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仁宗赵祯简介,宋仁宗为什么一生没有儿子?

宋仁宗赵祯简介,宋仁宗为什么一生没有儿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975 更新时间:2024/1/16 22:18:02

宋仁宗赵祯(1010年5月12日-1063年4月30日),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母亲是李宸妃,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封庆国公,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封寿春郡王,天禧元年(1017年)进中书令,二年(1018年)进封升王。九月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宋真宗驾崩,仁宗即帝位,时年13岁,1023年改元天圣。1063年驾崩于汴梁皇宫,享年54岁。在位四十二年。其陵墓为永昭陵。谥号: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史家把仁宗在位及亲政治理国家的时期概括为“仁宗盛治”。

生平简介

早年经历

宋仁宗天性仁孝,对人宽厚和善,喜怒不表现于外表。大中祥符七年封为庆国公。大中祥符八年封为寿春郡王,讲学于资善堂。天禧元年兼中书令,次年进封瘅王。九月初八,册封为皇太子,任参知政事李迪兼太子宾客。十四日,朝拜太庙。天禧四年,下诏五日一开资善堂,太子手握手板,南向站着,听辅臣参决各司事务。乾兴元年(1022)二月十九日,宋真宗逝世,遗诏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为皇太后,代行处理军国事务。

登基即位

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继帝位,年仅13岁。初由太后刘娥垂帘听政,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太后死,1033年开始亲政。1022年-1063年,宋仁宗在位41年间曾多次更改年号,是两宋时期在位最长的皇帝。刚刚即位以后改年号天圣,后来改年号明道,刘太后死后,宋仁宗又改年号为景佑,之后又先后改年后为:宝元、康定、庆历、皇佑、至和、嘉佑。

他在位几十年,对下属宽厚以待,让百姓休养生息,使宋朝达到一个发展的顶峰。宋仁宗知人善用,因而在位时期名臣辈出,国家安定太平,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仁宗皇帝当政期间,政府正式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官交子”(相对于“私交子”而言)。

善于纳谏

包拯在担任监察御史和谏官期间,包拯屡屡犯颜直谏,唾沫星子都飞溅到仁宗脸上,但仁宗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还接受他的建议,竟然没有怪罪这个铁面无私的人。有一次包公要拿掉三司使张佐的职务,理由是他平庸了些,张尧佐是仁宗宠妃的伯父,仁宗有点为难,想了办法,让张尧佐去当节度使,包拯还是不愿意,言辞更加激烈,带领7名言官与仁宗理论,仁宗生气地说:“岂欲论张尧佐乎?节度使是粗官,何用争?”7人中排名最末的唐介不客气回答道:“节度使,太祖太宗皆曾为之,恐非粗官。”张尧佐最终没能当成节度使,仁宗回到后宫后,对张贵妃说:“汝只知要宣徽使,宣徽使,汝岂知包拯为御史乎?”

以上两例,表现出这位帝王确实具有相当大的度量和推己及人之心。这在封建时代,也算是很难得的了。因此,以往历史学家们称誉他为“守成贤主”。

仁宗的善于纳谏还成全了千古流芳的包拯。包青天实在是政治清明的产物而非其他,因为皇帝的清明,有了包青天产生的政治环境。不管是遭到反唇相讥,还是被喷上一脸唾沫星子,仁宗都很清醒、很民主。他不认为这样会龙威尽失,能接受的,他就接受;一时不能接受的,他就不理不睬。但他对提意见者绝不打击报复,有时甚至会安抚有加。

一个惧怕大臣的皇帝,一般来说是会赢得他的人民的热爱的,这个王朝的天也会比较清亮。

仁宗一朝不仅出现了包拯,还出现了“求之千百年间,盖示一二见”,在《岳阳楼记》中唱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以及倡导文章应明道、致用,领导北宋古文运动的欧阳修。而仁宗庆历初年实施的“庆历新政”由范仲淹主持的那场社会改革,更为王安石变法起到了投石问路的先导作用。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柳永,好不容易才通过了考试。但在仁宗看来,他不适合做官,还是填词的好,就给划掉了。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柳永于是反唇相讥,说自己是“奉旨填词”。讥讽仁宗的柳永不但没被杀头,填词也没受影响,且填得更加放肆,这就非同寻常了。也因此,柳永非但不生仁宗的气,还“愿岁岁,天仗里常瞻凤辇”。(意思是:老百姓希望年年都能看到宋仁宗的仪仗,瞻仰到宋仁宗的风采,天下百姓都拥戴宋仁宗。)

驾崩去世

仁宗驾崩的消息传出后,当他的死讯传到洛阳时,市民们也自动停市哀悼,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洛阳城的上空,以致“天日无光”。他的死甚至影响到了偏远的山区,当时有一位官员前往四川出差,路经剑阁,看见山沟里的妇女们也头戴纸糊的孝帽哀悼皇帝的驾崩。

“仁政”,一直是传统政治的最高理想,宋仁宗之前,没有一个帝王能以“仁”为谥号或冠以“仁”。尽管没有多少人喜欢当战争的牺牲品,但人们总愿意记住那些会打仗的皇帝,而忘却仁宗这样以“仁”治国的“仁主”。

宋仁宗在位期间西夏对宋发动战事,双方损失都很大。最终达成和议,西夏对宋称臣,宋“岁赐”西夏以银、绢、茶。宋中期土地兼并及冗宫、冗兵、冗费现象日益严重,仁宗起用范仲淹等进行改革,但最终失败。

公元1063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54岁的宋仁宗去世了,大宋朝野上下莫不哭号,举国哀痛。《宋史》记载:“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宋仁宗赵祯驾崩的讣告送到辽国后,“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时为辽国君主的辽道宗耶律洪基也大吃一惊,冲上来抓住宋国使者的手号啕痛哭,说:“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又说:“我要给他建一个衣冠冢,寄托哀思。”

此后,辽国历代皇帝“奉其御容如祖宗”。

宋仁宗为什么一生没有儿子?

