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抗战期间川军抗日阵亡最高将领——李家钰

抗战期间川军抗日阵亡最高将领——李家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046 更新时间:2024/1/5 23:14:22

“男儿欲报国恩重,死到沙场是善终!”1941年2月,四川省各界抗战前线慰劳团来灵宝县李部驻地劳军,李家钰亲笔书写如此字幅。3年后的5月21日,李家钰率36集团军掩护友军后撤,不幸于秦家坡陷入日军伏击,在密集火力射击下,李家钰头额及左腋被子弹和枪榴弹破片击中终因流血过多而牺牲…他3年前的那幅题词似乎透露了他早知将以身殉国。他用生命实践了他的誓言!

(李家钰)

出身农家 勤勉向学

李家钰(1882年4月25日-1944年5月21日)字其相,出生于四川大兴乡一个农家,由于自小时便失去父亲,所以历经生活上的磨难。然而这环境却使他更加向上,他选择远离家乡进入县城内读书,在这段期间内除了用功学习学校的课业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更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左氏春秋、孙子兵法、宋史岳韩列传,过去中国历朝历代的将相名臣所留下的文化,自此深深的在他的心里扎下了根。

当时的中国正逢千百年来从未有过的巨变,他决心投考四川路军小学堂,然而却因为交通问题,他赶到学校时考期已结束。然而一心报国的他立即拜访主考官,说明自己一心报国的志向,打动了主考官,因而得到了补考的机会,使得他成了四川路军小学堂第四期的学生。

对于这得来不易的机会使他更认真的学习,即使是假日他都留校操练战技,最后以优成绩毕业后转入军官学校。

此时适逢蔡锷发起二次革命声讨窃国的袁世凯,他毫不考虑的与学校内的同学前往上海加入柏文蔚先生之将校团,在龙华之役中立下了战功。二次革命结束后返回川中继续学业,毕业之后历任排、连、营、团、旅、师长,在这期间因骁勇善战甚受好评,遂被提拔为四川边防司令。

(李家钰雕像)

边防司令 力倡礼教

在他从军的这段期间四川连年发生军阀混战,各势力划地为王,然而他虽手拥重兵然而却一直在调解各地军阀的私斗,另一方面也在防区内抚辑百姓,并减免赋税。此外他又力倡礼教,修建孔庙,筹拨教育经费,创办了遂宁高中,在军队内也时时教育官兵,晓以四川内之情势以及军人职责之所在,并着有军人心理建设、精神教育、治军心得等书。

他说:“国者省之积,省者县之积,省县健全,国亦健全,吾今暂领数县,为当修明县治,将来联县为省,联省为国;若人一身,肢官完好,全躯自壮。”并以此勉励官兵百姓们,由此可看出他心中也期待着国内之统一,创立合法政府,再归命奠定国家之志。

不久;北伐成功,全国统一,他立刻发电拥护,任第一绥靖区司令兵驻西昌。此时的西昌地居偏远,常有夷族之袭扰,于是他立即实施剿抚兼施之策,率军击破,并告喻国家惠爱夷族,视如己出之意。并且身体力行经营边疆,一年后边疆诸酋皆服,过去所掠劫之物悉数奉还,自此以绝四川边境之患。

(李家钰书法)

出川抗日 奋勇击退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他决心投入抗日战场,他领着川军47军在誓师大会上说着:“男儿丈剑出四川,不杀敌寇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到处是青山”,言罢便投入了抗日战场,此时的川军被认为是当时中国“最糟的军队”、“不堪一击的军队”然而他带着这样的一支军队在寒冬中走了五十多天,一千多公里的路投入了战场。

他首先与日军遭遇时东阳关,给予日军沉痛的打击,而后在长治一役坚守城池,使数万日军无法进犯雷池一步。而后分军转战晋南一带与日军展开了数月的游击战,迟滞日军的行动,并偕同友军防守中条山一带,连续九次击退日军之攻击,而后日军集中全力进逼柏洋河一带,李家钰亲率47军2团与日军展开肉搏战,杀敌数千,最后日军不敌败逃。

1941年2月,四川省各界抗战前线慰劳团来灵宝县李家钰部驻地劳军,此时同乡的饶国华上将、王铭章上将、以及数十万的川军英灵已在抗日战场上付出了生命。李家钰身边的川军已随他征战了四年之久,然而行经的路已有万里之遥,与日军激战了数百回,此时他的川军部队仍留下了升旗仪式,然而他们所宣读的是前川军总司令刘湘的遗嘱。

