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客观评价宋太宗

如何客观评价宋太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836 更新时间:2023/12/22 13:39:14

看电视,聊历史,最近热播的《大明宫词》尽管被人一直吐槽,但作为一部历史剧类型的片子,还是值得一看的。

毕竟这是历史,编剧也只能在细枝末节上稍微坐下改动,大的历史框架和结局,是不会改变的,这对于我们观众来说,其实可以体会双份乐趣。

一份是电视剧本身给我们带来的乐趣,一份是讨论一下,历史上这件事是如何发生的,在结合电视剧来说,那里是事实,那里是瞎编的,这样的话看电视就能得到双倍的快乐。

比如说关于赵恒最终登上皇位这件事,其实细节方面,真实的历史,远比电视里演得要精彩宋真宗赵恒能够当上皇帝,可以说完全就是捡漏的结果。

本来他是太宗的第三子,更不是嫡子,再加上太宗也不喜欢他,他离皇位实在是很遥远,可偏偏事情就是这么凑巧。

太宗皇帝给予厚望的老大,因为叔叔赵廷美的死,居然恨父亲恨到发疯了,老二更是无缘无故暴毙了,事后查明很可能之他的王妃把他毒死了。

到了这地步,太宗皇帝也是瘸子里面挑将军,只能让赵恒来当这个太子,不过说起瘸子,宋太宗在晚年还真有点瘸子的感觉,而且后世对他还有个“高粱和车神”的绰号。

按理说,北宋最终的“统一”是由太宗完成了,为什么后世对他的评价会不高呢,看看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的作为,对他评价不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01)得位不正

赵匡胤究竟是怎么死的,斧声烛影到底真相如何,一直是历史学界争论的一个话题,跟这个话题高度相关的就是关于金匮之盟的真实性,他们全都都指向一个核心问题,赵光义到底得位正不正。

这里完全没有对赵光义吹毛求疵的意思,你要说得位不正,赵匡胤还得位不正呢,他赵匡胤之前还是后周的大忠臣呢,怎么转眼间就欺负起后周的孤儿寡母呢。

赵匡胤的江山,是通过陈桥兵变得来的,严格来说后周的创立者郭威,也是通过一次兵变上台的,那个时候,赵匡胤正是郭威的亲兵,亲眼目睹了黄袍加身的全过程。

几十年后,赵匡胤照猫画虎,给自己来了这么一出,赵光义与哥哥最大的区别在于,如果皇位的争夺一定要死人的话,一致对外,总是比兄弟相残要正当一些。

赵光义当上皇帝之后,就立刻让赵普回来了,因为当年的金匮之盟, 赵普是当事人,杜太后当着赵普的面,立下了传位与兄弟这样的规矩。

但很多人都认为,这纯粹就是赵普和赵光义的一场政治交易,在太祖朝已经失势的赵普,为了重新得到重用,只有利用自己的这点优势,来换来赵光义的重新信任了。

但同时也有支持者认为,从太宗朝赵匡胤对弟弟的培养过程和模式来看,赵匡胤的确是有打算让弟弟继位。

人性本来就很复杂,但人类的天性有时候很难抗拒,对孩子的喜爱,总是会超过对弟弟的喜爱,当年晋武帝司马炎,明明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个傻子,但还是执意要传位给孩子。

宋朝建立之初,谁也不知道这个政权能存在多久,早期做传位给弟弟的打算,是很有可能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太祖孩子的长大,这个想法应该是慢慢发生了改变。

尤其是赵匡胤主张迁都,但以赵光义为首的朝臣都反对,那个时候赵匡胤就已经知道,这个弟弟羽翼已经丰满了。

但这还不是赵匡胤最着急的事情,他最着急的事情,是要灭北汉,收复幽云十六州,此前的多次北伐,已经对北汉和契丹的实力很了解了。

这次派出的北伐部队,赵匡胤很有信心消灭北汉,一切进行得都很顺利,然而前线战士眼看着就要到太原城下的时候,却突然传来了赵匡胤驾崩的消息。

这绝对是突然的暴毙,从史料记载上看此前没有病情记录,而且从北伐的记录安排上看,赵匡胤也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会是这样的结局。

有史料上说,赵匡胤去世当晚,赵光义曾和他彻夜长谈,中间还传出了,你好做你好做这样的话和斧子执地的声音,这就是斧声烛影的故事。

连专业的史学家都无法给出结论,我们也就只能是半信半疑了,但赵光义这个不好的名声算是落下了,同样的唐太宗也是杀兄,怎么就评价那么高呢?

