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齐威王逆向思维铁血手段整肃吏治 世人如何评价他?

齐威王逆向思维铁血手段整肃吏治 世人如何评价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885 更新时间:2023/12/25 21:13:10

封建社会的帝王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从小生长在宫中,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贫穷饥饿对他们来说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在他们身边,除了生养他们以及为他们服务的女人,剩下的只有两种人太监和大臣。在他们当中,除了开国创业的太祖太宗们,大多数不知道民间是怎么一回事。别说是普通老百姓,就是地方上的官员也很少能够见到他们。由于地位的原因,这些人又必须要了解他们的臣民。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帝王要了解地方官员和民风国情,只能通过身边的这两部分人,所知都是间接的。

假如他身边多为正直之人,那么他所了解的情况大多会真实可信;反之,他身边若是多为贪腐之人,他所了解的情况肯定多为虚假。既然天下皆为帝王所有,下层官员要想获得升迁和赏赐,他的政绩就必须要帝王们知道。但帝王们又是“天高皇帝远”,自己的政绩怎么能让皇帝知道呢?这就需要皇帝身边的人为其进言。所以,整个封建社会,根本就没有向帝王行贿一说,因为那叫“进贡”,所谓行贿都是下级官员向上级官员及帝王身边能说上话的人行贿。这些帝王身边的人,接受了他人贿赂,当然就得替人说好话。又因为帝王的特殊身份,他们不能一一核实,多数人、多数情况下都是会听信近臣之言。

偏听偏信,是大多数帝王的通病。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他们要将这些“进言”加以核实,以防止被这些身边的人所蒙蔽。齐国的威王就是较早这样做的帝王。齐威王不是开国之君,也是从小生长在帝王之家,他能够这样做,的确有别于一般帝王的思维方式,可以称之为逆向思维吧!

齐威王是田姓齐国第三代君王,叫田因齐,在他当齐国国君的前几年,淫逸安乐,沉湎酒色,经常是通宵达旦长饮。国家政务都交给卿大夫处理,管理无章,官职无序,朝政混乱不堪。诸侯见齐国如此,都来侵略夺地,不用说像韩、赵、魏这样的强国来侵,就是像鲁、卫这样只能割地事人的弱小国家,也来侵夺土地,齐国危在旦夕。尽管如此,大臣们还不能直说,弄不好还会引来杀身之祸。

齐国有个善辩之士名叫淳于髡(音:kun),他用隐语对齐威王说:“都城里有一只大鸟,就落在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了,可是它不飞又不叫,大王可知道这只鸟是怎么一回事吗?”齐威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齐威王把齐国七十二座城的地方长官全部召集到都城召开朝廷会议,重赏了即墨大夫,杀了阿大夫。接着发兵御敌。事情来得突然,各诸侯国根本就没有思想准备,军事上也来不及拿出应对之策,一时间惊慌失措,只好把侵占的土地还给齐国。

齐威王的赏罚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根据事实所作出的决定。他对即墨大夫说:“自从您治理即墨,毁谤你的言论每天都有。可是我派人到即墨视察,看到的是田野得到开发,百姓生活富足,官府没有积压的公事,齐国的东方因而得到安宁。这是由于您不会逢迎我的左右以求得赞扬啊!”于是封给即墨大夫一万户食邑。他又对阿城大夫说:“自从你治理阿城,赞扬你的话每天都能听到。可是我派人到阿城视察,却看到田野荒废,百姓贫苦。从前赵军进攻甄(音:zhen)城,你未能救援;卫国夺取薛陵,你也不知道。这是你用财物贿赂我的左右来求得赞扬吧!”于是当天就把阿城大夫烹杀,同时被烹杀的还有那些曾经吹捧过他的人。

齐威王想一鸣惊人,就必须整肃吏治,而他的所作所为却是源于逆向思维。一般人都会认为身边的人就是最亲近的人,他们是对自己最好的人,对他们基本都会相信。而齐威王却从中看出了问题,为什么对一个人的赞扬和对一个人的毁谤天天都有呢?为人有长处有缺点,为官有政绩有失误,不可能好的天天好,没有一点儿差池,也不可能差的天天差,一无是处,只要把人向绝对里定论,此事一定有猫腻。齐威王正是想到了这不正常之处,采取了核实调查的方法,终于弄清了事情的真相。有了这一赏一罚,齐国震惊,官场肃然,官吏们没有谁再敢文过饰非,人人努力表现出忠诚,齐国大治,诸侯惊恐。檀子镇守南城,楚国不敢犯边,楚国的附属国也都来朝拜齐国;盼子镇守西陲,赵国人都不敢下黄河捕鱼;黔夫镇守北境,燕国人都不敢开南城门。种首负责治安,齐国路不拾遗。直到齐威王一世,诸侯没有哪国敢对齐国用兵。

