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评价明宪宗朱见深及政绩?

如何评价明宪宗朱见深及政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633 更新时间:2024/1/19 13:01:06

明宪宗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原名朱见深,后更名为朱见濡。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母孝肃皇后周氏。在位二十三年(1464至1487年),年号成化。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变后,其父朱祁镇被瓦剌掳去,叔父朱祁钰受命监国,朱见深被立为太子。到景泰三年(1452年),朱祁钰将朱见深废为沂王,改立朱见济为太子。景泰八年(1457年),英宗因夺门之变而复辟,朱见深再次被立为太子。

由此,在明朝历史上,朱见深两次被册立为太子,这让年少时期的朱见深饱受磨难。朱见深在位时期英明宽仁,在位初年恢复了朱祁钰的皇帝尊号,平反于谦的冤案,任用贤明的大臣商辂等治理朝政,这确实让明朝的国力得以恢复。不过,对于明宪宗朱见深,并非一位完美无缺的皇帝。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明宪宗朱见深这位皇帝。

首先,明宪宗原名朱见深,后更名朱见濡(《宪宗实录》记载)。正统十二年(1447年)十二月九日,出生于紫禁城。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爆发,朱见深的父亲朱祁镇被瓦剌俘获。在此背景下,于谦等大臣纷纷与皇太后商议,决定拥立皇帝的弟弟、郕王朱祁钰为皇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于是朱祁钰登基,改元景泰,是为明代宗景泰帝。当然,对于孙太后来说,为了确保朱见深可以顺利继承皇位,所以将其册立为皇太子。

不久之后,瓦剌大军攻打明朝都城,因为于谦等人的全力抵挡,瓦剌最终只能退军。不过,对于朱见深来说,这并不是可以长吁一口气的时候。伴随着皇位的激烈争夺,朱见深的处境自然是越来越艰难了。

景泰三年(1452年),皇太子朱见深被废为沂王。景泰帝朱祁钰废掉侄子朱见深,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没想到第二年,朱见济就夭折,当时被追封为怀献太子。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景泰帝朱祁钰病重。大臣石亨、徐有贞等人撞开南宫大门,迎明英宗复位。明英宗复位,废景泰帝为郕王。是年改元天顺,而就朱见深来说,自然恢复了太子之位。但是,朱见深幼年卷于皇位之争,精神压力极大,因而落下个口吃的毛病。

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乙卯,明英宗朱祁镇病重。同年二月二十三日,明英宗驾崩。乙亥日,皇太子继位,次年,改年号为成化。三月,尊明英宗皇后为慈懿皇太后,其生母周氏为皇太后。五月,葬明英宗于裕陵。

朱见深即位后,平反了于谦冤狱,恢复了于谦之子的官职。又不顾景泰帝曾废掉自己的太子之位,以德报怨,恢复景泰帝的帝号,追谥“恭仁康定景皇帝”,重修景帝之陵寝,博得了朝野的一片称颂之声。因此,非常明显的是,明宪宗朱见深是一位宽厚仁慈的皇帝。

对于明宪宗来说,任用李贤为少保、华盖殿大学士,阁臣之中还有彭时、商辂等人,可谓是人才济济,朝政也比较清明。由于名相的辅佐,加之上述的一系列措施,朱见深在即位之初还是以明君的形象出现的。众所周知,在明朝历史上,土木堡之变可以说是明朝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土木堡之变对于明朝,完全可以和长平之战对于赵国相提并论。因此,明宪宗即位之初,重用贤臣,恢复国力,确实有助于延长明朝的存在时间。并且,朱见深为于谦平反,恢复朱祁钰的帝号,同样有助于缓和明朝内部的矛盾。

同时,针对元朝时期就开始出现的荆襄流民,成化年间对流民的重视和安置,是因刘通、石龙起义而起。明朝朝廷平定起义之后,任命原杰安抚流民,并设置了郧阳府,将流民用户籍的形式固定在当地,又设置了郧阳抚治,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一难题。

成化三年(1467年)九月,鉴于建州女真屡屡犯边,明朝朝廷集结五万大军以总兵官赵辅挂靖虏将军印为总指挥。左都御史、辽东总督李秉为副总指挥。兵分三路:左路出浑河、柴河越石门、土木河至分水岭;右路由鸦鹘关、喜昌口过凤凰城黑松林,摩天岭至泼猪江;主力自抚顺经薄刀山、粘鱼岭过五岭渡苏子河至古城。而这,自然是对建州女真的一次重创。对此,在笔者看来,明宪宗在位初期,文治武功,完全能够称之为一代明君了。不过,明宪宗在位后期的表现,无疑拉低了这位皇帝的历史评价。

根据《明史》等史料的记载,明宪宗在位后期,不见大臣,群臣奏事均经由内廷宦官传达。而这,自然会导致宦官和小人干预朝政的情况出现。并且,在锦衣卫、东厂之后,明宪宗还设立了西厂。西厂始立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设立的地点就在西城灵济宫前面的一家灰厂内。西厂正式成立后,汪直借用锦衣卫中的力量,以此监督朝廷百官。在明宪宗的支持下,西厂气焰非常嚣张,成立的当年就连兴大狱,逮捕了郎中武清、乐章、太医院院判蒋宗武、行人张廷纲、浙江布政使刘福、左通政方贤。明代各省的左、右布政使是从二品,品秩相当高。然而西厂却可以不经皇帝同意就擅自抄捕。

