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为何杀尽所有功臣 却独留汤和一人

朱元璋为何杀尽所有功臣 却独留汤和一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233 更新时间:2023/12/26 5:13:50

朱元璋杀功臣这是所有人都知道,而朱元璋的所做所谓也让大家再一次的看到了伴君如伴虎这句话是多么的实在,可是,在朱元璋杀尽功臣之时却独留一人,那人就是汤和,这是为何,朱元璋为何惟独把这个信国公汤和留下来?

想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朋友,几乎被他斩尽杀绝,徐达李善长刘基胡惟庸蓝玉、叶升、冯胜、宋濂、

傅友德……惟独信国公汤和能幸免于难,这其中有什么奥妙吗?

汤和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朱元璋与他是发小,从小在一条街上长大。小时候的汤和便表现出了领导才能。与其他小孩子一起玩闹时,总是做老大,带着他们骑马射箭。长大以后的汤和身高七尺,性格沉稳,善于谋略。1352年,汤和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很快便被封了千户之职。随后,汤和写信给朱元璋,邀请他来参加义军。朱元璋入伍后,因功升职,封为镇抚,职位在汤和之上。

1353年,汤和跟着朱元璋进攻大洪山,攻下了滁州,被授为管军总管。后来他又跟着朱元璋去打和州。当时很多将领与朱元璋都是同辈,不肯听从朱元璋指挥,独汤和虽然比朱元璋还大三岁,但还是恭敬地听从朱元璋指挥,朱元璋对此非常高兴。大概汤和与朱元璋从小一起长大,早已发现他并非池中之物,所以对他百般听从。这种相处模式一直到朱元璋登位。

1368年朱元璋登位,准备大封功臣。朱元璋并没有像对其他人一样封汤和为公,而故意降他一等为侯。但汤和不贪公,也不发牢骚。继续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事。这一切都被朱元璋看在眼里,几年之后,被提升为公。汤和很善于捕捉朱元璋的心思。1388年,朱元璋年纪越来越大,他心中不愿诸将长期统领军队,只是还没有公开采取措施。当汤和意识到朱元璋要对这批老臣下手时,为保全自己,他开始采取措施。

在众多高级将领中汤和第一个自请解除军权。他找了个合适的时机,对朱元璋说,臣年事已高,不能再指挥军队驰骋战场了,希望能返回故乡,为将来死去找一片容身之处。朱元璋同意了,解除了他的兵权,还下令立刻拨款在老家凤阳给汤和修建府第。

在众多高级将领中汤和第一个自请解除军权

当时明朝所面临的外患主要是倭寇,经常骚扰沿海一带。朱元璋对此很头疼,他把汤和召回来,让他前去解决此事。汤和到达沿海地区,了解了实际情况后,决定在江浙沿海一带修筑59座城来防范倭寇。一年后,59座城建好了,汤和便返京复命。这时,凤阳新宅也已建成。汤和带着妻子儿女去向朱元璋辞行,朱元璋赐他三百两黄金、二千两白金、三千锭纸钞、四十多套彩币,对汤和的夫人也是多次下诏褒奖,赏赐物品不断。从此以后,汤和每年一次上京觐见皇帝。

当时明朝所面临的外患主要是倭寇,经常骚扰沿海一带

汤和辞官回乡以后,朱元璋并没有就此放过他,朱元璋安排了不少耳目去监视他,他的一举一动每天都有人上报到朱元璋那里。汤和每天游山玩水,喝酒下棋,从来不和地方乡绅结交,也不谈论国家大事。他还严格要求子女,遵守法纪。渐渐地朱元璋对他放心了。

汤和懂得急流勇退。在功臣名就、位极人臣时,他选择了归隐,实在不能不说汤和非常聪明。他懂得揣摩皇帝心思,懂得自保,这大概是他能得以幸存的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朱元璋为何杀尽所有功臣却独留汤一人朱元璋

更多文章

  • 慈禧遗言是什么 揭秘慈禧太后年轻真容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慈禧,遗言,是什么,揭秘,太后,年轻,真容,如何,慈禧,逝世

    慈禧逝世可以说是非常突然。早晨,她按照往常的时间起床处理朝政,但是在吃午饭时就忽然晕倒,过了很久都没有缓过来。慈禧自知自己命不久矣,临行前嘱咐了几句,耐人寻味。慈禧说,以后千万不要让妇女干预朝政。这种做法跟国法家法相悖,要严加限制。乍一看,慈禧是得到了悔悟,后悔自己所做的一切葬送了清王朝。所谓人之将

  • 历史上不靠谱的北齐皇帝高纬的生世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上,不靠,北齐,皇帝,高纬,生世,之谜,高纬,谁的,儿子

    高纬是谁的儿子电视剧《陆贞传奇》之中,说北齐后主高纬是陆贞的养子,本是高演和萧观音的儿子,后来高演死后,萧观音难产,死前将高纬托付给陆贞。剧中连陆贞都是虚构的,那么很多剧情也是虚构,高纬在历史之上确有其人,他是北齐的后主。高纬剧照高纬,据正史记载,他是高湛的次子,早在高湛还是晋阳长广王的时候,高纬就