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宋太宗的能力不行。

(02)高粱河车神

不管传闻是真是假,赵光义总是笼罩在哥哥的光环之下,所以他必须做出成绩超越哥哥,这样才能向世人证明,自己比哥哥强。

按理说,赵光义灭了北汉,收复太原,功业就已经超越宋太祖了,但谁都知道,太祖在位的时候,灭了北汉只是时间问题,要不是太祖突然暴毙,北汉早就被灭了。

所以赵光义不顾群臣反对,在收复太原之后,将士没有得到休整的情况下,继续北伐,他的目标是收复幽云十六州,这个连赵匡胤也没能实现的目标。

但最终在高粱河大败,赵光义中了一箭,要不是有个牛车拉着他跑回了宋军基地,可能他的命都要丢在战场上了。

顺便说一句,那个护送赵光义的就是鼎鼎大名的杨业老将军,他原来是北汉投降过来的,以骑兵勇猛著称,此后宋太宗对他非常信任,但也因为遭到了北宋军中的妒忌。

几年后的雍熙北伐,杨业为了掩护军民撤退,战死沙场,这就是杨家将的故事,多说一句,杨业的死根本责任不在潘(仁)美,打仗死人也都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都把责任推给战友,实在是转移了主要矛盾。

而且潘美在历史上,并不是大奸大恶之徒,他和曹彬是北宋初年的两大军神,只不过后来杨家将的流行,才让这个北宋的军神,变成了人人得而诛之的建宁小人。

杨业的死,也同时意味着,赵光义超越哥哥的梦想彻底破灭了,从此对契丹只能采取防守的策略,而且公认的指挥作战的能力,赵光义能力不如哥哥。

如果赵匡胤多活个十几年,说不定凭借着和宋初的军事实力,与契丹一决雌雄也不是不可能的,可惜历史没有这个机会让我们假设,这个锅只能让赵光义来背了。

(03)各种坏印象

对一个皇帝的印象坏,除了上面说的两点之外,还有一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坏事情,也都跟赵光义有关,比如说毒地李煜,欺负小周后这些很多都是民间文学的想象,但都按在了对赵光义的印象上面。

还有就是,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儿子继位,杀了弟弟赵廷美,杀了太宗的嫡子赵德昭,内斗内行,外战外行,也是很多人不喜欢宋太宗的理由。

还有就是不知道变通,自以为是,宋代为了防止藩镇割据再出现,对将领的防范相当严密,将领出发前,会给将领一个布阵图,将领要严格按照上面的指示行军布阵。

这是赵匡胤的发明,赵匡胤出生在军营,在军营里长大,自幼习武参军,从大头兵做起,是个对军队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优秀将领。

但赵光义没有当过一天兵,赵匡胤发达之后,他是禁军大将皇帝红人的弟弟,在京城都是跟着官宦子弟戏耍。

赵匡胤当了皇帝之后,他更是成了皇帝,很快成了开封府尹,处理大量的行政事务,他这方面的能力很不错,那都是培养出来的,但赵光义根本不了解基层实在怎么回事,军队是怎么回事。

但是他僵化地继承了太祖时期的预授阵图制度,而且越是这种人,越是认为自己很聪明,或许在行政方面,赵光义是比哥哥要强一点,但是关于军队,他一无所知。

但迷之自信,让他多次直接指挥将领,以为他的阵法策略都是很完美的,结果宋军的战斗力大打折扣,这也是太宗被人诟病的一个地方,没有充分考虑到,自己和哥哥的区别,就盲目继承了太祖时期的制度。

晚年更是为自己继承人的事情操碎了心,中意的继承人,不是疯了,就是死了,这也许算是一种报应,太宗这一脉总是人丁不兴旺,到了南宋,赵构没有儿子,干脆又把皇位传给了太宗这一支,天道轮回,这谁又能提前预知呢。

标签: 宋太宗

更多文章

  • 明朝皇帝之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祁钰

    朱祁钰(即明代宗,1428年-1457年),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母贤妃吴氏,明朝第七位皇帝(1449年-1457年在位)。简介朱祁钰生于宣德三年(1428年),长兄明英宗即位后封为郕王。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土木堡之变,明英宗兵败被瓦剌俘虏。为免主少国疑,于谦、王直等大臣

