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左宗棠科举三次落榜,却能收复国家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左宗棠科举三次落榜,却能收复国家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239 更新时间:2023/12/22 13:04:19

1832年,20岁的大龄青年左宗棠,因家境贫寒,一直没有娶妻。这一天,左宗棠得知周家要为大小姐周诒瑞比诗招亲。左宗棠来到周家一看,前来应聘的富家子不知凡几,个个锦衣华车。左宗棠虽衣着寒素,但他本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而来。

左宗棠通过打听了解到,周家的大小姐周诒端雅号筠心,更是相貌娴静,举止端庄,芳龄19岁,正好和左宗棠是同年。于是,左宗棠就去应聘,不曾想一路过关斩将,成功获得周母的青睐,把才华横溢的女儿嫁给了左宗棠。就这样家境穷困的的左宗棠成了上门女婿。

他参加在省城长沙举行的乡试,是在考官二次阅卷的时候,发现他的试卷不错他才中了举人,但此后的6年中,3次赴京会试,都没有考中进士。虽然寄人篱下,但是他的妻子从未嫌弃过他。

之后,当太平天国的大军围攻长沙,省城危急的时候,左宗棠在朋友的劝勉下,出山投入到保卫清朝命运中。他的各种建议都被采纳,并快速执行,终于太平军围攻长沙三个月不下,撤回离去。左宗棠开始了一生的功名。

19世纪60年代前后,英俄两国在中亚地区争夺利益,直接威胁中国西部边疆的安全。1865年1月,中亚浩罕汗国首领古柏在英国支持下侵入新疆,并建立反动政权,进行殖民统治。1871年沙俄侵入伊犁地区,新疆地区面临被肢解侵吞的危险。1874年日军出兵侵入台湾,随后签订了中日《台事专约》。面对这样的困局,在清政府内部开始“海防”与“塞防”之争。

最终左宗棠的“塞防”主张得到清廷支持,并且确定了“缓进急战、先北后南”的战略方针,进行军饷筹备和军事整顿,作了充分的战前准备。

仅一年多时间,左宗棠就指挥西征军,攻克了被外寇侵占的南疆八城,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领土。左宗棠将其棺材从肃州运到哈密,借以表示收复伊犁血战到底的决心。光绪七年(1881年)2月24日沙俄决定归还伊利地区。两年之后,新疆省正式建立。

左宗棠两次西征,一路进军,一路修桥筑路,更是在沿途种植榆柳树。几年的征战建设,从兰州到肃州,从河西到哈密,从吐鲁番到乌鲁木齐,凡是湘军所到之处都进行植树,种活的树达26.4万株,绝对的植树“狂魔”。

他让大片沦陷的国土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为维护祖国的统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此大功绝对是“最牛上门女婿”。

标签: 清朝,左宗棠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黑衣宰相姚广孝,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庙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姚广孝

    中国元末明初政治人物、禅宗僧人、诗人,明成祖靖难之役的谋臣之一姚广孝六根不净,整日不是吃斋念佛,而是沉迷于《易经》八卦。他是一个酒肉和尚,是一个阴阳家,不是佛家。他更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黑衣宰相——姚广孝和尚。姚广孝生于1335年,卒于1418年。姚广孝是医生世家出身,14岁剃发为僧,先后学习天台、密

  • 刘秀最蠢的儿子刘荆,智商低的可怜还想抢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秀

    在古代,皇子争夺王位的事件屡见不鲜。但是刘秀的儿子里,却出了一个很奇葩的儿子,那就是他的第九个儿子刘荆。刘秀去世以后,他的第四个儿子刘庄即位,即汉明帝。刘庄原名刘阳,原本太子之位不是他的,而是郭皇后的儿子刘疆的。但是刘秀十分宠爱阴氏,再加上郭皇后的妒忌之心惹怒了刘秀,于是就废了郭皇后,立阴氏为后。刘

