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列子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列子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280 更新时间:2024/1/25 11:48:36

哲学著作天瑞

列子画像天瑞,意谓天地之灵瑞,自然之符应,即文中提到的“不生不化者”。列子认为,世间万物皆有始有终,唯有“不生不化者”,亦即“道”,才能够循环往复、独立永存。“不生不化者”是世界产生与变化的本源,它最初无形无象,历经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四个阶段,形成“浑沦”,再自“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的“易”演变为有形的“一”,最终生成天地万物。列子道逢百岁骷髅,顺此言明“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一切缘自“道”,然而却并非“道”有意为之,天地万物只是自然而然地变化运转,生息盈亏。文寓言与议论选出,《黄帝书》视死如归,荣期安贫乐终;林类行歌,不以营生为惑;孔子赞死,晓谕天下失家,又有杞人忧天,向氏为盗。

凡此种种,恰如张湛《列子序》所言:“大略明群有以至虚为宗,万品以终灭为验。”有形之物诞生、消亡,其暂行于世而终归虚无。人生亦复如是:从婴孩、少壮、老耄直至死亡,性命本非吾有,生死不过往来。《吕氏春秋·不二》与《尸子·广泽》皆载“列子贵虚”,但依《天瑞》,列子自认“虚者无贵”。彻底的虚,必定有无(空)皆忘,消融了所有差别,也就无所谓轻重贵贱。万物自天成,盗者本无心,光阴若逆旅,生死不及情,是为《天瑞》大意,亦即《列子》全书纲领。黄帝本篇皆在论述养身冶物之道。全文围绕道心与外物的关系展开多番探讨,唯有应理处顺,忘形养神,才能达到所适常通,遇物无滞的境界。具体而言,修养内在道心。

必须”壹其性,养其神”,做到心无逆顺,物我两忘。列子以列子御风、伯昏临渊、商丘诚信、粱鸯饲虎、津人撮舟、吕梁济水、佝偻承蜩等多则寓言对此反复加以证明。同时他又指出,除了保持内心的虚静凝独,人们在应物处世时还必须“含其德”,做到韬光养晦,与世无违。文中海上沤乌、赵襄子狩猎神巫季威、列子之齐、杨朱之沛,杨朱过宋数章,既为阐明其理。既名《黄帝》,最终还是为了推崇黄老学派“清虚无为”的治世主张。从华晋国的国民,列姑射山的神人,到鬻子、老聃的守柔之术以及圣人的笼愚之智直至篇末惠盎对宋康王的说教中,都可以发现这样的思想痕迹。

对于列子而言,理想国内,上有效法天道无为德庇万物而不以为功的国君,下有自治自化的国民,同时还得有孔、墨等圣贤以仁义济人使“四竟内,皆得其利。”如此,天下大治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周穆王本篇皆在宣扬浮生若梦、得失哀乐皆为虚妄的思想。列子精心勾勒出一幅幅瑰丽奇异的画面,为我们展现了神妙莫测的幻化境界,却又让它悔起倏灭,以期证明有生有形者尽为虚无的幻象,终将随着生死阴阳之变归于消亡;唯有造化万物的大道,因“其巧妙,其功深”,才能够常信常存,无极无穷。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惑于是非,昏于利害”,被新鲜短暂的过眼云烟所吸引,从而忽略了惯常恒久的实在拥有。

因此,全文通过八则寓言,分别以化、幻、觉、梦、病、疾、诳等意象来譬喻人生的虚妄不实。另有一段议论,斯言梦觉之理,见解不凡。列子历数人间种种、万般境界,将其归纳为“八征”、“六候”,而后征引列子"神遇为梦,形接为事”一语,推断觉醒时的行为反应与梦境的产生,都是自于人们的形体和精神与外界有所接触的缘故。唯有彻悟“感变之所起者”,才能以虚静坦荡的心态面对纷纭变幻的外部世界,即所谓“神凝者想梦自消”。刘自《引子新书目录》以为《周穆王》《汤问》两篇“迂诞恢诡,非君子之言也”,此语颇可商榷。自本篇以观,正因其立意之标新,寓言之荒诞,文辞之曼妙,方可见撰书者用心良苦。其目睹大道日丧,众生昏乱于世情而终不觉醒,故寄言于梦呓。内中痛楚,本非凡俗“君子”者可解。仲尼

标签: 列子主要就有哪些哲学著作天瑞列子画像意谓

更多文章

  • 列子:东周战国时期道家思想家、文学家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列子,东周,战国,时期,道家,思想家,文学家,列子,公元前

    列子(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之间,享年不明),本名列御寇(“列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汉族学者,周王国郑公国圃田(今中国河南省郑州市)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后[1]。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对后世哲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著有《列

  • 杜甫曾是富贵公子哥:前半生在打猎和唱歌中度日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杜甫,曾是,富贵,公子,生在,打猎,唱歌,度日,712,年的

    712年的春天如常降临,河南巩县的一户人家一个男孩呱呱坠地。鲁迅先生在一篇文章里曾经写道,一家子生了个男孩,人们来贺喜。这个说,这个孩子将来要升官的;那个说,这个孩子将来要发财的……说到底,没有人能够预料一个孩子的未来,他将有怎样的生与死。看着这个孩子降生的父母家人,远亲近邻,更不会知道,叫做杜甫的

  • 被称为唐代三大诗人的都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被称为,唐代,三大,人的,都是,被称为,唐代,三大,人的,白

    被称为唐代三大诗人的是白居易、 李白 、杜甫。李白(701—762年),生日701年2月8日,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

  • 东汉末年著名书法家蔡邕的书法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东汉,末年,著名,书法家,蔡邕,书法,成就,蔡邕,公元,13

    蔡邕,(公元132一192)东汉文学家、书法家。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汉献帝时曾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蔡邑蔡邑除通经史,善辞赋等文学外,书法精干篆、隶。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汉灵帝熹平四年蔡邕等正定儒家经本六经文字。蔡邕认为这些

  • 清初画坛四僧中八大山人指的是?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八大山人

    四僧:原济(石涛)、朱耷(八大山人)、髡残(石溪)和渐江(弘仁)皆为僧侣,故名四僧八大山人:朱耷,八大山人,本名朱由桵,(约1626年约1705年)。明末清初人,为明江宁献王朱权九世孙,江西南昌人,著名画家,清初画坛“四僧”之一。明灭亡后,国毁家亡,心情悲愤,落发为僧,法名传

  • 京都三明;蔡谟、诸葛恢、荀闿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京都三明,蔡谟,诸葛恢,荀闿,京都三明

    “京都三明”又被称为“中兴三明”,是东晋时蔡谟、诸葛恢、荀闿三位名臣的合称。这个称呼来自《晋书·诸葛恢传》:“诸葛恢,字道明……于时颍川荀闿,字道明。陈留蔡谟,字道明。与恢俱有名誉,号曰:&lsqu

  • 冠军二侯;卫青、霍去病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霍去病

    冠军二侯是指西汉时期的卫青和霍去病两个人,且两人都是西汉的名将。卫青是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卫青 (西汉名将)卫青(?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

  • 冠军二侯之一;卫青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卫青

    卫青(?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时期名将,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卫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袭龙城,揭开汉匈战争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

  • 冠军二侯之一;霍去病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霍去病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

  • 清代画坛四僧之;朱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耷

    清代画坛四僧之朱耷朱耷(1626约1705),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朱耷, (zhū dā)清初画坛“四僧”之一。谱名朱统本名由桵,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个山、人屋、道朗等,汉族,江西南昌人。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