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武帝和汉宣帝谁的功绩更高?

汉武帝和汉宣帝谁的功绩更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057 更新时间:2023/12/12 9:44:10

汉宣帝刘询,原名刘病已,是汉武帝刘彻的曾孙,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在他的统治下,汉朝被推向了繁荣的巅峰,成为了综合国力在当时最为强盛的国家,刘询也因此成为当时正式拥有庙号的四位皇帝之一。

汉武帝刘彻从为政举策等方面来讲也是一代明君,但是明显没有汉宣帝的高,而且,对历史上的影响也有着些许争议,但是汉武帝在历史上却有着比汉宣帝更加深远的影响和更高的声望,这是为什么呢?

武帝虽不及宣帝成就高,但开辟了先河奠定了基础

有一句话“华夏帝制,起于始皇,立于汉武 。”其中的立于汉武就是说的汉武帝,可见汉武帝对中国的历史有多大的影响了。

首先在思想文化方面,汉武帝听从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这一建议虽然让其他法治思想被压制,不能得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美好局面,但是这一举策让,儒学在中国古代站稳了脚跟,也为汉朝对天下的统治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在推广儒学的同时,并没有减少对法治的重视,汉武帝通过利用法制使得诸侯王不得不分封诸子为候,实行推恩令,大大的削弱了诸侯国的权利,加强了中央集权。这种以儒为主、以法为辅的治理方式,不仅让百姓可以放心朝廷对百姓是关心的,而且加强了对官员的要求,减少了官员剥削平民的现象。

在军事方面,汉武帝征战四方,任用贤才,使中国的疆土得以开阔,并且成为了历史上的几个“第一”。汉武帝从继位到去世,一直都在和匈奴以及非汉朝的势力作战,一生都在致力于开拓汉朝的疆土,在北边,任用卫青霍去病等人一直在对抗匈奴,西边派张骞出使西域,开拓了西域市场,并且开辟了丝绸之路,使得汉朝对外贸易更加便利,南边开拓了闽越,除此之外,征服朝鲜,开拓西南,为汉朝的疆土开辟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什么宣帝不及武帝有名,但却把汉朝推向了发展的高潮?

刘询出生时遇上了巫蛊之祸,年仅五个月的他受牵连入狱,直到五年后快要去世的武帝仿佛醒悟过来,大赦天下才得以出狱,童年实惨。

后来昭帝驾崩,刘询被霍光推上皇位,其实就是个傀儡皇帝,但刘询用自己的智慧韬光养晦、熬死了霍光,之后将霍家势力连根拔起,刘询的亲政之路足可见其智慧与能力。

宣帝时期高于武帝的一个原因是,武帝重视武治,而宣帝既重文治又重武治,文武全面开花。由于刘询早年身世坎坷,常年在民间流浪,就算后来被接到宫中,也经常偷跑出来玩,所以深知民间疾苦,更加体恤百姓,对于百姓也是宽厚有加,对于百姓之中的恶性采取的是宽大处理的手段而不是强治,得以俘获民心。

在经济上整顿了武帝昭帝时在工商管理政策方面的诸多弊端,严格治理贪污腐败等。由于宣帝时期政治清明,才能让手持《史记》的杨恽放心的传播《史记》,得以让《史记》来到世人面前。

在军事方面,宣帝继续向西征服匈奴。由于有了武帝时期四处征战的战果,让四周各国对汉朝有了敬畏之心,乖乖臣服于汉朝,所以宣帝才能在进击匈奴时不动用自己国家的兵力,而是巧妙地利用臣服于自己国家的外来军队。加上匈奴内乱,使汉朝击败匈奴更加轻松,匈奴呼韩邪单于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于是于公元前51年,亲自前往长安,正式向汉朝屈服称臣,汉朝和匈奴开始了一段比较和平的时光。

由于文治武治相结合,加上宣帝深明大义,宽厚待人,为政清明,加上武帝时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把汉朝推向了鼎盛时期,政治一片清明,宣帝也被尊为一代明君。

但是如果没有武帝时期四处征战,攻打匈奴奠定的基础,没有武帝将儒家思想推到崇高的境界所奠定的思想文化基础,宣帝把汉朝推向顶峰恐怕也不会这么轻松。再加上在宣帝之前,前有刘邦,后有武帝刘彻两大名人,在汉朝皇帝里面,他的锋芒也被遮盖了些,所以知名度才不如武帝。