最后,当然,因为西厂激起了百官的怒火,成化十八年(1482年)正月,朱见深下旨废置西厂。成化十九年(1483年)七月,蒙古小王子进犯重镇大同。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七月,蒙古小王子又进犯甘州,甘州指挥姚英等人战死。十一月,安南侵略占城,占城王子古来逃入明朝。不得不说的是,明宪宗在位后期,再一次出现了内忧外患的局面。彼时,朱见深传旨多倚太监怀恩、覃吉。怀恩犯颜敢谏。覃吉曾在东宫,侍太子读书。两宦在朝中均有美誉。皇后王氏遇事淡然。宫廷诸事多倚万贵妃统领。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正月,万贵妃病死。同年七月,朱见深封皇子朱祐杬为兴王,朱祐棆为岐王,朱祐槟为益王,朱祐楎为衡王,朱祐枟为雍王。这年八月,明宪宗病死。年四十一岁。遗诏太子祐樘即帝位,这就是明孝宗。九月,上尊谥,庙号宪宗,葬茂陵。总的来说,在明朝历史上,明宪宗朱见深是一位有功有过的皇帝。一方面,他对待于谦、朱祁钰等人的态度,着实令人赞赏。不过,在小有成绩之后,朱见深就怠于朝政,宠幸万贵妃和宦官,并一度设立比东厂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西厂,凡此种种,可以说是行百里者半九十了。

标签: 明宪宗

更多文章

  • 如何评价汉文帝的政绩?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文帝

    我国历史上共400多位皇帝,只有极少数能广受肯定,他们要么是鼎盛王朝的开创者,如刘邦、刘秀;要么文治武功强盛,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但在历代众多大家眼中,西汉的第五位皇帝汉文帝刘恒才是千古明君的标杆:他是《史记》中评价最高的皇帝,司马迁称赞“霸陵如故,千年颂声”;钱时、邱濬

  • 如何评价五代后周太祖郭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郭威

    郭威在历史上是个非常特殊的帝王,因为关于他的身世,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根据《新五代史》记载:郭威本是邢州尧山人,他的生父名叫郭简,是后晋时期的顺州刺史。后来幽州节度使刘仁恭攻入顺州,杀死了郭简,郭威和母亲王氏一路逃亡,打算去潞州投奔姨母韩氏。不料王氏死在了半路上,郭威独自一人来到潞州,在姨母韩氏

  • 明孝宗在位时间有多长?关于明孝宗的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明孝宗

    明朝后期学者朱国桢有这样一句评语:“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将他拔高到与汉文帝、宋仁宗相提并论,但是我却要说,明孝宗远远不如前两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都不能算一位有作为的皇帝!今天我就为大家剖析下孝宗在位18年的弘治朝到底成色如何?臣奉使遄行,适

  • 如何评价明朝明宪宗朱见深?明宪宗的政绩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宪宗,朱见深

    明宪宗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原名朱见深,后更名为朱见濡。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母孝肃皇后周氏。在位二十三年(1464至1487年),年号成化。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变后,其父朱祁镇被瓦剌掳去,叔父朱祁钰受命监国,朱见深被立为太子。到景泰三年(1452

  • 如何评价明朝明光宗朱常洛? 明光宗的政绩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常洛

    在古代历史上,·太子虽然是距离皇帝最近的位置,也即只有一步之遥。但是,这一步的距离,却不是容易跨过的。比如在唐朝初期,太子李建成就在玄武门之变中,被李世民一方击杀了。再比如清朝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就导致康熙两次废太子。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太子也是危险的位置。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明朝

  • 如何评价金哀宗完颜守绪? 金哀宗的政绩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金哀宗

    公元1233年十一月,南宋名将孟珙奉命率军两万,配合蒙古大军合围金国小朝廷最后的驻地蔡州城。经过三个多月的苦战,金将武仙救援蔡州失败,蔡州金军陷入了内无粮草,外无援军的窘境之中。次年正月,金哀宗深知金国大势已去,自己不愿为亡国之君,遂将皇位传给了大将完颜承麟,希望他能在城破之时突围,延续金国国祚。

  • 宋高宗赵构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宋高宗子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高宗

    说到赵构也应该有很多人认识的吧,那么这位皇帝到底是谁呢?他的一生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这位皇帝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下面我们就来简单的说一说赵构的一生吧,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看看!1、赵构人物简介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12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东京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宋朝第十位皇帝

  • 如何客观评价明英宗朱祁镇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英宗,朱祁镇

    朱祁镇,明朝第六位皇帝,一生毁誉参半,毁于土木堡之变,扬于废除殉葬制度。那么如何评价明英宗的一生呢?他的一生是好是坏?明英宗朱祁镇是明宣宗朱瞻基与皇后孙氏的儿子,出生四个月就被立为皇太子,客观上说,朱祁镇是一个好人但却不是一个好皇帝,他信任宦官王振,结果导致在土木堡之变中葬送了明朝20万精锐,自己

  • 如何评价魏少帝陈留王曹奂?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曹奂

    公元220年,魏王曹操去世,世子曹丕成为新的魏王。不到半年,曹丕逼迫汉献帝刘协效仿上古时期的尧舜禹,将皇位禅让给他。曹丕以魏代汉,成为新的皇帝,建立魏国,称为曹魏。曹魏从公元220年建国,到公元265年被司马炎篡夺,一共45年,历经曹丕、曹叡、曹芳、曹髦、曹奂五个皇帝。有人说,这五个皇帝中,最后一

  • 如何评价东吴后主孙皓?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孙皓

    东吴后主孙皓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人物,在传统的观点中,孙皓是一个无恶不作的暴君,而现在也有很多人认为,孙皓是受到了《三国志》的抹黑。作为一个晋臣,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肯定是要站在西晋的立场上,对孙皓的记载会有一些主观色彩。但是如果因此大搞历史虚无主义,彻底否定《三国志》的记载,那么所有的历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