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评价明英宗朱祁镇

如何评价明英宗朱祁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960 更新时间:2024/3/7 23:14:30

明英宗朱祁镇(1427年11月29日1464年2月23日),明朝第六位(14351449年)和第八任(14571464年)皇帝,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母为孝恭章皇后孙氏。

宣德十年,正式即位,年号正统。主少国疑,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操持,任用“三杨内阁”主理朝政,发动麓川之役,导致综合国力耗损。正统八年,正式亲政,励精图治,宠信王振制衡文官集团,导致宦官专权。[1]正统十四年(1449年),御驾亲征,攻打日益崛起的蒙古瓦剌部,发生土木堡之变,兵败被俘。孙太后联合兵部侍郎于谦,扶持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赢得北京保卫战胜利。[2]迎接明英宗回京,安置于南宫。景泰八年(1457年),策动夺门之变,废明代宗,杀少保于谦、名将范广,迫害景泰一朝的忠良、功臣,复位称帝,改元天顺。任用李贤等人,[3]追复胡善祥为恭让皇后,释放建文帝后代,废除宫妃殉葬制度,后来又听信谗言流放郭登、袁彬等人,重用门达、逯杲等奸臣,致使弋阳王一家冤死,民间又爆发了数十万的流民起义,导致明朝自景泰时期恢复的国力再度受创。

天顺八年(1464年),病逝,谥号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庙号英宗,葬于明十三陵中的裕陵。

明朝的皇帝大多数都是饱受争议的,这些皇帝比起其他朝代的皇帝来说,的确是有点特立独行了。而明朝的英宗皇帝朱祁镇更是此中翘楚,他的受争议程度在明朝这十几位皇帝中绝对是属于前列的,千百年来,关于他究竟是昏君还是明君的问题困扰着广大学者,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究竟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明朝的皇帝年号基本上就只有一个,但是朱祁镇却是这些皇帝之中极为特殊的存在,他在位时期的年号一共有两个,一个是正统,一个是天顺。至于为什么朱祁镇要用两个年号,这里面有着诸多的故事,而这些故事,恰恰就印证了朱祁镇的荒唐。

朱祁镇刚刚继位的时候,大臣们就对他很不满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不信任朝中的大臣,反而去信任一个出身低微的太监王振,虽然他的老祖宗朱棣也宠信太监,但是他宠信的太监那都是有真材实料的。再看看王振,没有什么真本事,祸乱朝政的歪门邪道玩的还挺熟练,在王振的搅动下,当时的朝廷一片混乱。

后来蒙古分支部落瓦剌首领也先率领大军入侵明朝边境,王振居然撺掇着朱祁镇御驾亲征,而且最关键的是朱祁镇还同意了。满朝文武极力劝阻,结果朱祁镇是铁了心要去边线了,群臣没有办法,就只能陪着皇帝一块去战场了。事实证明,朱祁镇的这次御驾亲征就是瞎胡闹,在大军开拔的途中,朱祁镇突然后悔了想要回去,不亲征了,大臣们没有办法,就只能跟着皇帝返回京城。

这个时候大军路过王振的老家,王振害怕大军践踏他的庄稼,于是劝说朱祁镇绕道,朱祁镇还真就听王振的话,颠颠儿的就绕道了,谁知道这个时候瓦剌前来追击,朱祁镇和群臣来不及逃跑,就被瓦剌给包围了。最后,朱祁镇这个堂堂大明朝的皇帝当了瓦剌的俘虏,明朝的那些大臣也都死个精光,朱祁镇自己丢人也就算了,居然还连累了一干大臣,实在是荒唐至极。

北京城内很快就得到了朱祁镇被抓的消息,大臣们经过一致决定,让朱祁镇的弟弟继位。朱祁镇的弟弟叫做朱祁钰,他这个皇帝当得可比哥哥好太多了。在俘虏了朱祁镇之后,也先集结了二十万大军准备攻下北京城,朱祁钰任用于谦,成功包围了北京城,避免了城破国亡的悲剧。再看看朱祁镇,闹腾了半天,不仅差点丢掉了祖宗江山,还把皇位给整没了,真的是让人贻笑大方。

