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毛泽东评价李世民 史上最会打仗的皇帝

毛泽东评价李世民 史上最会打仗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610 更新时间:2023/12/7 6:15:58

毛泽东喜读古书,对明代冯梦龙编纂的《智囊》一书爱不释手,多次阅读,并在上面圈点了不少地方。《智囊》在记述孙膑“驷马之法”处有一按语:唐太宗尝言:“‘自少经略四方,颇知用兵之要,每观敌阵,则知其强弱,常以吾弱当其强,强当其弱。彼乘吾弱,奔逐不过数百步;吾乘其弱,必出其阵后反而击之,无不溃败。盖用孙子之术也。”

毛泽东读此按语后评点道:“所谓以弱当强,就是以少数兵力佯攻敌诸路大军。所谓以强当弱,就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以五六倍于敌一路之兵力,四面包围,聚而歼之。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毛泽东在这里说得非常明白:古代皇帝带兵打仗的冠军是李世民,亚军则是朱元璋。

在毛泽东看来,在总体处于弱势情况下,关键在于掌握主动权,致人而不致于人,从而造成相对的强势,以相对的强势敌相对的弱势,各个歼灭敌人,最终由弱变强战胜敌人。这是中国兵法的精妙之处,他认为李世民得此精髓,以此战法驰骋天下无敌手。

毛泽东晚年还曾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打仗要像唐太宗那样,先守不攻,让敌人进攻,不准士兵谈论进攻的事,谈论者杀。待敌人屡攻不克,兵士气愤已极,才下令反攻,一攻即胜。这样一可练兵,二可练民。”一再流露对李世民能征善战的赞赏,对李世民褒扬有加。

李世民的军事才能在十六岁时就崭露头角。《新唐书》记载,北巡的隋炀帝杨广,被突厥始毕可汗突袭围在了雁门,四十一座城池沦陷了三十九座,没办法,只好写下诏书投入南去的汾水中,希望能有人前去救援。年仅十六岁的李世民这时刚投军不久,是屯卫将军云定兴的部下。

在准确地分析了敌我形势的基础上,李世民向云定兴提出了增援建议:目前敌众我寡,不宜直接投入战斗,可在白天遍插旌旗,夜里紧擂战鼓,威而不发,形成大军压境之势以迷惑敌军。突厥果然上当,雁门之围不战而解。这正是《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一个十六岁的孩子用兵能到如此水平,真可谓是军事天才!

李渊举兵反隋,时年18岁的李世民就是主要策划者之一。在进军长安的过程中,面对复杂的形势,李渊等人曾产生退缩的念头,但在李世民的坚决鼓动下,终于成事。从十八岁随父反隋开始,在同群雄逐鹿的统一战争中,李世民屡为主将统兵,亲自指挥一系列重要战役,推翻隋王朝他的战功最大。而且在南征北战中,他总是身先士卒,精于骑射,胆略过人,骁勇善战。史书记载,其父太原留守李渊在攻打魏刀儿时不幸身陷敌阵无法脱身,十八岁的李世民果断地率小股骑兵突进敌阵,神箭所指,例无虚发,将李渊从敌阵中救出。

618年3月,薛举父子入侵关中,李世民奉命率军征讨,击败敌军,斩杀薛举之子薛仁臬,彻底消灭薛举父子割据势力,解除了后顾之忧,巩固了关中,为统一全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619年10月,刘武周攻唐,打败了李元吉、裴寂等,占领整个河东,李渊准备放弃河东,谨守潼关以西。李世民主动请缨,率军3万东渡黄河,一举击败刘军精锐宋金刚部,随即挥军北上,于次年4月灭掉刘武周,收复河东全境。

620年7月,李世民率军挺进中原,势如摧枯拉朽,收复河南大半郡县,围困王世充于孤城洛阳,以围城打援之战术生擒窦建德,迫降王世充,平定了隋末以来最大的两股势力……李世民的赫赫战功不胜枚举,他是历史上亲自上阵带兵打仗最多的皇帝。

更多文章

  • 上官婉儿是怎样一个人 上官婉儿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上官婉儿,怎样,一个人,最后,结局,如何,唐朝,许是,中国

    唐朝或许是中国封建史上对女人的束缚最少的一个朝代了,在这个朝代,有以女儿之身登上地位的武则天,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宰相上官婉儿,现在,小编要说的正是这位在唐朝时期被称之为“巾帼宰相”的上官婉儿。据悉,上官婉儿不仅是在政治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就连在文学方面也是不遑多让。想知道上官

  • 震惊!林黛玉的原型竟是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震惊,林黛玉,原型,竟是,秦淮八,之一,董小宛,学术界,大概

