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代河工第一人”潘季驯的功绩

“明代河工第一人”潘季驯的功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666 更新时间:2024/1/19 12:33:14

潘季驯纪念园

潘季驯纪念园地处于湖州市吴兴区东部的西山景区,是为了纪念潘季驯,在他的原墓址上建设而成的,占地面积达13860㎡。纪念园内主要包括了享堂、望湖轩、陈列馆、纪念碑亭等。

潘季驯石像

纪念园入口的桥叫三墩桥,在桥上就可以看到前方手持书卷的潘季驯的石像立于胜利广场的中心,在两旁的展览馆是介绍潘季驯治水生平与湖州水利文化的。八角亭和治水长亭处于石像的另外两个方向,两亭两两相望,可供人们驻足休憩片刻。

再往南是墓道,石碑坊在墓道的右侧,有四根刻着祥云的石柱,大概有着风调雨顺的寓意。潘季驯的墓地占地约有两百多平米,建筑完全是中国古风,深红的木门,拉环是狮子头状的,显得格外静谧。墓地周围排列了许多松柏,它们看上去那么有力和忠诚,让人愈发肃然起敬。

墓地后面是陈列室,陈列室外面有一个特别大的水车,水车有八米高,河里的水被这个硕大的转动着的水车带动,水花飘散下来在阳光下格外闪耀。望湖轩位于纪念园的东南角,这里亭台与碧水相衬,小鱼小虾的游动使人舒心。

潘季驯纪念园属于文化艺术旅游景观区,借助了该地的地形地貌,不仅营造了墓地保护区该有的墓地的肃穆,也在纪念观赏区体现了湖州的文化内涵与治水历史,同时滨水活动区更是满足了现代人观景和休憩的人文景观需求。对于湖州市以及中国历史来说都有重大意义。

潘季驯功绩

黄河作为我国的母亲河,虽然孕育了无数中华儿女,但是自古以来,带给黄河沿岸居民的灾难也多到数不清,因此治理黄河一直都是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优秀的水利专家,在明代,则出现了一位杰出的治水人物,他叫潘季驯,是不折不扣的功臣。

潘季驯石像

潘季驯出生于明武宗正德年间,二十九岁时便考中了进士,开始涉及朝政,先后担任过九江府推官、右佥都御史、大理寺丞等职务,最大的贡献还是在治理黄河上。

嘉靖四十四年开始,潘季驯就开了他前后历时27年的治河生涯,每每黄河决口闹起洪荒,潘季驯就会是那个整治黄河的不二人选,尽管在总共四次负责总督时,曾三次遭落马,他从不辱命。

黄河下游的水系是极其复杂的,而且和京杭大运河、淮河相互交汇,京杭大运河作为明朝时期的经济大动脉,一旦河水泛滥,于附近农作物和居民或者明朝经济而言,都将是劫难。重要的是,朱元璋所在的明祖陵都可能受到破坏。潘季驯为了明祖陵不受到破坏,他组织并领导当地居民,修筑了长堤和石闸来阻挡洪水的侵害。

潘季驯在总督治理期间,提出了特有的护堤制度,有“四防”和“二守”等。他的防御手段与以往的单纯防御观不同,在他的治理下,他要求每一年都要把堤加高加厚,并且定量分别五寸,这也是前无古人的方法。

他主张“束水攻沙”,在黄河下游筑堤,加大河水流速,借势起到冲刷泥沙的作用,来降低河床高度,让河流自浚。这一理论对明代以及后世在治理黄河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潘季驯为官为人勤勤恳恳,曾经在勘察水况,整治黄河时遇翻船,病痛都不回头,第四次总督河道时已霜鬓年纪,仍然披星戴月没有负众望。

在他的整治下黄河终于趋于稳定,稳定了300年。乾隆称之为“明代河工第一人”。

潘季驯治水

中国属于农耕国家,水利对农耕农业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自古以来,治水除患一直是我国的一大难题。我国河湖众多,且受季风影响,洪涝灾害频发。一旦决堤,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巨大。