不过朱祁镇是幸运的,在瓦剌那里待了一年以后,他就被大臣接回来了,虽然被自己弟弟囚禁了七八年的时间,但是幸好朝廷上还有一帮大臣是效忠他的,于是他就趁着朱祁钰的重病的时候,重新夺回了皇位。重新当上皇帝的他,自然对朝中的新面孔感到不满,尤其是于谦,更是遭到了他的嫉恨,因为在他看来,正是由于于谦的怂恿,所以群臣才拥立他的弟弟当皇帝的。

因此朱祁镇上台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于谦给杀了。这绝对就是典型的忘恩负义啊,要知道于谦可是保卫北京城的大功臣啊,没有于谦,别说皇位了,国家都有可能没了。但是现在朱祁镇却把这个大功臣给杀了,这不是忘恩负义是什么呢,而且除了于谦之外,其他忠心的大臣也没能够逃得了他的清洗,甚至到后来那些拥立他复位的大臣也难逃他的魔爪,忘恩负义到这种程度,在明朝皇帝当中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第二名了(为什么不是第一名呢?因为前头还有个朱元璋呢)。

如果仅仅从上面的几个事迹来看,那朱祁镇的确是昏君无疑了,但是看人不能片面,至少在其他方面,朱祁镇还是做得很不错的。就比如在土木堡之变以后,朱祁镇被“请”到瓦剌部落,成了瓦剌最高贵的客人。这里的客人绝对不是客套话,他在瓦剌部落享受的真的是客人的待遇。刚到瓦剌不久,朱祁镇就结交了瓦剌的一些将领,甚至连也先的弟弟伯颜都成了他的好朋友,两个人的关系究竟好到什么程度呢?

当时也先不愿意放朱祁镇回国,伯颜就直接和自己哥哥怼了起来。后来朱祁镇被大臣接回去的时候,伯颜还亲自去送他。能够和敌人成为朋友,而且还好到这种程度,不得不说朱祁镇还是很有一套的。这种让敌人折服的本事,绝对不是一个昏君可以拥有的。

人人都说朱佑樘和张皇后是明朝的模范夫妻,但实际上朱祁镇和钱皇后的感情同样深厚。当朱祁镇被俘虏了以后,钱皇后哭的那真是歇斯底里,为了赎回自己的丈夫,她把自己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拿出来了。为了说服朝臣迎回自己的丈夫,她甚至都愿意去死,虽然最后没死成,但是也把腿给摔瘸了。

朱祁镇回来以后,被自己的弟弟囚禁在宫中,甚至连钱粮都不给供给,钱皇后为了生计,甘愿做手工活卖钱,堂堂一位皇后为了自己的丈夫受尽了苦痛却毫无怨言,这样的感情难道还不深厚吗?而朱祁镇在重登皇位以后,对钱皇后的感情一如既往的好,如果朱祁镇真的是昏君,那么钱皇后还会对他好吗,两个人的感情还会情比金坚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综上所述,朱祁镇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是一个昏君,他只不过是在一些事情上面有点缺乏决断力,御驾亲征是王振怂恿的,杀于谦也是徐有贞怂恿的,所以这只能说明朱祁镇的才能比较平庸,并不能说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昏君,他并没有给百姓带来什么不可磨灭的灾难,但是如果要说他是明君嘛,好像也还差一点,不过比起明朝的其他几位皇帝来说,他还算是比较好的了。

标签: 朱祁镇

更多文章

  • 西晋皇帝晋怀帝司马炽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晋怀帝

    司马炽,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二十五子,也是西晋王朝的第三代皇帝。司马炎有25个儿子,司马炽是最小的。西晋王朝,外戚、诸王政权之事乱而多。到了公元304年,司马炎的25个儿子因为政权互相残杀,就只剩下了4个,司马炽便是之一。公元306年,司马炽被扶持即位,即晋怀帝,改年号为“永嘉&rdquo