据史料记载,宋仁宗一共生育了三个儿子,十五个女儿。但是这十八个孩子只有四个女儿长大成人,其他都在出生后不久就死了,包括三个皇子。

标签: 宋仁宗

更多文章

  • 宋神宗赵顼简介,宋神宗赵顼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神宗

    宋神宗赵顼[xū](公元1048年5月25日―公元1085年4月1日),初名仲铖,宋英宗长子,北宋第六位皇帝。公元1064年(治平元年)封光国公,后进封淮阳郡王、颍王。公元1066年(治平三年)立为皇太子,次年即帝位,是为宋神宗,时年20岁。公元1067年(治平四年),赵顼即位,由于对疲弱的政治深感

  • 宋哲宗赵煦简介 宋哲宗子女 宋哲宗政绩 如何评价宋哲宗赵煦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哲宗

    宋哲宗赵煦(1077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宋朝第七位皇帝(1085年4月1日1100年2月23日在位),是前任皇帝宋神宗第六子,原名佣,曾被封为延安郡王。生于熙宁九年十二月七日(1077年1月4日),神宗病危时立他为太子,元丰八年,神宗死,赵煦登基为皇帝,是为宋哲宗,改元“

  • 元朝皇帝元文宗生平简介 元文宗结局 元文宗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元文宗

    孛儿只斤·图帖睦尔(1304年2月16日1332年9月2日),蒙古帝国可汗,汗号“札牙笃可汗”。元朝第八位皇帝(两次在位,第一次在位时间为1328年10月16日1329年2月27日,第二次在位时间为1329年9月8日1332年9月2日,在位时间共计四年),庙号文

  • 元朝皇帝元仁宗生平简介 元仁宗结局 元仁宗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元仁宗

    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285年4月9日1320年3月1日),元朝第四位皇帝,在位时间为1311年4月7日1320年3月1日。蒙古帝国可汗,是元武宗弟,元武宗封他为皇太弟,相约兄终弟及,叔侄相传。于武宗死时嗣位,年号皇庆和延佑。在位期间,减裁冗员,整顿朝政,推行“

  • 元朝皇帝元泰定帝生平简介 元泰定帝结局 元泰定帝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元泰定帝

    元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1293年10月1328年7月),元朝第六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位大汗。他的在位时间是从1323年10月4日至1328年8月15日,在位5年。庙号元晋宗,谥号致孝皇帝,史称泰定帝。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孙、元裕宗真金的嫡孙,元显宗甘麻剌的长子。1323年被拥为帝,

  • 元朝皇帝元天顺帝生平简介 元天顺帝结局 元天顺帝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元天顺帝

    元天顺帝孛儿只斤·阿速吉八(1320年约1328年),元朝第七位皇帝,蒙语亦称阿希达布。公历1328年10月17日至1328年11月14日在位。无谥号,史称天顺帝、少帝。生平简介致和元年七月初十日(1328年8月15日),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在上都病逝,丞相倒剌沙专权自用,过了一个多月仍

  • 元朝皇帝元英宗生平简介 元英宗结局 元英宗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元英宗

    元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1303年2月22日-1323年9月4日),蒙古族,元朝第五代皇帝,蒙古帝国大汗。元仁宗嫡子。英宗自幼学习汉儒典籍,公元1316年立为皇太子,即位时年18岁,次年改元“至治”。公元1323年八月,元英宗、拜住自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

  • 元朝皇帝元明宗生平简介 元明宗结局 元明宗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元明宗

    元明宗孛儿只斤?和世瓎(là):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的长子、元文宗的大哥。1329年在元朝皇帝位,死后的谥号是翼献景孝皇帝。他名字的最后一个字”瓎“,因为是生僻汉字,所以常常被错误的写作“琜”。元明宗孛儿只斤·和世瓎(130

  • 元朝皇帝元顺帝生平简介 元顺帝结局 元顺帝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元顺帝

    元惠宗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1320年5月25日1370年5月23日),元朝第十一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五位大汗。元惠宗是元明宗的长子,元武宗的长孙,他的生母是圣裔迈来迪公主。延佑七年四月十七日(1320年5月25日),生于北方草原。至顺元年(1330年)四月,元明宗皇后八不沙被杀,妥欢

  • 元朝皇帝元定宗生平简介 元定宗结局 元定宗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元定宗

    元定宗孛儿只斤·贵由(公元1206公元1248年4月),蒙古帝国可汗,史称“贵由汗”,元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长子,母乃马真后。他早年参加征伐金朝,俘虏了其亲王。又曾经和拔都西征欧洲。公元1246年登基,公元1247年吐蕃归附蒙古帝国。公元126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