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赵普

赵普——北宋开国功臣

赵普

赵普的资料

  本 名:赵普

  别 称:赵忠献、赵韩王

  字 号:字则平

  所处时代:北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时间:922年

  去世时间:992年8月14日

  主要成就:北宋开国功臣

  官 职:宰相、太子少保、太师

  封 爵:许国公、魏国公

  追 赠:尚书令、真定王、韩王

  谥 号:忠献

  籍 贯:幽州蓟县

赵普的介绍

赵普(922年-992年),字则平,幽州蓟人,后徙居洛阳,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北宋开国功臣。

早年曾被刘词辟为从事,后担任赵匡胤(宋太祖)的掌书记。显德七年(960年),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推翻后周,建立宋朝。乾德二年(964年)拜相,协助太祖筹划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许多重大措施。淳化三年(992年),赵普病逝,年七十一。追封真定王,赐谥“忠献”,宋太宗亲自撰写八分字神道碑赐之。咸平元年(998年),追封韩王。次年,配飨太祖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赵普虽读书少,但喜《论语》。其“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对后世很有影响,成为以儒学治国的名言。

有关“赵普”的历史故事

  • 赵普作为开国谋主,为什么名气不大?-趣历史网

    赵普,字则平,五代至北宋初年政治家,北宋开国功臣。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帝王诞生于赳赳武夫金戈铁马的野心中,更存在于一个谋主精心布局的计划中。开国谋主从古自今都代表着谋士的巅峰,如西汉之张良,蜀汉之诸葛,大明之刘基。煌煌大宋以武立国却开启了华夏历史的文治新时代,这是一个

  • 赵普:赵匡胤的得力助手与智囊团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国家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赵匡胤的宰相赵普,就是一位值得我们深入了解的人物。他的智慧和胆识,使他在宋朝的政治舞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赵普,字公明,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重要助手和智囊团。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政治

  • 宋朝开国宰相赵普仅靠“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这本书,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其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在中国,“半部论语治天下&r

  • (赵普为什么被赵匡胤贬出京城)赵普简介:北宋开国功臣、名相赵匡胤统一天下最大助手

    说到赵匡胤,每个人都熟悉他。他是宋朝的开国皇帝,统一了天下,结束了混乱的五代。但在赵匡胤周围,有一个人不容忽视。没有他,赵匡胤不可能如此顺利地登上王位。没有他,赵匡胤的宋朝不会如此稳定。他就是赵普,宋朝的开国功臣,然后我会和边肖一起去认识他。一、赵普简介赵普(922-992),字平,北宋开国功臣、著

  • (宋朝的赵普是什么人物)赵普简介:北宋开国功臣、名相赵匡胤统一天下最大助手

    说到赵匡胤,每个人都熟悉他。他是宋朝的开国皇帝,统一了天下,结束了混乱的五代。但在赵匡胤周围,有一个人不容忽视。没有他,赵匡胤不可能如此顺利地登上王位。没有他,赵匡胤的宋朝不会如此稳定。他就是赵普,宋朝的开国功臣,然后我会和边肖一起去认识他。一、赵普简介赵普(922-992),字平,北宋开国功臣、著

  • 宋朝开国宰相赵普有着那么多功绩为何历史上对他却没什么记载?(宋朝的赵普是什么人物)

    在历史上,作为军事家或谋士的人,诸葛亮无疑是最有名的。相比之下,很少有人知道赵普的名字。进一步比较,诸葛亮是智慧和道德的双重化身,留下了太多精彩的故事。诸葛亮连弩、馒头、孔明灯笼、木牛流马的发明近乎完美。正史对赵普的基本描述是"少学点公务,少学点学问"也就是说,不学无术,从小的理想就是成为权力场上的

  • 赵普为何能得到宋太祖和宋太宗两朝皇帝的重用?(宋太祖对赵普的评价)

    赵普是北宋著名的开国大臣,位列赵荀阁二十四杰之一。赵普可能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被视为建国功臣,后被两朝皇帝重用的大臣。对于大多数朝代来说,作为建国功臣,结局都不太好,能有一个安稳的晚年也算是幸运的了。为什么和都重用溥?赵匡胤开国没有过多为难忠臣,只是让他们交出兵权,这是原因之一;而赵普强大的能力帮助他

  • 北宋名臣赵普是一个怎样的人赵普生平简介(北宋宰相赵普简介)

    赵普是幽州蓟县人。晚唐时期,幽州战事不断。赵普的父亲赵炯,迁居河北正定县,后迁居河南洛阳。据说赵普从小就沉默寡言。他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是把《论语》研究的很透彻,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作为北宋的开国功臣,赵普帮助赵匡胤发动了陈桥兵变,后来担任宰相。宋理宗选择赵普作为赵荀馆24英雄之一。今天我就来聚焦

  • 赵普到底有多厉害?为什么能半部论语治天下?(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文言文)

    很多人可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叫做"半部论语治天下"听起来很厉害的做法,但这句话其实是北宋的一个开国功臣,名叫赵普。他是跟随赵匡胤多年的部下,与赵匡胤一起发动了陈桥兵变,建立了大宋。赵普后来受到崇拜,帮助赵匡胤一起治理世界。而在这里,实际上"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在当时并没有出现,只是在朱死后才出现在

