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的“木匠皇帝”朱由校究竟是不是文盲?

明朝的“木匠皇帝”朱由校究竟是不是文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168 更新时间:2023/12/30 23:50:30

在明朝,有这么一位皇帝,他少年登基,面临内忧外患,却一心沉迷于做木匠活,像什么“沉香假山”、“灯屏”之类,做的都非常精巧,令人啧啧称奇,被后人起了个外号——“木匠皇帝”。

这位性格独特的皇帝,就是明熹宗天皇帝朱由校,因为这个与帝王身份不太符合的爱好,加上他忙于做木匠活,不怎么理会朝政,朱由校在后人眼中的形象逐渐成了个不识字的文盲,如《明朝那些事儿》中就写道:“如果说皇帝陛下(朱由校)的文化程度和魏公公差不多,似乎很残酷,但却是事实,天启之所以成长为准文盲(认字不多),归根结底,还是万历惹的祸。”而万历年间,大臣亓诗教也曾上疏说:“皇长孙(朱由校)十有五岁矣,亦竟不使授一书、识一字。”

网络配图

朱由校真的不识字吗?事实上并非如此,在《明熹宗实录》的开篇,就记载说,大学士刘一燝夸赞朱由校批阅奏章时的书法“体势端严,笔法遒劲”,并对朱由校表达了自己的祝贺之情。朱由校听了这番夸赞,却也并不骄傲,反而回答道:“天寒作字较少,未能工也。俟春和时亲笔砚,尚有进益。”(现在天气寒冷,写字比较少,还写得不算好,等春天到了,我写的肯定更好些)

这个大学士刘一燝,是东林党中的重要人物,饱学之士,他亲眼见到朱由校亲自批阅奏章,且书法水平不错,这样的朱由校,怎么可能是文盲或者半文盲呢?

太监刘若愚,在崇祯年间所写的《酌中志》也曾记录道:“先帝(朱由校)生性虽不好静坐读书,然能留心大体……其寻常宸翰详谨,然不好草书,或未暇学也。”所谓“宸翰”,就是指皇帝的书法,看来,朱由校的楷书写的应当不错,只不过不善于草书罢了,不过无论如何,他和“半文盲”实在是搭不上边的。要知道,朱由校的弟弟崇祯皇帝朱由检,便是以书法水平高而闻名,天启皇帝朱由校与崇祯年龄差距不大,成长环境也类似,怎么可能一个是书法高手,另一个就是文盲呢?

网络配图

无独有偶,明朝被传出“文盲”谣言的,还不止天启皇帝一个。他的父亲明光宗朱常洛,竟然被大臣在奏疏中吐槽“不学”。万历四十五年,礼部就上疏说:“……清明之朝,有三十六岁不学之皇太子,皇上何以谢人言!”这个三十六岁的皇太子,就是指朱常洛。

对于这一指控,朱常洛的父亲万历皇帝表示委屈,想当年大臣们刚说太子殿下不读书,他就回复说“且令内侍授书诵读矣!”不过内侍(太监)教书,大概教学水平并不怎么样,最后拖了许久,朱常洛十三岁的时候,才获得正式出阁读书的机会。

据天启年间内阁大学士朱国祯的回忆,朱常洛读书的时候,学习成绩还是不错的(“岐嶷不凡”),他对于大臣所讲的内容,能够“化词臣之句而隐括之”,加入自己的理解,并且“更觉明切”,悟性相当可以,所以,说朱常洛“不学”,也并不靠谱。

另一个据说是“文盲”的,则是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张显清《明代政治史》中就说:“朱厚照读书很晚,八岁才出阁就学,但没有真正读过什么书。……朱厚照十五岁登上帝位时,识字仍很有限。”大臣马文升亦曾在奏疏中,表达了对朱厚照“不学”的担忧。

网络配图

朱厚照的文化素养确实一般,但要是说他连最基本的文化水平都没有,那简直是无稽之谈了。

那么,大臣们为什么会说这三位皇帝“不学”呢?我想,也许,他们为了引起皇帝对太子学习的重视,特意夸大其词、夸张了事情的严重程度;又或者,在这些饱读诗书之人看来,皇帝们的这点文化水平,这些“杂学旁收”的业余爱好,和“不识字”也没啥区别吧。

标签: 朱由校

更多文章

  • 纪晓岚八十岁还雄风不减 每日吃肉数十斤!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纪晓岚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数千年来,人们饮食变化其实不是很大。从饮食来讲,清代饮食主要有三个差异:民族差异,地区差异,贫富差异。就其主要情形而言,主要包括主食、副食和饮料三大类。这里,来说说清人饮食的趣闻。书上说纪晓岚一生米不入口,面食偶尔食之,三餐以精肉为主,配以茗茶一壶,一顿能吃上两三斤肉,

