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吕蒙正简介_吕蒙正不记人过_吕蒙正不受镜的典故

吕蒙正简介_吕蒙正不记人过_吕蒙正不受镜的典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156 更新时间:2024/1/2 3:04:28

北宋吕蒙正简介

吕蒙正,出生寒门,高中状元得以入仕,十分受到宋太宗的赏识,三登相位,是北宋时期以德才贤良兼备而著称的宰相。他为人宽厚仁德,对上敢于直言进谏,对下和善清廉正直,深受百姓的爱戴与官员的敬重。

吕蒙正画像

吕蒙正为官期间,遇到事情敢于出来说话,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每次讨论时政事务,有自己不认同的,一定会坚持反对意见,他这种无所隐瞒的性格特点十分受到皇上的赏识,也因此在朝中有很高的名望,令人尊敬。

有一次适逢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宋太宗宴请朝臣,酒过三杯喝到尽兴时,皇上便开始得意洋洋地自夸:“五代年间,周太祖自邺南归时,这里社会动乱没有纪法,官员和百姓屡遭盗劫,天上出现扫把星,地上水灾频发,引得人心惶惶,四下流窜,还以为天下将要大乱,此处再也不会有太平日子了。朕登基以后,所有事务都亲自查阅处理,民间的各种状况都得到了治理。此后,每次一想到老天的恩赐,能够给我这样繁荣昌盛的时局,我就能体会国家的管理与发展都是事在人为啊。”

听到皇上这样的话,在座的大臣们人人鼓掌表示认同,唯独吕蒙正起身离坐,来到太宗面前说:“有皇上的地方,就能聚集百姓,所以此处才会作为都城得以繁荣发展。皇上可能不知道,城外很多饥寒交迫的尸骨,并不是都如您所见的那样,希望陛下不仅仅只看眼前近处,能真正为百姓谋幸福。”此话令宋太宗大为扫兴,但也无以反驳。

吕蒙正心系国家、百姓,绝不谋私,他的刚正不阿与贤良廉洁都是历史上难得的。

吕蒙正不记人过

吕蒙正,北宋初期的宰相,为人仁厚善良、正直敢言,对部下百姓宽容有德,且清廉拒贿,是历史上著名的以贤良著称的官员。历史上流传着关于他的典故不少,其中“不计人过”就是十分著名的一个。

吕蒙正画像

吕蒙正为官时,虽然受到皇帝赏识,但他却不记仇,不去惦记着别人的过错。

在吕蒙正刚刚担任副宰相的职位时,有一次进入朝堂上朝,此时朝中有一名官员在朝堂的帘子里面说:“连这小子也能进朝参政啊?”吕蒙正好经过,知道那人是说给自己听的,于是装作什么都没有听见就自顾自走了过去。

和吕蒙正一同为官的其他官员们听到这样的言语感到十分气愤,纷纷去责问那个官员的姓名以及是什么官职,吕蒙正见状赶忙去制止他们,由于那个大臣在帘幕后面被遮挡因此看不清是谁。

退朝以后,与之同行的几个官员仍旧愤愤不平,问吕蒙正为何阻拦他们,十分懊悔当时没有将对方的底细探个究竟。而此时,吕蒙正却说:“如果知道了那个人的姓名和官职,想必定会在心上牢记终生,一辈子念其过错不能忘记,因此还是不知道对方是谁为好。不去追究那个人到底是谁,大家各为各的官,互不干涉,对我来说又有什么损害呢?”大家听闻都深受感触,自愧不如。

可见吕蒙正是个心胸宽广,度量博大的人,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错而捆绑自己,能够放下心中的不愉快,十分具有容忍度。

吕蒙正不受镜

吕蒙正,北宋初期的宰相,为人仁厚善良,敢于进言,对部下百姓宽容有德,是历史上著名的以贤良著称的官员。且吕蒙正为人一身正气,不受贿赂,对此他还有一个著名的镜子典故。

吕蒙正 画像

当时吕蒙正作为一国宰相,位高权重,又极其受到宋太宗的赏识与关照,因此在朝中十分有名望,很多人想要须溜拍马,欲与其搞好关系。

朝廷中一位收集珍贵古镜子的官员,他家中藏有一面古镜,声称这面镜子可以照到两百里以外的事物,他想将这面古镜作为礼物送给吕蒙正,可是又担心他不收,就想通过吕蒙正弟弟的关系,将礼物送给宰相。

