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大臣章惇简介_章惇的书法_章惇为什么被列入奸臣传

北宋大臣章惇简介_章惇的书法_章惇为什么被列入奸臣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093 更新时间:2024/1/20 1:29:29

章惇简介

章惇生于公元1035年的蒲城,字子厚,是北宋的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改革家,同时他的书法也多为后人所传颂。章惇为人耿直,刚正不阿,并且狂傲不羁,对于权贵从不屈从赴会,甚至是直言相向。在章惇的眼里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没有丝毫辩解的余地。

章惇画像

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章惇进士及第,但是在发榜之际看见侄子章衡名在自己的前面高中状元。心高气傲的章惇耻于在其下,所以公然不接受皇命,丢下官位回家去了。嘉祐四年,章惇才再一次参加考试,名列第五名。虽然章惇在科举考试上能力不是拔尖的,但是这足以证明他高傲的性子。

章惇积极进取,不甘于安享现状,对于朝廷的弊端是无情的揭露。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章惇成为时任宰相的王安石的左右手,坚定不移地推行变法。因为王安石等人主张的变法直接损害了以司马光、皇亲贵族为首的保守派的利益,所以变法总是受阻。在王安石罢相之后,章惇就成了主持变法的主力。

就是因为章惇主持变法,损害保守派的利益,在加上他为人的直性子,说话不恭,导致奸臣当道的朝廷处处刁难他。但是这不能抹去章惇的政治才能,他为相期间所主持的新法修正了朝廷的诸多弊端,百姓从中得取了诸多利益。

而且章惇还积极开拓疆土,使得西夏臣服于北宋,吐蕃全部归顺朝廷。所以章惇对于北宋是功不可没的,怎奈被小人污蔑成奸臣,不过时间最终证明了章惇的历史功绩。

章惇书法

章惇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和军事家,他的一生是充满了坎坷和误解的。章惇曾力挺王安石的改革,虽然遭到打压,但是哲宗继位后担任宰相一职,在借鉴旧的同时又恢复了新法。

章惇凭借着自己精明的能力和果敢决断的胆识,成功地受降吐蕃,远征西辽。然而章惇的才华能力不仅如此,除了政治上的成就,他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也是常人不可企及的。说章惇和苏轼在书法上的造就齐名,并不是胡言。

《会稽尊侯帖》局部

章惇为人豪爽直率,说话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所以他对自己的书法造诣也是相当自负而直言不讳的。章惇曾说自己是“墨禅”,就是说他已经参悟了书法中的玄妙意味。虽然有些自夸的嫌疑,但是其成就是毋庸置疑的。

黄伯思曾经盛情赞誉过章惇的书法,虽然精巧上稍不及盛唐气象,但是在气势上已经远迈诸遂良和薛稷等人了。到了老年之际,章惇的书法更是有了书圣之意。

不过由于政治上的原因,章惇的书法作品能够流传下来的少之又少,唯有《草堂寺题记》和《会稽尊侯帖》两份不过五十余字,但是仅凭这些还是能够彰显出章惇书法造诣上之深。尤其是《会稽尊侯帖》,除了历史事件研究价值外,它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的书法艺术。《会稽尊侯帖》可以清晰地展现出章惇老年时期书法上遒劲的用笔,老练的文笔,气势上的雄盛。在尚法的唐代过去后,章惇同苏轼一样是开先河之人,为送人打开了书法尚意的窗口。

章惇为什么被列入奸臣传

章惇,字子厚,公元1035年建州蒲城生人.青年时期的章惇博学多闻,擅长文辞,他的一手书法也是刚劲有力,世人评价其虽然不如唐人写的工巧,不过气势早已远迈。章惇为人性子豪爽耿直,眼里可谓是容不得沙子,是北宋年间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但是这么一个有名的而又有性格的人,为何人称为奸臣呢?

