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出身平民的刘邦为何能够建立大一统的汉室大业?

出身平民的刘邦为何能够建立大一统的汉室大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112 更新时间:2024/3/23 3:52:00

出身平民的刘邦能够在与楚国贵族的项羽的争斗中取得胜利,从而建立起大一统的汉室大业,善于用人是很关键的一点。韩信就曾指出自己可以领很多的兵马,刘邦最多只能统领十万,但是刘邦却可以包括自己在内的很多将领。刘邦拥有一套现在很多管理者都值得学习的用人之道,能让有才之人发挥所长。第一,刘邦识人善用,唯才是用。他能够洞察部下的长处,萧何善于管理内务、财政,就派他负责安抚百姓、运送粮饷;韩信作战英勇,深谙用兵之道,就派他带兵百万攻占各地;张良、陈平很会统筹布局,谋划战略,就采用他们的计策。刘邦本人只需把握大方向就可以了,其他的只要相信部下交给部下去做

网络配图

第二,刘邦在用人上有很强的包容性,手下的出身,强盗、贵族、无业游民、屠夫等等应有尽有,但是都能得到合理的任用。在他的手下,有不少叛将和降将,韩信原本隶属项羽阵营,陈平先前是魏王的人,都得不到任用而投靠的刘邦;雍齿曾经背叛过刘邦,但最后还被封侯了。第三,刘邦坦诚对待下属、用人不疑、从谏如流。他与手下称兄道弟,相信和尊重他们,所以他们也都如实禀告,用心谋划和出力。鸿门宴前,张良、韩信就直接问刘邦是否能打败项羽,刘邦承认打不过。对于几次易主、盗嫂受金的陈平,刘邦也曾怀疑过,但他直接去问了陈平,听到解释后还表示歉意。第四,刘邦大方封赏有功之人,刺激部下的效忠热情。不管是在争夺天下时还是建立汉朝时,刘邦都不令色奖赏部下,登基后,除了萧何、彭越、韩信等人,他还封赏了与自己有过节的雍齿。第五,作为一个谋略家,刘邦在信任之余,也有适当的防范,当然是在暗中进行的。他虽然信任萧何,但也会在私下里控制,有所防备。

刘邦身边的有许多我们熟知的大将,比如韩信、樊哙等人,至于谋士,虽然没有带兵打仗的将领多,但都是当时顶尖的人。刘邦身边的谋士主要包括善阳谋的张良、主阴谋的陈平、管理财政的萧何、擅长外交的郦食其。张良是有“谋圣”之称,原本是韩国贵族,韩国灭亡后变得落魄,并发誓要找秦国报仇,虽然策划过刺秦行动,但是没成功。后来张良看到了刘邦的不凡,就一直为刘邦出谋划策,很多关键的计谋都是张良想的,帮助他灭掉秦朝,建立汉朝。陈平是一个很有智谋的人,年少时读了很多书,起义后侍奉魏王,之后又转而投到项羽帐下,由于项羽不采纳自己的计策,就投靠了刘邦。陈平解救了被困在咸阳的刘邦,又施反间计解救荥阳之围,还暗示刘邦封韩信为王为自己效力,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大功,后来还出任了丞相。

网络配图

萧何是汉朝的政治家,位列丞相,有“开国第一侯”之称,早年跟刘邦一样在沛县任职,后来跟着刘邦一同起兵,并拥护他为义军首领。在刘邦灭秦和对战项羽中,治理地方,为前方军队运送粮草等物资,成为汉军的后勤保障。韩信能够被重要也是靠萧何的保举。郦食其擅长外交,在刘邦攻取陈留后寻访贤士时成为其幕僚,经常作为使臣游说各诸侯国,凭借着能言善辩的才能说服齐王田广归汉,放松战备,得到了齐国的城池。

刘邦出生于平民百姓家中,却能够一举起兵最终建立强大的汉王朝称雄天下,那么他登基后的晚年生活如何,发生了哪些事件呢?众所周知,吕雉作为刘邦的原配,在刘邦登基称帝后,吕雉也自然而然成为了他的皇后,也是他又爱又敬的政治伙伴。晚年的刘邦由于偏爱戚夫人,也更加器重其子,觉得太子刘盈不如刘如意更像自己,于是几次有欲废太子而重立。可惜刘邦的念头遭到群臣反对,且吕后在张良的建议下,煞费苦心请来了商山四皓辅佐太子,刘邦这才将换太子的念头作罢。

网络配图

刘邦晚年变得为人多疑猜忌,不再信任当年为他打江山的贤臣良将们,尤其顾虑异姓诸侯,于是诛杀了众多功臣。首先是旧时归降于他的项羽部下,臧荼成了首位牺牲的大臣。韩信由于战争时期就得罪了刘邦,刘邦对他早就心存不满有意处置,于是刘邦便假借造反之名将其软禁,五年后,吕后仍心存芥蒂便与萧何合伙将韩信骗进宫中杀害。还有刘邦党年共生死的发小卢绾,也因被封为燕王而惴惴不安,情急无奈之下投降于匈奴,最终也难逃一死。以及无心谋反的彭越,甚至还一心向主,却被极其残忍地剁成人肉分与群臣食用。刘邦晚年不断残害众部下,唯恐异己夺权,使当年生死追随于他的大臣们都纷纷死在他的手中。最终在平定英布造反时,不甚中箭,因拒绝治疗而离世。

