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和帝刘肇生平介绍及评价

汉和帝刘肇生平介绍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875 更新时间:2024/1/25 13:28:03

汉和帝刘肇,公元88年公元105年在位。建初四年(公元79年)出生,生母为梁贵人,皇后窦氏将刘肇养为继子,建初七年(82年),汉章帝废太子刘庆,立刘肇为皇太子。章和二年(88年),汉章帝逝世,刘肇即位,养母窦太后执政,永元四年,刘肇联合宦官将窦氏一网打尽,在位17年,元兴元年病死,终年27岁。葬于慎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人物简介

东汉孝和皇帝刘肇(公元79年-公元105年),东汉第四位皇帝(公元88年公元105年在位),在位17年,卒年27岁,他是章帝四子,母贵人梁氏,死后谥号为孝和皇帝,庙号穆宗(后被董卓废去),葬于慎陵。谥法曰“不刚不柔曰和”。

生平事迹

建初四年(公元79年),梁贵人生刘肇。皇后窦氏将刘肇养为己子。建初七年(公元82年),汉章帝废太子刘庆,立刘肇为皇太子。章和二年(88年),汉章帝逝世。刘肇即位时,是为汉和帝。

当时他只有十岁,由养母窦太后执政,从此汉朝由稳转乱,进入外戚、宦官相继掌权的时期,和帝在位时期东汉日益衰败,窦太后排斥异己,让哥哥窦宪掌权,窦家人一犯法,窦太后就再三庇护,窦氏的专横跋扈,引起汉和帝的不满。

永元四年壬辰年六月二十三日(92年8月14日),汉和帝联合宦官郑众将窦氏一网打尽,但是也由此进入宦官专权时期。元兴元年乙巳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05年2月13日),汉和帝郁郁而终。汉和帝在位时期,科技、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班固班昭写了《汉书》。甘英出使大秦。另外,和帝初年窦宪灭亡了北匈奴,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一件大事。

大事年表

公元79年,汉章帝第四子刘肇出生。

公元82年,刘肇被立为太子。

公元88年,刘肇即位,是为汉和帝。

公元89年,应南匈奴单于请求,东汉政府派窦宪率军与南匈奴一起,合击北匈奴,打败北匈奴。

公元91年,将军耿夔又大败北匈奴,将匈奴势力彻底赶出漠北地区。

公元92年,汉和帝依靠宦官,一举铲除外戚窦氏势力。宦官专权就此开始。

公元106年,汉和帝刘肇去世。

和帝政绩:

亲理政事

在一举扫平了外戚窦氏集团的势力之后,汉和帝开始亲理政事。他每天早起临朝,深夜批阅奏章,从不荒怠政事,从他亲政的所作所为,尚不失为一个有为的君主。

安定边疆

西北有西域都护班超大破焉耆,西域降附者五十余国;东北有乌桓校尉任尚大破南单于,将辽东收归,改为渤海郡。和帝一朝,曾多次平定过少数民族的叛乱。

宽缓为政

和帝当政时期,曾多次下诏赈灾救难、减免赋税、安置流民、勿违农时。在法制上也主张宽刑。他任用的掌管刑狱的廷尉陈宠,便是一个富于同情心的仁爱之人,每次断案,都依据经典,而“务从宽恕”。

和帝对有过失之人,也能根据情况,从宽处理。永元九年(97年),窦太后死。由于宫廷紧守秘密,和帝为梁贵人所生的事实始终没予公开。太后死后,梁家才敢奏明朝廷,为梁贵人讨一个说法。

这时和帝也才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之谜。但在如何安置窦太后的问题上,三公上奏:“请依光武黜吕太后故事,贬窦太后尊号,不宜合葬先帝。”而和帝却念对自己的养育之恩,认为“恩不忍离,义不忍亏”,不应有所降黜。于是不降尊号,谥为章德皇后。而对梁贵人、宋贵人的问题也都妥善安置。梁贵人被追封皇太后。

注重德化

章帝时,居巢侯刘般逝世,按规定应由长子刘恺袭爵,但为满足父亲的遗愿,他坚持让弟弟刘宪袭封,自己则逃往外地。执政官上奏请示收回刘恺封国,章帝嘉其义,特许等待他。而刘恺始终没有回来,十多年后,执政官又提起此事。

对此,侍中贾逵上书说:“孔子曾说‘能以礼让,治理国家有什么难的呢?有司没有推究刘恺此举的乐善之心,而是以平常之法加以处理,这样做恐怕不能助长礼让的风气,成就宽弘的教化啊!”和帝深以为然,下诏说:“王法崇善,成人之美。”于是不仅同意刘宪袭爵,而且征刘恺为郎。

爱民为本

和帝十分体恤民众疾苦,多次诏令理冤狱,恤鳏寡,矜孤弱,薄赋敛,告诫上下官吏认真思考造成天灾人祸的自身原因。而他也常常以此自责,如永元八年(96年)京城洛阳地区发生蝗灾,他下诏首先说:“蝗虫之异,殆不虚生,万方有罪,在予一人。”忧民之心,殷殷可见。

岭南(今广东地区)出产生龙眼、荔枝,为了满足朝廷需要,往往“十里一置,五里一候,昼夜传送”,经风历险,劳民伤财。唐羌上书,请求停止,和帝批示:“远国珍羞,本以荐奉宗庙,苟有伤害,岂爱民之本?其敕太官勿复受献!”爱民之意,发自肺腑。

选官用贤

和帝深感吏制建设对一个政权的重要性,因而非常重视官吏的选拔任用。据统计,他当政时期,曾四次专门下诏纳贤。这既反映出东汉吏制的空虚与堕落,也表现出和帝为改变这种现状而做出的积极努力。