  • 揭秘:王莽为何能够轻而易举的篡夺西汉政权?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莽

    汉初实行国家授田制度,按军功授田,创造了一大批大小地主和自耕农,并迅速安定了汉初的政治局面。国家授田制度是在地广人稀的背景下实施的,由于当时人地矛盾并不突出,再加上国家对小农经济的扶持,新立户者一般可以获得百亩左右的土地,即便存在不足,也不会相差太远。这个制度一直维持到吕后时代,还能够正常发挥作用。

  • “戴绿帽子”变成骂人的话 竟然是朱元璋“钦定”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

    老婆红杏出墙,老公头上就是绿油油了,这是中国著名的骂人的俗语,不过要说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倒不一定,否则关羽一定第一个跳出来。很显然三国时期没有这种说法。根据考证,将绿帽与男人尊严联系到一起的,应该是由朱元璋开始。网络配图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像个管家婆一样把礼仪管得特别死,他认为“建国之初,先正纲纪

  • 康熙朝九王夺嫡 只有胤禛才是压倒性优势最大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胤禛

    说到康熙朝九王夺嫡,大家心里蹦出的名词是残酷,激烈,阴谋权诈,九死一生等等,经过本人长期的研究下来,发现,九王夺嫡其实是非常非常的平淡的,而且没有什么高潮起跌的。皇位永远稳稳的落在了胤禛的屁股底下,就像中超的恒大一样,虽然有偶尔小败的插曲,但大部分时间还是龙居榜首,一骑绝尘。网络配图本来康熙心目中的

  • 唐宣宗李忱:靠“装傻”当上皇帝对唐朝又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宣宗,李忱

    唐宣宗在位期间勤俭治国,减少赋税,注重人才选拔,体贴百姓,人民生活日渐富裕,使腐败的唐朝呈现出中兴的小康局面。宣宗在位期间还曾经烧过三把火,令权豪敛迹、奸臣畏法、阍寺詟气,遂被称为小太宗!然而这样一代明君,在登基前却一直被视为傻子!网络配图李忱是唐宪宗庶出的儿子,其母郑氏只是一名卑微的宫女。由于庶出

  • 宋太宗怎么霸占女神小周后 毒杀娘炮李煜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太宗

    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兄弟亲昵的赵匡胤和赵光义,都在男女问题上犯了天大的错误,假如说赵匡胤可以随心所欲地迷恋花蕊夫人,那么,最难以接受的,反倒是极度纵欲的赵光义。赵光义偷偷在小周后身上挥霍也就算了,他居然和亲哥哥闹得鸡飞狗跳。赵匡胤甚至死在了这件很不好听的花花事儿上。那就详细说说这件事儿的前因后果吧。

  • 跪在岳飞坟前的张俊:从南宋四大名将到历史罪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岳飞,张俊

    如果我们到杭州岳坟参观,会看见岳坟前跪着四个人,其中一个名叫张俊。张俊也是南宋的一员大将,中兴四将之一,而且还是岳飞的老长官。岳飞是南宋升迁最快的将领,短短七八年的时间,就从一个偏俾小将,升到了军区统帅,这让原先的几位高级将领的心理失去了平衡,其中就包括张俊。那么张俊是怎样从岳飞昔日的长官,最后成为

  • 李自成生死之谜:满清南明均未取得其首级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自成

    李自成逃禅石门夹山一说,流传极广。湖南省的石门县古称澧阳,又称澧州。据清代乾隆年间的《澧州志林》所收澧州知州何的《李自成传》一文称,李自成兵败,独窜石门之夹山为僧,法名奉天玉和尚。文中所指夹山即夹山寺,该寺位于石门县东15公里的三板桥,是一座唐代古刹,也就是本文一开始讲到的那个地方。寺内遗有与此说相

  • 看完才知道:智谋诸葛亮的背景竟然如此强大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亮

    徐庶因母亲被曹操所挟制,不得不辞别刘备,投入曹操账下。临行前徐庶向刘备举荐了诸葛亮,但问题就在于,刘备为什么那么相信徐庶的话,坚信诸葛亮是个奇才?要知道诸葛亮当时已经26岁了,且没有工作经验,每天的日常就是读书聊天,偶尔再出去旅个游。这样的条件即使放在当下社会,也是非常不受用人单位所待见的。但是刘备

  • 揭秘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只听马皇后的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私生活糜烂,动用公权强抢很多美艳女子,并且还爱嫖娼,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是,强占了功臣陈友谅的妻子。但就是这么一个荒淫好色的皇帝,历史上却很少有留下关于朱元璋好色的骂名,又是因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朱元璋的身旁还有马皇后,这么一个贤良淑德的皇后,更重要的是朱元璋这么一个性暴躁多疑的人,却愿意听这位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