1937年10月刘湘被任命为川军总司令,此时的他已身患绝症,但他仍坚持出川抗日,最后在战场上病发,他自知来日无多,于是在纸上写“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两句杜诗……并留下遗嘱:“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成了川军精神的凭藉。

此时的李家钰他所凭藉的或许是当年出川抗日时留下的誓言,以及中国历代武灵所留下的将道,他亲笔书写“男儿欲报国恩重,死到沙场是善终!”还与四川乡民,或许也预言着他日后将与川军将士们一起战死沙场。

(李家钰墓)

豫中会战 壮烈牺牲

1944年3月日军因中途岛海战惨败,太平洋海上交通线已受威胁,日军为挽救其不利态势于是在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指挥下,从东北、华北抽调5个师团、5个旅团约20余万兵力,分三路向豫中进攻,目标为打通平汉线南段,企图打通大陆交通线,以补救海运之困难。

此时我军之作战方针为在嵩山地区与日军决战,并先于扶沟、汜水一线防阻日军,若日军成功渡河,则以许昌、新郑、郑州、荥阳一带据点,消耗日军攻击力后,伺机反击。

此时李家钰奉命率第三十六集团军主力参战,担任战区后卫总指挥,阻挡日军西进,并掩护友军转进。然而在日军绝对优势的火力下短时间内便攻陷三十余县镇,此地已逐渐失守情势危急,5月21日以日军已兵至陕县,进逼行营总部,李家钰奉命掩护友军转进,他临危不乱一方面另李宗昉均分队驰援,一方面亲率所属部队200余人突围,然而不幸于秦家坡遭受日军伏击,在密集火力射击下,李家钰头额及左腋被子弹和枪榴弹破片击中终因流血过多而牺牲,其所属200余人全数阵亡。

抗战精神 永垂青史

李家钰将军殉国之后,蒋介石总司令与何应钦军政部长均深致惋惜,为他举行国葬,并由一批川军勇士200余人冒死拼战抢回他的遗体。遗体行经豫、晋、陕最后入川,沿途吊唁民众络绎不绝。在李家钰殉国后仍有无数的川军投入对日抗战的主战场,总计牺牲64余万,为全国之冠。

1944年7月7日,成都东门城门立了由著名雕塑家刘开渠设计的《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市民通常称为“无名英雄铜像”。铜像造型是一军人,着短裤、绑腿、草鞋,手握步枪,身背大刀、斗笠、背包,俯身跨步,仰视前方欲出征冲锋状,形态威武,长期为成都市民敬仰。

1944年7月7日,成都东门城门立了由著名雕塑家刘开渠设计的《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市民通常称为“无名英雄铜像”。(大纪元资料室)

之后成都市便流传了一则传说:有年寒冬腊月沉沉深夜,有个衣衫单薄的穷军人走到城门洞边卖汤圆的小摊子前,看来是又冷又饿,埋头呼呼呼地只顾吃汤圆。眨眼间,穷当兵的却不见了!卖汤圆的小贩恍然大悟:当年出川抗战的川军苦啊,是那个赴国难牺牲的“无名英雄”来吃汤圆了!消息传开,百姓们都哭了:“天冷了,他又冷又饿,莫让他在阴间受苦呀!”于是一家又一家,流泪端来一碗又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到铜像前祭奠。这是四川民众对出川抗战牺牲将士的深切悼念啊!

注:李家钰上将与张自忠上将同为抗战中殉国的集团军总司令,是二次大战中同盟国牺牲的最高将领

标签: 李家钰

更多文章

  • 后世对柳宗元的评价是怎样的 柳宗元诗欣赏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后世,柳宗元,评价,怎样,欣赏,柳宗元,唐代,著名,文学家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和思想家。柳宗元字子厚,和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柳宗元一生写下很多绮丽的文学作品,他和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推动了诗文发展进程,有很大的进步意义。柳宗元画像柳宗元生于公元773年,卒于公元819年,享年47岁。早年间,柳宗元的父

  • 亚里士多德的学生是谁 里士多德的观点有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亚里士多德,学生,里士,多德,观点,什么,亚里士多德,希腊

    亚里士多德是希腊三贤之一,是世界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基于亚里士多德的突出成就,后人将亚里士多德称为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游历各国时,曾经收了几个学生。值得一提的是,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就是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柏拉图去世后,亚里士多德继续在雅典呆了两年,而后亚里士多德离开雅典

  • 董其昌草书唐诗四首 董其昌草书千字文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董其昌,草书,唐诗,四首,千字,董其昌,法方,面的,成就,体

