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徐庶的读音

徐庶的读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328 更新时间:2024/2/11 5:49:17

徐庶的读音

徐庶的拼音是xushu,shu读四声,徐庶是东汉末年刘备帐下的人物,出生于公元168年,原名徐福,早年行侠仗义,因帮人报仇被官府所抓,最后被其党羽所救改名徐庶。徐庶求学于儒家学舍,能文能武,后在荆州结识了诸葛亮,两人结为知己好友。之后徐庶投靠刘备,并且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于是就有了后来的“三顾茅庐”的事件。

《三国演义》徐庶剧照

遗憾的是,徐庶本来可以和诸葛亮一起共谋大事,只是命运捉弄人,曹操率军南下,征讨刘表,刘备等人慌乱逃跑,途中遭到曹军追捕,徐庶的母亲被抓,曹操借徐母之手假造一封劝降书,徐庶是出了名的孝子,只能忍痛辞别刘备,归降曹操。但是徐庶在曹魏数十年,始终未给曹操等人出过一条计谋,后来徐庶病死,诸葛亮深表遗憾。

“庶”是半包围结构,意思有形容众多的,复杂的,作为名词又有平民、百姓的意思,家庭的旁支,作为副词有将近、差不多的意思。徐庶原名徐福,最后改名徐庶,徐庶本来自幼好学,武功一流,后来又通过学习,知识更是渊博,所以“庶”和他众多的学识相匹配。而且我国古代历史上自有嫡庶之分,庶民也泛指没有官爵的平民百姓,徐庶当时被官府被救出时,只是一介庶民百姓,这和他当时的身份也是有关的。“庶”也有富庶的意思,徐庶学识渊博,结交不少知己好友,刘备看重他,诸葛亮珍惜他,曹操也赏识他,虽然不是生活的富裕,但是倍受赏识和关注,只是英雄扼腕,最后不得志,郁郁而终。

徐庶为何离开刘备

我们都知道刘备这个人物,他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开国皇帝,他早年起兵参加过平定黄巾起义,跟随过各路诸侯讨伐董卓,可以说是立下了很大功劳的,他自己也非常有抱负,立志匡扶汉室,而且礼贤下士。虽然在早年屡战屡败,但并没有灰心,终于他得到了一位贤才,这个人就是徐庶,在徐庶的帮助下,他打退了曹军大将曹仁李典的进攻,面对这样一位大才,刘备自然喜爱至极。但好景不长,最后徐庶还是离开了刘备。既然徐庶投奔了礼贤下士的刘备为什么要离开呢?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徐庶为什么离开刘备。

《三国演义》徐庶剧照

徐庶在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是母亲把他抚养长大的,所以徐庶是个非常孝顺的人。在曹操得知曹仁李典打败是因为刘备得到了谋士徐庶的帮助,所以在程昱的建议下派人抓了徐庶的母亲,并模仿徐母的字迹给徐庶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到,如果徐庶不来,母亲就会被杀害。徐庶是出了名的孝子,自然不会丢下母亲不管,于是急忙从新野赶到许昌,投奔了曹操;从这之后徐庶一直呆在曹营在没有回到刘备帐下。这也就是徐庶为什么离开刘备的原因。

眼看着儿子弃明投暗,徐母非常愤怒和难过,于是上吊自尽了。徐庶虽然待在了曹营,但终其一生没有为曹操献过一条计谋,一方面是因为痛恨曹操用他母亲最为要挟致使母亲丧命,另一方面也因为他仍想为刘备效力。所以也才有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典故和”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歇后语。

徐庶做了谁的军师

战国时期,诸侯分裂,各股势力纷纷收纳贤臣,希望为自己出谋划策,为统一大业的战争添砖加瓦,徐庶先后待在了刘备和诸葛亮两个人的身边,徐庶是谁的军师呢?

徐庶画像

徐庶年轻时崇尚武力且好打抱不平,他的梦想是成为远近闻名的侠士,有一次,他杀死了城中的恶霸,被官兵包围,最后侥幸救出,这件事对他的打击很大,他认为仅靠自己的武力不能铲除恶霸,只有学习治国用兵的本领才能拯救苍生,徐庶开始弃武从文,勤奋肯学,四处游历,学习了不少带兵打仗的本领,他还结交了很多有识之士,诸葛亮就是其中一位。

标签: 徐庶读音徐庶读音拼音xushushu四声东汉

更多文章

  • 关于破釜沉舟的对联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关于,破釜沉舟,对联,赏析,关于,破釜沉舟,对联,赏析,项羽

    关于破釜沉舟的对联赏析项羽本纪中写道: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而破釜沉舟一词,却是出自蒲松龄的自勉联中: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破釜沉舟 对联自勉联,自古以来,很多志向远大的文人学士,在勤奋苦读的同时,常常会写一些对联挂在墙面、床头或刻在纸

  • 笑傲江湖里林平之爱岳灵珊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笑傲江,湖里,林平之,爱岳,灵珊,笑傲江,湖里,林平之,爱岳

