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苏辙简介_苏辙六国论_苏澈的父亲兄弟儿子

苏辙简介_苏辙六国论_苏澈的父亲兄弟儿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204 更新时间:2024/2/10 9:06:53

苏辙简介

苏辙,字子由,晚自号颍滨遗老,汉族,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散文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兄合称“三苏”。

苏辙像

苏辙一生中涉及的方面非常广,因此他的主要成就也表现在政治、文学、儒学、书法等不同的方面。

先说他在政治上的成就,在政治上他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认为王安石的变法是虽然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是主要是以维护地主利益为目的,然而农民的困境却没有得到改变,他们的负担还是非常重的。王安石在听到苏辙的意见后觉得挺有道理的。司马光的变法也遭到了苏辙的反对,苏辙认为这个变法也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因此极力反对。苏辙的政治主张跟他的哥哥苏轼基本相同,论事精辟独到,言简意赅。

接着说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应该是占主导地位的。苏辙擅长政治方面和历史方面的论述,在纵观天下之事后提出自己的观点,非常中肯。在苏辙的代表作《历代论》中些文章非常有他自己的特点,如《六国论》就是借古讽今,表面上是评论六国的过错,实际上是暗喻北宋的腐败的现实。苏辙写的最自由随意的文章应该是书信杂文了,比较自然平淡,也有自己独有的特色,这跟他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除了在古文、诗文的创作方面有才华外,苏辙在书法上也有很深的造诣。他的笔法跟苏轼非常相近,书法潇洒自如,但又工整有序。

六国论苏辙

《六国论》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写的议论文,描写了六国在抗击秦国的时候应该采取的策略,全文一直在强调“大势”,六国没有抓住天下大势最终被秦国灭国,此篇文章用议论比较的辩证手法进行描写,语言简练、说短论长,颇有政治策略家的风范。

苏辙画像

文章的开头交代了他写文章的背景和用意,他在文章中提出疑惑:全天下的土地比秦国大五倍但为何终究免不了被灭亡的悲惨结局。接着,他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被纷纷灭亡的原因就是决策者的目光短浅,不知道当时天下的大势。

文章的第二段写了韩、魏两国对于秦国和六国的重要性。对于秦国来讲,秦、魏是他们的心腹之患,因为秦国向其他国家打仗一定要经过秦、魏两国。对于其他国家来说,秦、魏就是他们的屏障。因此,秦、魏两国的地方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段讲秦、魏的地位的特殊,秦国在把秦、魏收买以后,他没有了后顾之忧,便可以理直气壮地去攻打燕、赵。韩、魏是各国的保护屏障,但秦军却能够在他们的地盘上进出自如,苏辙认为这就是天下的大势。

文章的末段从各国的角度去论述作者的看法,当时的大势就说明韩、魏不可能孤军奋战,要想打倒秦国就应该六国团结,各个国家互相支援,这样秦国也不可能为所欲为了。最后作者笔锋一转回到现实中,认为六国灭亡就是他们目光短浅,相互背弃盟约,最终六国相继被灭。

苏洵苏轼苏辙

苏洵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在当时也是相当有名的人物,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三苏”。父子三人在都是全才,不仅在文学上的贡献突出,在政治、、史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下面依次来看一下父子三人的主要介绍。

苏洵苏轼苏辙像

苏洵,他是属于大器晚成的大人物,到五十岁左右他的作品才被许多人所熟知,年轻的时候不喜欢读书,喜欢游览祖国的山水。快到三十岁的时候才开始发愤读书,但考试都落榜了,到了三十七岁考试还是落榜,于是他决心不再进行科举考试。

苏洵的可贵之处在于没有继续去参加那些不合理的科举考试,而是自己自学成才,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最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理论。等到他四十八岁那年,得到欧阳修的极力推荐他的文章才慢慢有了名气。

