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唐后主李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南唐后主李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212 更新时间:2023/12/30 22:05:39

李煜简介:

李煜(937年―978年),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并于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今南京)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

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金陵,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今开封),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李煜生平经历介绍:

李煜,原名李从嘉,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封安定郡公,累迁诸卫大将军、副元帅,封郑王。李煜善诗文、工书画,丰额骈齿、一目双瞳,因貌有奇表遭长兄太子李弘冀猜忌。李煜为避祸,醉心经籍、不问政事,自号“钟隐”、“钟峰隐者”、“莲峰居士”,以表明自己志在山水,无意争位。显德六年(959年),太子李弘冀病逝,钟谟以李煜酷信佛教、懦弱少德,上疏请立纪国公李从善为太子。

李璟大怒,流放钟谟至饶州,封李煜为吴王,以尚书令参与政事,入住东宫。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璟迁都洪州(今南昌),立李煜为太子监国,留守金陵(今南京)。建隆二年(961年)六月,李璟病逝,李煜在金陵登基,更名为李煜,尊母亲钟氏为圣尊后,立妃周氏为皇后(大周后),封诸弟为王;并派中书侍郎冯延鲁入宋进贡,上表(《即位上宋太祖表》)陈述南唐变故。宋太祖回赐诏书,派人前往南唐吊祭、恭贺李煜袭位。九月,宋昭宪太后病逝,李煜遣户部侍郎韩熙载、太府卿田霖入朝纳贡。

十二月,李煜设置龙翔军,教练水军。建隆三年(962年)三月,泉州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病发身亡,其子留绍镃袭称留后,李煜降诏追赠留从效为太尉、灵州大都督;四月,泉州部将陈洪进以留绍镃勾结吴越,解送其家族至金陵,推举张汉思为清源留后。六月,李煜遣客省使翟如璧入贡北宋,宋太祖释放南唐降卒千人。十一月,遣水部郎中顾彝入汴京进贡。

乾德元年(963年)四月,泉州副使陈洪进废张汉思,自称留后,李煜就以陈洪进为节度使,以维持泉州对南唐的隶属关系。七月,李煜奉诏入京面见宋太祖。十二月,李煜上表宋廷,请求罢除诏书的不名之礼(李煜继位后,尊奉宋廷,故宋对南唐的诏书不直呼李煜的名讳),改为直呼姓名,未得许可。乾德二年(964年),任韩熙载为中书侍郎、勤政殿学士,主持贡举;又命徐铉主持复试。

三月,颁布铁钱。九月,封长子李仲寓为清源公,次子李仲宣为宣城公。十月,仲宣卒,皇后(大周后)感伤而逝,李煜撰《昭惠周后诔》。十一月,太祖遣作坊副使魏丕吊祭,李煜亦遣使入宋,献银二万两、金银龙凤茶酒器数百件。乾德三年(965年)九月,母亲钟氏去世;十月,太祖遣染院使李光图吊祭。

乾德四年(966年)八月,李煜遣龚慎仪持诏书出使南汉,相约臣服宋朝,龚慎仪至南汉,被扣留。乾德五年(967年)春,李煜命两省侍郎、给事中、中书舍人、集贤勤政殿学士值班光政殿,咨问国事,每至深夜。开宝元年(968年),境内大旱,宋太祖赐米麦十万石。十一月,立周氏为皇后(小周后)。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屯兵汉阳,李煜非常恐惧,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并遣其弟郑王李从善朝贡,上表奏请罢除诏书不直呼姓名的礼遇,太祖同意,但扣留李从善。

同年,有商人告密,宋军于荆南建造战舰千艘,请求派人秘密焚烧北宋战船,李煜惧怕惹祸,没有批复。时国家形势紧迫,李煜忧心似焚,每天与臣下设宴酣饮,忧愁悲歌不已。开宝五年(972年)正月,李煜下令贬损仪制:下“诏”改称“教”;改中书、门下省为左、右内史府,尚书省改为司会府,御史台改为司宪府,翰林改为文馆,枢密院改为光政院;降诸“王”为“公”,避讳宋朝,以示尊崇。