    学术界的人大概都听说过,关于《红楼梦》研究的“红学”里,有一个所谓的“索隐派”;他们竟然认为,明清之交金陵(今南京)名妓、“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竟是中国最伟大的古典小说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的女主角林黛玉的原型至少是原型之一

  • 毛泽东对李世民的评价 毛泽东如何评价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毛泽东,李世民,评价,如何,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其在位23年。是世界上公认的杰出的军事家,为唐朝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逼迫父亲李渊退位而登基。李世民为帝之后,善于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以武开疆拓土。开始了辉煌的贞观之治。他以文治昭昭、武功赫赫而永载史册,成

  • 史上最著名实十位二奶 个个是倾国倾城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史上,最著,名实,十位,二奶,个个,倾国倾城,包二奶,已经

    包二奶已经成为今天中国都市所特有的一道风景线。在中国自古早就有二奶,在今后也会经久不衰、生生不息。最名利双收的二奶--西施吴越两国因为边境纠纷经常发生战争,吴王夫差为报父仇终于打败了越国,让越王勾践给他提尿壶。越王勾践觉得很没面子,工商部长范蠡劝越王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越国有个叫西施的MM长得超级

  • 真性情OR小性子:解读林黛玉性格为何反差如此之大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性情,性子,解读,林黛玉,性格,为何,反差,如此,之大,如何

    如何看待林黛玉前期的小性呢?我觉得还是和她的成长背景有关。林黛玉出身官宦家庭,作为家中的独生女自然百般受宠,心中难免会产生一种优越感。然而因为母亲病逝,又离开父亲离开家乡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成了寄人篱下的亲戚,这样的落差是很巨大的。所以她的心态也出现了失衡。也有人认为史湘云的遭遇比她更惨,但史湘云却

  • 毛泽东与杨开慧:杨开慧牺牲后毛泽东寄30块银元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毛泽东,杨开慧,牺牲,30块,银元,1957年,毛泽东,满怀

    1957年,毛泽东满怀深情地书写了《蝶恋花·答李淑一》一词,称颂杨开慧烈士为“骄杨”,并向一位友人解释“骄杨”时说:“女子革命而丧其元(头颅,笔者注),焉得不骄!”“骄杨”就义1927年大革

  • 明朝秘史:朱元璋称帝后为何要歌颂元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秘史,朱元璋,为何,歌颂,元朝,学过,历史,人都,知道

    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明朝的建立是在推翻元朝的基础上的,可是,奇怪的是,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却在建国之后大肆歌颂前朝,也就是元朝,这是为何呢?关于这一点,小编想,这应该能算是明朝的未解之谜之一了。现在,带上问题,小编将就着以上问题,为大家娓娓道来。“罢孟”洪武五年的一天,朱

  • 张飞被杀后 儿子张苞为何没有替父报仇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张飞,被杀,儿子,张苞,为何,没有,替父,报仇,说话,蜀汉

    说话这蜀汉真是流年不利,刘备称帝当年,关羽被东吴擒杀;第二年,张飞被部将张达、范强杀害,割下首级,投降东吴。三兄弟,剩下老大一个。刘备报仇心切,便要伐吴。这事,在《三国演义》里写得那叫详细,用了几章来讲。说的是关羽先死,刘备欲报仇,本来经诸葛亮等苦劝,已缓下性子,孰料,张飞带着长子张苞跟关羽的儿子,

  • 杨素:一个兼具隋朝第一名将与隋朝第一奸臣之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素,一个,兼具,隋朝,第一,名将,奸臣,之人,历史,中的

    历史中的人物很难单纯的用好坏来评判,比如李世民,他是一代明君不假,但也做过许多恶事,杀兄弟夺嫡、逼父亲退位,还斩杀了十个无辜的侄子。本文的主角也是这样一位人物,他文武兼备,极富军事才能,堪称隋朝第一名将;但他也曾迫害国家栋梁,助纣为虐,说他是隋朝第一奸臣也不过份!这是一个怎样的人物?他有着怎样的传奇

  • 从羊倌做到御史大夫 揭一代牛人卜式的崛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羊倌,做到,御史,大夫,一代,牛人,卜式,崛起,汉武帝,可以

    汉武帝可以说是一个传奇的君主,是皇帝中的牛人了,在他的时代出过不少名将,也出过不少能臣。不过今天我给大家讲的这位,他的人生却是更为传奇,因为他是从一个羊倌做到御史大夫的。我们的主人公叫卜式,是住在黄河南边的一个人,他一直以种田和放牧为生。父母去世以后,他就带着年幼的弟弟一起生活,等弟弟长大成人,卜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