  • 赵匡胤晚年为何不信任赵普了(赵匡胤怎么和赵普决裂的)

    相信大家都应该知道,当初,赵普是赵匡胤最信任赵匡胤和赵普关系的人。毕竟,在陈桥兵变期间,赵普帮助了赵匡胤,他也帮助巩固了王朝。只是到了晚年,赵匡胤突然不信任赵普,甚至免去了他的宰相之职。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吧!1、引起同事不满。赵普当上丞相十年后,赵普在朝廷内外确实很厉害,甚至在皇位方

  • 赵匡胤晚年为什么不再信任赵普了(赵匡胤为什么信任赵普)

    说到宋朝的赵匡胤,他当时最信任赵普,因为他在当时的陈桥兵变中获得过支持,后来又为宋朝出谋划策,所以当时赵匡胤很看好他。但这种信任只是暂时的。当赵匡胤到了晚年,他不再信任赵普。为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吧!1.成为政治专家引起了同事们的不满。赵普在独立第二年(公元964年)参拜丞相,任丞相十年。期间

  • 赵普为什么会被宋太祖抛弃?赵朴谋因个人私利两次触怒毛。

    赵普是北宋开国功臣,也是宋太祖早年最信任的官员。赵匡胤称帝后,目前最困难的是如何夺回兵权。后来,是赵普给赵匡胤出谋划策,用一杯酒就获得了著名的兵权。此后,赵普进行了各种改革,制定了守边、辽等重大措施,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只是后来赵普为了私利两次激怒毛,导致他失相,而赵普的所作所为,想必他也预

  • 寇准和赵普,谁是决定赵恒成为太子的关键人物?

    严格来说,《宋公词》这部剧有很多内容,都不是正史,都是编剧瞎编的。比如刘鹗生了赵霁,赵德昭被毒死,赵恒也不完全是赵普的功劳,但是寇准在中间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寇准在当时的朝鲜无疑是一个非常重量级的人物。但剧中寇准是大理寺的邵青,其实是虚构的。历史上寇准只是被授予大理的评价,并没有在大理寺任职,经

  • 赵普为相十年兢兢业业,芳名留千古

    宰相在我国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直到明朝废除宰相之前,我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流芳千古的宰相,北宋赵普就是这样一位。赵普是当时北宋时期非常有名的一个宰相,在朝堂之中有非常重要的政治地位,在中国的历史上也留下了一世芳名。赵普独自一人当了十年的宰相,在北宋时期可以说是有很多的丰功伟绩,因此一直被后人们所

  • 赵普是北宋的开国功臣 三次担任丞相 为国兢兢业业 赵普为什么早年被宠信 晚年却遭贬谪?

    赵普是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北宋开国功臣。协助赵匡胤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许多重大措施。赵普早年被宠信,晚年被贬谪,赵普为何会宠疏两重天?赵普,字则平,原籍幽州蓟县,父赵迥,避后唐赵德钧兵戈乱,迁居洛阳。赵普读书不多,自幼学习吏事。成年后,被聘为永兴军节度

  • 面对严重的地方割据,赵普是这么解决的

    我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国家的稳定性,但是也有着它的弊端,不过北宋开国大臣赵普的进言,却是非常适合刚刚初生的大宋的。北宋建隆二年(961年)的一天,在京城开封的皇宫里,皇帝赵匡胤问心腹大臣赵普:“从唐末以来,皇帝换了几茬,战争不断,百姓深受刀兵之苦,这是什么原因呢?我很想结束经常打仗

  • 余阙安庆殉国与赵普胜从朱元璋军手中夺回池州

    自夺取池州后,朱元璋在西线整体上采取了守势的策略。但没想到就在发动对浙东地区攻取战争时,西线红巾军高层领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至正十七年(1357)九月,丞相倪文俊被部将陈友谅所杀,陈友谅挟持了天完皇帝徐寿辉不断南下、东进,1358年初攻取了池州上游的沿江城池安庆。安庆上扼汉阳,下规池州,军事地理位置

  • 朱元璋:借刀杀人,除掉赵普胜;陈友谅第二次政变帮了冤家对头的忙

    朱元璋脑子一转,鬼点子有了。人们不是在说现在赵普胜的顶头上司陈友谅是通过政变上来的,没有什么大的真本事,远远比不上赵普胜么,而赵普胜可是个有能耐的猛将,肯定内心瞧不起陈友谅,由此看来双方之间必然存在着矛盾。再有,听说陈友谅生性多疑,对了,我就要用上一计,叫做借刀杀人。朱元璋要借谁的刀去杀赵普胜?陈友

  • 赵普胜

    无为州庐江县(今安徽庐江)人,元末红巾军将领。中文名:赵普胜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安徽庐江逝世日期:1359年职业:军事家性别:男赵普胜(?-1359年),巢湖庐州路无为州庐江县(今安徽庐江)人。元末红巾军将领。善用双刀,故号“双刀赵”。至正十一年(1351年)徐寿辉在蕲州起义,赵普胜会同俞廷玉

  • 赵普

    赵普(922年-992年),字则平。幽州蓟人,后徙居洛阳。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北宋开国功臣。早年曾被刘词辟为从事,后担任赵匡胤(宋太祖)的掌书记。显德七年(960年),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推翻后周,建立宋朝。乾德二年(964年)拜相,协助赵匡胤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