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航海家郑和是在下西洋的途中逝世的吗?

明朝航海家郑和是在下西洋的途中逝世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018 更新时间:2024/1/23 7:24:00

郑和是明朝的时候著名的航海家、外交家,是云南昆阳人。公元1371年的时候,郑和出生,是家中的的第二个儿子。

公元1381年的时候,明朝的军队进攻到了云南,当时还是叫马和的郑和被明军的副统帅蓝玉给掠夺了过去,并且把郑和给阉割了带到了南京,这个时候郑和只有十岁。郑和到了南京之后就被送到了燕王府,燕王就是朱棣。到了公元1403年的时候,郑和被姚道衍和尚收为菩萨戒弟子,法名福吉祥。

在靖难之变中,郑和为燕王朱棣立下了战功。到了公元1404年,也就是永乐二年,这个时候朱棣已经当上了皇帝,于是他亲笔御书了“郑”字给郑和当姓,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郑和改名叫了郑和,从前的名字马和也就不在使用,朱棣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对郑和战功的纪念。之后郑和为人聪明、机灵,很快就被封为了内官监太监,这个官职是四品,地位上只比司礼监太监低一点。

当然郑和不是个普通的太监,他机智、勇敢、有勇有谋,被朱棣所赏识,朱棣也对他非常的信任。因此朱棣给了郑和一个艰巨的任务,就是出使外国。在1405年到1433年的这二十八年中,郑和七次下西洋,完成了人类航海历史上的一次壮举。朱棣钦封郑和为“三宝太监”,最后郑和在印度西海岸不幸去世了,最后葬在了南京的牛首山。

郑和怎么死的

郑和是中国航海历史上最伟大的人之一,可以说郑和将自己的生命都献给了航海事业,因为郑和是在自己第七次下西洋的途中病死的。

郑和第六次下西洋回来的时候是公元1422年,两年之后的1424年,永乐大帝明成祖朱棣去世了。明仁宗朱高炽继位,朱高炽以国库空虚没有钱继续航海的名义暂停了航海,这一停就停了七八年的时间。直到1431年,郑和开始了自己第七次的航海之旅。但是年逾六十的郑和应该没有想到,这一次竟然是一次有去无回的旅程。

当时郑和一行人到了祖法儿、木骨都束等国,而且还过了赤道,到达了非洲的最南端,都已经接近了莫桑比克海峡一代。之后船队就开始返航,但当船队行驶到了古里国一带的时候郑和最终还是因为操劳过度而不幸一病不起。不久之后,也就是公元1433年的四月,郑和在印度南部系海南的卡里卡特因病去世了,终年六十四岁。

但是很多人也说郑和的死没有那么简单,他不仅仅是因为疾病去世的,更多的可能是自己的心病。大致就是受到了群臣的群起攻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在航海的事业之上,但是当时却看不见什么对国家有利的效果,因此很多大臣都出演讥讽郑和。并且有人说郑和出海的目的是为了寻找长生不老的丹药,永乐帝已经死了,任务没能完成郑和的心结也一直没有打开,于是就死在了航海的途中,但是这也都是猜测罢了。

郑和墓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的时候,不幸积劳成疾,身染重病。在回程的时候郑和就不幸因病去世了,这个时候船队还在今天的印度卡里卡特一带。

对于郑和死后葬在了哪里,学界莫衷一是,也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有的说是葬在了南洋,也就是今天印度南部,离郑和死的地方也不远,还有的说他是被葬在了爪哇的三宝洞里。其他的说法也就是因为郑和死在了半路上,所以就海葬了。但是在今天南京市江宁区牛首山就有一个郑和墓,这个墓地是按照伊斯兰风格修建的,是呈回字形的。

但是对于这个郑和墓也存在很多的争议,郑和是在1433年四月病逝的,但是当时船队回航的时候是七月份,也就是说在这个三个月里要把郑和的尸身带回国。航海的地区气候炎热,郑和又是伊斯兰教徒,要遵守“裹身不棺”的传统,所以把遗体保存完好送回国显然是有些难度的。而且郑和的后人也表示,南京牛首山的郑和墓是一个衣冠冢。

但是还有另一些证据和说法显示,牛首山的郑和墓埋葬的就是郑和的真体。首先明朝的时候用水银保存尸体的做法早就有了,而且郑和是回民,不能够海葬或者火葬,只能土葬,所以把郑和遗体送回国的可能性最大。另外明宣帝把郑和葬在了牛首山,还派了人给郑和守墓,这一守旧是六百多年。现在和郑和墓遥遥相对的就有一个“郑家冲”村,村子里就是给郑和守墓人的后代。如果郑和墓是衣冠冢的话,皇帝为什么还大费周章派人为郑和守墓呢?