潘季驯像

潘季驯是明朝著名的治水专家,他一生中总共总督治河工作四次。首次是在嘉靖四十四年,黄河决堤,河道堵塞了百余里,他被授任右佥都御史之职,同尚书朱衡一起总理河道,开挖新河。大约一年时间,因母丧辞官。

第二次,隆庆四年,官复原职,潘季驯坐船沿着新开的河道勘察,遭给事中弹劾被免职。

第三次开始于万历五年的冬季,黄河再次决口,使当地的大片农田惨遭淹没。次年在张居正的支持下,担任右都御使兼工部左侍郎,对黄河进行了一次规模比较大的整治,此次整治持续到万历八年,才终于堵塞住了决堤之口。后加至刑部尚书,因张居正被抄家,潘季驯为其求情而遭弹劾被再次革职。

第四次潘季驯的再次复职,也是因为河水的暴涨,负责总督河道的治理。

潘季驯提倡“河道紧缩说”,他认为河道宽,才导致水流流速慢,泥沙沉积才越来越多,河床变高。于是他把附近的水流都引流至黄河,来加大流速,使河道自浚。在此基础上他主张“束水攻沙”,筑堤以束水,再以水来攻沙。这些都是在他前后共持续27年的治水工作中,结合前人经验和自身阅历得出的。他不仅是理论方案的提出者,也是实践者。四次治河的成功以及“束水攻沙”等理论的提出,皆对后世的治水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他做出的贡献得到了许多水利相关工作者和世人的称赞和尊敬。

潘季驯评传

潘季驯是明朝时期的治水专家,在明朝时期做了巨大的贡献。《潘季驯评传》是关于潘季驯一生的综合性评传,全方面研究了潘季驯的平生和他的治水贡献等。

潘季驯石像

本书从讲述潘季驯作为太湖之子的家事和乡情开始,他的父亲叫潘夔,总共有四个儿子,四人全部中了举进入仕途,潘季驯排行老四。潘季驯在二十九岁时考中了进士,曾在江西试政,广东巡按,期间为当地居民带去了便利,立下了不少大功。后在不同时期担任右都御史、太子太保、工部尚书等官职,主要负责总督整治河道,一生中四次整治黄河,时长总共27年之久。潘季驯皆不辱使命。

潘季驯在江西担任巡抚时,推行了奴役制度的改革,整顿了驿站的制度,还发起捐款,组织并领导当地居民整治洪荒,是一个惩奸除恶的清官。

因为本书的作者主要从事的是中国水利思想史以及应用社会学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现任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社会科学系副教授,名为贾征。所以书中深入研究了治河的背景。从黄河、淮河、运河的自然历史,到明代整治河道的政策,着重提到运河对明代甚至中国封建社会的极大影响,更是反射出潘季驯治水工作的至关重要。在当时的封建国家,治水工作和国家政治是不可分割的,从张居正对水利的看重,对潘季驯的支持这个立场,以及之后潘季驯因张居正被免职,可以说政治对治水工作的影响不容小觑。

评传中讲述的明代,从艰难探索治河活动,到潘季驯领导下治河活动的不断成功,后逐渐走向成熟,这像是潘季驯的一生。治水理论、制度和思想都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本书对潘季驯的一生都做了评述,并且也是一部关于水利方面的学术著作。

标签: 潘季驯

更多文章

  • 袁世凯的一生功与过该如何评定?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袁世凯

    评价袁世凯袁世凯作为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一直以来对于他都是褒贬不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客观的来评价袁世凯呢?袁世凯的一生功过又该如何判定呢?在这里小编认为袁世凯的一生还是功大于过的。乱世英豪袁世凯先说说袁世凯的功绩,首先早年的时候他在朝鲜强势的反抗日本的侵略,维护朝鲜的稳定(当时朝鲜还是

