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汉少帝刘辩生平介绍及评价

东汉少帝刘辩生平介绍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907 更新时间:2023/12/18 1:11:07

东汉少帝刘辩生平简介

刘辩(176年-190年3月6日),东汉第十三位皇帝,是汉灵帝刘宏与何皇后的嫡长子。光熹元年四月十三戊午日至昭宁元年九月初一甲戌日,即公元189年5月15日-189年9月28日在位。

刘辩在灵帝驾崩后继位为帝,史称少帝,由于年幼,实权掌握在临朝称制的母亲何太后和母舅大将军何进手中。

少帝在位时期,东汉政权已经名存实亡,他即位后不久即遭遇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和以十常侍为首的内廷宦官集团这两大敌对政治集团的火并,被迫出宫。

回宫后又受制于以“勤王”为名进京的凉州军阀董卓,终于被废为弘农王,成为东汉唯一被废黜的皇帝,其同父异母弟陈留王刘协继位为帝,是为汉献帝。

被废黜一年之后,刘辩在董卓胁迫下自尽,时年仅十五岁(一说十八岁),其弟献帝追谥他为怀王。

中国古代的史书中称刘辩为皇子辩、少帝和弘农王等,但因为刘辩在位不逾年,一般不把他看作是汉朝正统的皇帝,不单独为他撰写专属于帝王的传记(即本纪),不过现代史学界也有观点承认他是汉朝皇帝。

汉少帝的故事

一、早期经历

刘辩出生于汉灵帝熹平五年(公元176年),父亲是汉灵帝刘宏,母亲是来自南阳郡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的宫女何氏,所以刘辩是庶出。皇子刘辩出生后,何氏母以子贵,被封为贵人,宋皇后被废两年后又晋升为皇后。

在刘辩出生之前,灵帝的皇子们都已夭折,所以皇子辩出生后没有养在皇宫中,而养在道人史子眇的家里,不敢叫他的刘辩本名,称他为“史侯”。因为史道人有道术,何氏想凭借他的道术保护皇子辩。

灵帝不喜欢刘辩,而喜欢王美人所生的皇子刘协。群臣奏请灵帝立皇太子时,灵帝认为刘辩行为轻佻,没有帝王的威仪,不适合做皇帝,想立皇子刘协为太子,但因何皇后在宫中受宠,而且何皇后的兄长何进任大将军并在朝中位高权重,故立太子之事久拖不决,一直到灵帝驾崩时都没有立太子。

二、登基为帝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灵帝病重,弥留之际将心目中的继承人皇子刘协托付给他特别信任的宦官、上军校尉蹇硕。同年夏四月十一丙辰日(公元189年5月13日),灵帝驾崩,蹇硕想先杀何进,再立皇子刘协为帝,于是请何进入后宫。

但是何进刚从外朝进入后宫,蹇硕的司马潘隐是何进的旧识,向何进迎面走去,并用眼神暗示何进。何进大惊,先退出,从便道回到军营,然后谎称自己生病了,不能入宫,蹇硕的计划因此失败,而皇子辩也得以顺利继承帝位。

灵帝驾崩两天后(同年夏四月十三戊午日,即公元189年5月15日),刘辩在灵帝驾崩后继位为帝,史称少帝。少帝尊母亲何皇后为皇太后,由于少帝年少,何太后临朝称制。宣布大赦天下,改元为光熹。封九岁的皇弟刘协为渤海王。封后将军袁隗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同录尚书事。

蹇硕在少帝即位后仍然想改立皇子协,又害怕何进掌权后会杀了自己,乃求助于赵忠等其它宦官,但他们或与何进亲近,或为了自保,不听从蹇硕的话,反而向何进出卖了蹇硕。不久,何进乃命令黄门令逮捕蹇硕并诛杀之。

三、胁迫离宫

灵帝末年,东汉王朝已经摇摇欲坠:朝廷外部爆发了黄巾民变,东汉朝廷在镇压民变的过程中将权力下放给地方,形成各地事实上的军阀割据的局面,东汉政权已经名存实亡;朝廷内部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和以十常侍为首的宦官集团在镇压民变期间短暂联合后再度敌对。

刘辩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位的。少帝辩继位后,由于年少,一切政事取决于临朝称制的母后和手握兵权的国舅大将军何进。何进外戚集团和宦官集团的矛盾愈演愈烈,终于导致宫变的发生。

