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皇帝唐睿宗李旦生平介绍评价

唐朝皇帝唐睿宗李旦生平介绍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390 更新时间:2024/1/16 9:25:52

唐朝第五位皇帝:唐睿宗李旦简介(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唐睿宗,名旦,又名旭轮,汉族,唐高宗第八子,武则天幼子,唐中宗为其兄长。他一生两度登基,两让天下,在位时间文明元年至载初二年(684年至690年)和景云元年至延和元年(710年至712年),共在位8年。公元712年禅位于子李隆基(唐玄宗),称太上皇,居五年,崩,享年五十五,葬于桥陵。谥号玄真大圣大兴皇帝。

父亲:高宗李治

母亲:武则天

皇后:刘氏

子女:6子,11女

继位人:儿子玄宗李隆基

最得意:历经政治风云变幻,一生平安无事

最失意:两次登基,执政不足8年

最不幸:皇后刘氏和窦妃死无下落

最痛心:历经十几次宫廷政变

最擅长:草书、隶书

谥号: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庙号:睿宗

陵墓:桥陵

年号:文明、景云、太极、延和

人物简介

李旦(公元662-716年):即唐睿宗,又名旭轮,唐高宗李治第八子,则天顺圣皇后幼子。文明元年、景云元年两次称帝,共在位8年,禅位于玄宗,称太上皇,居五年,崩,年五十五,葬于桥陵(今陕西省蒲城县西北三十里处)

龙朔二年(662年)六月二十二日生于长安蓬莱宫含凉殿,史载“谦恭孝友,好学,工草隶,尤爱文字训诂之书”。初封殷王,寻改封豫王、冀王,又改封相王,高宗末年,仍封豫王。嗣圣元年(公元684年)二月,则天皇后废中宗为庐陵王,于同月已未日立睿宗为帝,改年号为“文明”。

睿宗立,则天皇后仍命帝居住于深宫,不得参与朝政,所有军国大事由则天皇后处理,睿宗毫无实权,甚至连干预国家大政的权力都没有,沦为傀儡。公元690年9月,则天皇后称帝,改国号为周。废睿宗,封他为皇嗣,改名武轮,迁居东宫。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武则天又改立中宗为储君。睿宗则贬为亲王,封号相王,他的五个儿子(李成器、李成义、李隆基、李隆范、李隆业)被封为郡王。神龙元年(705年),宰相张柬之等五人发动神龙革命,杀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逼武则天退位,迎中宗复辟,不久武则天去世。中宗封睿宗为安国相王,随即辞去。景云元年(710年),中宗驾崩,传说是被韦皇后毒杀,少帝李重茂登位,改元唐隆。

同年6月,睿宗的三子临淄王隆基发动羽林军攻入宫,讨杀韦皇后及安乐公主、上官婉儿、武延秀等。与太平公主一起拥立睿宗复位,废黜殇帝李重茂,改年号为“景云”,史曰唐隆之变。六月二十四日睿宗复辟于承天门楼,大赦天下,与其子李隆基一起铲除了韦皇后一党的势力。在位初期太子李隆基与太平公主之间的斗争愈发激烈,太平公主极力想除掉太子,独揽朝政,时文武大臣中有一大半依附于太平公主,7个宰相中有5人由她推举,而李隆基则欲巩固自身势力,为继位铺平道路。公元712年7月,唐睿宗无法面对与平衡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争端,禅位于太子李隆基,自称太上皇,每五天在太极殿接受群臣的朝贺。