  • 刘秀最奇葩的儿子,造反四次都失败,最后畏罪自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秀

    汉光武帝刘秀一共有十一个儿子,其中有贤明者,比如后来当了皇帝的刘庄;当然也有智商堪忧者,比如造反四次都没有成功的刘荆。刘荆和刘庄虽然都是光烈皇后阴丽华的儿子,但是刘荆的智商却远远不及刘庄。刘庄自小聪慧,因此受到父亲刘秀的喜爱。在此之前,刘秀已经有了一个太子,即郭皇后的儿子刘疆。但是因为刘秀本来就不太

  • 刘疆----汉朝唯一一个得以善终的废太子,新皇帝还对他...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疆

    亲们都知道在古代立太子可是件麻烦事,不仅费脑子,而且还费儿子,稍不留神就可能上演兄弟相残的惨剧。今天要说的也是一件关于废立太子的故事,不过和大家耳熟能详的宫廷剧不一样,故事里虽然有勾心斗角,却没有兄弟相残。主角刘疆是中国历史上过得最好的废太子,而且生前死后新皇帝都对他礼待有加。刘疆是谁?可能绝大部分

  • 王竑制造明朝血案“左顺门事件”,成威震边疆的铁血儒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左顺门

    1,迅速蹿红的愤怒青年大明正统十四年八月十五日,土木堡惨案。这是一场任性皇帝(明英宗)受权阉(王振)撺掇,御驾亲征被打得全军覆没的惨祸:明英宗朱祁镇沦为俘虏,大明江山岌岌可危,北京城乱作一团。伴随这场惨案发生,迅速在北京城里蹿红的,却还

  • 赵匡胤留下的一个秘密,宋朝皇帝口口相传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在历史上口碑还是不错的,这主要是因为赵匡胤登基之后为人比较厚道,不滥杀无辜,对于当初追随自己的很多功臣也网开一面,让其享尽荣华富贵,相比于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大开杀戒,赵匡胤的为人确实值得称赞,也赢得了后人的认可和尊重,但是赵匡胤当初的杯酒释兵权却造成了大宋王朝百年重文轻武的弊端,导

  • 古代改朝换代最快的皇帝,从叛变到登基只用了两天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匡胤,宋朝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改朝换代,短则几年到几十年,长则几百年。这也就是所谓的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纵观历朝历代夺取前朝江山速度最快的皇帝,大概就是宋太祖赵匡胤了,仅用了两天就成功。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上得国最轻松的就是杨坚和赵匡胤了,而在历代大一统王朝中,得国速度最快的非赵匡胤莫

  • 陈北科故居在哪里?贵屿“黄门第”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明朝,陈北科故居

    “黄门第”(又称国舅府)始建于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是贵屿人陈北科的府宅。陈北科曾在朝任大理寺少卿。“黄门第”建筑面积不大,只有60多平方米。据传说当年陈北科建府第时,陈北科的政敌从中作梗,未完工时就谎报已建成,遂使朝廷停止供应

  • 明代陈北科轶事典故,是怎么成为假国舅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明朝,陈北科

    假国舅话说陈洸中了乡举之后,即上京赴试。路上遇着一位姓陈的书生,两人结伴同行。半途,那陈生突患急病,卧床不起。陈生对陈洸吐露真情,这次是奉皇命入宫认亲的。自己命薄无福,只好拜托陈洸上京后想办法见到他的姐姐,把将此事禀明。他把各种信物交给陈洸,吩咐完便断了气。陈洸进京后,便顶冒死者的身份,通过潮州在京

  • 三国时期曹魏名臣赵俨的人物事迹及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俨,三国,曹魏,名臣

    赵俨(171年-245年),字伯然,颍川名士,三国时期魏国名臣。赵俨投奔曹操之后历任朗陵县令、司空府掾属、主薄、都督护军等职。曹丕继位之后,赵俨历任侍中、驸马都尉、河东太守、典农中郎将、度支中郎将、尚书,封关内侯、宜土亭侯。魏明帝继位之后,又出任大司马府军师、大司农、征蜀将军、征西将军、骠骑将军、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