影视剧中的章惇

章惇的功过是非,就是和他那不羁的性格,和他所坚持的变法,反对宋徽宗登基,批评宣仁后息息相关。章惇所坚持的新政就是从王安石所变之法继承过来的,但是他也吸取了元祐年间的政策,所以实行起来成效很大。然而新法还是损害了保守派,也就是那些高层官员甚至是以皇帝为首的皇族们的既得利益,这些利益集团最后联合起来对付章惇,不断打压他。

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宋哲宗驾崩,由于没有子嗣,所以向太后决定立端王赵佶为帝,但是遭到了为相的章惇的额极力反对。章惇认为端王为人轻佻不检点,不能登基为帝。按照宗法制度,应当是简王继位。章惇还在垂帘听政的向太后前严厉声讨,言语之中丝毫没有给高高在上的太后面子。

章惇最后没能成功,北宋的皇位最后还是被端王赵佶继承,也就是后来的宋徽宗。上位的宋徽宗想到章惇曾经这么反对自己,身为皇帝如何会放过章惇。刚好这也给了那些看不惯章惇的奸臣们机会,于是纷纷上书弹劾章惇。最后章惇被贬出京,时常辗转各地,最后病逝他乡,葬在湖州长兴。

能够罢免章惇宰相一职的宋徽宗等人,自然在其身后添油加醋,最后竟然把他变成了一个奸臣,冤枉数百年。但是后人的眼镜是雪亮的,即位后的宋徽宗是怎样的昏君,他和他的那些大臣们把北宋带到灭国的地步是有目共睹的,任他们怎样诋毁章惇也是无用的。

章惇书绝壁

北宋年间的章惇,性格豪放耿直,要说他狂放不羁也不为过。如此性子的章惇同大才子苏轼颇为交好,二人时常游山玩水。在苏轼担任凤翔府节度判官,章惇担任商州令期间,都曾一起做过主考官。主持考试的刘元父与二人朝夕相处,从二人的言谈举止中感受的出来,章惇、苏轼二人都是宋朝无人能出其右的人才啊,故而十分佩服敬仰他们二人。

万仞绝壁

应该是监考公务结束了,闲着没事章惇、苏轼兄弟二人也就开始游玩起南山了。传说南山的寺庙里有可怕的怪物作祟,百姓们都不敢进出。章惇二人不信邪,怡然自得地在里面住了起来,这就是心高胆也大。

不久,二人游玩之仙游潭,仙游潭有个万仞之深的绝壁,站在边上人都仿佛要丢了几个魂。潭边的岸道颇为狭窄,有一个木质长桥横架在中间,行人走在上面是战战兢兢,只要眼镜朝下一瞥,腿都发软了,动弹不得了。

写词豪放不羁的苏轼被章惇推着过潭,苏轼不肯。于是章惇用绳索缠绕在树上,然后移步过岸,万仞绝壁之上神情泰然自若,用手上所提大笔沾上漆墨水,在绝壁上肆意挥洒起来。

章惇右手不时上下挥舞,下身双脚也跟着缓缓移动,顷刻过后,石壁上便跃然出现“章惇、苏轼来游”六个打字,远观过去,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一股雄劲的气势,笔画在回转之中彰显着书写着的狂傲之气。

苏轼感慨地拍了拍章惇的背,说他这么能拼命,杀人都不成问题啊。于是万仞绝壁上传来这两兄弟的哈哈大笑。

苏轼与章惇

北宋时期苏轼是人人皆知的大才子,他的诗词曲赋还有书法都被后人赞叹不已,尤其是他的词赋更是被人认为是他豪放不羁性格的展现。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和苏轼一样有个狂放才子,名叫章惇。这二人是志趣相投,官场上的同事,生活上的好友,时常一起游山玩水,相互调侃。

标签: 章惇

更多文章

  • 蔡京简介_蔡京书法_蔡京怎么死的蔡京墓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蔡京

    蔡京简介蔡京是北宋时期的宰相,也是一位书法家,一度位极人臣权倾朝野。蔡京出生在官宦人家,之后考中进士进入官场的。他先是在地方做地方官。后来出使辽国,回来之后被封为中书舍人。《水浒传》蔡京之后的十年间,蔡京在当时朝野中的两个派系之间周旋,一路平步青云,这时也有人发现了蔡京的艰险狡猾。后来因为蔡卞已经做

  • 苏辙简介_苏辙六国论_苏澈的父亲兄弟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苏辙

    苏辙简介苏辙,字子由,晚自号颍滨遗老,汉族,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散文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兄合称“三苏”。苏辙像苏辙一生中涉及的方面非常广,因此他的主要成就也表现在政治、文学、儒学、书法等不同的方面。先说他在政治上的成就,在政

  • 欧阳修书法有何特征 欧阳修词的特点分析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欧阳修,书法,有何,特征,欧阳修词,欧阳,修词,特点,分析