  • 晋恭帝司马德文为何从皇帝变成了别人的走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恭帝,司马德文,司马,德文,为何,皇帝,成了,人的,走狗,恭

    晋恭帝司马德文晋恭帝司马德文是东晋的最后一位皇帝,一般一个王朝的末代皇帝,命运都非常不好,司马德文也不例外,他的这个皇帝本来就是被人扶持上位的傀儡皇帝,而且没有当多久就被废黜了,最后还被人有一床棉被活活闷死了,可以说他的一生非常窝囊的。晋恭帝司马德文司马德文有个很著名的哥哥,就是晋安帝司马德宗,这个

  • 历史对溥仪的评价 爱新觉罗溥仪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溥仪,评价,爱新觉罗,简介,很多,时候,人们,不知道

    很多时候人们都不知道如何去对溥仪做评价,因为毕竟溥仪做皇帝的时候只不过是一个三岁的小孩子。大清的兴衰和溥仪真的算不上有什么关系,只能说是溥仪生不逢时吧。而溥仪是皇帝,也只不过是个历史符号而已,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作用。而且即便是后来溥仪身为了伪满洲国的皇帝,这也是日本人连哄带骗,或者说是被逼无奈的。身为

  • 一统北方威慑高丽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一统,北方,威慑,高丽,北魏,太武帝,拓跋,拓跋,怎么,到底

    拓跋焘怎么读拓跋焘到底怎么读,这是很多人想知道的,其实读tuo bá tāo。这三个字是什么呢?其实这是古代北魏的太武皇帝,拓跋焘从字面意思解释其实就是一个看起来很普通的连词而已,实际上也是多音字。拓跋焘剧照拓跋焘三个字的正确读音是“tuobá tāo”。“焘”是多音字,按照拓跋焘表里边的“拓”虽然

  • 揭秘张士诚为什么会被朱元璋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揭秘,张士,为什么,会被,朱元璋,杀死,张士,简介,推翻,元

    张士诚简介张士诚是推翻元朝腐败统治的重要领袖之一,他是灭亡元朝的最大的功臣,但是张士诚最终却并未建立新的朝代取代元朝,在推翻元朝之后,张士诚败给了朱元璋,最后是由朱元璋建立了明朝,那么张士诚是个怎样的人呢?他为什么又会失败呢?以下是张士诚简介。张士诚纪功碑张士诚出生在元朝末年的一个贫苦的家庭中,从小

  • 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是谁 溥仪和文绣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末代,皇帝,溥仪,老师,和文,关系,记载,溥仪,老师,有名

    有记载的溥仪的老师中有名有姓的一共有四个人,分别是陈宝琛、袁励准,陆润痒和洋人老师庄士敦。陈宝琛是同治七年的进士,后授任为擢翰林侍读。陈宝琛是一个直言上谏,丝毫不避权贵的人。所以陈宝琛也因此获罪被罢官过,后来张之洞推荐他回到京城。宣统三年的时候,陈宝琛被任命为是溥仪的老师。袁励准为光绪时期的进士,曾

  • 蒙古大汗元太宗窝阔台因酗酒过度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蒙古,大汗,太宗,窝阔台,酗酒,过度,太宗,窝阔台,蒙古,帝

    元太宗窝阔台窝阔台是蒙古帝国的可汗,成吉思汗的第三个儿子,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继承了他扩张领土的遗志,他在位期间,版图曾经扩张到了中亚、东欧一代,窝阔台死后,元世祖忽必烈追尊窝阔台庙号为太宗,为元太宗窝阔台。窝阔台战争画像古代蒙古就有“马背上的国家之城”,他从小就学习骑马射箭,长大后,随着他的父亲成

  • 吴起变法简介 吴起为变法改革而献身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吴起,变法,简介,改革,献身,公元前,四世纪,八十年代,吴起

    公元前四世纪八十年代吴起变法,是楚国历史上一起重大的政治事件,对楚国历史的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时期。为了达到富国强兵、称霸诸侯的目的,各国纷纷实行变法,如子产在郑国的变法,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吴起在楚国的变法等等,这些改革

  • 鄂尔泰、张廷玉的命运 张廷玉的历史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尔泰,张廷玉,命运,历史,评价,如何,泰和,张廷玉,都是,雍

    鄂尔泰和张廷玉都是雍正时期极其受到赏识与重用的心腹大臣,雍正去世前,特意表彰二人对朝廷所作出的贡献,为肯定其政治地位与价值,封二人死后可进入太庙。这显然雍正担心自己驾崩后儿子会迫害两位老臣以此来巩固君威,可谓是煞费苦心来保护两位大臣。雍正本人对科举出身的官员并不感冒,他偏爱的几位大臣例如鄂尔泰、李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