  • 隋炀帝的历史地位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隋炀帝

    曾经写过一篇关于隋炀帝的文章,说到他在历史上的定位,这种事情本来就是要一分为二的去看待!二我在网上看到有这么一句话:所有人都可以骂隋炀帝,唯独读书人不可以骂他。他之所以这样讲,大概是因为,隋朝为打击几百年来把持朝政的高门贵胄,创新了科举制,使得一般寒门士子,有机会进入官场甚至中枢,从而得以改变命运。

  • 如何评价东吴皇帝吴景帝孙休?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孙休

    在公元258年,孙休顺利登基,这一年他二十二岁,在上位后他采取了更高明的手段,将那些孙氏的宗族进行了各种赏赐,比如说让孙綝担任丞相一职,让其万人之上一人之下。为了让孙綝放松警惕,他还数次在公众场合称赞孙綝的才能以及功劳,认为他是霍光一样的贤臣,还先后多次的加赏。也正因此,孙綝一度变得更加的自傲,对孙

  • 如何评价唐德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德宗

    凌烟阁是唐朝历史上的标志性建筑,里面绘有功臣们的画像,但很少有人知道,凌烟阁功臣中还有一位皇帝!当然此人的画像被放入凌烟阁时,他还不是皇帝,后来才成为大唐天子的。这位皇帝虽然进了凌烟阁,但才能有限,在位时间很长,却搞乱了唐朝的秩序,为唐朝的衰亡埋下祸根!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事情还得从762年10月

  • 明宣宗朱瞻基对明朝有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宣宗

    自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以来,摆在这个新生政权面前的难题一个比一个复杂。经过元朝后期的高压统治,加上元末起义军的互相攻伐,老百姓饱受苦难,他们被迫背井离乡,谋求一线生计。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为何朱元璋能够以放牛娃的身份,奋斗到大明朝CEO的位置

  • 晋惠帝司马衷到底是弱智还是傻子?如何评价晋惠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司马衷

    说到司马衷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这个人的,这个人也还是挺有意思的一个人的,这个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句“何不食肉糜”就出自于这个司马衷之口了,知道这句话意思的人也应该知道能说出这样的话的人是何等的愚蠢啊,而且还是一位君王,所以有人就问了,这个司马衷是不是傻子?这个司马衷是不是一个弱智呢

  • 刘询是被谁推上帝位的?汉宣帝刘询在位期间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询

    一般人做梦都想生在皇家,享受与生俱来的荣华与富贵,然而生在皇家就是幸运的吗?估计在一个人眼里,显然是谈不上幸运的,他遭受了连普通人都难以承受的痛苦和折磨,身边最亲的亲人先后死去,而且最让他不能接受的是,夺去这一切的竟然是他的亲曾祖父,真是一场人伦惨剧。然而,在那个皇权至上的时代,即使是皇帝的子孙又如

  • 宋度宗赵禥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宋度宗

    赵禥(1240年5月2日-1274年8月12日),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宋理宗之侄,理宗弟荣王赵与芮之子,初名孟启,又名孜、长源。因宋理宗无子,赵禥被收为养子,先后被封为建安王、永嘉王、忠王。[1]景定元年(1260年),被立为太子。景定五年(1264年)继位,改年号为“咸淳

  • 东汉汉顺帝刘保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顺帝

    东汉第八位皇帝:汉顺帝刘保(114年144年),125年144年在位,共19年。安帝的儿子。顺帝是由宦官扶持上台的,朝政为宦官把持。政治日益腐败。他下令宦官可以养义子,并且可以世袭封爵。后来宦官与外戚相互勾结,政治更加腐败。病死,时年30岁,葬于宪陵。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东汉汉质帝刘缵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质帝

    汉质帝刘缵(138年146年7月26日),一名刘续,汉族。于145年即位,在位时间不到1年,便被梁冀毒死,谥号孝质皇帝,葬静陵。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生平事迹刘缵,东汉第九位皇帝。145年即位,在位时间不到1年,谥号孝质皇帝。他是汉章帝刘炟的玄孙,出生于138年,他的曾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