从夺回政权到亲理朝政,可以看出汉和帝是一个宽和仁爱的君主,这与他的谥号“和”是吻合的。但作为一个君主,明辨是非,当机立断,更是一个重要的素质,在清除窦氏集团的斗争中,和帝做到了这一点;在废立后妃的过程中,这一点也表现得相当充分。

执政之弊

东汉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宫廷内设置了中常侍、黄门侍郎、大黄门、小黄门等宦官职务。他们负责掌管传达皇帝的号令和诏书,阅览尚书进呈的文书。

在和帝夺回政权的过程中,中常侍钩盾令郑众直接参与了策划和实施,在论功行赏时,郑众自然是首功。于是,郑众被升迁为大长秋。“长秋”是汉代皇后的宫名,用以名官,称其官署为“长秋寺”。这是皇后近侍官首领,一般由皇帝亲信充任,负责宣达旨意,管理宫中事务。

而在进行策勋班赏的过程中,和帝注意到,郑众总是推辞的多,接受的少,这种谦逊仁爱之心,很得和帝的赞赏。因此,和帝以后便经常同他讨论国家大事,国家一些大政方针的决策便较多地掺杂着宦官的力量。所以史书上说“宦官用权自此始矣”,从此,东汉进入了外戚与宦官交替执掌朝政的时代。

当然,和帝重用宦官,还有一些客观因素。这就是这时期他所信任和倚重的一些朝臣和宗王或年老体弱,或寿短命微,陆续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一串黑色的数据,是不是意味着刘氏政权的日薄西山呢?

标签: 汉和帝刘肇

更多文章

  • 唐朝皇帝之唐太宗李世民生平介绍 历代名人对李世民有何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598.1.28或599.1.23649.7.10),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649年在位),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唐高祖李渊嫡次子,母为太穆皇后窦氏。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简介聪明果断,擅长骑射。少年从军,曾往雁门关解救

  • 宋仁宗在位期间都有哪些作为?如何评价宋仁宗赵祯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宋仁宗

    儒家五常是“仁义礼智信”,“仁”排在第一位。“仁学”最早由孔子提出,孔子曾说过: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是恭、宽、信、敏、惠。孟子在孔子“仁学”基础上提出了“

  • 南朝宋明帝刘彧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明帝,刘彧

    刘彧(439年472年),字休炳,刘宋的第七位皇帝(466年472年在位),宋孝武帝刘骏的弟弟,父亲是宋文帝刘义隆,母亲是沈容姬。453年,刘骏继位,沈容姬过世,当时年仅十五岁的刘彧就由刘骏的生母路太后代为抚养。刘彧对路太后十分孝顺,也深得路太后的喜爱,就连一向猜忌宗亲的刘骏,也很赞赏他。刘彧少年时

  • 如何评价明英宗朱祁镇?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英宗

    所谓的争议不断,大抵也只是“得益于”或者说肇始于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之中对朱祁镇“好人,不是好皇帝”评价所带来的在误判。作为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朱祁镇出生伊始,便被敕封为太子,其母亲孙氏也母凭子贵晋为继后。其弟朱祁钰由于生母吴氏,一说为明宣宗为 太

  • 元朝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生平介绍及评价 忽必烈创建元朝过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忽必烈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9月23日1294年2月18日),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第五任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1251年,蒙哥任忽必烈为总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南驻爪忽都之地。他先后任汉族

  • 元朝皇帝元宪宗蒙哥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蒙哥

    元宪宗孛儿只斤·蒙哥(1209年1月10日1259年8月11日),大蒙古国的大汗,1251年7月1日至1259年8月11日在位,史称“蒙哥汗”。为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孙、拖雷长子,四弟即元世祖忽必烈。母唆鲁禾帖尼。孛儿只斤·蒙哥即位前曾参加拔都统帅的长

  • 元朝皇帝之元定宗孛儿只斤·贵由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元定宗

    元定宗孛儿只斤·贵由(1206年1248年),蒙古帝国第三任大汗,1246年1248年在位,史称“贵由汗”。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贵由是前任大汗孛儿只斤·窝阔台的长子,母为乃马真后。他早年参加征伐金朝,俘虏了其亲王。又曾

  • 西夏最后一位皇帝李睍生平简介 西夏是怎么走向灭亡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睍

    李睍(1204年―1227年8月28日),西夏神宗李遵顼之孙,西夏献宗李德旺之侄,清平郡王之子,西夏最后一位皇帝。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1227年春,蒙古军进围都城中兴府,李睍坚守半年后,因城中粮食用尽,军民大批得病,又遭强烈地震,城中宫室都被震塌,只得于农历六月向成

  • 西夏献宗李德旺生平简介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德旺

    李德旺(1181年-1226年),夏神宗之次子。力挽面临灭亡的西夏,但西夏经过襄宗、神宗两朝的亡国政策,人民早已生活于水深火热之困境中,经济疲弊,他根本没有回天之力。他一改前朝政策,决心与金国修好,于1225年正式和好;然而金都也被蒙古包围,金国已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又改国策附蒙为抗蒙,但西夏精

  • 西辽末代皇帝耶律直鲁古生平简介 耶律直鲁古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耶律直鲁古

    耶律直鲁古(?-1213年),辽德宗耶律大石之孙,辽仁宗耶律夷列之子,西辽末代皇帝(1177-1211)。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天禧三十四年(1211年),耶律直鲁古外出游猎时,被蒙古降将、乃蛮王屈出律以伏兵八千擒之,被迫让位。1213年,耶律直鲁古郁郁而终。耶律直鲁古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