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评价宋太宗赵光义?宋太宗在位期间有哪些成就?

如何评价宋太宗赵光义?宋太宗在位期间有哪些成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675 更新时间:2023/12/23 19:18:42

赵光义,即宋太宗,本名赵匡义,宋太祖赵匡胤之弟,北宋第二位皇帝,在位共21年,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驾崩,赵光义继位。次年亲征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此后他两次攻辽却都遭失败,便对辽采取守势。在位期间鼓励农业、扩大科举,改变了重武轻文的陋习,并最终构成为宋朝“祖宗家法”的重要内容。997年赵光义去世,庙号太宗(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葬于永熙陵。

主要成就

政治

赵光义即位后,继续进行统一事业,鼓励垦荒,发展农业生产,扩大科举取士规模,编纂大型类书,设考课院、审官院,加强对官员的考察与选拔,进一步限制节度使权力,力图改变武人当政的局面,确立文官政治。这些措施顺应了历史潮流,为宋朝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军事

宋太宗朝与北方辽国契丹政权、西北夏州党项政权间的战争频发。为了更好地控制与驾驭出征将帅,宋太宗开始实行“将从中御”的政策,授予出征将帅应对谋略、攻守计划,或授以阵图以指挥前线将帅作战。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限制,宋太宗朝“将从中御”政策施行效果并不尽理想。

赵光义对辽高粱河之战、雍熙北伐均以失败告终。两次北伐中,军粮需求量大、百姓不堪重负;幽州及其周边遭遇兵燹,军粮供给受限;军粮征调地域较广、转输难度大。军粮供应的困境限制了宋军的军事行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赵光义两次北伐的失败。

几次边陲防线的失利、后方起义的爆发遏制了北宋进一步开辟疆土,太宗的施政也不得不转为重内虚外。

外交

赵光义在处理民族外交问题上,先由“备边通好”转向“图制契丹”,再由“图制契丹”转向“联夷攻辽”,最终由“联夷攻辽”转向“修德以怀远”。

北宋雍熙北伐失败以后,宋辽接着又进行了几次战争。赵光义及群臣从战争的现实中逐步改变了对辽策略,从战略进攻完全转为战略防御,并采取了若干较为有效的防御措施。同时,又积极主动去谋求对辽和平。

文化

赵光义在太平兴国年间下诏,组织人员修成:《太平御览》、《太平广记》。

赵光义开创升平诗歌之后,在宋代皇族和大臣中得到积极的响应,形成了宋代诗歌的重要特征之一。

赵光义本人喜好诗赋,政府也因此特别重视文化事业,宋朝重教之风因而展开。赵光义喜好书法,善长草、隶、行、篆、八分、飞白六种字体,尤其善书飞白体,宋朝的货币淳化元宝也是赵光义亲自题写的。

宗教

赵光义即位的第一年,就剃度僧尼17万余人。赵光义在位期间,大建佛寺,在五台山、峨嵋山、天台山等地建造了为数不少的寺院。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赵光义敕令内侍张廷训主持重修五台山上的真容、华严、寿宁、兴国、竹林、金阁、法华、秘密、灵境、大贤等10所佛寺,并铸造金铜文殊像,安置于真容院。同年,赵光义诏令峨嵋山白水寺高僧茂真重建集云、卧云、归云、黑水、白水诸寺,又铸造普贤菩萨铜像一尊,重达62吨,供奉于白水寺,也就是万年寺。

赵光义积极赞助佛经翻译事业。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他在东京设立译经院,恢复了从唐代元和六年(811年)以来中断了一百七十年之久的佛经翻译工作。由于宋太宗奉佛,西域、天竺僧人携带经文来到汉地者络绎不绝。其中天竺僧人法天、施护、天息灾,都曾在宋太宗开设的东京译经院从事佛经翻译活动,并御派汉地僧人法进、常谨、清沼等人充任笔役,协助译经。

历代评价

《宋史》: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既即大位,陈洪进、钱俶相继纳土。未几,取太原,伐契丹,继有交州、西夏之役。干戈不息,天灾方行,俘馘日至,而民不知兵;水旱螟蝗,殆遍天下,而民不思乱。其故何也?帝以慈俭为宝,服浣濯之衣,毁奇巧之器,却女乐之献,悟畋游之非。绝远物,抑符瑞,闵农事,考治功。讲学以求多闻,不罪狂悖以劝谏士,哀矜恻怛,勤以自励,日晏忘食。至于欲自焚以答天谴,欲尽除天下之赋以纾民力,卒有五兵不试、禾稼荐登之效。是以青、齐耆耋之叟,愿率子弟治道请登禅者,接踵而至。君子曰:“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帝之谓乎?故帝之功德,炳焕史牒,号称贤君。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县公之贬死,武功之自杀,宋后之不成丧,则后世不能无议焉。