标签: 刘邦

更多文章

  • 光武帝刘秀创业艰辛路 曾被围追被迫冒险踩冰过河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秀

    公元23年是汉光武帝刘秀人生跌宕起伏的一年。当年五月,他率援兵大破王莽的围兵,取得举世震撼的“昆阳大捷”;正当他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却传来令人心碎的消息,哥哥刘縯被更始帝刘玄所杀,而刘秀却不敢表现出相应的悲痛,只能憋着,忍着。他的低调换来了新的事业开创机会,当年十月,刘玄委派他去河北开创新的天地。

  • 古来皇帝多好色 揭秘康熙做了啥荒唐糊涂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康熙

    看过历史的都知道,康熙帝是一个伟大的君主,平三藩、收复台湾,可谓功勋卓著。不过这样的人,一旦用起情来,却也荒唐透顶。康熙帝曾跟自己的姑母乱伦。虽然遭到大臣们的极力反对,可仍然让康熙遂了心愿。故事是这样的,太皇太后大玉儿晚年年龄老迈,行动不便,在自己那里便让大臣给皇帝讲史,此时,汤斌、高士奇等都是很有

  • 历史谜题:梁武帝萧衍为什么会饿死于宫中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梁武帝

    萧衍,曾任齐国雍州刺史,镇守襄阳,后乘内乱,起兵夺取帝位,建立梁朝。萧衍夺取帝位后,励精图治,南梁初期社会获得了比较好的发展。但是这种局势并没有维持下去,梁武帝安顿好江山社稷,消除种种后患之后,很快便沉溺于佛教中不能自拔。他下令广建寺庙,全民奉佛,并亲自主持修建了大爱敬寺、大智度寺、同泰寺等,耗费无

  • 历史上带面具作战的将军 除了兰陵王还有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狄青

    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面有刺字,善骑射,人称“面涅将军”。狄青出身贫寒,16岁时,因其兄与乡人斗殴,狄青代兄受过,被“逮罪人京,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精通骑马射击。早期是隶属于御马直的一名骑兵,后选做散置。宝元初期,西夏李元昊反叛,朝廷下诏选择卫士到边疆,任命狄青为三班差使、殿侍兼

  • 清皇室羞于启齿的史实:同治帝死时几乎全身溃烂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同治

    太医不敢言明,其实他们早已明白,这是比天花更可怕的病——梅毒。这种通过性传播的疾病根本没有治愈的可能,而且死相凄惨。慈禧下令施以治天花的药物,气急败坏的同治帝对着母亲吼道:“朕根本没得天花,你存心置朕于死地!”御医们满腹狐疑,却不敢多言,只是照慈禧之命行事。网络配图虽然是万乘之尊,可命运还是公平地惩

  • 揭秘明太祖朱元璋心底里的结 左右了他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

    明代这位开国帝王,自称起自布衣,托迹缁流,掠入行伍,适天下大乱,遂起兵滁州。这当然都是拣好听的说,他明白,当过和尚,当过兵痞,游方讨饭,打家劫舍,并非十分光彩之事。所以,他在自撰《朱氏世德碑记》的文中,总是强调“上世以来,服勤农业”“先祖营家泗上,置田治产”。其实,他只是一个无家无业的“流民”,与土

  • 曹操与蔡文姬的爱情:蒙纱暧昧说是无缘却有缘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蔡文姬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生卒年不详。东汉陈留郡圉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里,后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嫁给匈奴人,并生育了两个儿子。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用重金将蔡琰赎回,并将其嫁给董祀。蔡琰同时擅长文学、音乐、书法。《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

  • 揭秘:赵高的真实身份 赵高乱秦原来是为了复仇?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高

    赵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时期的著名宦官。秦始皇死后,赵高伙同丞相李斯假传遗诏,杀死公子扶苏,和将军蒙恬,然后再扶植傀儡皇帝胡亥。其后赵高逐步掌握着秦朝的政权,然后大杀忠良,弄得朝野混乱,在各地起义军大起秦朝处于风雨飘摇的时候发动兵变杀死秦二世,最后直接导致秦的灭亡。所以才被说成

  • 北齐后主高纬:给自己戴绿帽的情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高纬

    北齐后主高纬是难得的痴情种,甚至可以说痴情得变态。古往今来,恐怕再难找到一个象他那样无视身外一切,眼中只有美人的男人来。而且他不仅痴情,更是“心胸宽广”。胡太后是宁夏人,长得非常漂亮,被选入宫中作了高纬老爹高湛的老婆。后来高湛继位为帝,便顺理成章干上了皇后这份工作。开始的时候,高湛还是很喜爱自己漂亮

  • 为何说李渊起兵反隋为什么是名正义顺的战争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渊起兵反隋

    一个朝代之所以覆灭,必定有着其覆灭的根本原因,当然也将由一场根本性的战役来结束它。我国隋朝的覆灭便是遵循着上述的道理,隋朝覆灭,非一日之寒,而是由日积月累的内因外患而导致的,而隋朝也是由晋阳起兵而终结的。作为晋阳战争的领导者,李渊起兵时间具体是怎样的?李渊起兵时间是一种随意性行为还是经过反复思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