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肃宗李亨为何能在安史之乱后顺利即位?

唐肃宗李亨为何能在安史之乱后顺利即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036 更新时间:2024/1/24 15:54:31

至德元载(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即位。尊玄宗为太上皇。下面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末年到唐太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在历史学者看来,安史之乱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天宝十五年(756年)五月,安史叛军破潼关。六月十三日,唐玄宗带领少数妃嫔、随臣逃出长安。十四日,唐玄宗在逃亡途经马嵬驿时,发生了兵变。

马嵬驿兵变后,唐玄宗与李亨于马嵬驿分道,唐玄宗李隆基向南进入巴蜀之地,太子李亨向北收拾残兵败将。此后不久,李亨就在灵武自行宣布即帝位,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遥尊玄宗为太上皇。那么,问题来了,安史之乱爆发时,太子李亨为何选择到灵武即位?而不是其他地方呢?

首先,对于太子李亨来说,之所以来到灵武即位,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在那里,他可以获得称帝上的支持。马嵬驿兵变后,太子李亨不可能再随唐玄宗李隆基一路西行,只有分兵,另谋发展。李亨分兵后的境况也极其窘促,一路之上,草动风吹,仓皇颠沛,惊魂难定。直到顺利抵达朔方军治所灵武,狼狈不堪的太子李亨一行才得以喘息。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安史之乱爆发之后的太子李亨,一开始麾下也没有多少兵马。在此基础上,太子李亨不仅没有称帝的保障,更没有和安禄山等叛军较量的实力。

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太子李亨贸然称帝的话,不仅可能遭到唐玄宗李隆基的讨伐,也可能成为安禄山的下一个进攻目标。于是,获得将士的支持,自然是太子李亨的当务之急。在此背景下,杜鸿渐向李亨抛来了橄榄枝。杜鸿渐(709年-769年),字之巽,濮州濮阳(今河南濮阳)人。天宝末年,杜鸿渐累迁至大理司直,充任朔方军留后、度支副使。

其中,就朔方军留后来说,留后是唐代节度使、观察使缺位时设置的代理职称,也即此时的杜鸿渐,可以称之为代理的朔方节度使。对于朔方节度使下辖的朔方军,是唐朝特别强悍的北部边塞地区的边防军。朔方军的大营“屯所”,设在塞北名城灵州(又名朔方,曾名灵武郡,简称灵武,故址在今宁夏吴忠市境内)。因此,非常明显的是,正是因为获得了朔方军的支持,太子李亨才选择来到灵武即位。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鸿渐与朔方军僚属魏少游、崔漪、卢简金、李涵等人商议后,起草表章,陈述朔方军的力量,让李涵赶赴平凉。李亨大喜,决定前往朔方。对于太子李亨来说,一开始跑到了平凉,在没有确定朔方军的立场之前,李亨也不敢轻易深入虎穴,万一朔方军也和安禄山一样有谋反的意图,或者朔方军更加支持唐玄宗李隆基,李亨都不会来到灵武。不久之后,杜鸿渐到平凉北部的白草顿迎接李亨。

公元756年七月,李亨到达灵武。杜鸿渐与裴冕等人上表劝进,请李亨称帝,以顺应民心。当然,对于太子李亨自己来说,自然也希望可以早点登基称帝,以此避免出现什么变故。在唐朝历史上,太子虽然距离皇帝的宝座只有一步之遥,却是十分危险的,比如太子李建成、太子李承乾等,最终都没有什么好下场。面对杜鸿渐与裴冕等人的劝进,李亨起初不肯,但因杜鸿渐五次上表,最终只得应允。

在此基础上,朔方军的杜鸿渐亲自安排登基时的礼仪。不久,李亨继位,是为唐肃宗。杜鸿渐被授为兵部郎中,并管理中书舍人事务,后升任兵部侍郎。对于杜鸿渐来说,因为积极支持太子李亨称帝,自然获得了非常丰厚的回报。值得注意的是,太子李亨称帝后,唐玄宗被推尊为太上皇。并且,唐肃宗就派使者前往四川,向太上皇李隆基报告这一消息。