元宗时,虽臣服后周,但金陵台殿皆设鸱吻(殿脊的兽头);乾德年间,宋朝使者到来,李煜就撤去,使者走后再复原;至此,遂撤去一应器物,不再使用。太祖晋封李从善为泰宁军节度使,并在汴阳坊赏赐宅院,暗示李煜入京降宋;李煜遣户部尚书冯延鲁为李从善所受封赐道谢,冯延鲁入汴京,因病未能朝见宋太祖而返。

开宝六年(973年)夏,太祖遣翰林院学士卢多逊出使南唐,李煜上表愿接受北宋册封爵位,被拒。十月,内史舍人潘佑感于国运衰弱,上书极言劝谏李平为尚书令,徐铉、张洎进言“李平妖言惑众,煽动潘佑犯上”,李煜遣人收捕,潘佑在家中自杀,李平亦自缢狱中。开宝七年(974年),李煜上表求放李从善归国,宋太祖不许。秋,宋太祖先后派梁迥、李穆出使南唐,以祭天为由,诏李煜入京,李煜托病不从,回复“臣侍奉大朝,希望得以保全宗庙,想不到竟会这样,事既至此,唯死而已”。

太祖闻信,即遣颖州团练使曹翰兵出江陵,又命宣徽南院使曹彬等随后出师,水陆并进;李煜亦筑城聚粮,大举备战。闰十月,宋军攻下池州,李煜下令全城戒严,并停止沿用北宋年号,改为干支纪年。时吴越乘机进犯常州、润州,李煜遣使质问,说以唇亡齿寒之理,吴越王不答,转送李煜书信至宋廷。北宋攻陷芜湖和雄远军,沿采石矶搭建浮桥,渡江南进。李煜招募兵卒,委任皇甫继勋统领兵马,全力御敌,因强弱悬殊,兵败如山,内殿传诏徐元瑀、刁衎阻隔战败消息,宋屯兵金陵城南十里,李煜尚不知情。

李煜是怎么死的/李煜逝世时间:

开宝八年(975年)二月,宋师攻克金陵关城。三月,吴越进逼常州,诛杀皇甫继勋,权知州事禹万诚献城投降。六月,宋与吴越会师,进发润州,留后刘澄投降。洪州节度使朱令赟率兵十五万前往救援,行至皖口,遭遇宋军。朱令赟下令焚烧宋船,不料北风大作,反而烧至自身,朱令赟与战櫂都虞候王晖皆被擒(皖口之战)。外援既灭,北宋尽围金陵,昼夜攻城,金陵米粮匮乏,死者不可胜数。

李煜两次派遣徐铉出使北宋,进奉大批钱物,求宋缓兵,太祖答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十二月,金陵失守,守将呙彦、马承信,马承俊等力战而死,右内史侍郎陈乔自缢,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开宝九年(976年)正月,李煜被俘送到京师,宋太祖封为违命侯,拜左(一说右)千牛卫将军。同年,宋太宗即位,改封李煜为陇西公。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李煜死于北宋京师,时年四十二岁整(李煜亦生于七夕),北宋赠为太师,追封吴王,葬洛阳北邙山。

标签: 李煜

更多文章

  • 西夏皇帝夏毅总李谅祚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谅祚

    李元昊死后,没藏讹庞以谋叛为由,将太子宁令哥杀死。李元昊临终时曾立下遗嘱,让从弟委宁令哥继承帝位。但没藏讹庞却联络亲信共举自己的亲外甥谅祚为西夏新皇帝(毅宗),尊没藏氏为宣穆惠文皇太后。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大臣们因畏惧没藏讹庞的权势,只能同意。因毅宗李谅祚继位的时候年

  • 南明隆武帝朱聿键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聿键

    1洪武十九年九月十八,明太祖朱元璋又生了一个皇子,取名朱桱。对于朱元璋来说,这并不值得大肆庆祝,因为此前他已经有了22个皇子,朱桱不过是他的第23个儿子而已,朱桱的母亲在历史上只留下了“李贤妃,生卒年不详,生唐定王朱桱”这样的记录。朱桱之后,朱元璋又生了三个儿子,这让朱桱的