何进在诛杀蹇硕后,更进一步欲将宦官们全部诛杀,便召并州牧董卓带兵入京助他一臂之力,并要求妹妹何太后同意杀宦官,但何太后不准。

光熹元年八月二十五戊辰日(公元189年9月22日),何进再次进入何太后居住的长乐宫,要求何太后同意他诛杀全体中常侍。

张让、段圭等宦官们听到风声,乃先下手为强,在宫中的嘉德殿前将他杀死。何进的属下吴匡、张璋、袁术等得知何进被杀害,乃带兵欲入后宫杀尽宦官。

光熹元年(公元189年)八月二十六己巳日,天亮后,宦官们在后宫中坚持不住,乃入长乐宫奏报何太后,谎称大将军的部下谋反,乘机裹胁何太后、少帝、陈留王协和省内官属,劫持宫内其他官员从天桥阁道逃向北宫德阳殿。何太后中途被尚书卢植所救。

光熹元年(公元189年)八月二十七庚午日,张让、段圭等迫于追兵,被困北宫中,无计可施,只好带着少帝、陈留王等数十人步行出谷门。入夜后到达小平津。

皇帝所用的六颗玉玺未随身携带,无公卿跟随,只有尚书卢植、河南中部掾闵贡夜里到达黄河岸边,碰到了少帝一行。闵贡率骑兵于快破晓时追上。

少帝又饿又渴,闵贡乃杀羊进上,又厉声斥责张让等人祸国乱政,并持剑砍死数名宦官。张让等人惶恐不安,知道死期已到,乃向少帝拱手再拜,并叩头辞别,随即投河自尽。

闵贡扶着少帝与陈留王,乘着夜色追着萤火虫发出的微光徒步往南行,欲回皇宫。走了几里地,得到百姓家一辆板车,三人乘车到洛舍后,下车休息。

光熹元年(公元189年)八月二十八辛未日天亮后,找到两匹马,少帝独骑一匹,陈留王与闵贡合骑一匹,从雒舍往南行,这时才渐渐地有公卿赶来会合。

四、被救回宫

奉何进之令入京“勤王”的并州牧董卓率军来到显阳苑,远远望见宫中起火,知道发生了变故,便统兵急速前进。天还没亮,来到京城西,听说少帝一行在北边就要回宫了,就率军与大臣们一起到雒阳城北的北芒阪(今北邙山)下迎接少帝。

少帝望见董卓突然率大军前来,吓得哭泣流泪。董卓上前与少帝叙话,少帝说起话来语无伦次,而一旁的陈留王则对答如流。

董卓十分高兴,觉得陈留王比少帝贤能,而且认为自己与抚养陈留王的董太后是同族,于是心里有了废黜少帝,改立陈留王为皇帝的念头。

汉灵帝末年,民间盛传童谣:“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上北芒。”宫变发生时,刘辩已经登基为帝,已非昔日的“史侯”,而当时的陈留王刘协不久就成为皇帝(献帝),所以叫“侯非侯,王非王”,而“千乘万骑走北芒”指的是百官公卿乘车骑马保护少帝和陈留王上了北邙山少帝,至此童谣灵验,形容当时的政局混乱。

光熹元年八月二十八辛未日(公元189年9月25日),回到宫中,大赦天下,改元为昭宁。

五、被迫退位

董卓入京后,自封为司空,权倾朝野,但他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服他,乃决定废少帝,另立陈留王为帝以提高自己的威望。由于董卓手握重兵,朝中除卢植和袁绍外无人敢反对,遂定下废立大计。

昭宁元年九月初一甲戌日(公元189年9月28日),董卓在崇德前殿召集百官,逼何太后下诏书立刘协为帝,废黜皇帝为弘农王,皇太后还政。

诏书颁布后,太傅袁隗把废帝弘农王身上佩带的玺绶解下来,进奉给陈留王。陈留王遂即位,改元永汉,是为汉献帝。然后袁隗扶弘农王下殿,向坐在北面的新皇帝称臣。见废帝此状,何太后哽咽流涕,群臣心中悲痛,但都敢怒不敢言。

汉少帝是怎么死的?

董卓废少立献的第二年正月(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山东各地的刺史、州牧、太守等起兵讨伐董卓。董卓怕他们以迎废帝弘农王复位为名讨伐自己,干脆将弘农王害死。

董卓将弘农王置于阁上,于初平元年正月十二癸丑日(公元190年3月6日)派郎中令李儒进献毒酒给弘农王,说道:“服此药,可以辟恶。”弘农王说:“我没有病,这是想杀我罢了!”不肯喝。

李儒强迫他喝,不得已,乃与妻唐姬及随从宫人饮宴而别。饮酒过程中,弘农王悲歌道:“天道易兮我何艰!弃万乘兮退守蕃。逆臣见迫兮命不延,逝将去汝兮适幽玄!”

