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熹的另一面, 其实他是一位科学家,隐藏的够深的。

朱熹的另一面, 其实他是一位科学家,隐藏的够深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3875 更新时间:2024/1/2 22:56:02

朱熹,当我们提起这个如雷贯耳的名字时,联想到的人物形象大概就是一名严肃的理学家、儒学的集大成者。许多人未必知道,朱熹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社会建设引导者,他们参与创建书院,创立农村小额扶贫贷款银行——社仓,建立贫困家庭育儿基金——举子仓。

实际上,从宋代开始,几乎所有重要的社会重建运动,都有理学家热诚参与,或者由理学家倡导之,领导之。理学并不是单纯的“内圣”之学,理学的归宿点依然是“外”,即“治国”、“平天下”,即建立优良的人间治理秩序。受理学影响的宋代士绅,相信重建人间秩序的道路并不是只有“治国”一途,投身于地方社会的建设——宋人称之为“仁里”——更加可行、可靠。

更多的朋友恐怕更不知道,朱熹还是一位对宇宙充满了好奇、并保持着终生思考的天文学家。

很小时候,朱熹就在思考一个问题:宇宙的尽头在哪里?他自述说:“某自五六岁,便烦恼道:‘天地四边之外,是什么物事?’见人说四方无边,某思量也须有个尽处。如这壁相似,壁后也须有什么物事。其时思量得几乎成病。到而今也未知那壁后是何物。”搞音乐的才女吴虹飞说,她是霍金的门徒,成天思考宇宙的边界。其实朱熹也是这样子。如果刘慈欣在十二世纪出版了《三体》,朱熹一定是一个“三体迷”。南宋时还没有《三体》,朱熹只好将宋朝的一本自然科学著作——沈括的《梦溪笔谈》翻得滚瓜烂熟。我敢说,除了儒家经典,最让朱熹心动的书就是这部《梦溪笔谈》了。在与朋友、门人的谈话中,朱熹无数次引用《梦溪笔谈》,事见《朱子语类》。

尽管朱熹到老都不知道宇宙的尽头有些什么,不过他一直在尝试对一些天文学问题作出自己的解释——这些解释放在十二世纪,无疑是非常了不起的观点。如他论宇宙的起源:“天地初间只是阴阳之气。这一个气运行,磨来磨去,磨得急了,便拶许多渣滓;里面无处出,便结成个地在中央。气之清者便为天,为日月,为星辰,只在外,常周环运转。地便只在中央不动,不是在下。”

北宋的沈括曾用银球做实验:“一弹丸,以粉涂其半,侧视之,则粉处如钩;对视之,则正圆。”据此证明月亮为一球体,本身并不发光,月盈月亏乃是反射日光的变化所致:“日月之形如丸。何以知之?以月盈亏可验也。月本无光,犹银丸,日耀之乃光耳。光之初生,日在其傍,故光侧而所见才如钩;日渐远,则斜照,而光稍满。”沈括的假说给了朱熹很大的示,他多次告诉门人:“月只是受日光。月质常圆,不曾缺,如圆毬,只有一面受日光。”并提出月食是因为有物挡住了日光:“日月之说,沈存中《笔谈》中说得好,日食时亦非光散,但为物掩耳。”你要是以为古人只知道“天狗吃月”,朱熹一定会鄙视你。

朱熹还解释了雨的形成:“阳气正升,忽遇阴气,则相持而下为雨。”现在我们都知道,下雨乃是因为受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空气而形成小水滴。他又解释雷的形成:“只是气相摩轧。”现在我们也知道,雷电是云层的正负电荷相撞击而爆发。又解释虹的形成:“虹非能止雨也,而雨气至是已薄,亦是日色射散雨气了。”我们也知道,虹是大气中小水球对日光的折射和反射。可以看出来,朱熹对这些自然现象的理解是相当接近科学解释的。

作为理学家的朱熹对自然科学充满了兴趣,这是毫不奇怪的,因为理学强调“格物致知”,这个“知”包含了哲学解释与科学原理。朱熹认为,“天地中间,上是天,下是地,中间有许多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物禽兽,此皆形而下之器也。然而这形而下之器之中,便各自有个道理,此便是形而上之道。所谓格物,便是要就这形而下之器,穷得那形而上之道理而已。”所以他对宇宙万物都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都想一探究竟。他的学生黄斡称他:“至若天文、地志、律历、兵机,亦皆洞究渊微。”

难怪胡适先生认为,“从某些方面来说,朱子本人便是一位科学家。”另一位民国学者胡道静先生更是干脆宣称:“朱熹是历史上一位有相当成就的自然科学家。”

标签: 朱熹沈括举子仓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四大知识分子皇帝,不过个个都是王国之君。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煜,陈叔宝,杨广,

