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古代四大知识分子皇帝,不过个个都是王国之君。

中国古代四大知识分子皇帝,不过个个都是王国之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838 更新时间:2024/2/15 15:46:52

自古以来,中国都以礼仪之邦自居,但是崇礼的同时却忘记了尚武精神。难怪,1964年3月24日,一位伟人曾在一次谈话中评点知识分子型皇帝说:“可不要看不起老粗。知识分子是比较最没有出息的。历史上当皇帝,有许多是知识分子,是没有出息的,隋炀帝就是一个会做文章、诗词的人。陈后主、李后主都是能诗能赋的人。宋徽宗既能写诗,又能绘画。一些老粗能办大事情,成吉思汗、刘邦、朱元璋。”

本期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四大知识分子皇帝:

4 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是宋神宗赵顼的第十一子、宋哲宗赵煦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历任镇宁军节度使、司空、昭德军节度使等要职。宋哲宗于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向太后于同月立赵佶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即位之后用新法,在位初期颇有明君之气,后经蔡京等大臣的诱导,政治形势一落千丈,后来金国兵临城下,受李纲之言,匆匆禅让给太子赵桓,靖康之变后与长子钦宗赵桓被金人俘虏北去。金天会十三年(1135年),宋徽宗赵佶驾崩于五国城,时年54岁,绍兴十二年(1142年)三月,徽宗棺椁被迎回南宋,葬于都城绍兴永祐陵(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东南35里处)。

赵佶在位25年,在太上皇位1年零2个月,赵佶善书画。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热爱画花鸟画自成“院体”。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被后世评为“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在位时信任蔡京、童贯、王黼等奸臣,败坏朝纲,使得北宋滑向灭亡的深渊,编写《宋史》的史官,也感慨地说如果当初章惇的意见被采纳,北宋也许是另一种结局。并还说如“宋不立徽宗,金虽强,何衅以伐宋哉”。

3 隋炀帝

杨广即隋炀帝,一名英,小字阿摐,华阴人(今陕西华阴),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杨广生于大兴,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后率军南下消灭南陈,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在位期间修隋朝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改州为郡;改度量衡依古式;对后世颇有影响,然而频繁的发动战争,如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加之滥用民力,致使民变频起,造成天下大乱,导致了隋朝的覆亡。大业十四年(618年),骁果军在江都发动兵变,杨广被叛军缢杀。值得一提的是,杨广据称还是中国历代皇帝中长得最帅的一位。

杨广少好学,喜欢诗文。其文初学庾信。为晋王时,召引陈朝旧官、才学之士柳鈇、虞世南等100余人,“以师友处之”,于是爱好梁陈宫体。由于他曾亲历塞上,远征辽东,故诗中描写的自然景物和戎马生活,也有其实践基础。他的诗歌融合了帝王的豪雄气概与诗人的细腻情怀,融合了北方诗人的贞刚质朴与南方诗人的清绮纤丽,从而具有了帝王霸气和文士秀气的双重特点。尽管他的诗歌有的比较粗糙,有的还有宫体轻艳之嫌,但总的来说,他的诗歌反映了他所处的时代风貌,展现了他的思想感情和政治抱负。他在推动诗歌格律化,开拓诗歌新气,,融合南北诗风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诗及其诗风对后世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陈叔宝

陈叔宝是南北朝时期陈朝最后一位皇帝。陈天康元年(566年),陈叔宝14岁,官授宁远将军,置左史;此后,又屡迁太子中庶子、侍中等职,直至陈顼陈伯宗自立为帝。陈太建元年(569年),陈顼即皇帝位。是年,陈叔宝17岁,被立为皇太子。优厚的宫廷生活,培养了陈叔宝深厚的文学才能。当时的很多知名文士如陆瑜、岑之敬、江总姚察等人,皆入东宫僚属,后主待之深厚,常与他们饮宴赋诗,进行文学交流。

陈太建十四年(隋开皇二年,582年),陈宣帝陈顼病卒,始兴王陈叔陵企图刺杀陈叔宝,事败,伏诛。皇太子陈叔宝即皇帝位,成为南陈,也是南朝历史上最后一位君主。后主执政共八年,在位期间不理朝政,耽于女色。陈祯明三年(隋开皇九年,589年),隋军南下,广陵失陷,不久攻破京口并都城建康,南陈灭亡。陈叔宝被隋军掳至长安,成为隋朝囚虏,自此结束了他短暂的帝王生活。陈祯明三年(隋开皇九年,589年),后主及从属官僚并入隋朝以后,隋文帝杨坚在长安修治宅邸,礼遇甚厚。入隋以后,陈叔宝也是经常沉湎酒色,醉生梦死。隋文帝仁寿四年(604)十一月壬子,陈叔宝在洛阳病死,终年52岁,追赠大将军、长城县公,谥号炀,葬于洛阳邙山。

陈代诗歌在格律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是为大家所公认的,而陈后主宫廷文人群体的成员在这方面作出的成绩,也是非常显著的,以陈后主和江总最为突出。许学夷《诗源辩体》言:“陈后主五言声尽入律。”胡应麟《诗薮》:“(陈后主、张正见、江总)五言八句时合唐规。”沈德潜《古诗源》道江总《闺怨篇》“竟似唐律”。关于格律的问题,前人已多有论述,在此不作赘述。我们主要从陈后主宫廷文人诗歌创作的内容技巧方面,来进行品味解读。陈后主宫廷文人群体时间跨度大,组成人员众多,在这个规模庞大的集团当中,除陈后主和江总之外,其余人员作品并不多。

