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和帝刘肇生平简介:汉和帝刘肇的故事是怎样的?汉和帝刘肇是怎么死的?

汉和帝刘肇生平简介:汉和帝刘肇的故事是怎样的?汉和帝刘肇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786 更新时间:2023/12/6 3:53:17

汉和帝刘肇生平简介:汉和帝刘肇的故事是怎样的?汉和帝刘肇是怎么死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汉和帝刘肇生平简介

刘肇(79年―105年2月3日),即汉和帝(88年105年在位),东汉第四位皇帝,建初四年(79年)出生,汉章帝刘炟第四子,生母为梁贵人,过继给皇后窦氏为继子。

建初七年(82年),汉章帝废太子刘庆,立刘肇为皇太子。章和二年(88年),汉章帝逝世,刘肇即位,养母窦太后临朝称制。永元四年,刘肇联合宦官扫灭窦氏戚族,亲政后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时人称之为“永元之隆”。

元兴元年病逝章德殿,终年27岁。谥号为孝和皇帝。庙号穆宗,葬于慎陵。

汉和帝刘肇的故事

一、早年经历

刘肇,是汉章帝刘炟第四子。其母梁贵人是褒亲愍侯梁竦之女,建初二年(76年)入宫。

建初四年(78年),生下刘肇。后被窦皇后诬陷,忧郁而死,窦皇后亲自抚养刘肇,视如己子。

建初七年(82年)六月十八日,汉章帝废皇太子刘庆为清河王,改立刘肇为皇太子。

二、登基为帝

章和二年(88年)二月三十日,汉章帝去世,皇太子刘肇继位,即为汉和帝,尊嫡母窦皇后为皇太后,因刘肇年幼,由窦太后临朝称制。

窦太后把哥哥窦宪由虎贲中郎将提升为侍中,掌管朝廷机密,负责发布诰命;让弟弟窦笃任虎贲中郎将,统领皇帝的侍卫;弟弟窦景、窦环均任中常侍,负责传达诏令和统理文书。这样,窦氏兄弟便都在皇帝周围的显要地位,从而掌握了国家政治的中枢。

窦太后将政权统于自己一人之手,独断专横,强予决策。对于伐北匈奴,尚书、侍御史、骑都尉、议郎等等都极力上谏,甚至指责窦太后“奈何以一人之计,弃万人之命”,也没有挡住太后为袒护窦宪而出兵。

重创北匈奴后,是否继续设立北单于,朝臣坚决反对,但由于窦宪奏请设立,窦太后不顾大多数人反对,同意奏请。

窦太后还把大批窦氏家族子弟和亲朋故友,任为朝官或地方官,从而上下勾结,专权放纵,报复打击,为所欲为。其弟弟窦景放纵奴仆胡作非为,甚至白天公然拦路抢劫,侮辱妇女,而“有司莫敢举奏”。

窦氏为维护专权,安插了大量党羽,因此朝廷上下多有附臣与亲信。当初,刘肇在长安召见窦宪,朝臣甚至议论称之“万岁”,尚书韩棱愤怒指责“礼无人臣称万岁之制”,才算止住了这场闹剧。

这一方面说明窦氏权势的贵盛,另一方面也说明时臣趋炎附势的风气。因而,和帝执掌政权后,立即清理窦氏残党余孽,太尉宋由因为窦氏党而被罢免,后自杀。其他亲朋故旧,凡是依仗窦家的关系而做官的,统统被罢免回家。

窦宪还养了许多刺客,实行暗杀政策,谋害那些具有宿怨私仇、持有不同政见、可能危害窦氏的人。在汉明帝永平年间,窦宪的父亲窦勋犯罪,韩纡审理此案,考实窦勋坐狱被诛。窦太后当政时,韩纡已死,窦宪即派刺客刺杀了韩纡的儿子,并带回他的首级拿到窦勋坟上祭奠。

周荣为尚书袁安府吏,袁安上书言窦宪骄纵、窦景腐败、不宜立北匈奴单于等奏议,均出自周荣之笔。窦宪门客徐齮非常嫉恨他,于是当面威胁他。

三、设计夺权

窦太后刚愎放纵,早已引起了一些正直朝臣的不满。他们不断上书进谏,有时甚至以死抗争,仅据《资治通鉴》统计,短短的近五年时间,大臣就针对各种问题上书十五六次。

窦氏父子兄弟同为九卿、校尉,遍布朝廷。穰侯邓叠和他的弟弟步兵校尉邓磊,母亲元氏,窦宪的女婿射声校尉郭举,郭举的父亲长乐少府郭璜等人,相互勾结在一起。其中元氏、郭举都出入宫廷,而郭举又得到窦太后的宠幸,他们便共同策划杀害刘肇。刘肇暗中了解到他们的阴谋。

