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什么样 诸葛亮最大的败笔是什么?

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什么样 诸葛亮最大的败笔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611 更新时间:2024/3/11 17:01:51

诸葛亮

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是个神机妙算的军师、统帅,但在三国志里,则是另一番情形。三国志里的攻坚战大都出自刘备之手。

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

三国演义中他在草船借箭后对鲁肃讲了一番话:“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亮于三日前已算定今日有大雾,因此敢任三日之限。公谨教我十日完办,工匠料物,都不应手,将这一件风流罪过,明白要杀我。我命系于天,公谨焉能害我哉!”这可以说是他本人的一次精彩自白。但是这位军事大师文人出身,用兵比较迷信计谋,每次打仗都非要设埋伏不可,然后派出一两员大将出去诱敌:“只许输,不许赢。”对这一点,赵云是照办,而魏延颇有微词。孔子曰:过犹不及。诸葛近之。

三国志中,诸葛亮传曰:“成都平,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汉中战役主要由刘备指挥,法正为谋主。陈寿评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这个评价是比较恰当的。善于治戎的统帅,带出来的兵行军有度,号令严明,遇变不乱,但是锐利和速度不足。简单的说,就是防御力好,而攻击力不够理想。所以诸葛亮往往是攻而不克,反而在撤退时击败追敌,获得胜利。王双与张合就是在追击诸葛亮时被击毙的。因此完全可以相信诸葛亮的治军能力,严整而细致。在这一点上,治军略显粗糙的司马懿对诸葛亮深为佩服,赞曰:天下奇才也。司马懿也深谙兵法,所以每次诸葛亮撤退时,他都不主张追击。直到诸葛亮病死,司马懿才想去疯狂一把,结果还被姜维给唬了一回,留下“死诸葛走生仲达”的笑话。当然,诸葛亮主动出击也打过不少胜仗,如:从荆州与赵云“溯流而上,分定郡县”、平定南越、攻武都阴平两郡等,不过对手较弱。赤壁之战,联孙抗曹之方针主要应归功于诸葛亮。因此总体而言,虽然说诸葛亮的政治才能优于军事才能,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仍然可以跻身一流水平。中学历史书里画了两个三国人物的图像,一是曹操,旁书: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二是诸葛亮,旁书: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吾辈愚钝,当时不明白“杰出”与“著名”有何区别。现在想起来,“杰出”是盖棺论定,而“著名”算老几?臭名昭著、徒有虚名、名过其实的都可能是著名!这种误人子弟的教学内容在中学课本里多得很。如今屁大的官死后都能博得个“久经考验,卓越,优秀,伟大”之称号,何吝不以一词赐诸葛哉?厚今薄古,非所以教子孙后代也!

诸葛亮最大的败笔是什么

诸葛亮的隆中对堪称古今中外战略思想的楷模之一。如果不是失荆州、关公败亡,诸葛亮差一点就成功了!但时势变易,战略思想也应该调整。所以我认为诸葛亮最大的败笔一不是街亭之战,二不是后继无人,而是他在刘备死后仍然沉溺于北定中原、恢复汉室的梦想,甚至脱离了隆中对的思想,变得一意孤行,穷兵黩武,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在这一点上,他无法象鲁肃和司马懿那样以平常心对待改朝换代。鲁肃曾对孙权说:“昔高帝(刘邦)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齐桓公晋文公辅周)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司马懿与诸葛亮在祁山对阵时曰:“汝乃南阳一耕夫,不识天数,强要相侵,理宜殄灭!如省心改过,宜即早回,各守疆界,以成鼎足之势,免致生灵涂炭,汝等皆得全生。”这番话,其实乃肺腑之言,于蜀国大有益者。可惜诸葛亮已经听不进去了。即使按照隆中对的战略意图,地拥荆、益二州,天下有变,则荆州兵出于宛、洛,川兵出祁山,天下可定。但荆州已失,况天下并无大变,若强行北伐,不得其时矣。司马懿务求自保,也是这个道理,只要边界相安无事,又没有什么重大变故,就不要想着把对方灭掉,大家都省心点,其实这正是孙子兵法所说的“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范蠡曰:“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这些都说明了诸葛亮北伐不得其时。但诸葛亮还有一条忧虑,他怕自己没世之后,蜀国没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的人才,所以要在他有生之年,完成夙愿。可以想象他的精神压力有多大,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我觉得自从刘备死后,他的生活就一直处在高压、忧闷、繁忙和孤独之中,容易变得急于求成。如果他放宽心,养身体,多活个十几年,耐心等待机会,如果他不急于北伐,而是往南开拓疆界,也许。。。

也许以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并非不识天数,只是他的追求太执著而已。

标签: 诸葛亮

更多文章

  • 影响蔡文姬的六个男人 让蔡文姬赢得尊严的男人是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蔡文姬

