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武宗是明君还是昏君

明武宗是明君还是昏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955 更新时间:2024/1/15 17:36:49

朱厚照(1491年-1521年),即明武宗(1505年1521年在位),明朝第十位皇帝,在位期间年号正德。如果说历史上有哪个皇帝是顽皮任性排第一的,非他莫属。据说清朝时,皇子们如读书不认真,师傅往往训斥:“你们想学朱厚照吗!可见他的反面事迹有多么光辉。

朱厚照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自小就被视为掌上明珠,他机智聪颖,喜欢练武、骑射、玩打仗。弘治十八年(1505年),朱祐樘去世前,把15岁朱厚照托付给顾命大臣,交待好我这个儿子比较顽皮,一定要多加指导。大臣们含泪答应,一定会尽心辅佐新皇帝。朱厚照也表示要好好学习,努力进步,做个好皇帝。

好景才过了4个月,有一天,太傅张懋发现皇帝不见了,急忙问大家,各大臣也一脸懵逼。皇帝丢了?那还不赶紧找!结果听一小太监说,皇帝朱厚照微服出宫,领着几个太监跑出去玩了,而且还可能是去风月场所了。

把皇帝找回来以后,张懋痛心疾首、老泪纵横,劝说皇帝切不可这么做;吏科给事中胡煜也对武宗不重视学习、自觅淫乐的行为提出规谏。大臣们也纷纷表示,皇帝你可不能这样啊,你现在正是好好学习的时候,身为帝王,要正心以视朝廷,力图天下之治。朱厚照自觉理亏,也点头答应了。

可惜朱厚照坚持了不到2个月,就被顾命大臣、大学士刘健上疏批评:“皇上你最近上朝经常迟到,而且动不动就免朝不来,处理政事越来越少,玩游戏的时间却越来越多”。可见武宗在正德元年六月,已经沉溺于逸乐,怠荒于朝政了。刘健还要求朱厚照:不可骑马到处乱跑,随意出入皇宫,不可宠信太监,没事总去郊游划船玩;不可养鹰斗狗、在宫里玩打仗等等。

朱厚照不干了,这群大臣们真是够烦,我做太子时想干啥干啥,当皇帝了反而不自由,凭受你们的约束?因此朱厚照索性放开了,任由大臣们说去吧。大臣们不好玩,我还有一帮好玩的狐朋狗友太监们陪我玩。于是乎,朱厚照玩得越来越离谱:

一、玩出花样,“沉浸式体验”。

他先是在宫中模仿街市的样子建了许多店铺,让太监扮做老板和百姓,他扮演顾客,与他们讨价还价,乐在其中。后来还觉得不过瘾,于是又模仿青楼,让宫女们扮演青楼女子,他挨家进去听曲、淫乐,后宫搞得乌烟瘴气。朱厚照还指挥太监们列队布阵,分为两派打仗,他指挥作战。更绝的是,打仗可不是随便玩玩,居然用上了火枪和大炮,在宫里那叫一个惊天动地。宫外不知道的,恐怕都以为发生政变了。还有一次,乾清宫因玩灯而失火,对着冲天的火光,竟然戏笑着说好一棚大焰火。

二、建立豹房,日夜作乐。

朱厚照觉得宫里规矩多,烦那个地方,于是建了离宫叫作“豹房”,里面有许多乐户、美女还有野兽供朱厚照玩乐。后来豹房逐渐成为他的政治中心,被他称为“家里”,很少回宫。

三、重用太监,“八虎”横行。

“八虎”是指八个太监,以刘瑾为首,包括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称为作“八虎”。他们横行无忌,利用皇帝的宠爱。尤其是刘瑾,他为人阴险狡猾,权倾朝野,朝廷中无人不恨,无人不怕,却又只好顺从,人称“立地皇帝”。后来八虎们太过嚣张,最终也被朱厚照所灭。

四、寻花问柳,但也钟情于人。

由于经常寻花问柳,到了后来,只要朱厚照不做出什么出格的事,大臣们干脆不再管他。直到有一天,他把一个孕妇招进宫里。这可把大臣们吓坏了,这要是省下孩子,算怎么回事!这事过去不久,他又看上了一个乐工刘氏,于是又纳刘氏为妃,而且对刘氏宠爱至极,后宫都将刘氏称为刘娘娘。后来有一次打仗时想要把她接来,于是派人去接,但刘娘娘不见信簪不去。朱厚照便独自一人昼夜兼行跑亲自去接,算得上是重情。

五、自封将军,亲自上阵。

正德十二年(1517年),朱厚照下了一道圣旨,封“朱寿”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并为他营建镇国府。大臣们面面相觑,朱寿是谁?结果搞了半天原来朱厚照的别名,他自封为将军,并规定往来公文一律以威武大将军钧帖行之,令兵部存档,户部发饷,这事可是历史上皇帝中的唯独一份。

玩打仗毕竟是假的,玩久了就没意思了,于是朱厚照就真的亲征打仗了。这一仗史称“应州大捷”,明军大败鞑靼军,立下了一战功。后来记载用了“乘舆几陷”这四个字,说明战事还颇为凶险,他本人甚至还亲手杀敌一人。但这场战役在正史记载也有很多疑点,比如说:数万明军对五万蒙古铁骑,双方将近十万人,恶斗一天,明军阵亡52人,蒙古死了16人,后来蒙古就不敢随便侵犯了。怎么可能10万人砍一天就死这点人,而且就边境稳固了?