苏轼和苏辙的经历却跟他们的父亲完全相反,年轻的时候就被金榜题名但他们的一生却是十分坎坷。苏轼一生在各个地方当官,地方成绩显著,在朝廷中也当上了礼部尚书的职位,参考科举考试对当世的变故直言不讳。

他的弟弟苏辙比他的言论更加激烈、尖锐,矛头直指皇帝,说皇帝沉溺与酒色中,不准时上早朝,不听从大臣的意见,却听从一些妇孺的话。结果他的言论引起朝廷轩然大波,众多臣子议论纷纷。苏辙的才能在元祐年间才算得到了一个大的发挥。

苏辙的诗

苏辙北宋著名的历史学家、政治家,人们对他成就的认识主要是在政治论和历史论,却忽略了他文学方面的才华,在写诗方面他也有不少的耐人寻味的作品。

苏辙画像

他的哥哥苏轼在文学方面的成就极高,所写的诗令人称赞。苏辙想要在写诗上与他哥哥的程度相一致并追上哥哥的步伐,不过与苏轼的作品相比较还是有所相距的,无论是在思想还是在文采方面。

当今苏辙所写的诗的数量也是挺多的,有部分诗作也比较有名。在他早年诗的题材有写生活中的发生的事情,也有歌颂事物或者写景的,跟苏轼之间的唱和的作品特别多。他写作的风格比较朴实,文采显得比较逊色。晚年闲居于颍川后,期间的作品数量非常之多,也是北宋诗歌史上的重要内容。

在他退居的生活中,对农民的生活更加了解,题材也更进一步生活化,写出来的诗歌更能体现真实的生活,如《秋嫁》。同时也会记叙自己的生活感受,艺术风格和文采也比早期更加进步,所描写的景色悠远,意境也是相当丰富,如《南斋竹》中写自己所住的居室的特点,然后在居室旁的活动的事情。

所写的内容相当简练,但却能体现出他悠然自得的感受。苏辙写诗也有他的自己的主张和观念,在一首《诗病五事》中,他对韩愈李白等人的作品进行了评价,比如说李白的诗句“华而不实”,这种观点在宋代非常具有代表性。

苏辙散文

关于苏辙的作品非常多,他的著作也是非常丰富,在文学上被称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写作上既强调要注重自己的文学思想的内心修养,又要有丰富的阅历。

标签: 苏辙

更多文章

  • 欧阳修书法有何特征 欧阳修词的特点分析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欧阳修,书法,有何,特征,欧阳修词,欧阳,修词,特点,分析

    欧阳修,他是宋朝非常出名的大文豪,他的表字是永叔,他自号醉翁。他生性爱酒到了极致,所以自封醉翁。他的文笔独具特色,与苏轼、曾巩等人并称为“唐宋八大家”,他这一生文章登到了文坛巅峰,千古流传,人人称赞。我们常常都说,“字如其人”,意思就是一个人的字就是他性格、心性的反映。一个人心正,他写的字笔画就是直

  • 欧阳修与王安石为何身为政敌却依然亦师亦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欧阳修,王安石,为何,身为,政敌,依然,亦师,亦友,欧阳修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无论是在政坛还是文坛都有其的足记,其一生最大的成就是参与攥写了《新唐书》《五代史》等作品,也是古文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也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位列唐宋八大家,其在政治上推行了著名的王安石变法,在文学上创作了大量的千古佳作,可谓是文坛

  • 欧阳修醉翁亭记翻译 欧阳修醉翁亭记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欧阳修,醉翁亭,翻译,赏析,欧阳修,醉翁,北宋,古文,运动

    欧阳修号醉翁,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他著名的《醉翁亭记》出于被贬滁州时所作。欧阳修在北宋时一个很有威望的人,不仅在文人中他的声誉很好,对许多现在有名的文人都有知遇之恩,而且欧阳修为官在当地的百姓中也享有盛誉。《醉翁亭记》就是他的才华的表现,那么《醉翁亭记》写了什么呢?欧阳修醉翁亭记翻译欧阳修的醉