当时,窦宪兄弟掌握大权,刘肇与内外臣僚无法亲身接近,一同相处的只有宦官而已。刘肇认为朝中大小官员无不依附窦宪,唯独中常侍、钩盾令郑众谨慎机敏而有心计,不谄事窦氏集团,便同他密谋,决定除掉窦宪。

由于窦宪出征在外,怕他兴兵作乱,所以暂且隐忍而未敢发动。恰在此刻,窦宪和邓叠全都回到了京城。当时清河王刘庆特别受到刘肇的恩遇,经常进入宫廷,留下住宿。

刘肇即将采取行动,想得《汉书·外戚传》一阅。但他惧怕左右随从之人,不敢让他们去找,便命刘庆私下向千乘王刘伉借阅。夜里,刘肇将刘庆单独接入内室。又命刘庆向郑众传话,让他搜集皇帝诛杀舅父的先例。

永元四年(92年)六月二十三日,刘肇临幸北宫,下诏命令执金吾和北军五校尉领兵备战,驻守南宫和北宫;关闭城门,逮捕郭璜、郭举、邓叠、邓磊,将他们全部送往监狱处死。并派谒者仆射收回窦宪的大将军印信绶带,将他改封为冠军侯,同窦笃、窦景、窦瑰一并前往各自的封国。

刘肇因窦太后的缘故,不愿正式处决窦宪,而为他选派严苛干练的封国宰相进行监督。窦宪、窦笃、窦景到达封国以后,全都强迫命令自杀。

刘肇成功夺回政权,再现了汉宣帝刘询诛霍禹的故事。

四、永元之隆

在一举扫平了外戚窦氏的势力后,刘肇开始亲理政事,每日临朝听政,深夜批阅奏章,从不荒怠政事,故有“劳谦有终”之称。刘肇当政时期,曾多次下诏赈济灾民、减免赋税、安置流民、勿违农时,并多次下诏纳贤,在法制上也主张宽刑,并在西域复置西域都护。

汉和帝十分体恤百姓疾苦,多次下诏理冤狱、恤鳏寡、矜孤弱、薄赋敛,告诫上下官吏反省造成天灾人祸的自身原因。汉和帝永兴元年(105年),垦田面积达732万多顷,为东汉之最,户籍人口达5325万多人。刘肇亲政后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时人称为“永元之隆”。

汉和帝刘肇是怎么死的?

元兴元年(105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汉和帝病死于京都洛阳的章德前殿,时年二十七岁。刘肇驾崩后,他出生仅一百余日的儿子刘隆继位,改元延平,是为汉殇帝。延平元年(106年)三月初五日,葬刘肇于慎陵(位于今河南孟津),上庙号为穆宗,谥号孝和皇帝。

初平元年(190年)有司奏请,和帝穆宗、安帝恭宗、顺帝敬宗、桓帝威宗无功德,不宜称宗;又恭怀皇后敬隐皇后恭愍皇后并非正嫡,不合称后,都请撤除尊号。献帝诏令说:“可以。”

如何评价汉和帝刘肇?

《后汉书》:“自中兴以后,逮于永元,虽颇有弛张,而俱存不扰,是以齐民岁增,辟土世广。偏师出塞,则漠北地空;都护西指,则通译四万。岂其道远三代,术长前世?将服叛去来,自有数也?”

“孝和沈烈,率由前则。王赫自中,赐命强慝。抑没祥符,登显时德。”

《东观汉记》:“孝和皇帝,章帝中子也,上自歧嶷,至於总角,孝顺聪明,宽和仁孝,帝由是深珍之,以为宜承天位,年四岁,立为太子,初治尚书,遂兼览书传,好古乐道,无所不照,上以五经义异,书传意殊,亲幸东观,览书林,阅篇藉,朝无宠族,惠泽沾濡,外忧庶绩,内勤经艺,自左右近臣,皆诵诗书,德教在宽,仁恕并洽,是以黎元宁康,万国协和,符瑞八十馀品,帝让而不宣,故靡得而纪。”

