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李白

李白——一代诗仙

李白

李白的资料

  中文名:李白

  外文名:Libai

  别 名:太白

  国 籍:唐朝

  民 族:汉族

  出生地:河南洛阳

  出生日期:公元701年

  逝世日期:公元762年

  职 业:曾任唐玄宗时翰林、诗人、剑客

  信 仰:道教

  主要成就:创造出七言绝句

  被誉为诗仙

  中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代表作品:《静夜思》

李白的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地有争议一种说法是唐代设安西都护府管辖的碎叶城 (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西南约10公里)还有一种说法是出生在唐剑南道绵州(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自言祖籍陇西成纪人(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还有一说是绵州昌隆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后人誉为“诗仙”。后世将李白和杜甫并称“大李杜”。

其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李阳冰《草堂集序》:李白字太白。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联珪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然自穷蝉至舜,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

杜甫曾经这样评价过李白的文章: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更有一首诗叫《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有关“李白”的历史故事

  • 新唐书李白传古文原文及翻译?

    原文: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循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

  • 李白政治前途暗淡,是因为唐玄宗听信了高力士的谗言吗?

    李白这种才高八斗的人,本身骨子里就有一种高傲,桀骜不驯,清高,不受拘束等特点,而这种特点恰恰是走仕途作官的大忌!唐玄宗什么人?他开创了开元盛世,把大唐王朝推向了巅峰。这在封建君主时代,可是会自认了不起的(虽然前人基础好)。试想一下,两个高傲的家伙能尿到一个壶里才怪!这跟高力士进不进谗言没有一点关系。

  • 三进长安,四十岁终得唐玄宗赏识的李白,在长安真的很“狂”吗?

    首先回答你的问题,李白在长安那两年其实一点都不“狂”。李白奉诏到长安,因其诗才确实被玄宗赏识。也做过让高力士脱靴,醉酒见驾等出格的事情。但要说他在长安有多狂,我却不认同,因为他根本没有在长安狂的资本。李白的官职太低天宝元年(772年)李白被唐玄宗一纸诏书,召到长安,面圣之后,玄宗爱其才,官封翰林待诏

  • 李白真的不以身事权贵吗?还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

    一面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面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不只是李白的悲哀,更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带你认识不一样的李白大家看到的李白,是诗情狂放的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酒兴豪放的李白:“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偶尔还有寂寞苦闷的李白:“举杯

  • 李白的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

  • 李白的简介?

    李白轶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绵州人。他的诗歌题材广阔,内容丰富,感情强烈奔放,想像奇伟丰富,语言清新流畅。风格雄健,可称为屈原以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赋李花据说李白周岁抓周时,抓了一本诗经。他父亲很高兴,认为儿子长大后可能成为有名的诗人,就想为李白取一个好名字.以免后人笑自己没有学

  • 为什么喜欢李白,品味其妙处?

    说到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我们首先会想到李白。我们推崇李白,首先是他的才华。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喜欢李白,还因为他的真性情。他有理想,有抱负。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他仗剑出游。但他从不媚俗,正像他说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李白的真实身世历史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李白的真实身世历史,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李白的简介: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

  • 我喜欢的历史人物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每当我读到这首诗时,脑海中总会出现一个画面:一个深秋的夜里,一位身穿长衫的游子独立窗前,对月长叹。月光轻轻洒在他身上,无限温柔。他就是李白。李白出生在盛唐,小时侯聪颖过人,但是十分贪玩。有一次,他偷跑出学堂来到河边,看见一个老奶奶正再用铁杵磨针,李白很惊讶,“这怎麽可能?”“

  • 关于李白的演讲稿?