  • 历史上杨嗣昌的评价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杨嗣昌

    杨嗣昌历史评价杨嗣昌的出生可以说是比较好的,他的祖父是过去武陵的名士,非常重视文化传播的重要性,曾经亲自花钱建造石塔和书楼,来让大家参与学习。所以杨嗣昌小时候的学习氛围可以说非常好。杨嗣昌杨嗣昌是比较早就接触官场政治的,受祖辈影响,很快就取得不小的成就。但是历史上对他的一些评价确是让我们非常诧异。虽

  • 高拱的一生该如何来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高拱

    评价高拱的一生高拱在明朝中后期历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他在隆庆后期,当上了首辅兼任吏部尚书时期,针对当时明朝紧张的局势,勇敢地进行了改革,对振兴朝政起到重要的重要,在法治等方面都有卓越的建树,开创了隆庆时期改革的先河。针对宋明理学,他认为就是这些耽误了整个国家,对此展开了全方面的批判。并且系统的阐述了

  • 晚清山中宰相李根源反清革命思想 李根源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根源

    李根源被尊称为什么李根源被尊称为什么呢?很多人都知道李根源被百姓们尊称“山中宰相”,那李根源被尊称为什么呢,一定有它的道理,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李根源被尊称为什么的原因吧。李根源李根源是近现代著名的国民党元老,是有名的爱国人士,而他的爱国不仅仅体现在自我对国家的热爱,还体

  • 明朝内阁首辅杨廷和在历史上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杨廷和

    杨廷和历史评价杨廷和,是明朝年间著名的内阁首辅,历仕过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个皇帝,后来由于在大礼仪事件上与世宗意见向左,最终辞官回乡,以庶人身份下葬。杨廷和任职期间,一度权倾朝野,做出了许多为政功绩,是明代伟大的政治改革家。杨廷和 剧照杨廷和辅佐武宗时期,由于武宗荒诞无德,杨廷和屡屡进言未果,仍

  • 希腊哲学家埃拉托色尼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埃拉托色尼

    埃拉托色尼生平简介‍‍‍‍‍‍‍‍‍‍‍‍‍‍‍‍‍‍‍‍‍‍‍‍‍‍‍‍&

  • 李世民韦贵妃怎么死的?李世民韦贵妃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韦贵妃

    韦贵妃(597年-665年),名珪,表字泽,京兆杜陵县人。韦珪先嫁隋民部尚书李子雄之子李珉,生有一女,入唐后被封为定襄县主)。李珉死后,韦珪再嫁唐太宗李世民,生皇十子纪王李慎与皇十二女临川公主李孟姜。627年(贞观元年),被唐太宗册立为贵妃,位列四夫人(正一品)之一。650年(永徽元年),封纪国太妃

  • 唐太宗李世民燕德妃简介 李世民燕德妃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太宗,李世民,燕德妃

    燕德妃,根据其墓志记载,于武德四年选入秦王府,贞观元年拜册贤妃,贞观十八年迁封德妃。考虑到贞观十七年李祐谋反,生母阴氏遭到连坐,四妃之位有所空缺,燕氏应该是因此晋的位。同样的,这位燕氏也并不是出于什么可歌可泣的爱情才进的宫,“武德四年礼聘入秦王后庭”这一句说得很清楚,不过是唐

  • 柳永简介 柳永爱情诗词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柳永

    柳永简介柳永,北宋词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更名为柳永。创见出身于官宦世家,年少时学习诗词,立志要考取功名,入朝为官。柳永十八岁,柳永离家上京参加礼部的考试,路经杭州之时,为杭州的湖光山色、繁华迤逦所吸引,遂留滞杭州,终日沉迷于莺声笑语之间。十九岁,孙何出任杭州知府,柳永作词《望海

  • 清朝八贤王是什么人 八贤王生平事迹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八贤王

    清朝八贤王清朝八贤王出生于清朝康熙时期,他是康熙皇帝的第八个儿子,出生于1681年,卒于1726年。八贤王的出生使得康熙皇帝十分高兴,所以说他刚出生的时候就受到了皇帝的喜爱,并且从小就待在皇帝身边,接受皇帝的教导。《步步惊心》清朝八贤王剧照因为聪明懂事,八贤王不仅从小受到康熙皇帝的关心,而且在他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