齐威王的逆向思维不仅仅表现为这一件事,他经常有些与众不同的看法和做出一些非常规的举动。整肃吏治十几年后,威王二十四年(前355),魏惠王到齐国郊外打猎,他问威王有没有宝物?齐威王说没有。魏惠王沾沾自喜,炫耀似的对威王说:“我有能照亮前后各十二辆车子的直径一寸的夜明珠十颗!”齐威王举了上面四人的例子,说:“我是以人为宝。”并强调说,这些忠于职守、有才干的官员都将光照千里,绝不是区区十二辆车的光芒。这从中也可以看出齐威王思维和眼光的独特之处。

还有那个围魏救赵之战,也能从另一个方面反映齐威王的逆向思维。威王二十六年,魏国军队在大将庞涓的率领下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在救与不救赵国的问题上,齐国的高层是有不同意见的。最终,齐威王采纳了段干朋的意见,救赵,但军队不是向北去赵国和魏军作战,而是向南进攻魏国的边城襄陵。后来,这次战役在田忌孙膑的指挥下演绎成了进攻魏国都城大梁,这就是著名的围魏救赵之战。最初提出围魏救赵设想的人是段干朋,他的思维方式很是符合齐威王的思维特点,所以,齐威王马上做出了攻魏以救赵的决定。否则,碰到大多数按照常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的帝王,段干朋不被笑话为“南辕北辙”吗?

田因齐做齐国君主三十六年,死后被谥号为“威”,他威加诸侯二十多年,可以说是名副其实。而这一切都是根源于他的铁血手段整肃吏治。好政策还必须要有行政体制保障执行,必须有廉洁勤政的官员保证这种体制的高效运转,齐威王抓住了这点,的确是抓住了事物的关键。

历史评价

齐国名臣鲁仲连:昔齐威王尝为仁义矣,率天下诸侯而朝周。周贫且微,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

西汉淮南王刘安:齐威王设大鼎于庭中,而数无盐令曰:"子之誉日闻吾耳,察子之事,田野芜,仓廪虚,囹圄实。子以奸事我者也。"乃烹之。齐以此三十二岁道路不拾遗。此刑省奸禁者也。

南朝史学家范晔:梁惠王玮其照乘之珠,齐威王答以四臣。夫忠贤武将,国之心膂。

金朝名臣高汝砺:昔齐威王封即墨大夫,烹阿大夫及左右之尝毁誉者,由是群臣恐惧,莫敢饰非,齐国大治。

清朝进士汤鹏:昔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子不事吾左右,而毁言日至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子厚币事吾左右,而誉言日至也。”于是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於乎!左右不严,则毁誉不凭;毁誉不凭,则黜陟不析;黜陟不析,则治乱不总。

清朝重臣张廷玉:昔王孙圉不宝玉珩,齐威王不宝照乘,前史美之。

近代史学家何兹全:齐威王注意选拔人才,把人才看作国家的宝。他用的淳于髡,就是个曾被髡作奴隶的人。

标签: 齐威王

更多文章

  • 历史上高阳公主谁的女儿?高阳公主的母亲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高阳公主

    历史上高阳公主谁的女儿?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宠爱的女儿之一,同时也是晋阳公主的姐姐,虽然和晋阳公主一母同胞,但品性却截然相反,最终落的不幸的结局。下文就是高阳公主的母亲介绍。李世民的第十七女,性聪慧,备受宠。嫁给宰相房玄龄次子房遗爱,夫妻不谐。后与会昌寺僧人、玄奘高足辩机私会。数年后,事发,辩机

  • 历史上的高阳公主怎么死的?高阳公主为何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高阳公主

    武则天中高阳公主临死之前说过我是个“明白混账人”,晓得这样的“奸情”很危险,做不得,但仍想着总有办法做得“天衣无缝”,遮住世人眼。这是怎么样的一个故事呢?有谁知道历史上的高阳公主怎么死的?高阳公主为何自尽?唐太宗女儿高阳公主怎

