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列子:东周战国时期道家思想家、文学家

列子:东周战国时期道家思想家、文学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365 更新时间:2023/12/13 4:29:59

列子(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之间,享年不明),本名列御寇(“列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汉族学者,周王国郑公国圃田(今中国河南省郑州市)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后[1]

。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对后世哲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著有《列子》,其学说本于黄帝老子,归同于老、庄。创立了先秦哲学学派贵虚学派(列子学)。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后的重要传承人物。

列子(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之间,享年不明),本名列御寇(“列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汉族学者,周王国郑公国圃田(今中国河南省郑州市)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后[1]

。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对后世哲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著有《列子》,其学说本于黄帝老子,归同于老、庄。创立了先秦哲学学派贵虚学派(列子学)。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

先秦道家创始于老子,发展于列子,而大成于庄子。列子先后著书二十篇,十万多字,《吕氏春秋》与《尸子》皆载“列子贵虚”,但依《天瑞》,列子自认“虚者无贵”。彻底的虚,必定有无(空)皆忘,消融了所有差别,也就无所谓轻重贵贱等等概念。现在流传的《列子》一书,在先秦曾有人研习过,经过秦祸,刘向整理《列子》时存者仅为八篇,西汉时仍盛行,西晋遭永嘉之乱,渡江后始残缺。其后经由张湛搜罗整理加以补全。今存《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等八篇,共成《列子》一书,其余篇章均已失传。其中寓言故事百余篇,如《黄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都选自此书,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隽永味长,发人深思。后被道教尊奉为“冲虚真人”。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的道家学派重要传承人物。

《列子》一书深刻反映 了夏末周初交替与春秋战国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列子》可以说是一篇恢宏的史诗,当时的哲学、

神话、、音乐、军事、文化以及世态人情、民俗风习等等,在其中都有形象的表现,《列子》保存了神话传说、音乐史、杂技史等众多珍贵的先秦史料。是先秦散文的代表作之一。庄子曾在《逍遥游》中说“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列子可以“御风而行,泠然善也”,似乎练就了一身卓绝的轻功。因为庄子书中常常虚构一些子虚乌有的人物,如“无名人”、“天根”,故有人怀疑列子也是“假人”。不过《战国策》、《尸子》、《吕氏春秋》等诸多文献中也都提及列子,所以列子应该实有其人[3]

。列子弟子存名者有伯丰子、百丰、史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杜甫曾是富贵公子哥:前半生在打猎和唱歌中度日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杜甫,曾是,富贵,公子,生在,打猎,唱歌,度日,712,年的

    712年的春天如常降临,河南巩县的一户人家一个男孩呱呱坠地。鲁迅先生在一篇文章里曾经写道,一家子生了个男孩,人们来贺喜。这个说,这个孩子将来要升官的;那个说,这个孩子将来要发财的……说到底,没有人能够预料一个孩子的未来,他将有怎样的生与死。看着这个孩子降生的父母家人,远亲近邻,更不会知道,叫做杜甫的

  • 被称为唐代三大诗人的都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被称为,唐代,三大,人的,都是,被称为,唐代,三大,人的,白

    被称为唐代三大诗人的是白居易、 李白 、杜甫。李白(701—762年),生日701年2月8日,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

  • 东汉末年著名书法家蔡邕的书法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东汉,末年,著名,书法家,蔡邕,书法,成就,蔡邕,公元,13

    蔡邕,(公元132一192)东汉文学家、书法家。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汉献帝时曾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蔡邑蔡邑除通经史,善辞赋等文学外,书法精干篆、隶。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汉灵帝熹平四年蔡邕等正定儒家经本六经文字。蔡邕认为这些

  • 清初画坛四僧中八大山人指的是?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八大山人

    四僧:原济(石涛)、朱耷(八大山人)、髡残(石溪)和渐江(弘仁)皆为僧侣,故名四僧八大山人:朱耷,八大山人,本名朱由桵,(约1626年约1705年)。明末清初人,为明江宁献王朱权九世孙,江西南昌人,著名画家,清初画坛“四僧”之一。明灭亡后,国毁家亡,心情悲愤,落发为僧,法名传

  • 京都三明;蔡谟、诸葛恢、荀闿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京都三明,蔡谟,诸葛恢,荀闿,京都三明

    “京都三明”又被称为“中兴三明”,是东晋时蔡谟、诸葛恢、荀闿三位名臣的合称。这个称呼来自《晋书·诸葛恢传》:“诸葛恢,字道明……于时颍川荀闿,字道明。陈留蔡谟,字道明。与恢俱有名誉,号曰:&lsqu

  • 冠军二侯;卫青、霍去病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霍去病

    冠军二侯是指西汉时期的卫青和霍去病两个人,且两人都是西汉的名将。卫青是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卫青 (西汉名将)卫青(?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

  • 冠军二侯之一;卫青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卫青

    卫青(?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时期名将,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卫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袭龙城,揭开汉匈战争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

  • 冠军二侯之一;霍去病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霍去病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

  • 清代画坛四僧之;朱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耷

    清代画坛四僧之朱耷朱耷(1626约1705),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朱耷, (zhū dā)清初画坛“四僧”之一。谱名朱统本名由桵,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个山、人屋、道朗等,汉族,江西南昌人。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

  • 清代画坛四僧之;髡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髡残

    清代画坛四僧之髡残髡[kūn]残(1612~1692)明末清初画家。清初四僧之一。俗姓刘,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人,居南京。幼年丧母,遂出家为僧。法名髡残,字石溪,一字介丘,号白秃,一号残道者、电住道人、石道人。他削发后云游各地,43岁时定居南京大报恩寺,后迁居牛首山幽栖寺,度过后半生。 性寡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