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高宗赵构的历史评价

宋高宗赵构的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573 更新时间:2024/2/17 7:50:29

这样的皇帝虽然不是很多,但是也有,比如:秦国时期的秦孝公,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唐朝时期的李亨等等,今天我要说的是一个比较容易挨骂的人宋高宗赵构。

历史上关于宋高宗赵构的评价地位不高,主要是因为岳飞的事情,如果抛开个人感情,站在宋高宗赵构的角度或者是站在南宋军民的立场,客观的去看待宋高宗赵构,会发现宋高宗赵构其实也挺难的。

靖康之变后,整个中原大地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这时候需要一个人出来力挽狂澜挽救于水火之中,此时南宋军民选择了赵构,当然了,赵构也是不二人选,其他皇子都被金国俘获押往金国,国不可一日无君,赵构顺应形势与1127年在应天府即位皇帝,赵构即位后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复杂局面。

首先,徽钦二帝被掳走后,天下大乱,各地将领和土豪打着抗击金国的口号实际上是干着土匪的勾当,四处抢劫割据一方拥兵自重,其次,金国只是暂时北返,随时会发动入侵进行南下,最后虽然赵构即位,但因为徽钦二帝还健在很多大臣把赵构当成临时皇帝,赵构并不能做到令行禁止,一言九鼎。

赵构为了稳定国内复杂局面也为了抵抗金国入侵采取了以下措施化解危机。

一、保留火种,建炎南渡

赵构登基称帝,金国知道后立即派兵南下,赵构急忙率文武百官撤退到南方,一路不停的躲避金军,金兀术甚至放出豪言搜山检海捉赵构。

历代史学家对这一段历史往往指责赵构不战而逃,认为他是个逃跑皇帝,不去率军抵抗金兵南侵,实际上史学家们高估了当时军队的战斗力,更加低估了金军的战斗力,先不拿宋与金作比较,先拿辽与金作比较,辽国也是一个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辽国普遍尚武,但辽金开战以来辽国未尝胜绩,最后皇帝也被擒,辽国皇族后裔耶律大石率辽国残部历经艰难万险到了中亚建立了西辽,西辽建立后打败周边国家称霸中亚,可以看出连辽国都不是金国对手,宋朝当时还打不过辽国,更不是金国的对手。

现在很多人想当然认为当年赵构如果北上抗金就能直捣黄龙迎回二圣,这只是人们的一厢情愿,根本不切实际,中原农耕王朝对抗统一强大的游牧民族如同当今伊拉克打美国,根本不是一个级别,当时的赵构如果不撤退到南方,无论是战死还是被生擒,对南宋来说都是灭顶之灾,因为除了赵构能扛起南宋复兴的大旗,没有其他人能站出来领导抵抗金国侵略。

二、稳定国内局势,防止更加动乱

宋朝自建立以来重文轻武,武人地位低下,在1129年发生了苗刘兵变,赵构被软禁被逼退位,可见当时赵构在很多人心里并不是名正言顺的皇帝,很多人尤其是军队将领们对他不服,平定苗刘兵变后,赵构审时度势重用军队将领稳定国内局势,同时因为连年用兵土地兼并,农民起义频发,赵构派军队四处镇压农民起义。

其实,岳飞的快速升迁离不开赵构的支持,岳飞最早崭露头角并不是在抗金战场上,岳飞之所以被重用最主要的是因为岳飞镇压农民起义有功,当发现岳飞的军事才能后赵构给予岳飞极大的信任大胆提拔岳飞,岳飞收复伪齐占据的襄阳六郡后赵构赐给岳飞一面“精忠岳飞”的大旗,岳飞39岁就当上了节度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这固然有岳飞能征善战的因素但是这也绝对离不开赵构的支持。