    蔡文姬“文姬归汉”的故事却在历朝历代被广为流传,蔡文姬是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蔡琰同时擅长文学、音乐、书法。历史上影响蔡文姬的男人共有六人:其一,给了蔡文姬生命和文学修养的男人毫无疑问,这是蔡文姬的父亲蔡邕,蔡邕是大文学家,也是音乐家辞赋家,同时也是蔡文姬的父亲。董卓当政,

  • 蒋介石为何要杀杨杏佛?蒋介石的真正目标是宋庆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蒋介石,杨杏佛,宋庆龄

    摘要:作为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总干事,杨杏佛在任期间,全力以赴地协助宋庆龄宣传反蒋抗日的民主思想,并竭尽所能营救被国民党逮捕和关押的进步人士。由于杨杏佛鞠躬尽瘁的工作,致使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这一进步组织成为蒋介石极为痛恨的眼中钉。1933年6月18日,位于上海法租界亚尔培路(今陕西南路)的国民党中央研究

  • 吴佩孚与蒋介石谁的军事才能高?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吴佩孚,蒋介石

    吴佩孚控制了大半个中国在袁世凯取消帝制,于1919年逝世后,北洋军阀被分为多个派系。而其中又以直系,奉系,皖系,为势力最大的三个派系。吴佩孚成为直系军阀真正的头目。为扩大自己的势力,各军阀之间也是战争不断。1920年直系军阀打败皖系军阀,吴佩孚的势力得到很大的扩张。1922年春,吴佩孚自己带领军队与

  • 清朝末民国初政治不倒翁徐世昌:由翰林登上总统之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徐世昌

    徐世昌 张作霖徐世昌是晚清的太傅,是民国的第二届总统;张作霖是奉系军阀,是东北霸主,那么这两人之间有什么联系吗?徐世昌张作霖这两人有过怎样的人生交集和牵扯呢?徐世昌照片徐世昌出生于河南,家中贫困,但他勤奋好学,走的是科举路线,后来中举成为编修。他在二十四岁遇见袁世凯,彼时的袁世凯也不过是无名之辈,两

  • 庞培和凯撒内战:共和国蜕变帝国的开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庞培,凯撒

    凯撒和庞培内战的原因是什么凯撒和庞培都是古罗马时期的重要任务,因为政治利益和克拉苏组成了三人政治同盟,最终也因为政治权利导致同盟破裂,爆发了内战,最终凯撒胜出独揽罗马大权。凯撒和庞培内战图片要说凯撒和庞培内战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就要从政治立场上来说,自古以来最残酷的斗争就是政治权利斗争,何况本身就

  • 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功过该如何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斯大林

    斯大林的罪行了解历史的人是不可能不知道斯大林的罪行的,甚至有人认为斯大林的罪行是可怕的。那么斯大林的罪行到底达到了如何令人可怕的地步呢?《斯大林传》这本书出版于俄罗斯,它一出现就引起俄罗斯以及全世界的强烈反应。这本书讲述了斯大林的一生,作者以现代俄罗斯人的视角全面的描述斯大林的所有。斯大林照片很多人

  • 南宋文学家陈亮和辛弃疾的关系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陈亮,辛弃疾

    念奴娇陈亮陈亮,南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虽然陈亮生活在政局动荡,内忧外患的南宋,但是陈亮对政治充满信心,经常与友人谈论政事,面对金的不断侵犯,他勘察地形,希望为朝局贡献自己的力量。念奴娇《念奴娇·登多景楼》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所作的,他为国烦忧,登上金陵的多景楼,想要观察地势,眺望

  • 三国曹魏功臣董昭介绍 如何评价董昭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董昭

    三国董昭三国董昭字是公仁,是济阴定陶人,也就今天的山东定陶人。董昭其实是三国时期魏国曹操的谋臣。本来董昭是袁绍的谋臣,为袁绍立下很多功劳,但是袁绍当时听信了小人的流言,后来董昭离开了袁绍,之后成为了张杨的谋士。董昭剧照在公元194年,通过张杨将绶带还给了朝廷。在这个时候,曹操想要去见汉献帝,张杨起初

  • 陆抗一生共有9个儿子哪个最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陆抗

    陆抗是谁的儿子陆抗他作为吴国后期的名将,一生替东吴立下赫赫战功,击退了晋国的将领羊祜,还斩杀了叛将步阐。其实他的父亲也很厉害,同样是吴国的名将,其作用不亚于陆抗,其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陆逊。杰出的军事家陆逊陆逊出身于江东的一个大族,从小就读书,年仅12岁时,其父陆康因病去世,陆逊便承担起这整一大家族。

  • 关羽的儿子关平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关羽,关平

    三国关平提到“关平”,大多人可能都不是太清楚,但是提起“关羽”,这个名字确实是耳熟能详的。不错,关平是“五虎上将”之首的关羽的儿子。在《三国演义》中,关平是关羽的养子,是关定的儿子(关定是关羽的兄弟,也是《三国演义》中虚构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