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英宗赵曙简介,赵曙怎么死的?

宋英宗赵曙简介,赵曙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20 更新时间:2024/1/21 9:04:38

宋英宗赵曙(公元1032年2月16日-公元1067年1月25日),原名赵宗实,后改名赵曙,宋太宗赵光义曾孙,商王赵元份之孙,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宋仁宗赵祯养子。宋朝第五位皇帝。

赵曙幼年时被无子的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赵宗实。担任左监门卫率府副率,后历任右羽林军大将军、宜州刺史、岳州团练使、秦州防御使。嘉佑七年(1062年),被立为皇子,改名赵曙,封巨鹿郡公。

嘉佑八年(1063年),赵曙即帝位。

赵曙为帝之后,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不想改革,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

治平四年(1067年),赵曙因病驾崩于宫中福宁殿,享年三十六岁,在位五年,谥号为宪文肃武宣孝皇帝,庙号英宗,葬于永厚陵(今河南巩义孝义堡)。

元丰六年(1083年)十一月,加谥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

生平简介

身世背景

赵曙是宋太宗赵光义的重孙,宋真宗赵恒之弟商王赵元份的孙子,宋仁宗赵祯堂兄濮安懿王赵允让的第十三子,母亲为仙游县君任氏。最初,江宁节度使赵允让(“濮安懿王”的称号是仁宗后来加封的)梦见两条龙与太阳一起坠落,就用衣服接着。到明道元年(1032年)正月三日,赵曙在宣平坊宅第出生的时候,红光照遍居室,有人看见黄龙在红光中游动。

幼年过继

宋仁宗赵祯自己没有儿子(三个儿子全部早夭),于是在景佑二年(1035年),幼年的赵曙被仁宗接入皇宫,赐名为赵宗实,交给曹皇后(后来的曹太后)抚养。

赵宗实(后来的英宗赵曙)天性极为孝顺,喜好读书,不做嬉游玩乐的事情,穿的用的节俭朴素得像一个儒者。常穿着朝服见他的老师,说:“你是我的老师,不敢不以礼相见。”当时吴王宫教授吴充进呈《宗室六箴》,仁宗把它交给宗正,赵宗实把内容写在屏风上来约束自己。

景佑三年(1036年),赵宗实被封为左监门卫率府副率,后升为右羽林军大将军、宜州刺史。

宝元二年(1039年),仁宗的亲生儿子豫王赵昕出生后,赵宗实出宫回到生父赵允让身边。

立为储君

庆历三年(1043年)正月,豫王赵昕早夭。皇佑二年(1050年),赵宗实(即后来的赵曙)的官职升为右卫大将军、岳州团练使。

嘉佑三年(1058年),濮安懿王逝世后,把所佩带过的玩物分给各位儿子,赵宗实所得到的,全部分给了那些等安葬父亲后就要离开这里的王府旧人。宗室子弟中有人借了金带却拿铜带还,主管的人把这事告诉他,赵宗实说:“这真是我的带啊!”便接受下来。曾让殿前侍者给他卖掉犀带,那犀带值钱三十万,被弄丢了,赵宗实也不追问。

嘉佑三年(1058年)6月,丞相韩琦、龙图阁直学士包拯等人又向仁宗提立皇太子的事情,仁宗说后宫又有怀孕的,此事等等再说。结果没多久,后宫确实生产,但是个女孩。当时赵宗实刚好因生父赵允让逝世服丧。

嘉佑六年(1061年)农历十月十二日,朝廷打算起用赵宗实担任秦州防御史、知宗正寺,赵宗实以守丧期未满而推辞。赵宗实四次上奏推辞,朝廷才允许他继续守丧。守丧完毕之后,赵宗实又被授给秦州防御使、知宗正寺,他再次推辞。嘉佑七年(1062年)农历八月,朝廷允许赵宗实罢去宗正一职,又担任岳州团练使。

嘉佑七年(1062年)农历八月初四,赵宗实被立为皇子;初九,改名赵曙。

赵曙听到诏命后称病,推辞当皇子,请潭王宫教授周孟阳撰写奏疏,周孟阳做了些劝诫,赵曙连忙拜谢。奏疏上了十多遍,仁宗没有同意,下诏同判大宗正事安国公从古等人前往劝告服从命令,于是众臣到赵曙卧室扶起他送入皇宫。赵曙才答应做皇子,并告诫舍人说:“谨慎地守好我的屋舍,皇上有了后嗣,我就回来。”