    笑傲江湖里林平之爱岳灵珊吗在《笑傲江湖》这部小说中,林平之与岳灵珊这对畸形的夫妻是备受关注的,两人的结合与相处令很多的金庸迷深感虐心,很多人也曾有疑问:林平之爱岳灵珊吗?李亚鹏版《笑傲江湖》中的岳灵珊和林平之那么,林平之爱岳灵珊吗?应该说,林平之对于岳灵珊是有过爱的,尤其是在林平之和岳灵珊恋爱的阶段

  • 战国时期的杀神白起有着怎么样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国,时期,杀神,白起,有着,怎么样,故事,白起,也叫,公孙

    白起,也叫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名将。中国历史上着名的军事家、统帅,秦昭王时从左庶长升至大良造。周赧王二十二年伊阀之战,采取先弱后强、避实击虚的战法,全歼韩魏联军约24万人,因功晋升国尉。此后30余年,攻取韩、魏、赵、楚等国70余城。征战沙场数十载,指挥的战役数十场,甚少有败仗,为秦国奠基做出了很大的

  • 商鞅变法的措施有哪些 卫国商鞅的儿子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商鞅,变法,措施,哪些,卫国,儿子,介绍,秦孝公,时期,秦国

    秦孝公时期,秦国的军事实力不够强大,经济水平发展缓慢。军事和经济上的微弱,让秦孝公对秦国的未来进行了思考。在借鉴其它诸侯国的基础之上,秦孝公明白了只有通过变法运动,才能挽救秦国不被兼并的命运。为了挽救秦国积贫积弱的现状,商鞅决定在农业上,商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广大农民开垦荒地,大面积的种植粮食,

  • 商鞅的封地在哪里 政治家商鞅是哪国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商鞅,封地,在哪里,政治家,国人,商鞅,封地,陕西省,商洛市

    商鞅的封地在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的古城村。丹凤县的古城村曾经发现过“商字”等篆文,以及陶器等古代文物,为研究战国时代文化,提供了大量有用的证据。如今,丹凤县商鞅古城已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孝公上位后,为了给秦国寻求一位变法人士,在全社会,广发求贤令。身在魏国的公孙鞅知道后,便前往秦国,准备大

  • 鳌拜的人生三部曲:如何对抗多尔衮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鳌拜,人生,三部曲,如何,对抗,多尔,崇德,八年,1643

    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皇太极逝世,满洲亲贵在帝位继承上出现矛盾。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与皇太极之弟多尔衮争立。皇太极生前统领的正黄旗与镶黄旗拥立豪格,而多尔衮自领的正白旗与镶白旗则拥立多尔衮。双方争持不下,形势极其严峻。镶黄旗护军统领鳌拜手握重兵,成为这场皇位之争中的核心人物之一。他与两黄旗的其

  • 战国时期战神白起的战绩 白起的长平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战国,时期,战神,白起,战绩,长平,之战,白起,战国,时期

    白起,战国时期秦国的第一名将。作为一名优秀的将领统帅,按道理应该会是有很多历史资料记载、详细的讲述白起的生平。但是因为白起的“长平之战”白起坑杀四十多万的降卒。关于白起的资料确实很少的。白起(?——公元前257年),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名将,芈氏家族,姓白,名起。又称公孙起。是郿人(现在陕西郿县)。号称

  •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孝庄文,皇后,amp,mdash,博尔,吉特,氏布,木布,天

    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去逝,皇太极逼大妃乌拉那拉氏阿巴亥殉葬。代善与其子岳托及萨哈廉以“才德冠世,当速继大位”拥皇太极嗣汗位。皇太极“辞再三,久之乃许”焚香告天,宣布次年为天聪元年。天聪四年,皇太极以阿敏弃守滦州、永平、迁安、遵化四城的罪名,将其终身幽禁。五年,莽古尔泰同皇太极发生口角时,竟拔刀相向。皇

  • 历史上申不害在哪个国家进行了变法 结果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上,申不,哪个,国家,行了,变法,结果,怎样,申不,韩国

    申不害在韩国进行了变法。韩国兼并了郑国后,意识到了国家只有国力强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当时,韩国消灭郑国后,国土面积进行了扩充,虽然没有别的国家宽广,但是对于韩国来说,足以上人民安居乐业。韩国的君主韩昭侯看见魏国李悝变法,使魏国在兵力、国力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升后,韩昭侯也萌生了一个在本国实行变法的念头

  • 申不害曾在哪个国家变法:申不害变法失败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申不,曾在,哪个,国家,变法,败了,申不,改革家,也是,法家

    申不害是改革家,也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申不害之前是郑国人,后来韩国兼并后,韩昭侯启用申不害在韩国进行了变法。申不害所处的韩国,虽然国土面积没有其它六国广阔,但是韩国政局比较稳定,当时国家之间吞并现象很严重,韩国君主也怕自己的国家有一天被别的国家所吞并,所以启用了法家代表人物申不害主持变法。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