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东吴皇帝孙亮生平介绍及评价

三国东吴皇帝孙亮生平介绍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746 更新时间:2023/12/16 19:47:23

吴国(229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三国之一,是孙权建立的国家,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占据地区又在三国东部,故也称东吴。孙吴是三国里存在时间最久的国家,历四帝,共52年(自公元222年算起是59年)。魏黄初年间,孙权名义上依附曹魏,并受封吴王。黄龙元年(229年)5月23日,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孙吴正式建国,随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对于孙权来说,于公元229年正式称帝,公元252年去世,因此,在整个三国时期,孙权作为皇帝的在位时间,显然是比较长的,也即仅次于后主刘禅。不过,在孙权去世后,东吴的第二位皇帝孙亮,却是命运多舛。建兴元年(252年),孙亮登基为帝,时年十岁。孙亮即位之后,遇到了诸葛恪、孙峻孙綝等权臣。特别是孙綝这位权臣,更是废黜了孙亮的皇帝之位。因此,对于孙亮来说,在18岁的时候就丢掉了性命。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历史上的孙亮。

首先,孙亮(243-260年),字子明,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吴国第二位皇帝(252年5月23日–258年11月9日),孙权的儿子,母为潘皇后。孙亮于赤乌六年(243年)出生,在孙权的几个儿子中,孙亮年纪最小,这促使他获得了孙权的极度疼爱。赤乌十三年(250年)十月,孙权将孙亮改立为皇太子。不久又册立其母为皇后,孙亮由此成为孙权诸子中唯一的一位嫡子。

值得注意的是,在孙亮之前,孙权先是册立孙登为太子,但是,孙登英年早逝,这让孙权痛惜不已。在孙登去世后,孙和虽然被立为太子,不过因为二宫之争,太子孙和也失去了太子之位。于是,孙亮虽然是孙权年纪最小的儿子,却最终获得了继承皇位的资格。神凤元年(252年)二月,潘皇后暴崩,四月,孙权驾崩,太子孙亮继位为帝,改元建兴。对于孙亮来说,继承皇位的时候,只有10岁左右,这和曹魏皇帝曹芳比较相似。因此,孙权同样给孙亮留下了诸葛恪等辅政大臣。诸葛恪是诸葛瑾的儿子,按照辈分,他还是诸葛亮的侄子。

建兴元年(252年)闰月,孙亮任命诸葛恪为太傅,滕胤为卫将军兼职尚书事,上大将军吕岱为大司马,朱异为镇南将军,朝廷的文臣武将都晋爵加赏。同年十月,曹魏借孙权驾崩之际,欲借机攻吴。出动15万大军,兵分三路,向东吴的东西两个方向进击。在东兴之战中,诸葛恪击败了曹魏大军。

在东兴之战中,诸葛恪在东吴的威望来到了巅峰。因为皇帝孙亮年幼,所以,东吴的朝廷大权,事实上被诸葛恪掌握了。建兴二年(253年)三月,诸葛恪率军伐魏,围攻合肥新城。不过,在这场战役中,诸葛恪却吃到了败仗。不久之后,东吴宗室孙峻暗中和孙亮联合,从而除掉了诸葛恪这位权臣。

孙峻因杀诸葛恪有功,出任丞相大将军,封富春侯。孙峻为人险恶,其骄矜程度不下诸葛恪,在他杀诸葛恪后,有多人想暗杀孙峻,但最后均事败被迫令自杀或处死。因此,这对于孙亮来说,自然不是一个好消息。正是因为孙峻这位权臣的挟持,导致孙亮依然无法执掌大权,成为类似于汉献帝刘协这样的傀儡皇帝。公元256年,孙峻派遣吕据等将领进攻魏国,但孙峻在战争期间病逝,由从弟孙綝接掌权力。大司马吕岱亦于是年去世。

太平二年(257年),骠骑将军吕据等人不满孙綝的继任,要求封滕胤为丞相。孙綝没有理会他们的诉求,转封滕胤为大司马,吕据遂与滕胤密谋推翻孙綝,但最终失败被杀。

对此,在笔者看来,正是因为孙亮无法执掌大权,所以,东吴各个大臣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较量,这导致不少朝廷重臣相继被杀。虽然这不如司马懿发动的高平陵之变那么著名,不过,这依然损耗了东吴的国力。

在此背景下,孙亮与孙綝矛盾愈深,遂与暗中与全公主孙鲁班、太常全尚、将军刘承谋划准备诛杀孙綝。不过,孙亮的谋划,还是走漏了消息。孙綝得知孙亮等人的密谋后,当机立断,连夜率领部曲抓捕了全尚,派其弟孙恩杀死刘承,甚至还派兵包围了孙亮所在的皇宫。对此,孙亮大怒,上马带鞬执弓欲出,说道:“孤是先帝的嫡子,在位已有五年,谁敢不服从?!”侍中近臣等一起拉住孙亮。孙亮终于不得出,哀叹二日不进食,并责备全皇后道:"你父亲如此昏庸,几败国事!“又召她兄弟全纪,全纪说:“我父亲奉诏不慎,辜负了陛下,我没有脸面再见圣上了。”于是自杀,这意味着孙亮铲除权臣计划的彻底失败。

东汉末年,汉献帝刘协想要借助于伏皇后所在的家族势力,以此从曹操手中夺回大权,结果事情败露,伏皇后一族遭到了诛杀。现在,孙亮采用了类似的策略,也即借助于皇后所在的外戚,但结果依然没有成功。当然,这无法保住孙亮的皇帝。对于权臣孙綝来说,可谓一不做二不休,已经决定要废黜皇帝孙亮了。