田况:太宗皇帝以亲邸勋望,绍有大统,深惩五代之乱,以刷涤污俗,劝人忠义为本。连辟礼闱,收釆时俊,每临轩试士,中第者不下数百人。虽俊特者相踵而起,然冗滥亦不可胜言,当时议者多以为非古选士之法。

郭青螺:宋太宗以天下私之子,金太宗乃以天下还之侄,故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毛泽东:①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尔后屡败,契丹均以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办法,宋人终不省。②不择手段,急于登台。③赵匡义小人之言。

标签: 宋太宗

更多文章

  • 宋朝皇帝之宋太宗赵光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太宗

    赵光义,即宋太宗,本名赵匡义,宋太祖赵匡胤之弟,北宋第二位皇帝,在位共21年,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驾崩,赵光义继位。次年亲征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此后他两次攻辽却都遭失败,便对辽采取守势。在位期间鼓励农业、扩大科举,改变了重武轻文的陋

  • 如何评价宋太祖赵匡胤?宋太祖的一生存在哪些争议?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匡胤

    赵匡胤,即宋太祖,小名香孩儿,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宋朝开国皇帝,在位共16年。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赵匡胤趁周恭帝即位时年幼,尚根基不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建立宋朝,史称“

  • 宋朝皇帝之宋太祖赵匡胤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太祖

    赵匡胤,即宋太祖,小名香孩儿,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宋朝开国皇帝,在位共16年。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赵匡胤趁周恭帝即位时年幼,尚根基不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建立宋朝,史称“

  • 如何客观评价光绪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光绪帝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经历过多少朝代的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繁华的国家之一,然而到了清朝,从闭关锁国开始逐渐的没落,变得任何欺辱。光绪帝是清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在位三十四年,傀儡当了三十四年,所以提起光绪帝更多的是让人心疼和同情,虽出生在帝王家,却没有半分自由选择的权力。但他真的值得同情

  • 如何客观评价魏明帝曹叡?魏明帝晚年为何放权给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魏明帝,曹叡

    魏明帝,即曹叡,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任皇帝。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在汉末三国时期,有两位皇帝的庙号是“烈祖”,一是汉昭烈帝刘备,二是魏明帝曹叡。其中,就曹叡来说,并非开国皇帝,却在生前就决定用祖作为自己的庙号,这显示出曹叡自信,甚至自负的一面。当然,纵观魏明帝曹叡的

  • 唐宣宗为什么会被赞誉为“小太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宣宗

    提起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和唐玄宗,恐怕是人尽皆知。然而明清两朝在祭祀唐朝皇帝时,一直坚持的却只有三人,其中两人分别是唐高祖和唐太宗,另外一个正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唐宣宗。唐高祖和唐太宗的功绩暂且不说,开创“永徽之治”的唐高宗和将大唐王朝推向顶峰的唐玄宗竟然会“落榜

  • 西汉皇帝之汉宣帝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汉宣帝有哪些政治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宣帝

    纵观我国数千年的历史进程,在先后经历的二十四个朝代当中,每一个朝代的兴衰过程都近乎走了相似的流程,没有哪个能够逃脱“由盛而衰”的命运。以在历史上存活了四百多年的汉朝为例,自汉高祖刘邦在“楚汉争雄”之中胜出后,汉朝江山孕育而生,而在其之后的汉武帝刘彻、

  • 如何客观评价唐武宗李炎?唐武宗有哪些政绩?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武宗

    关于会昌时期的廉政建设,举措值得称赞的尚有以下事,会昌元年(841年)十一月,御史台奏请调整京城文武百官及庶人丧葬事,以为官员大办丧事,难免借机变相受贿行贿,堕败政风,对此进行限制,无疑有助于政风的廉洁。唐代官俸不高,许多官吏的薪俸收入,尚不能养家糊口,还有许多地方薪俸发放不及时,这样就难免心生他

  • 西汉皇帝之汉哀帝刘欣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哀帝,刘欣

    绥和二年三月丙戌(前7年4月17日),汉成帝刘骜死在了赵合德的怀抱中,也算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但由于汉成帝的儿子都在他之前死亡,为延续汉家天下,只能从诸侯王孙中挑一人继承王位。当时最合适的人选除了刘欣,还有中山孝王刘兴。刘欣是汉元帝刘奭的孙子,定陶恭王刘康之子;刘

  • 元朝皇帝之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忽必烈

    孛儿只斤·忽必烈,即元世祖、薛禅汗,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的弟弟,大蒙古国第五任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忽必烈以孝闻名,他熟悉汉文化,并任用汉人儒士整顿吏治和军政。其兄蒙哥即位为元宪宗,忽必烈受京兆封地,同年率军灭大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