乃令唐姬起舞,唐姬举袖而歌。歌毕,弘农王对唐姬说:“卿王者妃,势不复为吏民妻。自爱,从此长辞!”遂喝毒酒而死,时年十五岁(一说十八岁)。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二月,献帝下诏将哥哥弘农王葬于已故中常侍赵忠的墓穴中,谥曰怀王。李傕郭汜之乱后,献帝得知嫂子唐姬尚在人世,乃颁下诏书迎接她,封她为弘农王妃,将她安置在已故弘农王的墓园中。

标签: 刘辩

更多文章

  •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后世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秀

    刘秀曾经也只是一个乡下小伙儿,从一个穷困潦倒的庄稼汉,到成为一个崭新王朝的开创者,除了时运,除了雄才大略,还因为他的厚积薄发,因为他的心怀仁德。01十年不鸣,一鸣惊人伟大领袖毛主席这样评价刘秀:人常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刘秀是个例外,十年不鸣,一鸣惊人。他在家读书,安分

  • 金朝皇帝金宣宗完颜珣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金宣宗

    金宣宗完颜珣生平简介金宣宗完颜珣(1163年-1224年1月14日),初名吾睹补,又名从嘉。金世宗完颜雍庶长孙,金显宗完颜允恭的庶长子,金章宗完颜璟异母兄,母为昭华刘氏。金朝第八位皇帝,在位十一年。完颜珣生于世宗大定三年(1163年),初封温国公,授特进之职,后赐名珣,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

  • 元明宗和世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元明宗

    元明宗和世瓎简介:元明宗孛儿只斤和世瓎(là):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的长子、元文宗的大哥。1329年正月~八月在位,同年八月死于天历之变。蒙古汗号忽都笃汗,死后庙号明宗,谥号是翼献景孝皇帝。他名字的最后一个字"瓎",因为是生僻汉字,所以常常被错误的写作"琜"。元明宗和世瓎人物生平经历介

  • 元文宗图帖睦尔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元文宗

    元文宗图帖睦尔简介:孛儿只斤·图帖睦尔(1304年2月16日-1332年9月2日),即元文宗,蒙古帝国大汗、元朝第八位皇帝。两次在位,第一次在位时间为1328年10月16日-1329年2月27日,第二次在位时间为1329年9月8日-1332年9月2日,在位时间共计四年。元武宗孛儿只斤

  •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拓跋珪

    拓跋珪生平简介北魏道武帝拓跋珪(371年8月4日-409年11月6日),字涉珪,云中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人,鲜卑族。北魏王朝开国皇帝(386年-409年在位),昭成帝拓跋什翼犍之孙、献明帝拓跋寔之子。建国三十九年(376年),前秦灭亡代国后,拓跋珪随母亲贺兰氏流亡,寄居匈奴独孤部刘库仁部落长大

  • 金太宗完颜晟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金太宗

    金太宗完颜晟简介金太宗完颜晟(1075年11月25日1135年2月9日),女真名完颜吴乞买,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四弟,金朝第二代皇帝,1123年即位。天会三年(1125年)十月,令谙班勃极烈、完颜斜也为都元帅,统领金军,兵分东、西两路,逼进北宋首都汴京,双方订“城下之盟”。天

  • 元朝天顺帝阿速吉八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天顺帝

    天顺帝阿速吉八简介:孛儿只斤·阿速吉八(一作阿里吉八,Ragibagh/Arigabag,1320年-1328年),元朝第7代皇帝,蒙古帝国第11代大汗(1328年在位)。阿速吉八生平经历介绍:孛儿只斤·阿速吉八是元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与八不罕皇后所

  • 元朝泰定帝也孙铁木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泰定帝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简介: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Yesün-Temür,蒙古语意为"九铁",1293年-1328年),元朝第六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位大汗(1323年-1328年在位)。他是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孙、元裕宗真金之孙,元显宗甘麻剌之子。早年承袭父亲的晋王爵位,镇

  • 元朝元英宗硕德八刺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元英宗

    元英宗硕德八刺简介:元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1303年2月22日-1323年9月4日),蒙古族,元朝第五位皇帝,蒙古帝国第九位大汗。元仁宗嫡子。大德七年(1303年)出生,延佑三年(1316年)立为皇太子,延佑七年(1320年)三月即位,时年17岁,次年改元"至治"。元英宗自幼受儒

  • 元朝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元仁宗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简介: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285年4月9日-1320年3月1日),即元仁宗(1311年4月7日-1320年3月1日在位),元朝第四位皇帝,蒙古帝国大汗。元武宗弟,元武宗封他为皇太子,相约兄终弟及,叔侄相传。于武宗死时嗣位,年号皇庆和延佑。在位期间,减裁冗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