标签: 汉和帝

更多文章

  • 宋太祖赵匡胤对北宋有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赵匡胤

    赵匡胤是宋朝开国皇帝,或许多数人都认为赵匡胤最大的成就便是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基本建立起了一个统一的王朝。实际上赵匡胤对于北宋的贡献远远不止这些,宋朝能就此步入正轨,并且在文化、经历等多个领域有着辉煌的成就,其实都和赵匡胤离不开关系。赵匡胤不同于很多其他的开国皇帝,他曾两次“杯酒释

  • 明朝皇帝列表 明朝皇帝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明朝皇帝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亡于1683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而明朝皇帝,则是指由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直至明思宗朱由检,共16位明朝皇帝。明代的皇帝个个性格鲜明,明代各朝也

  • 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优劣比较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高祖

    刘邦和朱元璋分别是汉朝和明朝的开国皇帝,这两个朝代也十分强盛。很多人都喜欢把朱元璋和刘邦放在一起比较,因为他们都是草根出生的皇帝,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成就。不过他们所处的环境,和需要经历的困难都完全不一样,可能多数人会觉得朱元璋开国要更难一些。下面就为大家简单讲讲刘邦和朱元璋为人的不同,还有他们

  • 隋朝皇帝列表 隋朝皇帝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隋朝

    隋朝(581年-619年)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即隋文帝,建国隋朝,定都大兴城。【隋朝皇帝顺序表】史家用皇帝来纪年,被史家用来纪年的隋朝皇帝就是隋文帝、隋炀帝、隋恭帝这三个人。不过事实上,隋朝历史上总共有六位皇帝,顺序依次是: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隋恭帝杨侑隋秦王杨浩隋世

  • 西魏末代皇帝拓跋廓生平介绍 拓跋廓为何改元姓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拓跋廓

    拓跋廓原名元廓,鲜卑族人,是文昭帝元宝炬的儿子,也是西魏最后一位皇帝,世称恭皇帝。西魏废帝元钦被杀后,宇文泰拥立元廓为帝,并逼其恢复本姓。拓跋廓简介西魏恭帝拓跋廓(537年557年),本名元廓,河南洛阳人,鲜卑族。西魏最后一位皇帝(554年556年在位),孝文帝元宏曾孙,文昭帝元宝炬第四子。初封齐

  • 北宋宋徽宗生平介绍 宋徽宗是一个怎么样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徽宗

    岳飞的大名,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因为他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他誓死也要坚决抗击金兵、收复失地的英雄事迹,赢得一代又一代人的尊敬。小时候,我是听着《岳飞传》的评书长大的。岳飞一生的宏愿是“还我河山”,把被金国强盗抢去的土地夺回来。话说北宋王朝经历了140多年,帝位从太祖、

  • 明君和昏君结合体:唐玄宗李隆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称唐明皇。712年至756年在位,在位44年。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最早被封为楚王,武则天时代改封为临淄郡王。长安年间担任右卫郎将、尚辇奉御。神龙元年,迁卫尉少卿。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

  • 后晋出帝石重贵生平介绍 石重贵墓地在哪 石重贵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石重贵

    石重贵史称后晋出帝或后晋少帝,是石敬瑭的养子,后晋最后一位皇帝。石重贵虽然没有什么能力,但却比他养父有骨气,国破后被送往契丹,67岁时病逝。石重贵墓地考古人员曾在辽宁省朝阳县境内新发现两个辽代墓志和大量考古资料,从墓志和资料上证实了传说中的晋代王城所处位置在朝阳县波罗赤村附近。从墓志内容上看,这两

  • 南唐开国皇帝南唐烈祖李昪生平介绍 李昪的故事 怎么评价李昪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昪

    李昪别名徐知诰,小字彭奴,是南唐的建立者,史称南唐烈祖。公元937年,李昪称帝,国号为齐,两年后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公元943年,李昪因丹药中毒而死,谥号光文肃武孝高皇帝。李昪的故事李昪曾宴请徐知询(一说是大臣周本),以金钟盛酒,向徐知询劝酒,道:“希望弟弟你能活一千岁。&rdquo

  • 十六国后燕皇帝慕容垂的子女介绍 慕容垂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慕容垂

    慕容垂原名慕容霸,鲜卑名阿六敦,是前燕文明帝慕容皝,后燕的开国皇帝。慕容垂年少就随父征战,有勇有谋、能文能武,威名远扬,于384年建立后燕,次年称帝。慕容垂的子女长子慕容令:献庄太子,昭武帝追封燕献庄帝。次子慕容宝:燕惠愍帝,后燕政权第二位皇帝,母为成昭皇后段氏。永康三年(398年),被尚书兰汗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