最后,公元258年,孙綝遂废孙亮为会稽王,逼迫孙亮夫妇离宫,由将军孙耿押送到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居住。在废黜孙亮后,孙綝又改立孙亮异母兄琅琊王孙休为帝,是为吴景帝。因此,和曹魏皇帝曹芳一样,孙亮也失去了皇帝的宝座,都遭到了权臣的废黜。不过,曹芳最终获得了善终的结局,而孙亮的结局则比较凄凉。

永安三年(260年),孙亮的封地会稽传出谣言,说孙亮将返回建业复位。经审判后,孙亮再被贬为候官侯(候官,今福建省闽侯县),并将他送去侯官,孙亮丧命于押送途中,押送的人都认罪伏法。据《吴录》记载,孙亮可能是自杀,也有人说是被景帝孙休派人毒死的,终年18岁。

对此,在笔者看来,不管是什么原因,孙亮都在18岁的时候就丢掉了性命,而且还是客死异乡。所以,到了西晋太康年间(280年至289年),前吴国的少府卿戴显上为孙亮请求,于是迎其遗骨回建业并葬在赖乡(今江苏省南京市溧水)。总的来说,在汉末三国时期,年幼的皇帝即位,往往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对此,《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评价:“孙亮童孺而无贤辅,其替位不终,必然之势也。”对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 孙亮

更多文章

  • 如何客观评价汉元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元帝

    西汉经过数代的积累,终于在汉武帝时期开始走向强盛,虽然受战争的影响,后期有衰落的迹象,但经过汉昭帝和汉宣帝的努力,又重新走向了鼎盛。然而,重回巅峰的西汉帝国,在汉宣帝之后,很快就走向了衰落。在这之后的五十多年,西汉就被王莽所取代而灭亡。汉元帝,就被认为是西汉由盛转衰的根源。因为他在位期间,极度信任

  • 如何客观评价宋高宗赵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高宗

    中国历史上从秦始皇开始,一共有过400多个皇帝,这些皇帝也是形形色色,相比于清朝和明朝来讲,宋朝不知道是因为时代久远还是什么其他的原因,感觉大众相比于明清两代甚至是更远一些的唐朝都要更陌生一些,很多人知道宋朝名将岳飞,但是对杀了他的皇帝赵构却不太了解。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赵构作为皇

  • 如何客观评价唐高宗李治的功过?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高宗

    唐太宗在去世之前为他的儿子李治操碎了心,也帮他物色好了辅佐的大臣,这才放心的将国家交给李治。而在历史上很多人都对李治是没有什么太高的评价的,主要原因就是很多人都认为是李治对武则天的放纵,才导致了后来武则天登上了地位,成为中国唯一的女皇帝。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这种说法也并不是完全

  • 宋仁宗赵祯的性格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仁宗

    随着电视剧《清平乐》的热映,由演员王凯饰演的男主角宋仁宗进入大众视野。在此之前一些群众可能并不熟悉宋仁宗这一历史形象,而是对秦始皇、乾隆、雍正等历史人物了解比较多。宋仁宗赵祯之前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可能就是民间故事狸猫换太子中。历史上赵祯的生母确实不是刘后所生,而是李宸妃所生,但这件事与包拯没有关系,

  • 南宋历代皇帝列表盘点 南宋皇帝个人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南宋

    南宋是北宋灭亡后由宋室皇族在江南建立的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科技进步的朝代。历经九位帝王,一百五十二年。自1127年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即位,迁都杭州,到公元1279年陆秀夫负卫王投海自尽,宋朝结束史称南宋。共历经九帝,其中病死的六帝,国亡跳海而死的一帝,在元军追击下惊吓而死的一帝,被

  • 如何评价汉顺帝刘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顺帝,刘保

    东汉的皇帝列表中,除了汉光武帝、汉明帝还有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之外,其他的皇帝都是皇太后和太监手中的傀儡,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混到这份上也算凄凉了,他们中也有人去反抗,希望断掉太监和太后的联盟,重新启用文臣集团,其中第一个尝试的,就是东汉的第七任皇帝:汉顺帝刘保。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

  • 明穆宗朱载垕的政绩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载垕

    朱载垕:即明穆宗,明朝第十二位皇帝,登基前的内忧外患使他关心朝局,对他登基后处理政务有着较大的影响。即位后倚靠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大臣的尽力辅佐,实行革弊施新的政策,海内外得到大治,史称隆庆新政。话说公元1567年朱载垕登基,除了发生了“庚戌之变”外,没发生过大的变故。在

  •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拓跋濬

    拓跋濬(440年~465年),字乌雷,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鲜卑族。北魏王朝第五位皇帝(452年~465年在位),太武帝拓跋焘之孙,景穆皇帝拓跋晃长子,母为恭皇后郁久闾氏。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聪明敏达,风仪异常。正平二年(452年)三月,中常侍宗爱弑杀太武帝拓

  •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拓跋宏

    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汉名元宏,即北魏孝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生母李夫人。北魏第七位皇帝(471年9月20日-499年4月26日在位)。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简介皇兴三年(469年),册立皇太子

  • 明孝宗朱祐樘生平介绍及评价 明孝宗的政绩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孝宗

    清军入关后,从顺治二年设立明史馆,一直到乾隆三年,终于完成了《明史》的编撰。一部史书,编了94年,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很多人认为,清人编撰的《明史》,对明朝肯定有所黑化,其实,这种臆测并不属实。在“二十四史”中,《明史》材料翔实、行文简洁,是一部质量较高的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