    李白的诗歌今存1000多首。诗歌题材是多种多样的。由于生于盛唐时期,诗歌以浪漫为主,豪气大放,代表作有,七言古诗:《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诗:《古风》59首,《长干行》,《子夜吴歌》,《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等,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

  • 李白(豪放不惟权贵),刘邦(不拘小节赢得天下),林肯(后院着火)韩信(甘受胯下之辱)不拘小节的故事,个100字.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构思奇特,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气势

  • 典故中,李白遇见的老太太为什么不去买针,反而费好大劲磨针呢?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相信,这个典故是真的。可能是:李白少年轻狂,放荡不羁,学习不好好用功。李白父母心里焦急呀,遂想一法,与磨针婆婆串通好,在李白游玩的必经之路上等待,噌噌噌,噌噌噌,山寂只闻磨针声,把李白诱过来了。一问一答,一问一答,讲了一个持之以恒,成功的道理。看李白走远了,婆婆收起铁杵,也

  • 李白洒脱的故事

    一天,渤海国使者呈入番书,文字非草非隶非篆,迹异形奇体变,满朝大臣,均不能识。玄宗怒道:“堂堂天朝,济济多官,如何一纸番书,竟无人能识其一字!不知书中是何言语,怎生批答?可不被小邦耻笑耶!”众皆汗颜,正为难间,玄宗想到李白,即召入宫,李白却识得番文,宣诵如流。玄宗大悦,即命李白亦用番字,草一副诏。李

  • 由李白的古风改编的小故事

    李白戏弄高力士的故事李白虽受玄宗之宠,但恐为李林甫所害,只舞文弄墨,不敢冒然涉足政治。李林甫是通过高力士的关系才得以飞黄腾达,所以李白对高力士也没有好感。一天,渤海国使者呈入番书,文字非草非隶非篆,迹异形奇体变,满朝大臣,均不能识。玄宗怒道:“堂堂天朝,济济多官,如何一纸番书,竟无人能识其一字!不知

  • 你知道哪些古代历史人物不为人知的一面?例如李白会武功而且还不错,颜真卿守城抵御过叛军?

    生活中,我们喜欢将人简单分为好人和坏人,但是人都是有两面性的,很多时候,我们不能简单的定性一个人。正如题目所说,李白是我们熟知的浪漫主义诗人,但是他也写出了“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豪迈作品,颜真卿是我们熟知的书法家,但在安史之乱中他也曾统领二十万军马在河北腹地抵抗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军数年。限于我

  • 李白的故事,200字左右

    关于李白的故事有:仙人下凡、桃花潭水、饲鸟高手、铁杵磨成针和智怼乡绅。1、仙人下凡传说李白的母亲梦见太白金星落入怀中,于是孕育了李白。取李白字为太白。长大后的李白也确有几分仙气,他漫游天下,学道学剑,好酒任侠,笑傲王侯。李白在当朝就享有谪仙的美名,后来更被人们尊为诗中之。2、桃花潭水唐天宝末年,李白

  • 李白的《望天门山》到底写的是哪里的天门山,有人说是安徽天门山,可诗中写的是楚江开?

    谢谢友的邀请!我作为芜湖人,对这个问题理当予以作答,一是想说明事实,二是须澄清是非!李白的《望天门山》七绝诗,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杰作。无论气势,还是比喻、动感、韵律、写景,均是神来之笔,无人出其左右。诗中所述的山就是位于芜湖城北的天门山风景区域,其把对峙于长江两岸的山写活了!这首诗创作于唐开元十三年(

  • 李白描写马鞍山的诗急需?

    下面三首诗是李白描写马鞍山的诗词和注解:1、《望天门山》唐代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天门山雄踞芜湖市北郊长江畔,因李白《望天门山》一诗而天下闻名。

  • 塞下曲李白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李白的《塞下曲》有多首,其中最有名的一首是: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这首诗开头极写边地苦寒,笛吹《折柳》曲,但无柳可折。接着极写军旅生活的紧张。最后音情突变,用西汉傅介子的故事,表达了边塞将士的爱国激情。全诗苍凉雄壮,意境浑成。

  • 李白的成长故事100到150字?

    李白自四岁接受启蒙教育,从景云元年开始,李白开始读诸子史籍,开元三年,喜好作赋、剑术、奇书、神仙。在青年时期开始在中国各地游历。开元五年左右,李白曾拜撰写《长短经》的赵蕤为师,学习一年有余,这段时期的学习对李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开元六年,在戴天山大明寺读书。二十五岁时只身出四川,开始了广泛漫游。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