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死不由己的明朝英雄,戚继光最后是怎么死的?

死不由己的明朝英雄,戚继光最后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648 更新时间:2024/1/8 14:50:59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戚继光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明朝自朱元璋朱棣以后,皇帝是一代不如一代,丝毫看不到振兴的希望,尤其是到了中后期混乱程度,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是罕见的。朝堂中充斥着结党营私、尔我诈,阉党、东林党、齐党等派系林立,互相倾轧。

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功臣名将可谓是举步维艰,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会惹到灾祸,不是被免官,就是被杀头,成为权力斗争。抗倭名将戚继光的遭遇,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戚继光是将门之后,17岁时(1545年)承袭祖辈官职。此后戚继光历任参将、总兵等职。由于戚继光素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志向,于是在1555年起,开始专心投入到东南沿海的抗倭事业中去。

戚继光的军事才能在抗倭战争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戚继光将招募了浙江大批农民和矿工,然后进行改编,组成了由营、官、哨、队四级编制的新型部队。这样一来部队便与指挥,更适应与倭寇大战。

与此同时戚继光对士兵们进行了严格的训练,除了武艺、武器训练,特意加入了思想教育,以‘爱国保民’为纲领,极大地激发了战士们抗倭热情和士气。这支新型部队,在东南沿海屡战屡胜、无往不利,也被人称为‘戚家军’。

戚继光带领着‘戚家军’先后和倭寇大战八十余次,取得了台州大捷、平海卫大捷等胜利。一举将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的倭寇荡平,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名副其实的抗倭名将。

戚继光打出威名后,受到朝廷重用,升任为蓟州总兵,镇守北方前线,捍卫京师重地的安全。戚继光在任十六年,边防稳固,蓟州一带安然无事。

除了领兵打仗外,戚继光还写下了《纪效新书》、《练兵实纪》军事著作,是我国古代兵书集大成者,极受后世推崇。

戚继光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除了个人的才能和努力外,离不开朝廷重臣张居正的赏识和重用。当戚继光镇守蓟州之时,正是张居正力排众议,把和戚继光有矛盾的官员调走。这样一来,戚继光没有了掣肘,才能最大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

另外张居正还给戚继光的部队各种优待,尤其是财政补贴是各军中最多的,这让戚继光可以放开手脚,购买战马、火器、战车等装备,打起仗来自然更是如虎添翼。

所以有了张居正的维护,戚继光才得以一展宏图,取得了一系列的战功。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戚继光为了表达感激之情,经常出入张居正的府邸,一来表达忠心,二来给老张送点礼,联络下感情。

张居正身为首辅,生前大权独揽、锐意改革,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得罪了很多朝中权贵。所以张居正去世不久,这些人就按捺不住报复之心,在朝堂之上掀起了诬陷张居正的热潮。

这些宵小给张居正冠上了结党营私、架空皇帝、祸国殃民、迫害同僚等罪名,而万历皇帝也是糊涂的可以,竟然相信了这些诬陷,下令对张居正进行全面清算。

戚继光由于深受张居正重用,双方频繁交往,在诬陷张居正的人看来,他俩就是同党。所有在搞臭张居正的同时,这些人也将矛头指向了戚继光,给其冠上了‘谋逆’等罪状,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万历皇帝听信谗言后,对戚继光十分厌恶,于是将其调离京师,发配到广东做总兵。随后清算运动越来越疯狂,很多人也纷纷落井下石,不断的攻击戚继光。最终在1584年,戚继光被罢免官职。

戚继光空有报国之心,却失去了再上战场的机会。这样的打击,让戚继光难以承受。免官之后,戚继光在精神痛苦和生活贫困中,迅速衰老下去,乃至一病不起,于1588年去世,终年60岁。

戚继光为明朝南征北战,屡立奇功,就是这样一位功臣宿将,却最终成为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戚继光能够打胜仗,却站错了队。

在古代封建王朝中,山头林立,派系倾轧一直存在,一个人就算是酒囊饭袋,只要站队正确,也能平步青云。

相反而言,一个人就算是有经天纬地之才,但是站错了队,成为‘异己分子’,那也得不到重用,甚至横遭迫害。越有能力,受到的迫害越严重,直到被打入万劫不复之地,失去了威胁,那些人才肯罢手。

所以明朝中后期这种‘圈子’朝堂风气,就算是戚继光这样的功臣宿将,也难以掌握自己的命运,生死荣辱不由己。也难怪,堂堂大明王朝,最终被几万人的满清所剪灭,真的是烂到骨子里了。