同时赵构重用韩世忠,吴玠兄弟,刘光世张俊,刘琦等一大批将领,这些将领最终被赵构驯服愿意服从赵构的领导,如果将领们不服赵构那必然会天下大乱,如明朝崇祯皇帝自杀后,明朝皇族和文武百官在南京建立了南明王朝,但是当时将领们拥兵自重根本不服从南明朝廷的管理,最终被清军灭亡。所以控制住将领们和军队是政权稳定的基础,赵构在天下大乱的形势下实现了对军队的控制,让动乱不在恶化,从而形成国与国之间的战争。

三,抗金

现在很多人对赵构评价不高的原因除了岳飞事件,还有就是觉得赵构只会求和,不敢跟金国开战,这严重背离史实。

从1129年明州之战开始,1130年在陕西与金军进行了大规模的富平会战,同年韩世忠在黄天荡阻击金军10万大军,大挫金军士气,1134年韩世忠在大仪镇击败金军,1131年1134年吴玠指挥先后赢得了和尚原战役仙人关战役的胜利,1140年刘琦指挥取得了顺昌大捷,1161年李宝主动出击千里奇袭指挥胶西海战全歼金国水军,1161年虞允文指挥采石矶之战大败金军,逼得金军内部哗变,金国皇帝完颜亮被杀。虽然赵构没能北伐金国光复中原,但正是赵构在军事上积极抗金南宋才没有被灭亡,在同等条件下南明被清军灭亡更对比出赵构领导的南宋具有相当强大的生命力。

虽然很多的胜利是南宋军民付出巨大牺牲取得的但作为最高领导者的赵构绝对功不可没,不管赵构是出于什么原因,只要是赵构在皇位上抵抗了金国,那么贡献也是不能抹杀的。

四,发展经济,重视民生

南宋自建立以来连年征战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国家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现在很多人指责赵构屈辱求和,如果一味地跟金国打下去,国家就会像公司一样破产,不用金国灭亡南宋,农民起义就会推翻南宋统治,到时候金国坐收渔翁之利直接不费吹灰之力灭亡南宋。

还有,在南宋初年国内农民起义频发,岳飞就是靠镇压农民起义才崭露头角升迁的,很重要一点就是当时想恢复中原的人大部分是随赵构南迁的北方臣民,而南方当地臣民根本不想北伐只想安安稳稳过日子,赵构必须平衡南北臣民矛盾,又要化解国内农民与政府矛盾,一旦处理不好国内必乱,国内政局不稳何谈北伐收复中原。

1142年赵构推行经界法安置北方流民发展经济,重视发展海洋经济,发行交子纸币,在赵构努力下,南宋经济,文化,外贸都非常繁荣,这都为南宋的稳固发展奠定了基础,更为以后保卫南宋雪去靖康之耻提供了物质保障。

如同文景之治,汉武帝之所以能开疆拓土,北伐匈奴,封狼居胥正是因为文景之治打下了坚实经济基础,而赵构发展南宋经济为以后南宋联合蒙古灭金奠定了基础,宋高宗赵构当之无愧也是力挽狂澜的中兴之主。

赵构何尝不想光复中原,但他作为南宋军民的最高领导者,他不管是出于皇位或者保护军民不受战乱的目的,赵构必须忍辱负重委曲求全,置身处地的想一下,宋高宗赵构在面对危难,在保护军民面前,有功亦有过,但功大于过,至少延续了宋王朝的国祚,也更加让当时南宋的臣民少受了战乱之苦。

标签: 宋高宗

更多文章

  • 如何评价明宪宗朱见深及政绩?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宪宗

    明宪宗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原名朱见深,后更名为朱见濡。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母孝肃皇后周氏。在位二十三年(1464至1487年),年号成化。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变后,其父朱祁镇被瓦剌掳去,叔父朱祁钰受命监国,朱见深被立为太子。到景泰三年(1452

