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程昱:曹魏五大谋臣之一,他竟然是个武将出身?

程昱:曹魏五大谋臣之一,他竟然是个武将出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934 更新时间:2024/1/15 16:49:13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程昱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一说起程昱,大家脑海里肯定浮想起了这样的形象,一个文弱的谋士,兢兢业业的文臣。很多人,将荀彧、荀攸、郭嘉、贾诩、程昱,并称曹魏五大谋臣。陈寿评程昱是“才策谋略,世之奇士”。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程昱的出场,就是作为智谋之士,被荀彧推荐给曹操,在书中,也多次提到程昱在关键时候献计,帮助曹操取得了重大战役的胜利。

但事实上,在历史上这哥们儿的形象,要比小说中粗狂许多。首先程昱本人乃是典型的山东大汉,“长八尺三寸,美须髯”,要知道在演义里关羽也不过八尺好吧。他比关羽还要高三寸。

程昱虽然长得五大三粗,但其谋略智慧可不低。尤其是看事精准,目光独到,当年曹操与吕布征战于濮阳,由于久攻不下,又遇上天灾,曹操心中很是不安,恰逢袁绍派使者游说曹操连和,曹操被说得心动了。但程昱却不遗余力的奉劝曹操不要联合袁绍,而是继续与吕布对峙,曹操相信了程昱的话,最终放弃与袁绍联合。

而当初刘备在许昌时,程昱就力劝曹操杀掉他以绝后患,曹操怕失人心,也想收为己用不听。赤璧战前,传檄江东孙权,大家都认为孙权会屈服,杀了刘备归顺,只有程昱认为,二人必会联手顽抗,后来事情发展果如所料。更得到曹操的信任与倚重

此外,程昱不仅仅是一名谋士,更是曹操帐下一员猛将。

当年在曹操东征陶谦之际,程昱从陈宫吕布的虎口之下瓦全兖州三城,让曹操不至于再度成为丧家之犬。曹操在征讨徐州前,令程昱与荀彧留守鄄城。当时陈留太守张邈作乱,迎来吕布大军,兖州大多数郡县都已沦陷,只有鄄城、东阿、范县因程昱的武勇和智谋尚在曹军手中。曹操大军返回时,对程昱说:“如果不是有你在,我将无处所归啊。”

微子之力,吾无所归矣

建安五年,程昱和七百人屯守鄄城,在面对袁绍的十万大军时,丝毫不畏惧。曹操试图给予程昱军队,但是程昱拒绝,他劝曹操安心作战,袁绍不会顾及兵微将寡的鄄城。曹操因此称赞程昱的胆识,胜过古代的孟贲、夏育。

而在建安八年,程昱更是独自征募了数千亡命之徒,同曹操会师黎阳,并在后续的战斗中协助李典击破高蕃的水军,保证了粮道通畅。

独守孤城,独立募兵,统军破敌,这无论如何都不像是一个谋士能够干的活儿。这样一来,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程仲德的履历表上,满眼都是“尉”“将”一类的武人头衔。因为这个身长八尺的山东大汉,本来就并非一个文官,而是一员猛将。而且还是曹操麾下外姓武将第一人。

当初汉献帝定都许昌后,程昱就被曹操表为东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

(建安元年)兖州尚未安集,复以(程)昱为东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

要知道当时曹操刚迎接天子迁都,所控制的地区仅有豫州和兖州,兖州是曹操发家的根据地,曹操能让程昱单独带兵都督兖州,统帅兖州内所有军队,此般倚重,在当时出了夏侯家和曹家的这些亲戚们,没有谁能有这样的待遇。

看看当时的那五子良将们,张郃尚在袁绍麾下,张辽为裨将军,乐进为讨寇校尉,于禁为平虏校尉,徐晃为裨将军,他们的地位均不如程昱,属于小字辈的后起之秀。。而且他们都直接归曹操指挥,并没有单独领兵,独当一面。

后来曹操灭掉袁绍,又拜程昱为奋武将军,封安国亭侯。黄初元年(220年),曹丕代汉称帝,拜程昱为卫尉,进封安乡侯。同年逝世,享年八十岁,曹丕亦为之流涕,追赠车骑将军,后更是跟夏侯惇曹仁一起,第一批进的太庙,这在外姓人中可是独一份儿。

所以,在历史上,程昱其实更多的是以武将身份出场,而他的形象也更符合我们眼中的武将标准。但是在《三国演义》中,其却被塑造成了一位手无缚鸡之力的谋士,想来也是有些冤屈。

当然,程昱形象改变是有原因的,首先第一个乃是其出身曹营,在《三国演义》中属于反派配角,再加上其功绩和刘备这条主线交割较小,所以不为人所重视。

其次就是“人脯”事件,对于程昱的形象折损很大。

当初曹操和吕布在兖州打仗的时候,仗打得非常辛苦,而且遇到了蝗灾,军队和老百姓都很缺粮。曹操没办法于是就向袁绍求援,袁绍虽然答应了,但是要求曹操把家属送到他那里去,其实是去当人质,曹操对此很犹豫。