农历八月三十日,赵曙出现在清居殿。从此以后,赵曙每天两次朝拜仁宗,有时还到皇宫内服侍仁宗。农历九月,赵曙被封为齐州防御史、巨鹿郡公。

登基为帝

嘉佑八年(1063年)农历三月,仁宗逝世。夏四月初一,曹皇后发布遗诏,让赵曙继承皇帝位。文武百官进入宫廷,痛哭哀悼。韩琦读仁宗遗诏制命。赵曙到东殿接见文武百官。正式即位,是为宋英宗。四月初二,大赦天下,赐给百官爵加一等,奖赏各军。

赵曙想为仁宗守丧三年,命令韩琦代理军政事务,宰相大臣等不答应,赵曙才收回成命。四月初四,赵曙生病。派韩贽等人向契丹报告英宗即皇帝位的消息。四月初五,尊奉曹皇后为皇太后。四月初八,下诏请求皇太后共同处理军国要事。四月十四日,皇太后到小殿垂帘听政,宰臣又到小殿帘前上奏国事。四月十四日,制作受命宝印。四月十六日,任命皇长子赵顼为安州观察使、光国公。

两宫失和

赵曙即位之初,由于生病便由曹太后来垂帘听政。一些宦官不断向曹太后说赵曙的坏话,致使两宫嫌隙萌生,关系颇为紧张。

为了调解两宫矛盾,韩琦和欧阳修先对曹太后说:“您侍候先帝仁宗这么多年,天下谁不知道您是一个又贤德、又宽厚、又仁慈、又通达的人,为什么现在会和儿子过不去呢?他是个病人,您不至于和他一般见识吧。难道您希望别人象议论天下其他继母那样去议论您吗?”

他们又对赵曙说:“自古以来,天下贤明的君主不计其数,人们为什么唯独称颂舜为大孝子?难道其他人都不孝顺?当然不是。父母慈爱而子女孝顺是很平常的事情。如果父母作的不好而子女依然孝敬有加,那才值得称道啊。过去太后是个什么样的人难道您还不清楚?您只管尽您作人子的孝心,相信太后一定不会亏待了您。”在大家的劝解下,两宫之间的矛盾得以逐步缓和。

病愈亲政

治平元年(1064年)农历五月,赵曙病体恢复,曹太后撤帘还政。赵曙亲政仅半个月,宰相韩琦等人就向他提议请求有关部门讨论赵曙生父的名分问题。当时仁宗逝世已有14个月,赵曙批示,等过了仁宗大祥(中国古代汉族丧礼仪式之一,父、母丧后两周年(即第二十五个月)举行的祭礼)再议。

治平元年(1064年),京畿、宋、亳、陈、许、汝、蔡、唐、颍、曹、濮、济、单、濠、泗、庐、寿、楚、杭、宣、洪、鄂、施、渝等州,光化军、高邮军发生大水灾,赵曙派遣使臣巡视,疏治河道,赈济抚恤灾民,免除灾民赋税。

同年,西蕃瞎毡的儿子瞎欺米征归附宋朝。

治平二年(1065年)农历四月初九,韩琦等再次提出赵曙生父的名分问题,于是,赵曙出诏将议案送至太常礼院,交两制以上官员讨论。由此引发了一场持续18个月的论战,这就是北宋史上的“濮议”事件。

治平三年(1066年),中书大臣共同议事于垂拱殿,当时韩琦正在家中祭祀,赵曙特意将其召来商议,当时即议定(赵曙生父)濮王称皇考,由欧阳修亲笔写了两份诏书,交给了赵曙一份。到中午时分,太后派了一名宦官,将一份封好的文书送至中书省,韩琦、欧阳修等人打开文书,相视而笑。这份文书正是欧阳修起草的诏书,多了太后的签押。

赵曙便立刻下诏停止讨论。同时又将宰相与执政们召来,商量如何平息百官的情绪,以稳定时局。赵曙最后同意了欧阳修等人的意见,将吕诲等三名御史贬出京师。

治平三年(1066年)十一月初八,赵曙再次生病,同年十二月在宰相韩琦的建议下,立长子赵顼为太子。

因病去世

有一天,赵曙对赵顼说:“按照国家的旧制度,士大夫的儿子有娶皇帝女儿的,公主们都因身价高升而避开公婆的尊长地位,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我总是在想这件事,醒时睡时都为此感到不安,怎么能因为富贵的缘故,而违背一般的人伦长幼之序呢?可以下诏有关部门改掉这个规矩。”遇上患病,赵曙没有实现这一愿望。

