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光宗赵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宋光宗赵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837 更新时间:2024/1/5 11:44:34

宋光宗赵惇(1147年9月30日1200年9月17日),宋朝第十二位皇帝,宋孝宗赵昚第三子,母为成穆皇后郭氏

他小的时候,本来按长幼顺序是当不上太子的。可是恰好他哥死的早,孝宗又觉得他各方面像自己,然后就立他为太子了。又过了16年,他爷爷去世了,就是大名鼎鼎的宋高宗(杀岳飞那个),他爹要守孝三年,就顺便想撒手朝政了。淳熙十六年,他42岁,受光宗禅位称帝,史称宋光宗。

他的前半生真的是完美的不得了,可是后面为什么突然变了呢?这就要从他立的一个皇后说起。

宋光宗皇后李凤娘,是庆远军节度使李道的次女,她没做皇后之前就很善于嫉妒。在赵惇还是恭王的时候就经常说身边的人这不好,那不好。成了皇后以后变本且厉。

光宗即位后病情时好时坏,无法正常处理朝政,这就给了李凤娘钻空子的机会。从绍熙三年开始,她就代替皇帝处理一些政务了。然而,她根本不关心朝廷大政,权力对她而言,就是为娘家大捞好处。她封娘家三代为王,侄子孝友、孝纯官拜节度使,一次归谒家庙就推恩亲属26人。李氏滥用权力给亲戚走后门,是南宋建立以来所没有的。一人得道,真的鸡犬升天了。光宗逐渐成为了一个傀儡皇帝(性格懦弱加身体不好)。

这个皇帝的懦弱不仅皇后知道,所有大臣也有目共睹。当时还传了很多笑话。比如:光宗还当太子的时候,宋高宗曾赐给他一个小妾黄氏,光宗即位后晋为贵妃,倍受光宗宠爱,李皇后肯定就不高兴了,她趁光宗出宫祭祀,杀死黄贵妃,然后派人告诉光宗说黄贵妃"暴死"。光宗明知是皇后下的毒手,却连质问皇后的勇气都没有。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与第二天祭祀时发生的一连串怪事,直接导致光宗的精神彻底崩溃。

还有,绍熙初,光宗独自率宫中嫔妃游览聚景园。大臣们对此议论纷纷,光宗只顾自己游玩。看到这样的奏章,光宗很烦,正好孝宗遣宦官赐玉杯给光宗,手握不稳,不小心打碎了玉杯。宦官回到重华宫,禀报说:"皇上一见太上皇赏赐,非常气愤,连玉杯都摔碎了。"孝宗心中自然不爽。还有一次。孝宗年过不惑,却仍不见孝宗有将皇位传给他的意向,终于有些耐不住了。一天,光宗向孝宗试探道:"我的胡须已经开始白了,有人送来染胡须的药,我却没敢用。"孝宗听出了儿子的弦外之音,答道:"有白胡须好,正好向天下显示你的老成,要染须药有什么用!"

除了懦弱,这个皇帝还比较好玩。比如:有一次,孝宗游东园,按例光宗应前往侍奉,可到了家宴之时,却仍不见他的踪影。一向搬弄是非的重华宫宦官故意在园中放出一群鸡,命人捉又捉不着,便相与大呼:"现今捉鸡不着!"当时临安人称乞酒食于人为"捉鸡",宦官们显然语带讥讽,暗指孝宗寄人篱下的处境。孝宗虽佯装不闻,但内心的愤怒与痛苦可想而知,毕竟光宗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连起码的礼数都没有,作为父亲,岂能听之任之?

绍熙年间,光宗最宠爱的皇贵妃病了。她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皆不见什么效果。皇帝见爱妃日渐憔悴,也整日愁眉不展。最后无奈只好张榜求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为黄贵妃诊脉后说:"只要用冰糖与红果(即山楂)煎熬,每顿饭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准见好。"开始大家还将信将疑,好在这种吃法还合贵妃口味,贵妃按此办法服后,果然如期病愈了。皇帝自然大喜,展开了愁眉。后来这种做法传到民间,老百姓又把它串起来卖,就成了冰糖葫芦。

光宗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年封恭州王,乾道七年(1171年)立为皇太子,淳熙十六年(1189年)受孝宗禅让即位皇帝。同年8月,他赐令升恭州为重庆府。这就是光宗在这里先封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的由来,重庆由此得名。