有一次,吕蒙正的弟弟登门拜访,特意找了一个机会假装闲聊谈及吕蒙正是否对这面镜子感兴趣。谁知吕蒙正笑称:“我的脸不过也就一个碟子那么大,我要一面照两百里以外的镜子干什么,哪里用得着呢?”他弟弟听到这样的回答,便明白了他的意思不再说什么了。

听说过这件事的人都十分佩服,对吕蒙正的品行连连称赞,将他与唐代以严拒请托著称的宰相李德裕相比,可见吕蒙正的品行之端正,他极少有什么嗜好,也不容易为外物所动,这对于过去封建社会的官员来说是十分难得的。

吕蒙正为官不受贿,心系国家、百姓,重实事轻财物,淡泊名利,秉公廉政,敢于清贫,实在是少有的清官贤相。

吕蒙正的出生

吕蒙正,字圣功,河南洛阳人,金榜题名入仕,三登相位,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贤才兼备的宰相,他为人宽厚仁德,对上敢于直言进谏,对下和善清廉正直,十分受到皇上的赏识与重用。

吕蒙正故里

吕蒙正出生寒门,早年间住在破窑中寒窗苦读,977年高中状元从此开始了他的仕途。吕蒙正先后任监臣、通判,后升左补阙、知制诰,十分受到宋太宗的宠信。吕蒙正做官以后,不记恨当初抛弃他们母子的父亲,接其同住,周到礼待,其父死后,吕蒙正扶摇直上,平步青云。

吕蒙正由于为人仁厚宽容,严于律己。在朝中名望甚高。在李昉被革职后,吕蒙正任中书侍郎兼尚书。且吕蒙正为人刚直,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从不隐瞒受到皇帝的赞许。后来母亲去世,吕蒙正辞官守丧,不到三年重新起用。

当时由于的惯例是宰相的儿子一入仕就任不小的官员,吕蒙正便向朝廷进言,认为自己的孩子刚成年难以胜任如此的官职,以此开始宰相的儿子均以九品官位起。

此后,吕蒙正在对外征讨等多个事件上对皇上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均被皇上采纳。宋太宗去世时,吕蒙正念其知遇之恩,伏地痛哭。咸平六年,吕蒙正兼任太子的老师,封国公,为规劝太子写下流传至今的《破窑赋》。

景德二年,吕蒙正辞官回乡时,由儿子搀扶着向宋真宗进言肺腑之见,六十八岁逝世,追赠中书令,谥文穆。

标签: 吕蒙正

更多文章

  • 阎立本简介_阎立本的代表作步辇图_阎立本历代帝王图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阎立本

    阎立本简介阎立本,唐代画家,出身贵族,家中极为显赫,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外孙,父亲阎毗是北周驸马,母亲是北周武帝的女儿清都公主。阎立本塑像阎立本此人擅长工艺,思路巧妙,工篆隶书,绘画、建筑方面都极为擅长,其作品深受隋唐帝王喜爱。因为才华,隋朝期间入朝为官,官至朝散大夫、将作少监。阎立本对于绘画工艺方面的

  • 韦庄简介_韦庄菩萨蛮赏析_韦庄的台城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韦庄

    韦庄简介韦庄,是晚唐著名的诗人。长安杜陵人士也就是如今陕西西安市,是诗人韦应物的第四代孙子,也是五代花间派词人。词的风格清丽,形象生动。他还曾担任过前蜀的宰相。韦庄-菩萨蛮他早年时期算是运气不佳吧,每次考试都不中。一直到他快60岁左右才考得进士,担任校书郎一职。他曾在天复元年时期入蜀为王建掌书记,从

  • 唐代画家曹霸的故事 对曹霸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代,画家,曹霸,故事,评价,曹霸,简介,提到,生于,公元

    曹霸简介上提到曹霸生于公元704年,770年去世。曹霸是唐代著名的画家,祖籍在谯县,他是三国高贵公曹髦后裔,年少的时候跟随王羲之、卫夫人等学习书法和绘画,尤其擅长画马,其代表作品有《九马图》、《赢马图》等。曹霸画像曹霸从小就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但是他的父亲担心曹霸会走上曹家祖上的老路,曹霸很小的时候