标签: 戚继光明朝

更多文章

  • 惇妃的特殊身份是什么?乾隆晚年宠妃,比乾隆儿子小十七岁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惇妃,清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惇妃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乾隆皇帝一生,有多少后妃,谁也说不清楚,因为有的记载进了《清史稿》,有的却没有。但是目前为止,被大家知道的起码有四十一个人。大家不要惊讶于这数字,清朝的后宫选妃活动,每三年进行一次,若是皇帝在位时间越久,自然也会有越多的嫔妃,更何况,乾隆还是

  • 张良功劳那么大,为何分到又穷又小的留县?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良,汉朝

    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张良,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汉朝建立之初,刘邦欲对追随自己多年的臣子们论功行赏,群臣开始亮伤疤、数功绩,争相邀功的场面极其壮观,而萧何、张良都是文臣谋士,没有战功,也不屑与群臣争功。可他们却是最早追随刘邦的,效力最多,也是刘邦最信任的臣子,两人功劳所差不多

  • 程咬金是世袭国公,为什么秦琼不是呢?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琼,唐朝

    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秦琼,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这确实是一个很不可思议的现象,同时期的开国功臣,只要没有犯过什么大错,其子孙都能袭爵,但是秦琼却是一个例外,他的爵位并没有被传下去。而另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点是在两唐书中并没有记载秦琼有没有后人。按理说,秦琼这样的大功臣,不可能没有

  • 徐寿辉是谁?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此人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徐寿辉,明朝

    徐寿辉是谁,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1351年,北方白莲教的韩山童、刘福通等人在大别山的背面发动几万黄河民工起义。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原本是蕲州罗田县卖土布的小贩徐寿辉也联合麻城铁匠邹普胜、江西宜春县和尚彭莹玉等人开始了起义的前期准备工作。他们到处宣传“天下大乱,弥勒佛就要降

  • 魏延在蜀国是什么地位?他真的是刘备的私军家丁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魏延,三国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魏延的故事。关羽关云长不曾大战黄忠黄汉升,魏延既不曾被文聘打跑,也不曾刀劈长沙太守韩玄,在演义小说的“反骨仔”魏延,在刘备集团比张飞还受重用,尤其是正史中的一句话,道出了魏延跟刘备的关系——可能略逊于关

  • 永璂为什么会与皇位无缘?到死还是个光头皇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永璂,清朝

    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永璂为什么会与皇位无缘,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作为继后长子,也是唯一一个成年的嫡皇子,永璂本应该是离皇位最近的人,然而随着继后的失势,永璂从最有可能继位的皇子变成了宫中最没有存在感的皇子。十四岁之前与他十四岁之后,其待遇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乾隆是一个非常感性的帝王,他的

  • 说说薛仁贵和薛丁山父子的故事 薛丁山的历史原型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薛仁贵,薛丁山

    很多人都不了解薛仁贵和薛丁山父子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提到薛丁山大家并不陌生,都知道他是薛仁贵之子,樊梨花、窦仙童、陈金定之夫。他曾在云梦山王敖老祖那里学得一身本领。在薛仁贵征西中了圈套被困锁阳城后,薛丁山挂二路元帅印带兵去解锁阳城之围。薛仁贵和薛丁山虽然是父子关系,但他们之间却有一

  • 福康公主一开始就很反对,宋仁宗为何还要将她许配给李玮?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北宋,福康公主,李玮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福康公主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福康公主是宋仁宗的大女儿,也是他最心疼的姑娘。可是这个姑娘的命运也是相当悲惨的,在我看来,福康公主悲惨命运的源头,就是她有一个皇帝父亲。如果宋仁宗不是皇帝,那么福康公主就没有必要牺牲自己的幸福,以此满足父亲在政治上的布局,也不会在父亲死后

  • 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是真的假的 这件事情有没有证据考究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孝庄,多尔衮

    对孝庄和多尔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孝庄太后是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个精明能干的女人之一,她历经三朝,见证了大清王朝由弱到强的整个过程,为大清朝的稳固和发展呕心沥血。这样一位女子,在当时子弱孙幼的情况下是怎样和权臣周旋,保住儿子和孙子江山的呢?孝庄太后,全名为博尔济吉特·

  • 孙权继位后是怎么处置大乔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权,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大乔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诸侯奋勇而起,想要独领风骚,东吴的领导者孙坚被杀,其大权自然落在了长子孙策手上,这位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可谓是血气方刚,雄略过人,也是威震江东。在建安四年,他和周瑜攻占了皖城,结识了她们的妻子大小二乔,老大嫁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