随着宋光宗病情的恶化,政局也开始动荡不安,群臣再也无法容忍这个昏君。绍熙五年(1194)七月,赵汝愚韩侂胄等人在太皇太后吴氏的支持下拥立嘉王赵扩登基,是为宋宁宗。宋宁宗登基后,尊光宗为太上皇。政治生涯就此结束。退位没几年,他就结束了自己懦弱又可笑的一生。

《宋史》作者脱脱评价他"光宗幼有令闻,向用儒雅。逮其即位,总权纲,屏嬖幸,薄赋缓刑,见于绍熙初政,宜若可取。及夫宫闱妒悍,内不能制,惊忧致疾。自是政治日昏,孝养日怠,而乾、淳之业衰焉。"

这个人前半生在温室的培育中顺风顺水,后半生又如此荒唐。果然,古人说男要穷养是很值得深思的。

标签: 宋光宗

更多文章

  • 明英宗朱祁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朱祁镇在哪些人的帮助下第二次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英宗

    明英宗朱祁镇简介:朱祁镇(1427-1464),即明英宗,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明代宗朱祁钰异母兄,明宪宗朱见深之父。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1435-1449年、1457-1464年两次在位)。第一次继位称帝,年仅九岁,年号正统。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诚孝昭皇后)把持,贤臣"三杨"主政

  • 明仁宗朱高炽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仁宗,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简介:朱高炽(1378年-1425年),即明仁宗(1424年-1425年在位),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长子。在位年号洪熙。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由于他的儒雅与仁爱深得皇祖父朱元璋的喜爱。但身形较胖,导致身体较弱。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虽然在位时间很短

  • 明成祖朱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明成祖庙号的由来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成祖

    明成祖朱棣简介:大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汉族,是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1424年在位,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永乐皇帝等。元顺帝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十七日(5月2日),朱棣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早起被封为燕王,洪武三十一年十二月,为了

  • 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太祖

    朱元璋简介: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幼名重八,参加农民起义军后改名元璋,字国瑞,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史称明太祖,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元至正四年),

  • 明惠帝建文帝朱允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建文帝

    朱允炆简介: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汉族,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明洪武十年(1377年)12月5日,朱允炆出生于应天府(今南京),为懿文太子朱标次子,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明洪武三十一年(1399年)继皇

  • 明武宗朱厚照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武宗

    明武宗朱厚照简介:朱厚照(1491年10月27日-1521年4月20日),即明武宗(1505年-1521年在位),明朝第十位皇帝,是明孝宗朱佑樘和张皇后的长子,在位期间年号正德。朱厚照从小机智聪颖,喜欢骑射。即位后史书上出现两极评价,一方说他处事刚毅果断,批答奏章,决定国家重大事件。弹指之间诛刘瑾

  • 明孝宗朱佑樘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孝宗

    明孝宗朱佑樘简介:朱佑樘(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即明孝宗(1487年-1505年在位),年号弘治,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生母为孝穆纪太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即位,朱佑樘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声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大开言路,努力扭转朝政腐败状

  • 明宪宗朱见深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朱见深一生经历了哪几次太子之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宪宗

    明宪宗朱见深简介:明宪宗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初名朱见濬,汉族。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母孝肃皇后周氏。1464至1487年在位。朱见深本为太子,土木之变后其父朱祁镇被瓦剌掳去,叔父朱祁钰即帝位。到景泰三年(1452年),朱祁钰将朱见深废为沂王,改立朱见济为太

  • 明代宗朱祁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明代宗死后为什么没有被葬于明十三陵?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代宗

    明代宗朱祁钰简介: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钰(1428年―1457年3月23日),汉族,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母贤妃吴氏,明朝第七位皇帝(1449年―1457年在位)。朱祁钰生于宣德三年,长兄朱祁镇即位后封其为郕王。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爆发,明英宗被瓦剌俘虏。为免主少国疑,于谦等大臣劝服

  • 如何评价东吴末代皇帝孙皓?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孙皓

    孙权在世的时候,东吴内政一片祥和。可能刚开始有人怀疑孙权的能力,认为他不如自己的哥哥孙策的,但是事实证明孙权也有他自己的优点,而且就连曹操都非常欣赏。不过东吴和蜀汉最大的问题都是继承人不行,刘备的儿子刘禅和曹丕比起来差了十万八千里,孙权的两个儿子更是因为争太子搞得两败俱伤,最后只能让孙皓继位,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