开元四年六月二十日(716年7月13日)病逝于长安宫中的百福殿,享年55岁。公元716年6月病死。

人物评价

史书中说他“谦恭孝友,好学,工草隶,尤爱文字训诂之书”,应该不是虚誉。著名的景云铜钟(今藏于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的铭文和武则天的母亲杨氏顺陵(位于今陕西咸阳)的墓碑都出自睿宗的手笔。睿宗一出生就拥有了亲王爵位,尔后又两次做皇帝,这样的经历只有他的同胞皇兄唐中宗皇帝可与之相比。但是,作为李唐皇室的成员,像他那样还做过皇嗣(候补性质的皇位继承人),又曾经被建议做皇太弟,而且还做过太上皇的,却没有第二位了。不仅如此,在所有的帝王当中,有做过皇帝的父亲者并不稀奇,但是同时又拥有一个也做过皇帝的母亲的就不多了。父母都做过皇帝的,历史上只有睿宗和中宗弟兄俩。睿宗更加与众不同的是,他的三个哥哥(均武则天所生)都被立过皇太子,年长的两位都没能够即位;他自己的儿子中也是长子与帝位无缘,最终是三郎继位做了皇帝,即玄宗李隆基。

在那个宗室往往遭遇杀身之祸的多事之秋,睿宗每每能够自保平安并得以善终,用《旧唐书·睿宗纪》的话说:“自则天初临朝及革命之际,王室屡有变故,帝(睿宗)每恭俭退让,竟免于祸。”这说明睿宗确有过人之处。历史上被称为“睿宗”的还有后来元朝建立之前的蒙古汗国时期的拖雷(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幼子,在成吉思汗死后暂代国政),唐睿宗以前以“睿宗”被列于太庙的,还没有第二位。是不是睿宗之“睿”就能称得上是英明通慧、仁圣睿智之人呢?那我们就不妨一起来看唐睿宗的一生行止,是不是够得上这个“睿”字!唐睿宗两次让位的性质、地位不同,第一次被夺位,第二次是禅让。第一次是名为皇帝,实则囚犯,被立为皇帝却在别殿连朝臣谒见都没有,正殿都去不了,当了近七年的囚徒皇帝,让位给母亲的唐睿宗也是一位杰出的人杰,能在妻子被冤杀自己被诬告时从容镇静,要是有丝毫异常情绪就完了,当时武则天已经想立武氏太子了,看他依然恭敬、孝顺,没有因为妻子被杀而疏远、记恨自己,就把诬告他的婢女杀了,以后李旦在十多年的拘禁中,教育儿女,抚养兄长的遗孤,不断历练,终成大器。在突厥、契丹攻打中原时,武则天为了缓解内部压力把唐中宗接回首都,又是他坚辞太子后,自己联系、笼络了很多能人,密切观察时局,在母亲病重权臣乱政时,领导发动政变恢复了唐朝,固辞皇太弟、宰相,功成身退有气节。第二次禅让时就已经是太上皇,五日一次接见朝臣,三品以上官员任免自己说了算,书称朕让皇帝称予,是真正最高统治者。后因听信太平公主谗言,欲废皇帝,但自己又犹豫万分,终至玄宗起兵,先是包围太平公主府,然后自己惨遭软禁,此后睿宗算是真正隐退。观其一生,他不仅自己文才武略出众,培养出的两个儿子也优秀,长子也是以谦让著名,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仅此就足以让他成为唐朝的功臣。

标签: 唐睿宗

更多文章

  • 唐中宗李显之后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中宗

    唐中宗李显之后的皇帝是谁唐中宗李显之后的皇帝是唐睿宗李旦,也就是他的亲弟弟,他们都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儿子,李显和李旦的人生命运和性格都很相似,李显曾经两次即位当皇帝,而李旦也是两次当皇帝,巧合的是,李显两次当皇帝之后的皇帝都是李旦,这真是历史的巧合。李旦也跟他哥哥一样懦弱无能,才能平庸,而且两

  • 如何评价唐朝皇帝唐僖宗李儇?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僖宗

    唐僖宗李儇(862年6月8日―888年4月20日),初名李俨,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第十九任皇帝(873年888年在位),唐懿宗李漼第五子,母为惠安皇后王氏。初封普王,热衷游乐,擅长马球。唐懿宗弥留之际,在宦官田令孜等人拥戴下,成为皇太子,改名李儇。咸通十四年(873年),柩前即位,时年