  • 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对柳宗元的评价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宋,大家,之一,欧阳修,柳宗元,评价,怎样,柳宗元,唐朝

    柳宗元是唐朝人,于公元773年生于唐代宗年间。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和哲学家。《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惩咎赋》、《闵生赋》、《江雪》、《捕蛇者说》都是柳宗元的代表作品。公元773年,柳宗元在长安出生。柳宗元自幼聪明伶俐,深得父母喜爱。母亲卢氏出于

  • 欧阳修领导的运动是什么?欧阳修性格分析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欧阳修,领导,运动,是什么,性格,分析,欧阳修,领导,运动

    欧阳修领导的运动把古文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对古文作出的贡献不可磨灭,后人应当记住欧阳修领导的运动,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欧阳修领导的运动。这场运动让文学变得更加有意义,有人说欧阳修是因为他在官场的地位才能发动这场古文运动的。但是无论怎样,这样运动让我们知道学习文字是要让大家看懂,而不是追求生僻让别人看

  • 诗人欧阳修性格分析 欧阳修上疏说内容解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诗人,欧阳修,性格,分析,内容,解析,大凡,人都,非常,个性

    大凡诗人都非常的有个性,欧阳修也不例外。发生在欧阳修身上的故事很多,足足可以写厚厚的一本书,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欧阳修性格。欧阳修性格受他父母的影响很大,欧阳修性格的形成主要是她母亲言传身教的原因。他的母亲是大家闺秀,识字懂礼节。他和母亲从小寄居在叔父家里,知道叔父家里拮据,他母亲就通过自己的努力养

  • 后人怎样评价欧阳修 欧阳修诲学主要讲什么内容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后人,怎样,评价,欧阳修,诲学,主要,什么,内容,没有人,美

    没有人是完美的,欧阳修也不例外,他有好的一面,不过也有不好的一面。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我们是如何评价欧阳修的。他领导的古文运动把文字的意义推向高潮,但是由于当朝统治者重文轻武,导致了文官看不起武官的局面。武官保家卫国付出巨大牺牲而不被统治者待见。欧阳修的骨子里也带有这么一丝想法,他弹劾狄青致他被罢官

  • 欧阳修采桑子全文赏析 欧阳修勤学的故事简述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欧阳修,采桑,全文,赏析,学的,故事,简述,采桑,一个,牌名

    采桑子是一个词牌名,欧阳修作采桑子系列的词一共有十首,其中一首题目叫做群芳过后西湖好。这首诗内容简短却富有深沉内涵的意境。主要描写的是西湖的美景。当然此西湖非杭州的西湖,这个西湖在安徽境内。上阙讲的是尽管花瓣已经开始落叶,但西湖的美景却仍然是如此令人陶醉,一些花瓣在风儿的吹拂下缓缓落下,但仍然有保留

  • 江小鱼和花无缺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江小鱼,小鱼,无缺,故事,江小鱼,小鱼,无缺,故事,古龙,名

    江小鱼和花无缺的故事江小鱼和花无缺是古龙名著《绝代双骄》里的两个主人公,他们是一对孪生兄弟,刚出生的时候父母便双双被害,两兄弟被设计分开抚养,以图让两人长大后互相残杀。后来长大后两兄弟经历了重重困难,最后兄弟相认,大仇得报。虽是同卵所生,成长背景迥异,个性也完全不同的两种人,怎么能成为朋友,相遇相知

  • 朱生豪情书有几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朱生豪,情书,几封,朱生豪,情书,几封,宋清如,人之,间的

    朱生豪情书有几封朱生豪和宋清如两人之间的爱情故事常常被后人津津乐道,这一段佳话是多少人羡慕和钦佩的。朱生豪是著名的翻译家和莎翁是齐名,莎士比亚是不朽的那么朱生豪也是不朽的。朱生豪情书认识朱生豪的朋友都知道朱生豪是一个性格比较内敛平时比较沉默寡言的人,朱生豪自己形容自己也是觉得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有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