戴自己即位的有功之臣大加封赏,如皇十三子胤祥封为和硕怡亲王,并得世袭罔替的许可,为铁帽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