治平四年正月八日丁巳(1067年1月25日),赵曙因病驾崩于福宁殿,享年36岁,殡于殿西阶,庙号英宗,群臣上谥宪文肃武宣孝皇帝,八月二十七日癸酉,葬赵曙于永厚陵(今河南巩义孝义堡)。

标签: 宋英宗

更多文章

  • 宋仁宗赵祯简介,宋仁宗为什么一生没有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仁宗

    宋仁宗赵祯(1010年5月12日-1063年4月30日),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母亲是李宸妃,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封庆国公,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封寿春郡王,天禧元年(1017年)进中书令,二年(1018年)进封升王。九

  • 宋神宗赵顼简介,宋神宗赵顼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神宗

    宋神宗赵顼[xū](公元1048年5月25日―公元1085年4月1日),初名仲铖,宋英宗长子,北宋第六位皇帝。公元1064年(治平元年)封光国公,后进封淮阳郡王、颍王。公元1066年(治平三年)立为皇太子,次年即帝位,是为宋神宗,时年20岁。公元1067年(治平四年),赵顼即位,由于对疲弱的政治深感

  • 宋哲宗赵煦简介 宋哲宗子女 宋哲宗政绩 如何评价宋哲宗赵煦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哲宗

    宋哲宗赵煦(1077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宋朝第七位皇帝(1085年4月1日1100年2月23日在位),是前任皇帝宋神宗第六子,原名佣,曾被封为延安郡王。生于熙宁九年十二月七日(1077年1月4日),神宗病危时立他为太子,元丰八年,神宗死,赵煦登基为皇帝,是为宋哲宗,改元“

  • 元朝皇帝元文宗生平简介 元文宗结局 元文宗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元文宗

    孛儿只斤·图帖睦尔(1304年2月16日1332年9月2日),蒙古帝国可汗,汗号“札牙笃可汗”。元朝第八位皇帝(两次在位,第一次在位时间为1328年10月16日1329年2月27日,第二次在位时间为1329年9月8日1332年9月2日,在位时间共计四年),庙号文

  • 元朝皇帝元仁宗生平简介 元仁宗结局 元仁宗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元仁宗

    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285年4月9日1320年3月1日),元朝第四位皇帝,在位时间为1311年4月7日1320年3月1日。蒙古帝国可汗,是元武宗弟,元武宗封他为皇太弟,相约兄终弟及,叔侄相传。于武宗死时嗣位,年号皇庆和延佑。在位期间,减裁冗员,整顿朝政,推行“

  • 元朝皇帝元泰定帝生平简介 元泰定帝结局 元泰定帝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元泰定帝

    元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1293年10月1328年7月),元朝第六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位大汗。他的在位时间是从1323年10月4日至1328年8月15日,在位5年。庙号元晋宗,谥号致孝皇帝,史称泰定帝。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孙、元裕宗真金的嫡孙,元显宗甘麻剌的长子。1323年被拥为帝,

  • 元朝皇帝元天顺帝生平简介 元天顺帝结局 元天顺帝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元天顺帝

    元天顺帝孛儿只斤·阿速吉八(1320年约1328年),元朝第七位皇帝,蒙语亦称阿希达布。公历1328年10月17日至1328年11月14日在位。无谥号,史称天顺帝、少帝。生平简介致和元年七月初十日(1328年8月15日),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在上都病逝,丞相倒剌沙专权自用,过了一个多月仍

  • 元朝皇帝元英宗生平简介 元英宗结局 元英宗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元英宗

    元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1303年2月22日-1323年9月4日),蒙古族,元朝第五代皇帝,蒙古帝国大汗。元仁宗嫡子。英宗自幼学习汉儒典籍,公元1316年立为皇太子,即位时年18岁,次年改元“至治”。公元1323年八月,元英宗、拜住自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

  • 元朝皇帝元明宗生平简介 元明宗结局 元明宗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元明宗

    元明宗孛儿只斤?和世瓎(là):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的长子、元文宗的大哥。1329年在元朝皇帝位,死后的谥号是翼献景孝皇帝。他名字的最后一个字”瓎“,因为是生僻汉字,所以常常被错误的写作“琜”。元明宗孛儿只斤·和世瓎(130

  • 元朝皇帝元顺帝生平简介 元顺帝结局 元顺帝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元顺帝

    元惠宗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1320年5月25日1370年5月23日),元朝第十一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五位大汗。元惠宗是元明宗的长子,元武宗的长孙,他的生母是圣裔迈来迪公主。延佑七年四月十七日(1320年5月25日),生于北方草原。至顺元年(1330年)四月,元明宗皇后八不沙被杀,妥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