1 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975年),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汴京(今河南开封),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追赠太师,追封吴王。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标签: 李煜陈叔宝杨广

更多文章

  • 他将功臣斩尽杀绝,没能死在战场上反倒死在了这个君王手中!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

    在史书或者各种民间演义中,朱元璋都是一副心狠手辣的暴君形象。他将功臣斩尽杀绝,战友们没能死在攻城略地的战场上反倒死在了这个君王手中。史书记载,他为了扫除有功之臣,甚至,不惜将好几任宰相的家族和姻亲都连根拔起。其中,不乏无辜的受害者,但是,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皇权,竟然,丝毫不为所动。然而,这些描写大多

  • 历史上最奸诈太监,皇帝把亲生儿子都过继给他,竟被活活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齐桓公

    太监作为皇帝的近侍,是最容易取得皇帝信任的人,在中国历史上,被皇帝宠上天的太监不是一个两个,赵高、、高力士、童贯、王振、魏忠贤数不胜数,但要说哪位太监最得宠,非春秋齐桓公时期太监竖刁莫属了,齐桓公为了表达自己的倚重之情,就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过继给他,你说得宠不得宠?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之一,三平晋乱,

  • 华尔是谁?为什么他能成为中国第一支外籍雇佣军的负责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咸丰

    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间接连攻克苏州、常州,占领了嘉兴、昆山、太仓等地,并于7月1日攻克松江,逼近上海市郊。当时负责上海防务的苏松太道吴熙鉴于清兵无能,准备招募在上海的外籍人士组织队伍,抵抗太平军东征。于是江苏粮储道杨坊举荐自己的女婿华尔担任领队。华尔是何许人也?为什么他能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支外

  • 历史上关于秦始皇的死有哪些说法?哪个说法更合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秦始皇

    千古一帝秦始皇一直都是传奇一般的存在,他的身上有许多谜团,至今仍然没有解开,关于秦始皇的死,也是个谜。史书只记载是在他东巡的途中去世的,但是却没有详细的原因。后人对秦始皇的死有着不同的说法,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些猜测。说法一:秦始皇死于疾病持死于疾病说的,认为秦始皇早年患过结核性脑膜炎,后又得了癫痫病

  • 明朝朱元璋有一怪习惯,喜欢把士兵将军的妻女关起来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

    中华古代几千年历史,王朝不断更替,光是开国皇帝就有几十位。而其中最为狠毒当属朱元璋了,这位从一介平民,当和尚做乞丐最后混到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没有手段是不可能的。而咱们今天要说的就是朱元璋的一个癖好。什么癖好呢?那就是每次打仗之前,都会将士兵还有将军的妻女都关起来,而且打赢了也不放人。这是咋回事呢?这

  • 他的传奇经历,关羽都无法比及,西晋因为他20年都没打过江东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吕布

    三国前中期的东吴,防守功夫俱佳,就是攻城掠地差强人意。不过后期却出了一个吕布级的人物,他的传奇经历,估计赵云、关羽都无法比及!对比24名将,丁奉不知道甩了他们多少条街。因为一吕二赵三典韦在厉害,也没人能带队抗击整个国家达20年之久。丁奉确实称得上传奇,他不但是东吴的四朝元老,而且战绩绯人。西晋兵强马

  • 乾隆不听秀才的劝说并把他杀掉,却无意间给自己挖个坑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雍正

    在清朝的雍正帝之前,历朝历代的皇帝继位后,基本都会下旨册立太子,以作为之后的皇位继承人,如果皇帝不立太子的话,大臣们会群而攻之。雍正在位时期,制定了“秘密建储”的规定,简单来说,皇帝生前不会册立太子,而是会把继承人的名字下来,藏于大殿的金匾之后,一旦皇帝去世,指定的大臣将会将它拿出,然后宣布谁是新皇

  • 北京同仁堂乐凤鸣齐名的苏州神医是谁?他对中医有何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康熙

    在中药业行业中有着“北同南雷”的说法,“北同”指的是北京的同仁堂,“南雷”即指苏州的雷允上诵芬堂。二者都创建于清朝时期,并延续至今,有着几百年的历史。雷允上诵芬堂的创始人为雷大升,字允上,号南山,生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他和同仁堂的创始人乐凤鸣有着相似的人生境遇。二人都是最先投身科举考试,但

  • 全球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中东最传奇王妃,仇人之子非她不娶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东

    1972年,卡塔尔部落酋长哈利法发动政变,从堂哥那里抢来皇位,摇身变成埃米尔(卡塔尔的国家元首的特称)。因很多部落反对哈利法独占石油和天然气的做法,并提出“石油和天然气归属公民集体享有”,哈利法把反对者领袖送进了监狱,并将其家人全部流放。反对者领袖的女儿莫扎直到15岁才回到卡塔尔。哈利法的长子哈马德

  • 看黄庭坚是如何磨砺成一代大家的,看完你也会有收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朝,唐宋八大家,黄庭坚

    黄庭坚,生于宋庆历五年六月十二日(公元1045年7月28日),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年号涪翁,洪州分宁(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是北宋末年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是以杜甫为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宗即“一祖三宗”的诗歌流派)的开派宗师和领袖。该流派崇尚黄庭坚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黄庭坚与张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