  • 如何评价汉文帝的政绩?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文帝

    我国历史上共400多位皇帝,只有极少数能广受肯定,他们要么是鼎盛王朝的开创者,如刘邦、刘秀;要么文治武功强盛,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但在历代众多大家眼中,西汉的第五位皇帝汉文帝刘恒才是千古明君的标杆:他是《史记》中评价最高的皇帝,司马迁称赞“霸陵如故,千年颂声”;钱时、邱濬

  • 如何评价五代后周太祖郭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郭威

    郭威在历史上是个非常特殊的帝王,因为关于他的身世,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根据《新五代史》记载:郭威本是邢州尧山人,他的生父名叫郭简,是后晋时期的顺州刺史。后来幽州节度使刘仁恭攻入顺州,杀死了郭简,郭威和母亲王氏一路逃亡,打算去潞州投奔姨母韩氏。不料王氏死在了半路上,郭威独自一人来到潞州,在姨母韩氏

  • 明孝宗在位时间有多长?关于明孝宗的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明孝宗

    明朝后期学者朱国桢有这样一句评语:“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将他拔高到与汉文帝、宋仁宗相提并论,但是我却要说,明孝宗远远不如前两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都不能算一位有作为的皇帝!今天我就为大家剖析下孝宗在位18年的弘治朝到底成色如何?臣奉使遄行,适

  • 如何评价明朝明宪宗朱见深?明宪宗的政绩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宪宗,朱见深

    明宪宗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原名朱见深,后更名为朱见濡。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母孝肃皇后周氏。在位二十三年(1464至1487年),年号成化。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变后,其父朱祁镇被瓦剌掳去,叔父朱祁钰受命监国,朱见深被立为太子。到景泰三年(1452

  • 如何评价明朝明光宗朱常洛? 明光宗的政绩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常洛

    在古代历史上,·太子虽然是距离皇帝最近的位置,也即只有一步之遥。但是,这一步的距离,却不是容易跨过的。比如在唐朝初期,太子李建成就在玄武门之变中,被李世民一方击杀了。再比如清朝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就导致康熙两次废太子。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太子也是危险的位置。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明朝

  • 如何评价金哀宗完颜守绪? 金哀宗的政绩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金哀宗

    公元1233年十一月,南宋名将孟珙奉命率军两万,配合蒙古大军合围金国小朝廷最后的驻地蔡州城。经过三个多月的苦战,金将武仙救援蔡州失败,蔡州金军陷入了内无粮草,外无援军的窘境之中。次年正月,金哀宗深知金国大势已去,自己不愿为亡国之君,遂将皇位传给了大将完颜承麟,希望他能在城破之时突围,延续金国国祚。

  • 宋高宗赵构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宋高宗子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高宗

    说到赵构也应该有很多人认识的吧,那么这位皇帝到底是谁呢?他的一生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这位皇帝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下面我们就来简单的说一说赵构的一生吧,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看看!1、赵构人物简介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12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东京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宋朝第十位皇帝

  • 如何客观评价明英宗朱祁镇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英宗,朱祁镇

    朱祁镇,明朝第六位皇帝,一生毁誉参半,毁于土木堡之变,扬于废除殉葬制度。那么如何评价明英宗的一生呢?他的一生是好是坏?明英宗朱祁镇是明宣宗朱瞻基与皇后孙氏的儿子,出生四个月就被立为皇太子,客观上说,朱祁镇是一个好人但却不是一个好皇帝,他信任宦官王振,结果导致在土木堡之变中葬送了明朝20万精锐,自己

  • 如何评价魏少帝陈留王曹奂?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曹奂

    公元220年,魏王曹操去世,世子曹丕成为新的魏王。不到半年,曹丕逼迫汉献帝刘协效仿上古时期的尧舜禹,将皇位禅让给他。曹丕以魏代汉,成为新的皇帝,建立魏国,称为曹魏。曹魏从公元220年建国,到公元265年被司马炎篡夺,一共45年,历经曹丕、曹叡、曹芳、曹髦、曹奂五个皇帝。有人说,这五个皇帝中,最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