  • 德龄与慈禧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德龄,慈禧,关系,德龄,慈禧,关系,公主,全名,裕德,父亲

    德龄与慈禧的关系德龄公主全名裕德龄,父亲是裕庚。1895年,裕庚被派去作为特命大臣,全家人赴往东京。3年后,裕庚任满,又被派去巴黎作为驻法使臣。6年的国外生活,开拓了德龄公主不少眼界。她精通各国语言,了解各国国情,具有深厚的学识。《德龄与慈禧》话剧剧照德龄公主回国时适逢各国使臣来到大清,慈禧听闻德龄

  • 揭秘曹操抢了谁的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揭秘,曹操,谁的,老婆,揭秘,曹操,谁的,老婆,一生,立下

    揭秘曹操抢了谁的老婆曹操一生立下赫赫战功,为北方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后人对曹操在军事和政治上的作为很是欣赏,曹操除了功绩上的显赫之外,曹操一生也有很多妻妾,后人对曹操的私生活也有浓厚的兴趣。《铜雀台》曹操和他的爱姬们根据相关记载,曹操一生共娶妻妾15位,除此之外,曹操还拥有大量的宠姬。曹操在征战过程中

  • 中国史上的外籍太监:高丽太监权倾朝野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史上,外籍,太监,高丽,权倾,朝野,中国,历史上,曾出

    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特殊的群体——太监。不过这些深居宫廷的太监却并非都是中国人。近日,一篇有关中国历史上外籍太监的文章通过网络广为流传,引起人们强烈好奇和关注。深宫内,外籍太监从何而来?他们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赵兴元向记者讲述了这些外籍太监的特殊身份及隐藏在其身

  • 痴情一生的顺治皇帝 辜负了多少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痴情,生的,顺治,皇帝,辜负,多少,女人,世人,皆知,顺治

    世人皆知顺治皇帝一生挚爱董鄂妃,甚至还有许多野史猜测顺治不是死于天花,而是不堪董鄂妃病逝的打击,选择了出家,从此一心向佛,再不理尘世纷杂。许多文人墨客都曾歌颂过顺治和董鄂妃的爱情,也有许多网络小说,或者穿越重生小说,都会选择他们的故事作为题材,在小说中还二人一个白头到老的夙愿。一切都在告诉我们顺治皇

  • 巾帼宰相上官婉儿最爱的一个男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巾帼,宰相,上官婉儿,爱的,一个,男人,上官婉儿,墓志,出土

    上官婉儿墓志的出土可谓惊世,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从事隋唐史研究多年,以往接触历史都是去博物馆感受古人风采。但来到考古现场时,第一次距离唐代名人埋骨地如此之近,第一次距离这样一位与武则天、唐中宗时期历史密不可分的传奇人物如此之近,心情也是十分激动。上官婉儿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武则天至唐中宗时期的每一件

  • 猛将程咬金活了77岁 并非只有三板斧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猛将,程咬金,活了,77岁,并非,只有,三板斧,程咬金,一位

    程咬金是一位在中国民间最具知名度的历史人物,但演义和历史原型相比,程咬金的形象已大大变形。首先,变形的是他的兵器。老程其实用的不是八卦宣花斧,而是马槊,一种马上用的长矛,这种兵器可不是说有就有的,要三年才能制成一把,而且成功率只有四成,如果用刀去砍,能发出金属的声音,那就说明制作成功了,必须是出身武

  • 唐朝宰相韦昭度的简介 韦昭度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宰相,韦昭度,简介,评价,如何,韦昭度,简介,提到,中

    韦昭度简介上提到韦昭度是中国唐朝时期的一任宰相,史书上没有详细记载韦昭度生于何年,只知道他死于公元895年。韦昭度字正纪,京兆人即今天的陕西西安。韦昭度(右下)韦昭度在公元867年的时候考取进士,后来又被任命为尚书郎、中书舍人等。广明元年即公元880年,黄巢起义爆发并攻占了长安,韦昭度便跟着唐僖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