标签: 明朝航海家郑和

更多文章

  • 慈禧为何怕看电影?70大寿时放电影竟曾爆炸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慈禧

    1895年12月28日,法国青年实业家路易·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布辛路的“大咖啡馆”里正式公开放映了世界上最早的几部短纪录片《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婴儿喝汤》、《浇水的园丁》等。这一天被公认为是电影时代的诞生。电影很快向世界各地传播,电影发明的第二年就传到了中国。1896年在十里洋场的上海就有了电影

  • 不会用人?揭秘崇祯年间惨死的六大贤臣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崇祯

    明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年仅16岁的信王朱由检即位,成为大明第十六位皇帝。年轻的皇帝勤于政事,以身作则,希望能够重振大明江山,但事与愿违,朝政腐败已非一日,外有清朝袭扰,内有起义军流窜,大明朝最终走向灭亡。作为大明朝的最高统治者,明朝的覆灭与崇祯本人也有一定关系,崇祯不会用人,加上性格多疑,致

  • 他是唐朝皇帝不幸沦为阶下囚 只能从狗洞吃饭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昭宗

    光化三年(公元900年)十一月,宦官们实现了他们的计划,将唐昭宗幽禁于少阳院。为了防止昭宗逃跑,又熔铁浇在锁上,每日饭食从墙脚挖的小洞里送进去。乾宁五年(公元898年),朱全忠占据了东都洛阳,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李茂贞、韩建和李克用建立起暂时的联盟,他们决定宁可让唐昭宗回到长安,也不能让他落到朱

  • 姜维的老婆文鸳不仅容貌秀丽而且武艺高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姜维的老婆文鸳

    姜维的老婆名叫文鸳,小名阿鸳。算得上是一个德才兼备的好夫人,文鸳的文辞且藻丽,还会书法,写的一手让人称赞好看的字。三国时期,文鸳在当时的官位属于将军夫人,她和姜维在很小的时候,双方父母就为他们两个订了亲事的,有青梅竹马之意。图片来源于网络姜维的老婆也同样是三国时期魏国的猛将也是一名女将,她的武功很不

  • 历史上魏延到底多牛:究竟能否进五虎上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魏延

    魏延蜀汉名将,对魏延能力的评价,网友们之间的观点差异很大。有人说魏延就是个很一般的武将,也有人把魏延捧上了天,说连五虎上将都不配给魏延提鞋。最麻烦的是,对魏延的军事才能评价,往往还或明或暗地掺杂着对诸葛亮的情感。这就更容易引起混乱了。实际上,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应该主要看两方面。其一是史料中记载的成

  • 乾隆时期的重臣福安康:因常年征战不治身亡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福安康

    在康乾盛世中,文治武功都取得了很多成就,乾隆皇帝期间,他曾经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对于稳定清朝边疆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乾隆对外用兵的过程中,有两个人是不得不提的,一个是阿桂、另一个便是今天的主人公——福康安。网络配图福康安出生于1754年,父亲是大学士傅恒,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乾隆最喜欢的皇后孝贤皇

  • 唐朝历史:揭李世民与魏征君臣“和睦”的谎言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

    所谓明君与贤臣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因素。历史的真相是,初唐时期的政治、民族、经济关系,特别是山东问题,决定了两人的微妙关系。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中杀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后又诛杀其子侄十余人,夺得皇位继承权。同年八月,李渊被迫让位于李世民。李世民一方面令人修纂国史,让国人认识自己继承大

  • 朱棣为何要屠杀近3000无辜宫女?竟因性无能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棣

    明成祖朱棣屠杀宫女之事(详情),鲜有人知,屠杀宫女的原因,知之者更是少之又少。传言是因为自己性无能被宫女爆出,所以惨下杀手?这是真的吗?朱棣杀死了这么多宫女到底是为何呢?据统计,明成祖朱棣前前后后一共屠杀了三四千名宫女。那么,他究竟为何要对这么多无辜的宫女痛下杀手呢?网络配图据史料记载,明成祖朱棣一

  • 风流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竟一夜临幸10名宫妃!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世宗

    汉成帝刘骜。刘骜后宫中有两位在中国古代以性感出了大名的大美人赵飞燕、赵合德姐妹俩。自从得了赵氏姐妹,刘骜整日抱着这对姐妹花淫乐,乐此不疲,甚至以弄死自己刚几岁的亲生儿子以迎合赵氏姐妹不能生育而妒嫉他人的心理。由于纵欲过度,弄得腰都直不起来,刘骜的性能力大不如前,没有了“性趣”。后汉人所著的《飞燕外传

  • 曹操与蔡文姬的故事:曹操为啥不娶蔡文姬?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操

    众所周知,曹操乃乱世枭雄,他一生染指的美女艳妇不计其数,而他对一位曾被匈奴俘获的美丽女俘虽然垂涎三尺,但却从不敢抱有非分之想。尽管如此,这位美丽的女俘的一生命运却与曹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就是东汉末年的着名才女蔡文姬。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生于此时的蔡文姬也不能置身世外。蔡文姬,名琰,子明姬,后因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