    董其昌在书法方面的成就,体现在他行书、草书和楷书等方面。而他在书法方面的成就和造诣远远不止在他的作品,还体现在他对中国书法和中国画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董其昌作品草书唐诗四首董其昌在早年间,临摹了大量书法家的作品,吸取了众家之所长。所以,中后期他的作品既有王羲之的洒脱,又有晋风之骨。而董其昌书写的唐诗四

  • 朱耷的字画作品有哪些 朱耷字画的价格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耷,字画,作品有,哪些,朱耷字,画的,价格,朱耷,生于,1

    朱耷,生于1626年,死于1705年,明末清初著名的书画家。朱耷《水仙鸟石图》朱耷在明灭亡后,曾剃发为僧,后修建道观,弃僧还俗。一生清贫,对明赤胆忠心,反抗清政府,创作两千余幅字画,其作品具有象征性,充满个性,生动形象,对后世影响很大。清张庚称"八大山人,有仙才,隐于书画。题跋多奇致,不甚解。书法有

  • 苏辙的生平简介 对苏辙如何客观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苏辙,生平,简介,如何,客观,评价,苏辙,苏轼,感情,很好

    苏辙与苏轼的感情很好,我们熟知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苏轼想念弟弟苏辙而作的,兄弟俩为彼此作诗很多。苏辙在北宋官至右丞相,那么苏辙的最后命运如何?宋朝是文学人才辈出的时期,那么苏辙在这个背景下表现如何?我们对苏辙如何评价?苏辙的生平简介苏辙、苏洵、苏轼是北宋文学史上著名的三父子,并称“三苏”。

  • 元稹离思主要内容是什么 元稹离思想表达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元稹,离思,主要,内容,是什么,思想,表达,什么,元稹,唐朝

    元稹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和白居易是非常好的知己。元稹在诗坛上的地位是极高的,很少有人能超越他。后人传颂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就是离思中有名的一句,那么元稹离思主要写了什么?他想借这些诗来表达什么?元稹离思主要内容是什么元稹的离思一般是指离思五首,是一组著名的悼亡诗,其中一首诗“曾经沧海难

  • 颜真卿书法有何特点 颜真卿书法有何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颜真,书法,有何,特点,成就,颜真,为人,志向,远大,心胸

    颜真卿为人志向远大,心胸宽阔又心思缜密,他的字就像颜真卿的人一样。颜真卿的一生一半的时间在朝廷中度过,一半在书房度过,他的书法对后世书法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但是又是后人难以超越的高度,那颜真卿的书法有何特点呢?颜真卿的真迹已经不多,书法作品异常宝贵,那他的书法达成了什么样的成就呢?颜真卿书法有何特点

  • 揭秘唐朝名将薛仁贵是怎么死的 他的墓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揭秘,唐朝,名将,薛仁贵,怎么,死的,他的,在哪,薛仁贵,又

    薛仁贵,又名薛礼,是唐朝的风云人物,生活时间约为公元614年到公元683年,山西人。薛仁贵本是家族不凡,到他这一代已经没落,还由于他花大量的钱财去学习,不仅学习文学知识,还找师傅练习武艺,使得家徒四壁。薛仁贵像也正是他的文武双全,让他在后来的历史中大放异彩。他最开始不能展示自己的抱负,在家务农,到当

  • 祝融夫人:唯一被称为刺美人的三国奇女子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祝融,夫人,唯一,被称为,刺美,人的,三国,奇女子,三国,祝

    三国祝融夫人是罗贯中笔下的《三国演义》中的虚构人物,《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历史题材的小说,三国祝融夫人是不见于正史记载的。传说中,她是火神祝融氏的后裔,南蛮王孟获的妻子。祝融夫人武艺高超,擅长使用飞刀,是《三国演义》中唯一一位上过战场的女性。曾经与孟获一起抵抗蜀军,在诸葛亮擒住孟获之后,跟随孟获投降

  • 韦孝宽斛律光的对比 韦孝宽和陈庆之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韦孝,宽斛,律光,对比,陈庆之,有何,关系,历史,上有,很多

    历史上有很多建立过显赫功勋的将领,他们最终的结局并不是人们认为的那样战死沙场,而死于“自己人”之手。这些将领的结局几乎都是因为他们威望太高,光芒太盛,引起了皇帝和奸臣贼子的反感和忌惮,于是便对他们痛下杀手。比如说西汉的开国功臣韩信就是被吕后斩杀的,而北齐三大将之一的斛律光也是死于皇帝和奸臣的联手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