最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于守孝期间被朝廷“夺情”用,改封卫尉卿、单于安北副大都护、灵武郡太守,兼摄御史中丞,权充朔方节度副大使,率朔方军东讨安禄山。在安史之乱爆发后,精锐的朔方军,成为唐朝对抗安禄山叛军的主要力量了。因此,李亨跑到灵武即位,自然也方便指挥和掌控朔方军,以此对抗安禄山的叛军。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八月,郭子仪和李光弼二人赶到灵武,唐肃宗任命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仍兼朔方节度使。在获得郭子仪和李光弼等节度使的支持之后,唐肃宗李亨自然是坐稳了皇帝的宝座。在此基础上,唐肃宗李亨命郭子仪与李光弼等将领讨伐安史叛军,先后于至德二载(757年)六月和十月收复长安、洛阳两京。不过,宝应元年(762年),唐肃宗李亨病逝,也即其没有等到彻底平定安史之乱的那一天。宝应二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不久之后,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其余部分叛将投降,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标签: 李亨

更多文章

  • 西晋末代皇帝晋愍帝:司马邺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司马邺

    司马邺,即晋愍帝,西晋末代皇帝,晋武帝司马炎之孙,吴敬王司马晏之子,作为末代皇帝,他的经历可谓十分悲惨。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数千年的王朝历史中,上演着一幕幕王朝更迭的大戏。古代盛世的诞生,往往需要经过数代人的努力,而由盛转衰,仅需奋力一击,诸如历史上的短命王朝西晋。在

  • 明孝宗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孝宗

    朱佑樘,即明孝宗,明朝第九位皇帝,此时大明也早已过了巅峰期,开始沉沦。但朱佑樘在位期间,却得到了极高的评价,他是如何做到的呢?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史对他的评价是太祖、成祖而外,可称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能够与开疆拓土的朱元璋父子,以及开创了仁宣之治的守城之君朱高炽

  • 隐忍10的周武帝宇文邕是怎么夺取实权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周武帝

    宇文邕,即北周武帝,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三位皇帝,是一位关心民间疾苦的皇帝。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南朝歌舞几时休,北朝霜刃照九州,在许三年戎马命,哪有隋唐明月楼。这是一位雄才伟略的帝王,生在南北朝时期,终结北朝乱世,他就是北周武帝宇文邕。这样的帝王从来都不缺少传奇轶事,南北

  • 东晋皇帝晋太宗简文帝:司马昱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司马昱

    说到这个司马昱,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是东晋第八位皇帝,他在位的时候,可以说是一位非常清淡的皇帝,史称“清虚寡欲,尤善玄言”。那么在历史上,司马昱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作为皇帝,算不算是一位好皇帝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司马昱是个什么样的人司马昱(320年-372年9月1

  • 如何客观评价前秦皇帝苻坚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苻坚

    苻坚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政治家,前秦帝国的第三位君王。不过作为最后一个君王,他在历史上还是非常受争议的。反正就是做了很多好事,但是还是会因为一个不好的事情被否定所有。那么在历史上,苻坚是一个怎样的历史人物呢?他是不是一个好的君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苻坚是个怎样的历史人物一提到苻坚,大家首先

  • 南朝宋武帝刘裕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典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

  • 南朝宋少帝:刘义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义符

    宋少帝刘义符(406年-424年),南朝宋第二位皇帝。小字车兵,宋武帝刘裕长子,永初三年(422年)即位,次年改年号“景平”(自423年开始)。少帝刘义符(406年424年),是南朝宋的第二位皇帝,字车兵,宋武帝刘裕长子,母曰张夫人。义熙二年(406年),生于京口。义熙十二

  • 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义隆

    宋文帝刘义隆(407年-453年3月16日),小字车儿,中国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武帝刘裕第三子,424年即位,在位30年,年号“元嘉”,谥号“文皇帝”,庙号“太祖”。刘义隆继续实行刘裕的治国方略,在东晋义熙土断的

  • 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子业

    刘子业(前废帝,449年-466年),小字法师,彭城绥舆里(今江苏徐州市)人,宋孝武帝刘骏长子,母为文穆皇后王宪嫄,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暴君。453年,被册为皇太子。464年即位,改元永光。刘子业在位时,凶残暴虐,滥杀大臣。466年1月,因刘子业的乱伦残暴,被叔叔湘东王刘彧等人弑杀,葬于丹阳郡秣陵县南

  • 南朝宋明帝刘彧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彧

    宋明帝(刘彧[yù],439年-472年),字休炳,小字荣期,南朝宋皇帝(466年-472年在位),宋文帝刘义隆第十一子,宋孝武帝刘骏异母弟,南朝宋皇帝。曾撰《江左以来文章志》、续卫瓘所注《论语》二卷。初封淮阳王,改封湘东王。为藩王时好读书,景和元年(465年)十二月,入朝遣人刺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