  • 元惠宗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元惠宗皇后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元惠宗

    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Toghon Temür,1320年-1370年),即元惠宗,元明宗长子,是元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人物简介元顺帝家世背景高祖父:明孝太子真金,元世祖嫡子,高祖母阔阔真王妃。曾祖父:答剌麻八剌,忽必烈太子真金之次子,曾祖母答己王妃祖父:元武

  • 元朝皇帝之元宪宗:孛儿只斤·蒙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蒙哥

    孛儿只斤·蒙哥(1209年1月10日-1259年8月11日),蒙古帝国大汗,史称“蒙哥汗”。为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孙、拖雷长子,四弟即元世祖忽必烈。母唆鲁禾帖尼。潜邸岁月1209年1月10日(农历戊辰年十二月三日),蒙哥生于漠北草原,是成吉思汗之孙,拖雷的长子,拖

  • 西辽皇帝辽德宗:耶律大石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耶律大石

    耶律大石(1087年或1094年-1143年),字重德,西辽德宗,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八世孙,西辽开国皇帝。耶律大石1115年耶律大石中进士,提升为翰林应奉,不久升任承旨。辽以翰林为林牙,所以称之大石林牙。耶律大石历任泰、祥二州刺史,辽兴军节度使。1122年,金兵日益逼近,天祚帝耶律延禧流亡,大石与众

  • 南宋皇帝之:宋光宗赵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惇

    宋光宗(本名:赵惇,1147年9月30日-1200年9月17日),宋朝第12位皇帝(1189年-1194年在位),宋孝宗赵昚第三子,母成穆皇后郭氏。简介绍兴十七年九月乙丑(1147年9月30日),宋光宗赵惇生于宋孝宗藩邸。绍兴二十年(1150年),宋高宗赐名赵惇,授右监门卫率府副率,转荣州刺史。宋

  • 北宋皇帝之宋徽宗赵佶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徽宗

    赵佶(宋徽宗,1082年6月7日-1135年6月4日),出生于汴京(今河南开封),宋神宗第十一子,北宋第八位皇帝。人物简介宋徽宗即位之后启用新法,但是宋徽宗重用的蔡京等打着绍述新法的旗号,无恶不作,政治形势一落千丈。他过分追求奢侈生活,在南方采办“花石纲”,在汴京修建&ld

  • 辽朝皇帝之辽天祚帝:耶律延禧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耶律延禧有几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耶律延禧

    辽天祚帝耶律延禧(1075年6月5日―1128年),辽道宗耶律洪基之孙,辽顺宗耶律浚之子,母贞顺皇后萧氏,他是辽朝最后一位皇帝,在位25年。人物生平早年经历耶律延禧耶律延禧生于辽道宗太康元年(1075年)四月十九日,是辽道宗耶律洪基之孙,昭怀太子耶律濬之子,母贞顺皇后萧氏。其父母被害后,太康五年(

  • 如何客观评价明仁宗朱高炽及政绩?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明仁宗

    朱高炽只当了十个月的皇帝,但是后世对他的评价是非常高的。他的庙号为仁宗,这种庙号在古代皇帝中是非常少的。他在位的时候,也没有做出太多的政绩,毕竟他在位时间太短,任何一种政绩都是需要用时间来检验的,所以他的决策根本没有检验的时间。检验的时间都没有,因此他这个庙号多少有些勉强。那么,朱高炽所获得的这个

  • 北宋皇帝之宋仁宗赵祯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宋仁宗,赵祯

    宋仁宗赵祯(原名赵受益,1010年5月30日-1063年4月30日),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母为李宸妃,宋朝第四位皇帝(公元1022年-1063年在位),为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人物生平早年经历赵受益(后改名赵祯)生于大中祥符三年四月十四日(1010年5月30日),他是宋真宗赵恒的第六子,其母为李宸

  • 北宋皇帝之宋真宗赵恒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宋真宗有几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真宗

    宋真宗,原名赵恒(初名赵德昌,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是宋太宗第三子。宋太宗雍熙北伐惨败后,北宋对辽朝就一直心存畏惧,逐渐由主动进攻转为被动防御。相反,辽朝对宋朝却是步步紧逼,不断南下侵扰宋朝。自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开始,辽国陆续派兵在边境挑衅,掠夺财物,屠杀百姓,给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