    自古以来,中国都以礼仪之邦自居,但是崇礼的同时却忘记了尚武精神。难怪,1964年3月24日,一位伟人曾在一次谈话中评点知识分子型皇帝说:“可不要看不起老粗。知识分子是比较最没有出息的。历史上当皇帝,有许多是知识分子,是没有出息的,隋炀帝就是一个会做文章、诗词的人。陈后主、李后主都是能诗能赋的人。宋徽

  • 他将功臣斩尽杀绝,没能死在战场上反倒死在了这个君王手中!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

    在史书或者各种民间演义中,朱元璋都是一副心狠手辣的暴君形象。他将功臣斩尽杀绝,战友们没能死在攻城略地的战场上反倒死在了这个君王手中。史书记载,他为了扫除有功之臣,甚至,不惜将好几任宰相的家族和姻亲都连根拔起。其中,不乏无辜的受害者,但是,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皇权,竟然,丝毫不为所动。然而,这些描写大多

  • 历史上最奸诈太监,皇帝把亲生儿子都过继给他,竟被活活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齐桓公

    太监作为皇帝的近侍,是最容易取得皇帝信任的人,在中国历史上,被皇帝宠上天的太监不是一个两个,赵高、、高力士、童贯、王振、魏忠贤数不胜数,但要说哪位太监最得宠,非春秋齐桓公时期太监竖刁莫属了,齐桓公为了表达自己的倚重之情,就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过继给他,你说得宠不得宠?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之一,三平晋乱,

  • 华尔是谁?为什么他能成为中国第一支外籍雇佣军的负责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咸丰

    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间接连攻克苏州、常州,占领了嘉兴、昆山、太仓等地,并于7月1日攻克松江,逼近上海市郊。当时负责上海防务的苏松太道吴熙鉴于清兵无能,准备招募在上海的外籍人士组织队伍,抵抗太平军东征。于是江苏粮储道杨坊举荐自己的女婿华尔担任领队。华尔是何许人也?为什么他能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支外

  • 历史上关于秦始皇的死有哪些说法?哪个说法更合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秦始皇

    千古一帝秦始皇一直都是传奇一般的存在,他的身上有许多谜团,至今仍然没有解开,关于秦始皇的死,也是个谜。史书只记载是在他东巡的途中去世的,但是却没有详细的原因。后人对秦始皇的死有着不同的说法,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些猜测。说法一:秦始皇死于疾病持死于疾病说的,认为秦始皇早年患过结核性脑膜炎,后又得了癫痫病

  • 明朝朱元璋有一怪习惯,喜欢把士兵将军的妻女关起来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

    中华古代几千年历史,王朝不断更替,光是开国皇帝就有几十位。而其中最为狠毒当属朱元璋了,这位从一介平民,当和尚做乞丐最后混到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没有手段是不可能的。而咱们今天要说的就是朱元璋的一个癖好。什么癖好呢?那就是每次打仗之前,都会将士兵还有将军的妻女都关起来,而且打赢了也不放人。这是咋回事呢?这

  • 他的传奇经历,关羽都无法比及,西晋因为他20年都没打过江东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吕布

    三国前中期的东吴,防守功夫俱佳,就是攻城掠地差强人意。不过后期却出了一个吕布级的人物,他的传奇经历,估计赵云、关羽都无法比及!对比24名将,丁奉不知道甩了他们多少条街。因为一吕二赵三典韦在厉害,也没人能带队抗击整个国家达20年之久。丁奉确实称得上传奇,他不但是东吴的四朝元老,而且战绩绯人。西晋兵强马

  • 乾隆不听秀才的劝说并把他杀掉,却无意间给自己挖个坑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雍正

    在清朝的雍正帝之前,历朝历代的皇帝继位后,基本都会下旨册立太子,以作为之后的皇位继承人,如果皇帝不立太子的话,大臣们会群而攻之。雍正在位时期,制定了“秘密建储”的规定,简单来说,皇帝生前不会册立太子,而是会把继承人的名字下来,藏于大殿的金匾之后,一旦皇帝去世,指定的大臣将会将它拿出,然后宣布谁是新皇

  • 北京同仁堂乐凤鸣齐名的苏州神医是谁?他对中医有何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康熙

    在中药业行业中有着“北同南雷”的说法,“北同”指的是北京的同仁堂,“南雷”即指苏州的雷允上诵芬堂。二者都创建于清朝时期,并延续至今,有着几百年的历史。雷允上诵芬堂的创始人为雷大升,字允上,号南山,生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他和同仁堂的创始人乐凤鸣有着相似的人生境遇。二人都是最先投身科举考试,但

  • 全球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中东最传奇王妃,仇人之子非她不娶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东

    1972年,卡塔尔部落酋长哈利法发动政变,从堂哥那里抢来皇位,摇身变成埃米尔(卡塔尔的国家元首的特称)。因很多部落反对哈利法独占石油和天然气的做法,并提出“石油和天然气归属公民集体享有”,哈利法把反对者领袖送进了监狱,并将其家人全部流放。反对者领袖的女儿莫扎直到15岁才回到卡塔尔。哈利法的长子哈马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