程昱当时在外面给曹操办事,当他回来知道此事后,马上劝曹操不要答应袁绍,由他来想办法。兖州是程昱的家乡,他想尽办法鼓动门生故旧为曹操征粮,甚至挨家挨户全县去收刮,在本地家门口留下了很不好的恶名。

最恶劣的是程昱弄来的军粮里还有一种“人脯”的东西,就是“人肉干”,乱世虽然有人吃人的现象,但是弄到军粮里显然大违人道,这件事极大地影响了程昱的人品和历史评价。

“初,曹操乏食,昱略其本县,供三日粮,颇杂以人脯,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

相比荀彧、郭嘉这些人,程昱更像是曹操身边的黑暗面。那么既然是黑暗面,那就不会有太高的知名度。

标签: 程昱三国

更多文章

  • 滕王李元婴,为何是李世民最喜欢的弟弟?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元婴,唐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李元婴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滕王,原名李元婴,他是唐高祖的儿子,也是李世民的弟弟。其乃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二十二个儿子,也是李渊最小的儿子。当时是在李渊六十岁的时候,宠幸了一个叫做柳宝林的宫女,由于李渊宝刀未老,这位柳宝林很快就怀孕,后来她便生下这位滕王李元

  • 张巡:唐朝最厉害的县令,上场杀敌实力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张巡,唐朝

    你们知道张巡的故事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此人就是在安史之乱中组织睢阳保卫战的张巡!别看张巡是一介书生,但他博览群书,特别喜欢研究兵书战策。另外张巡为人大气,“气志高迈,略细节,所交必大人长者,不与庸俗合”。唐玄宗开元末年,张巡考中进士,“由太子通事舍人出为清河令”。张巡很有才华,但他不愿巴结

  • 西汉最厉害的谋士是李左车?他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左车,汉朝

    大家好,我是趣历史小编,说起李左车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人们都听过这句话,“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说这话的人就是西汉最厉害的军师李左车!李左车出身将门,他的祖父就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李牧是赵国名将,多次率军击败秦军,后来秦始皇派人使用反

  • 武则天还政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武则天是心甘情愿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则天,唐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武则天还政,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武则天在去世时,为什么把皇位传给了李家,而不是自己的本家。在所有的朝代中,唐朝可谓到了顶峰,尤其是在女皇武则天的治理下,唐朝的经济又上了一个台阶,吸引了很多外国人来唐朝做文化交流。她也是非常有手段的,她为唐朝做了很大的贡献。但是

  • 张居正为什么能成“明朝第一人”?张居正有和过人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张居正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明朝名臣张居正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提到历史长河中的名臣,相信人们会给出许许多多的答案。举例来说,像辅佐汉高祖刘邦创基立业的贤相萧何、为报答知遇之恩而鞠躬尽瘁的武侯诸葛亮、犯颜直谏大胆指出唐太宗施政疏漏的魏征等人,都引领着那个时代的风尚,影响着后

  • 爱新觉罗·胤祕:康熙帝最小的儿子,躲过了九子夺嫡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爱新觉罗·胤祕,清朝

    你真的了解爱新觉罗·胤祕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爱新觉罗·胤祕,康熙帝最小的儿子,出生于康熙五十五年五月,康熙帝驾崩之时,他才只有六岁,而此时,与他同父所生的大阿哥胤禔已经五十一岁了,年龄上的悬殊不可谓不大。他的生母是穆嫔陈氏,史料中对于陈氏的记载不多,只说他是苏州人陈岐山之女,并于

  • 花云:淮西二十四将之一,他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花云,明朝

    你真的了解花云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花云,怀远人。其人面貌奇伟粗黑,骁勇善战,花云在至正十三年投靠朱元璋。老朱看他像是个能打仗的,于是常常让他率军攻打城池,所到之处无不攻克。老朱攻滁州时,花云为先锋。渡过长江攻克太平后,他因忠勇任宿卫,又随军攻集庆,擒获敌兵三千,被升为总管。之后老

  • 三国武将实力排名!演义中的典韦是否真的能排在第三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典韦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三国武将排名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谈到演义中典韦的武力,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个民间顺口溜,许多人也把这个顺口溜当做了演义中武将实力排名,然而这是毫无道理的,首先这个顺口溜来源虽然不确定,但三国演义的原著中是绝对没有提过的,另外“一吕

  • 南宋奸相贾似道到底做了什么?为什么他要背负千古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南宋,贾似道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南宋奸相贾似道的生平介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提到南宋的两大奸相,第一个是秦桧,第二个便是贾似道。秦桧杀害岳飞、里通外国,其罪行罄竹难书,然而提到贾似道,很多人都骂他不是好人,但她究竟做了哪些坏事能够说上来的恐怕并不多。贾似道最大的罪行在于南宋在他当权时期正在走下坡路,虽然

  • 同样都是权臣 赵高可以弄死胡亥,吕不韦为何斗不过秦始皇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吕不韦,赵高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吕不韦和赵高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史上的权臣,除了少数能够忠心对待皇帝的,大部分人都心怀不轨,哪怕他们一开始也都是想要从一而终,但是随着对权力的痴迷,便越发深陷权力的泥淖中不可自拔。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样的诱惑实在太大了,只要握住手中的兵权和人脉,哪怕点检做天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