    欧阳修,他是宋朝非常出名的大文豪,他的表字是永叔,他自号醉翁。他生性爱酒到了极致,所以自封醉翁。他的文笔独具特色,与苏轼、曾巩等人并称为“唐宋八大家”,他这一生文章登到了文坛巅峰,千古流传,人人称赞。我们常常都说,“字如其人”,意思就是一个人的字就是他性格、心性的反映。一个人心正,他写的字笔画就是直

  • 欧阳修与王安石为何身为政敌却依然亦师亦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欧阳修,王安石,为何,身为,政敌,依然,亦师,亦友,欧阳修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无论是在政坛还是文坛都有其的足记,其一生最大的成就是参与攥写了《新唐书》《五代史》等作品,也是古文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也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位列唐宋八大家,其在政治上推行了著名的王安石变法,在文学上创作了大量的千古佳作,可谓是文坛

  • 欧阳修醉翁亭记翻译 欧阳修醉翁亭记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欧阳修,醉翁亭,翻译,赏析,欧阳修,醉翁,北宋,古文,运动

    欧阳修号醉翁,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他著名的《醉翁亭记》出于被贬滁州时所作。欧阳修在北宋时一个很有威望的人,不仅在文人中他的声誉很好,对许多现在有名的文人都有知遇之恩,而且欧阳修为官在当地的百姓中也享有盛誉。《醉翁亭记》就是他的才华的表现,那么《醉翁亭记》写了什么呢?欧阳修醉翁亭记翻译欧阳修的醉

  • 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对柳宗元的评价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宋,大家,之一,欧阳修,柳宗元,评价,怎样,柳宗元,唐朝

    柳宗元是唐朝人,于公元773年生于唐代宗年间。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和哲学家。《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惩咎赋》、《闵生赋》、《江雪》、《捕蛇者说》都是柳宗元的代表作品。公元773年,柳宗元在长安出生。柳宗元自幼聪明伶俐,深得父母喜爱。母亲卢氏出于

  • 欧阳修领导的运动是什么?欧阳修性格分析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欧阳修,领导,运动,是什么,性格,分析,欧阳修,领导,运动

    欧阳修领导的运动把古文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对古文作出的贡献不可磨灭,后人应当记住欧阳修领导的运动,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欧阳修领导的运动。这场运动让文学变得更加有意义,有人说欧阳修是因为他在官场的地位才能发动这场古文运动的。但是无论怎样,这样运动让我们知道学习文字是要让大家看懂,而不是追求生僻让别人看

  • 诗人欧阳修性格分析 欧阳修上疏说内容解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诗人,欧阳修,性格,分析,内容,解析,大凡,人都,非常,个性

    大凡诗人都非常的有个性,欧阳修也不例外。发生在欧阳修身上的故事很多,足足可以写厚厚的一本书,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欧阳修性格。欧阳修性格受他父母的影响很大,欧阳修性格的形成主要是她母亲言传身教的原因。他的母亲是大家闺秀,识字懂礼节。他和母亲从小寄居在叔父家里,知道叔父家里拮据,他母亲就通过自己的努力养

  • 后人怎样评价欧阳修 欧阳修诲学主要讲什么内容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后人,怎样,评价,欧阳修,诲学,主要,什么,内容,没有人,美

    没有人是完美的,欧阳修也不例外,他有好的一面,不过也有不好的一面。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我们是如何评价欧阳修的。他领导的古文运动把文字的意义推向高潮,但是由于当朝统治者重文轻武,导致了文官看不起武官的局面。武官保家卫国付出巨大牺牲而不被统治者待见。欧阳修的骨子里也带有这么一丝想法,他弹劾狄青致他被罢官

  • 欧阳修采桑子全文赏析 欧阳修勤学的故事简述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欧阳修,采桑,全文,赏析,学的,故事,简述,采桑,一个,牌名

    采桑子是一个词牌名,欧阳修作采桑子系列的词一共有十首,其中一首题目叫做群芳过后西湖好。这首诗内容简短却富有深沉内涵的意境。主要描写的是西湖的美景。当然此西湖非杭州的西湖,这个西湖在安徽境内。上阙讲的是尽管花瓣已经开始落叶,但西湖的美景却仍然是如此令人陶醉,一些花瓣在风儿的吹拂下缓缓落下,但仍然有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