  • 如何评价明宣宗朱瞻基的政绩?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瞻基

    斗蟋蟀,只是他的兴趣爱好之一,所谓“促织皇帝”是小说《聊斋志异》里的说法。明宣宗在治国理政方面还是很有成效的,所以,史学家对他的正面评价更多一些。“促织天下”:多才多艺,兴趣广泛朱瞻基是永乐帝的皇长孙,很得朱棣的偏爱。他自幼聪慧好学,因此他有较高的文

  • 魏明帝曹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魏明帝

    在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对于魏明帝曹叡的记载较为公允,认为其功过各半,但仍不失为一位有能力的君主。甄姬之子,继承大统魏明帝曹叡,字元仲,文帝曹丕的太子。出生后受到曹丕宠爱,常在左右侍奉。十五岁时被封为武德侯,黄初二年被立为齐公,黄初三年为平原王。因为他的生母甄姬被赐死,所以没有被确立为皇位的继承人

  • 明光宗朱常洛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明光宗朱常洛子女盘点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明光宗

    为了他的太子位,大臣们跟他爹万历皇帝吵了15年,史书上称之为“国本之争”。朱常洛的母亲王氏原本是李太后宫里的宫女,有一次万历皇帝到母亲宫里的时候,偷偷摸摸把王氏临幸了,王氏不久有孕。万历皇帝觉得尴尬,不想承认此事,但李太后盼孙心切,逼着儿子册封王氏为妃。不久王氏生下了朱常洛

  • 汉和帝刘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和帝

    汉和帝刘肇,东汉第四位皇帝。刘肇的老爹是汉章帝,与其父汉明帝共同创造了“明章之治”,但是汉章帝身子骨不硬朗,31岁就挂了,留下年仅10岁的刘肇和养母窦皇后。章和二年(88年),汉章帝去世,刘肇即位,年幼的他无法处理政事,便由养母窦太后执政。窦太后临朝处理政务,太傅邓彪性情懦

  • 如何评价唐宣宗李忱?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宣宗

    唐宣宗在位期间,唐朝出现相对繁荣的局面,人称“大中之治”,而唐宣宗本人也被称为“小太宗”。但是唐宣宗晚年犯了一个严重错误,最终将唐朝推入万劫不复之地!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李忱努力仿效唐太宗,以“至乱未尝不任不肖,至治未尝不任忠贤&rdq

  • 后梁太祖朱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温

    朱温出身寒苦,其父朱诚为乡村私垫教书先生,然而却壮年病亡。其母王氏,迫于生计,带着他们兄弟三人投奔萧县同乡刘崇,刘崇怜悯母子四人,收留了他们然而,刘崇对性格暴虐,游手好闲经常打架的朱温很反感,乡里人也深恶之。公元877年,唐末的黄巢农民义军途经砀山,朱温与其兄朱存参加了义军,而后改变了人生轨迹,走

  • 历史上死的最惨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皇帝

    相信很多朋友知道,关于古代历史上的皇帝,有的辉煌过,有跌落过。很多皇帝都有他们自己的掌权的一段时间,那么在这个历史上,贯穿所有皇帝,死的最惨的皇帝是谁呢?这个怕是大家都非常好奇吧?还有就是他是怎么死的呢?对于这样惨死的皇帝还有哪些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历史上死的最惨的皇帝是谁中国历史上

  • 明神宗朱翊钧是个好皇帝吗 朱翊钧和朱元璋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神宗

    说到这个明朝的皇帝,那么肯定是不会错过朱翊钧的,他是明朝的第十三位皇帝,被称之为神宗的他,还是非常厉害的。他的经历还是非常不错的,而且他非常爱自己的妃子。但是据了解,他和朱元璋的关系还是不错的,那么他么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朱翊钧是个好皇帝吗朱翊钧除了明神宗这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