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何海瑞恪守儒家精神为官清廉,却潦倒一生

为何海瑞恪守儒家精神为官清廉,却潦倒一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839 更新时间:2024/1/21 16:19:38

在中国历史上,一提到为官清廉之官,人们便想起宋朝的包拯和明朝的海瑞。包拯就不过说了,海瑞主要生活在明嘉靖和万历年间,为人十分恪守儒家精神,为官期间更是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贿,也主持修建水利,打击豪强等一些列活动,甚至直言上书皇帝,深得百姓爱戴,被称为“海青天”。

网络配图

海瑞去世后,家门徒四壁,其好友也只能凑钱为他办丧事。南京百姓听到他去世后,举行罢市来纪念他。海瑞灵境归乡途中,百姓更是在河两岸穿丧服祭奠。然而,为何海瑞恪守儒家精神,为官清廉,却潦倒一生?

制度存在大缺陷

明朝官员制度是朱元璋时期就制定下来的。海瑞当县官时,每月俸禄也就5两,折合到现在也就一千元左右。要知道,古代一个衙门,像师爷、衙役等小吏不能算为政府人员,是没有工资的。也就是说,正常的一个县级政府要正常运营,雇佣的这些小吏的工资只能由县官自己掏腰包。

网络配图

要命的是,5两银子还不够县官一家一个的花销。所以,一般官员都会选择贪污受贿的路子。不巧,海瑞为人正直,坚决抵制贪污受贿的侵蚀,确实达到了朱元璋的要求,却苦了自己一家。

为何包拯没有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宋朝对待官员十分优厚,除了有正常的工资,还有做事的钱(派遣时的工钱)、封爵钱等等,而明朝的文官理论上只能守着工资过日子。

儒家灭人欲思想,违背人性

网络配图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克制欲望,成为完美的圣人。可惜,孔夫子的条件太高,基本无法实现。据记载,孔子的学生颜回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被饿死。而一般人成为官员后,面对周围的环境就很难保持住操守,像海瑞同时代的著名能臣张居正也不得不屈服于现实。

海瑞是个十分恪守儒家精神的人,但他也是人。据说,海瑞为了给自己老母亲祝寿,买了2斤肉,居然轰动了全城。海瑞能终生保持高风亮节的品格固然值得敬佩,然而在那个时代,属于凤麟角式的人物,几乎无法生存。

标签: 海瑞

更多文章

  • 揭秘诸葛孔明为什么多次北伐均未获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孔明

    陈寿在“表”里说,诸葛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他不仅荣膺刘备的三顾,也深受孙权的“敬重”。到了刘备死后,后主继位。诸葛亮综揽军政,“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办到了“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网络配图据

  • 三国奇才诸葛亮都自愧不如 而他投奔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

    三国时代,风起云涌,无数英雄豪杰竞相出世,在三国武将中,当以关羽、张飞、许褚、太史慈为首,而在谋臣中,应该以诸葛亮为首,所有人的智谋都不如他,当然这因为有《三国演义》的夸张成分,但诸葛亮的谋略能力是毋庸置疑的。网络配图不过诸葛亮也有个佩服的,他在历史上名声却并不响亮,因为他曾多次易主,在古人看来,有

  • 曹操生平野史:曹操袁绍钻进人家后院偷新娘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操

    曹操袁绍闹洞房时究竟偷走了谁家的新娘?曹操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严格来说,闹洞房是中国封建社会民俗里,对新婚夫妇巧妙进行婚前性启发的一种手段,借助于街坊邻里大人小孩的挑逗起哄喧闹,暗示一对新人洞房之中该干些什么,特别是重在打消女子对于男女性事的羞怯。网

  • 朱元璋性格残酷 为何对马皇后一直情深意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

    大家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是个性格特别残酷的人。当年跟着他打江山的功臣,除了非常智慧的汤和,基本都被他屠戮殆尽。当然,你可以说这是出于对后世江山稳固的考虑。但即便如此,他的做法也难以摆脱残酷的嫌疑。比如,单单一个“蓝玉案”,就杀了一万五千多人,牵扯之广,实在是令人侧目。网络配图可是,面对自己的糟糠之妻—

  • 一个女人被6个皇帝疯抢60年 她究竟有何魅力?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

    历史上迷倒君主的MM不计其数,然而,历经多次改朝换代,却还能让美女成群的君主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女人,在中国历史上恐怕寥若辰星、屈指可数。萧皇后就是这样一位奇女子,一举摘下了历史上最抢手女人的桂冠。萧皇后天生丽质,娇媚迷人,至于说她美到什么程度,语言可能根本无法描述,从她年近五十仍让李世民看得丢了三魂六

  • 揭秘:曹操觊觎大小乔美色从而引起赤壁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操

    曹操(155~220年),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名阿瞒,谯(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占据兖州,建安元年,迎献帝都许。后用其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在官渡之战中大破袁绍后,逐渐统一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

  • 揭秘:为何说刘邦之子刘长不作死就不会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

    刘长(前198-前174)西汉初诸侯王。即淮南厉王,刘邦少子。于前196年被封淮南王。文帝时,骄纵跋扈,常与帝同车出猎;在封地不用汉法,自作法令。网络配图淮南王降生他的母亲绝望自杀。刘长骄横跋扈藐视朝廷。汉高祖十一年乙巳岁(公元前196年)七月,淮南王英布谋反,杀死荆王刘贾,赶走楚王刘交,刘邦带病率

  • 宋太宗当众凌辱小周后 宫廷画师现场作图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太宗

    过两天就是七月七乞巧节,节日,她哪里还有什么心思去过。只是,这个日子对她来说重要的是,那是夫君李煜的生日。大约只有乞巧节出生,才配得上他那昭天昭地的奇才?亡国之后,他许久没有笑过了,好好办一个生日,能让他开心一下吧,哪怕只是片刻。曾经轻歌曼舞,花红柳绿,全部过去了,那么遥远,仿佛是前世。当年,姐姐大

  • 曹操为何杀骁勇善战的高顺留张辽?少了智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操

    高顺作为一代将军骁勇善战,但却少了智谋。正因如此吕布心知高顺的诚意却如何也不敢用它。在最后曹操选择留张辽而杀高顺,也多半是有这方面的因素。网络配图曾经高顺也曾常常规劝吕布说:“凡家破亡国的人,不是因为他没有忠臣明智的部下,而是担心他们不被重用啊。将军做事情,不肯慎重考虑,所以常常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失

  • 北宋仕途之包拯:清官如水与吏猾如油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包拯

    包拯坐开封府南衙时,有个人犯法,按律当受脊杖,便事先贿赂值堂书吏。这个赃吏收钱后关照犯人:“审讯时你大喊冤枉,我自会为你辩解。”果然,审讯时犯人分辩不已大喊冤枉,那吏员大声骂道:“快吃了脊杖滚出去,别啰嗦!”包拯听后马上对这书吏的卖弄权势产生厌恶,便将他责罚一通,反而把那个犯人从轻发落了。在包拯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