  • 如何评价唐朝皇帝唐昭宗李晔?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昭宗

    唐昭宗李晔(867年3月31日904年9月22日),初名李杰,陇西成纪(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第二十位皇帝(888年904年在位)。唐懿宗李漼第七子,唐僖宗李儇同母弟。人物简介攻书好文,尤重儒术,神气雄俊。初封寿王,领幽州大都督。文德元年(888年),在宦官杨复恭拥立下,正式即位。当时,大唐帝国在

  • 如何评价唐朝皇帝唐懿宗李漼?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懿宗

    唐懿宗李漼(833年12月28日-873年8月15日),初名李温,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第十七位皇帝(859年873年在位),唐宣宗李忱长子,母为元昭皇后晁氏,生母应为恭宪皇后王氏。大和七年(833年),生于藩邸。器度沉厚,姿貌雄杰,初封郓王。大中十三年八月(859年),唐宣宗驾崩后,在

  • 如何评价唐朝皇帝唐宪宗李纯?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宪宗

    唐宪宗李纯(778年3月17日820年2月14日),本名李淳,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第十一位皇帝(除武则天和唐殇帝外,805-820年在位),唐德宗李适孙子、唐顺宗李诵长子。贞元四年(788年),册封广陵郡王。贞元二十一年(805年),立为太子,改名李纯,监国理政。同年八月,继承皇位。在

  • 如何评价唐朝皇帝唐顺宗李涌?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顺宗

    唐顺宗李诵(761805?),字号不详,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第十位皇帝,唐德宗李适长子,母亲为昭德皇后王氏。初以皇孙,册封宣城郡王。唐德宗即位。进封宣王,册立为太子。慈孝宽大,仁而善断,涉猎诸艺,擅长隶书。贞元元年,组织了“奉天保卫战”的胜利。贞元二十一年(80

  • 如何评价唐朝皇帝唐德宗李适?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德宗

    唐德宗李适(kuò)(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祖籍陇西成纪,唐朝第九位皇帝(除武则天和唐殇帝外,779年6月12日-805年2月25日在位),唐代宗李豫长子,母为睿真皇后沈氏。李适最初被封为奉节郡王。宝应元年(762年)担任天下兵马元帅,改封鲁王、雍王,在名义上统军平

  • 如何评价唐朝皇帝唐代宗李豫?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唐代宗

    唐代宗李豫(727年1月9日-779年6月10日),初名李俶(chù),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第八位皇帝(除武则天和唐殇帝外,762-779年在位),唐肃宗李亨长子,母为章敬皇后吴氏。唐开元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李豫生于东都洛阳上阳宫,[1][2]宇量弘深,仁孝温恭。初以皇孙

  • 隋文帝有什么历史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隋文帝

    虽然隋朝在我国的历史上存在的时间非常短,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四年间,锐意改革、政绩卓著。但是在位晚期逐渐多疑,杀害功臣,并且听信文献皇后之言,废黜太子杨勇立晋王杨广为太子,埋下了亡国的祸根。仁寿四年(604年)在仁寿宫离奇去世。终年六十四岁,庙号高祖,谥号文皇帝,葬于泰陵。可是不能否认的是,隋朝的开国之

  • 如何评价曹魏末代皇帝曹奂?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奂

    在中国两千多年帝制历史,傀儡皇帝有很多,最著名那位当然是东汉王朝的汉献帝刘协,他是以曹操为首的曹氏家族的傀儡,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中的天子就是汉献帝。曹操把汉献帝架空成傀儡,不过是将来篡夺皇位的准备,只是他还没来得及篡夺皇位就死了,于是曹操次子曹丕秉承父志,废掉了汉献帝,正式篡夺皇位,建立曹魏王朝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