朱厚照的还有一次亲征是平定宁王朱宸濠反叛。他听说这个消息后高兴坏了,激动的不得了,立刻下令御驾亲征。结果队伍出京还没走多远,那边的叛乱被一个叫王阳明的南赣巡抚平定了,还把捷报送了过来。朱厚照心中非常不悦,他隐匿捷报,继续南行。王阳明无奈,只好献出宁王,让皇上再捉一次后,把功劳都记在“朱寿大将军”头上才算平息此事。

六、最终死在“玩乐体验”上。

正德十五年九月,朱厚照经过清江浦,看见水上风景优美,突发个想法要捕鱼,而且要亲自体验,自己驾着小船自己撒网。结果船体失去平衡,他跌落水中。朱厚照又不会游泳,水呛入肺,引发了肺炎。正德十六年(1521年)正月,朱厚照可能是因肺炎咳血而亡,时年31岁。

朱厚照到底是个昏君还是好皇帝?

朱厚照不算是一个好皇帝,但也不算是个昏君,可以说一个从小被宠坏的人,他一生贪杯、尚武、无赖、好玩,但也有知识、有能力、也有做事底线;他性格叛逆、好奇、冒险,他追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极具个性色彩的人。在位期间,他多次赈灾免赋,抵御边境侵犯,也有可称道之处,因此也被奉以“明武宗”。

标签: 明武宗

更多文章

  • 宋真宗赵恒生平简介 历代对于宋真宗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真宗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家喻户晓的名言,大家可知出于何人之口呢?其实这句千古名言就是宋真宗赵恒之口,下面就为大家着重介绍宋真宗赵恒的生平事迹与死因。【人物简介】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初名赵德昌,后

  • 大理国历史介绍 大理国历代皇帝列表 大理国有少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大理国

    如今的大理国已经成为了白族自治州,其面积要远远比古代的大理国疆域要小得多。古代的大理国疆域涵盖了云南省全境、贵州西南部、四川西南部,以及缅甸、老挝、越南北部等广大地区。当中原王朝身陷“三百年魔咒”不能自拔时,大理国一口气活到了317岁,只比两宋加起来只少2岁。如果算上段氏去帝

  • 东汉汉恒帝刘志到底是昏君还是隐君?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恒帝

    《出师表》中有这么一段:“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汉帝国的衰弱,真的是由汉恒帝开启的吗?那么为什么又是上谥号为“恒”,根据《周礼-谥法》:“辟

  • 如何评价明景帝朱祁钰?朱祁钰“明代宗”庙号的历史由来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景帝

    明景帝朱祁钰,明宣宗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母吴贤妃。大明朝第七位皇帝(1449年―1457年当政),年号景泰(1450年1457年)。朱祁钰出生于宣德三年(1428年),长兄明英宗登基后被封为郕王。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兵败被瓦剌俘虏。为免主少国疑,于谦、王直等

  • 宋英宗赵曙的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英宗,赵曙

    宋英宗赵曙(1032年2月16日-1067年1月25日),原名赵宗实,后改名赵曙,宋朝第五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曾孙,商王赵元份之孙,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宋仁宗赵祯养子。赵曙幼年时被无子的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赵宗实。担任左监门卫率府副率,后历任右羽林军大将军、宜州刺史、岳州团练使、秦州防御使。嘉

  • 十六国时期汉赵皇帝刘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曜

    刘曜出身世家,被刘渊抚养长大。他身材威武,气质卓越,武艺高强。他身上散发着贵族的气质,特别是两道白色的眉毛更增添了他与众不同的气息。刘曜爱好武艺,自幼便跟随军队里的武将一同习武。待刘曜成年以后,之前很多教授过他武功的人都败于他的拳脚之下。平日里除了研究兵法,刘曜还非常喜欢练习毛笔字,写得一手好草书

  • 清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皇帝

    庙号谥号姓名年号统治时间陵墓始祖布库里雍顺未在位肇祖原皇帝孟特穆未在位清永陵兴祖直皇帝福满未在位清永陵景祖翼皇帝觉昌安未在位清永陵显祖宣皇帝(以上为追尊)塔克世未在位清永陵清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努尔哈赤天命1616年-1626年清福陵清太宗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

  • 唐朝皇帝列表庙号谥号年号在位时间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

    唐高祖李渊李渊(566年 ~ 635年)是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的父亲李昞是西魏的太尉,死后被追封为唐国公。李渊七岁时他父亲逝世,他世袭为唐国公。李渊是隋炀帝的姨表兄弟,他的母亲和隋炀帝的母亲是鲜卑贵族独孤氏的亲姐妹,他曾深受隋炀帝的重用。615年李渊被调任到太原,太原也是他起家的大本营。在太原李渊成

  • 宋仁宗赵祯:被誉为早稻引进者和钞票发明家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仁宗

    宋仁宗赵祯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电视剧《清平乐》,为我们展示了宋仁宗赵祯温情脉脉的一面。但是看宋仁宗吃饭,我们也会产生一个疑问:他和妃嫔的主食,为啥是馒头烙饼而不是大米饭?当然,这个馒头是现在的说法,在宋朝叫炊饼,也就是潘金莲

  • 如何评价前秦皇帝苻坚?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苻坚

    苻坚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政治家,前秦帝国的第三位君王。不过作为最后一个君王,他在历史上还是非常受争议的。反正就是做了很多好事,但是还是会因为一个不好的事情被否定所有。那么在历史上,苻坚是一个怎样的历史人物呢?他是不是一个好的君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苻坚是个怎样的历史人物一提到苻坚,大家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