  • 高阳公主为何嫁一个懦弱的驸马?高阳公主丈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高阳公主

    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二十一个女儿中最得宠的第十七个女儿,在她十五岁的时候,李世民就精心挑选了宰相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作她的驸马,高阳公主不满这段被安排的婚姻,敢于突破世俗的高阳公主虽然婚内出轨与一个和尚,这种不被世俗所接受的爱情最后也终酿成苦果,落得悲惨的结局,据记载高阳公主出轨的事她的丈夫是知

  • 唐太宗李世民爱女第十七女高阳公主的生母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太宗,李世民,高阳公主

    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宠爱的女儿之一,同时也是晋阳公主的姐姐,虽然和晋阳公主一母同胞,但品性却截然相反,最终落的不幸的结局,唐太宗李世民爱女第十七女高阳公主的生母是谁?高阳公主的身平,《新唐书》有“合浦(始封高阳)公主传”,但是记载颇位简略,没有载明生母,可能是到宋时,资料

  • 高阳公主简介 高阳公主是唐太宗的第几个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高阳公主

    高阳公主简介:高阳公主(?―653年),唐太宗李世民爱女。深得太宗钟心,嫁与名臣房玄龄之子房遗爱,恃宠娇纵。高阳公主是唐太宗的第几个女儿?高阳公主是唐太宗的第几个女儿?阳公主是李世民的第十七个女儿,是唐太宗最喜欢的一个女儿。她的生母是谁,史书上没有记载。但是他的哥哥(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李恪的生母

  • 鱼玄机为何从才女沦落成淫娃荡妇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鱼玄机

    鱼玄机一生命运坎坷,一心倾慕是自己的老师温庭筠,这段忘年之年碍于社会舆论无疾而终,后嫁给李亿为妾,但是不被李妻包容,反被抛弃,可怜的鱼玄机从弃妇变成了荡妇,过上了半娼式的生活。她的爱情始终得不到想要的回报,就像她爱着老师温庭筠,却得不到回应,鱼玄机和温庭筠不伦师生恋终酿苦果,然而这苦只有她自己承担

  • 唐朝诗人鱼玄机怎么死的?鱼玄机吃醋打死丫环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鱼玄机

    唐朝诗人鱼玄机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其诗作现存五十首。她的一生命运坎坷,初为补阙李亿妾但是不被李妻包容,反被抛弃,可怜的鱼玄机从弃妇变成了荡妇,过上了半娼式的生活。因杀侍婢绿翘,被处死。这位可怜的女子鱼玄机怎么死的?下文讲述的就是鱼玄机吃醋打死丫环的故事。鱼玄机:字幼薇,又字蕙兰

  • 鱼玄机是谁?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的鱼玄机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鱼玄机

    鱼玄机是谁?鱼玄机,唐代女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名鱼幼微(一说幼微为其字),字蕙兰。咸通(唐懿宗年号,公元860874年)初嫁于李亿为妾,后被弃。公元866年(咸通七年),出家为咸宜观女道士,改名鱼玄机。关于她的故事你知道多少?下文讲述的就是鱼玄机的故事。鱼玄机姿色倾国,天性聪慧,才思敏捷

  • 安公主和太平公主是同一个人么?安公主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太平公主

    安公主和太平公主是同一个人么?,《太平公主秘史》中安定公主假冒太平公主并不是同一个人。剧中的太平公主与历史上的太平公主有异同,更多的是展现了太平公主的忍让和温顺。在剧中,少女时期,由于出生帝皇家,备受兄长和父母的疼爱,锦衣玉食,生活安逸,造就了太平公主温顺善良的品行,而从小流落民间的安定公主,在追

  • 太平公主和薛绍是真爱吗?薛绍是太平公主的第几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太平公主,薛绍

    太平公主是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是唐朝女皇武则天的天之骄女,关于她的种种传闻,扑朔迷离,让人琢磨至今。太平公主的第一次婚姻是母亲武则天安排的,太平公主嫁给了自己的表哥薛绍,七年的婚姻,育有二子二女,却最终以悲剧收场。历史上太平公主和薛绍是真爱吗?一起看下文的具体介绍。太平的一生只爱过两个男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