标签: 汉武帝

更多文章

  • 后唐明宗李嗣源是个怎么样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嗣源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后唐明宗李嗣源的相关介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后唐第二任国主明宗通过对庄宗在任期间一些荒唐制度的改革,例如伶官、宦官之患,例如门第晋升高管等腐朽制度,一一剔除。明宗加大对农业的重视,知道农业稳定就会民心稳定,通过一系列赋税等改革,促使后唐农业生产凋弊的局面有所改观。然而后唐明宗李

  • 五代后唐皇帝列表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后唐

    后唐(923年936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定都洛京(今河南洛阳),传二世四帝,历时一十四年。后唐是五代十国时期统治疆域最广的朝代。“五代领域,无盛于此者”。“时梁晋吴蜀四分天下,后唐以一灭二,天下四分已得三分”。891年河东节度使李

  • 南燕开国皇帝慕容德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慕容德

    慕容德(336年-405年10月18日),后改名慕容备德,字玄明,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前燕文明帝慕容皝幼子,母公孙氏,前燕景昭帝慕容儁、后燕成武帝慕容垂皆为其兄,五胡十六国时期南燕开国皇帝。太和四年(369年),在枋头之战中,随兄慕容垂打败东晋的军队。太元九年(384年),慕容垂建立后

  • 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拓跋珪

    北魏道武帝(371年409年),又名涉珪、什翼圭、翼圭、开,北魏开国皇帝,鲜卑族人。他是代王拓跋什翼犍的孙子,献明帝拓跋寔的儿子,太武帝拓跋焘的爷爷。376年,拓跋珪被其母亲贺兰氏携走出逃。385年,15岁的拓跋珪趁乱重兴代国,在盛乐即位为王。又在次年即386年改国号“魏”,

  • 十六国时期后秦政权的开国君主姚苌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姚苌

    后秦武昭帝姚苌(330-393),字景茂,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西)人,羌族。十六国时期后秦政权的开国君主,384-393年在位。姚苌是羌族首领姚弋仲的第二十四子,姚襄之弟。姚苌年少时已聪慧明智,多有权略,豁达率性,并没有专注於德行和学业之上,而其众位兄长都认为他很特别。後来姚苌跟随姚襄四处出兵,经常

  • 后燕皇帝慕容垂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慕容垂

    慕容垂(326-396),字道明(一字叔仁),燕文明王慕容皝第五子,兰淑仪所生,昌黎棘城鲜卑人。384年至396年在位,史称后燕成武帝。原名慕容霸,字道业,小字阿六敦;慕容儁在位时期赐名垂夬[quē],以此来奚落他“坠马折齿”糗事;后慕容垂夬跟据谶文,省“夬&rd

  • 五胡十六国之前燕皇帝慕容儁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慕容儁

    慕容儁(319年-360年),一名慕容俊,字宣英,小字贺赖跋,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二子 ,十六国时期前燕第二位皇帝。慕容儁即位时名义上仍为东晋的燕王,然而于352年正式称帝独立。慕容儁在位期间消灭了冉魏,入据原本由后赵所占领的中原地区,并移都邺城,大燕进入鼎盛时期,终

  • 前燕雄主慕容儁是怎样的人 如何评价慕容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慕容儁

    慕容儁(319年-360年),一名慕容俊,字宣英,小字贺赖跋,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二子 ,十六国时期前燕第二位皇帝。慕容儁即位时名义上仍为东晋的燕王,然而于352年正式称帝独立。慕容儁在位期间消灭了冉魏,入据原本由后赵所占领的中原地区,并移都邺城,大燕进入鼎盛时期,终

  • 中国历史上十大最昏庸的皇帝盘点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第十位:周幽王(公元前795年--公元前771年)姬姓,名宫湦。西周第十二任君主,在位期间,关中地区发生地震,山崩和河水枯竭等严重自然灾害,周幽王不仅不体恤民情,反而更加奢侈腐化,贪得无厌,而且历史上最有名的烽火戏诸侯,就发生在他身上。据《史记》记载,褒姒不爱笑,周幽王想出各种办法让她笑,但褒姒始终

  • 唐朝皇帝唐睿宗李旦生平介绍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睿宗

    唐朝第五位皇帝:唐睿宗李旦简介(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唐睿宗,名旦,又名旭轮,汉族,唐高宗第八子,武则天幼子,唐中宗为其兄长。他一生两度登基,两让天下,在位时间文明元年至载初二年(684年至690年)和景云元年至延和元年(710年至712年),共在位8年。公元712年禅位于子李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