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云的谥号:刘禅追谥尚欠赵云一个正名

赵云的谥号:刘禅追谥尚欠赵云一个正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021 更新时间:2024/2/8 12:16:29

君主时代帝王死后,会依据他生前的所作所为给他一个定性类的称号,对于一些重要的大臣来说,也会得到这样的待遇,称之为谥号。这是一种盖棺论定,尤其对于大臣,能获得谥号表明位高权重或者是功劳大,所以,这是一种身后的荣耀。蜀汉国实际建国时间相对较晚还短,获得谥号的大臣只有六人,后来刘禅又追谥了几人,前后总共不过十几个人。赵云就是这几个被追谥的大臣之一。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左右的时间,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除此,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于建兴七年寿终正寝。景耀四年(公元261年),刘禅下令追谥赵云,姜维与众臣商议后建议刘禅追谥赵云为顺平侯。

按理说,能够被皇帝追谥享受哀荣,也不应该有什么可说的吧?但问题在于,赵云被追谥,是在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五人之后的第二年,这就不免让人有些不解。

刘禅是在景耀三年(公元260)九月给以上五人追谥的,第二年的三月,又单独给赵云追谥。《云别传》记载追谥过程是:刘禅下诏说:“赵云很早跟随先帝(刘备),功劳显著。朕以幼冲之年,经历了路途艰难,依仗着(你的)忠顺,这才脱离了危险。谥号是用来评议国家元老功臣的,你们议论一下,赵云应该用一个什么谥号。”大将军姜维等人经过议论,认为赵云过去跟随先帝,功劳显著,在跟随先帝打天下的过程中,遵守臣子本分,功劳和付出都是可以载于史册的。当阳长坂坡的战役中,赵云的行为义举,比金石还要贵重。以自己的忠心护卫主上,君主想到是如何奖赏;以礼节和厚赏对待属下,臣子必然是舍生忘死。(看到追谥的诏书)赵云如果地下有知,足可以感觉到自己的功劳没有湮灭;生者感动于主上的恩德,一定会以生命来报答。于是按照谥法,应该追谥赵云为顺平侯。

诏书和评议对赵云的定性和给予的谥号都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赵云为什么不能和以上五人同时追谥?虽然有句话叫做“好饭不怕晚”,但到了赵云这儿,是不是也太晚了点!这给人最大的不解就是,赵云这个谥号好像是忘记了,让人提醒又想起来,只好再补上似的。

君主时代是官本位社会,一个人的能力越大、功绩越大其官位就越高。关、张、马、黄是刘备时期的前后左右四大将,赵云的官职爵位不能和他们比,也就不说了,另外还有一个庞统,赵云和他相比是个什么情况呢?庞统也是军师中郎将,和诸葛亮同一种官名,只是刘备对他的重视程度比诸葛亮稍弱一点点。功劳方面,跟随刘备入蜀,刘备所用计策多为庞统所出,虽然在围攻雒城战役中中箭身亡,但这时候的成都以及整个益州已经在刘备的掌握之中。所以,刘备夺取成都,庞统功劳第一。而同时期的赵云,除救了刘禅两次,再无大的功劳,从这个角度看问题,在刘备心目中,庞统似乎要重于赵云。追记已故大臣的功绩,应该会和他同时期的人有个比较衡量,所以,刘禅延续刘备的看法和已定成规,这个本就不足为奇。但问题是,当下的这个皇帝是刘禅,是赵云两次救过他命的人!所以这就要看刘禅的态度了。

标签: 赵云的云的谥号刘禅追谥尚赵云一个正名君主

更多文章

  • 李永芳为何有免死三次的特权?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永,为何,免死,三次,特权,李永,将军,辽东,铁岭,也是

    李永芳将军李永芳将军是辽东铁岭人,也是明朝末期,清代初期的重要将领。李永芳本来是明军的游击队领导人,在万历四十六年的时候,向努尔哈赤投了降。说起来他是明朝的第一位投降于后金的边将,还曾被授了三等副将的荣誉,同时还娶了贝勒阿巴泰的女儿。李永芳将军关于李永芳将军的一些早期事迹主要还要从他为明朝的抚顺千户

  • 大明王朝最后的殉葬者:郑成功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王朝,后的,葬者,郑成功,怎么,死的,郑成功,简介,一个

    郑成功简介郑成功,一个中日混血儿,国籍隶属于中国。郑成功图像他出生在一个政治特殊时期,经历了我国封建朝代的更新换代过程,当时大环境处于明代即将覆灭,清朝暂露头角时期,也正是这样的一个特殊的、敏感的时代,才成就了郑成功传奇而伟大的一生。他出生在日本,成长在中国。年少时在福建,壮年直至老死时在台湾。在年

  • 刘义符之死:刘义符为什么会被废除帝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义符,之死,为什么,会被,废除,帝位,宋少帝,刘义符,一个

    宋少帝刘义符宋少帝刘义符是一个昏君。宋少帝刘义符出生的时候,宋武帝刘裕已经四十多岁了,而刘义符是刘裕的长子,因此刘裕溺爱刘义符。刘义符小时候很聪明,懂得音律。并且刘义符的力气很大,对弓马刀剑很娴熟。刘义符剧照刘裕将刘义符当成接班人一样培育。刘裕去世的时候,将皇位传给了刘义符。在刘义符守丧期间,刘义

  • 窝阔台是怎么死的:是过度饮酒而亡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窝阔台,怎么,死的,过度,饮酒,亡吗,太宗,窝阔台,蒙古,帝

    元太宗窝阔台窝阔台是蒙古帝国的可汗,成吉思汗的第三个儿子,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继承了他扩张领土的遗志,他在位期间,版图曾经扩张到了中亚、东欧一代,窝阔台死后,元世祖忽必烈追尊窝阔台庙号为太宗,为元太宗窝阔台。窝阔台战争画像古代蒙古就有“马背上的国家之城”,他从小就学习骑马射箭

  • 庆历新政的导火线:与西夏的两次战役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庆历,新政,导火线,西夏,两次,战役,失败,庆历,新政,时间

    庆历新政时间庆历新政时间在公元1041-1048年,这一时期北宋已经建国近百年,历史的车轴来到了北宋中期,虽然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但是其中暗藏的危机却越来越深,在一片太平盛世下,百姓生活日渐困苦,各地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社会贫富差距达到惊人的地步,导致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北

  • 李莲英:慈禧去世前就开始着手散财安排后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莲英,慈禧,去世,开始,着手,散财,安排,后事,清末,太监

    清末大太监李莲英(18481911)(又作:李连英),原名李进喜,慈禧太后赐名连英,俗作莲英。是清王朝慈禧时期的总管太监,陪伴慈禧太后近五十三年。是清末最有权势的宦官。亦是第一个叫慈禧太后为“老佛爷”的人。咸丰五年净身为太监,翌年入宫。同治六年,受封二总管。宣统元年61岁时,

  • 历史上的道同是否也是被污蔑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上,道同,是否,也是,污蔑,历史上,道同,同是,蒙古人

    历史上的道同历史上的道同是蒙古人后裔。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很多的蒙古人从草原来到了中原。道同的祖上就是从草原来到了直隶,在河间安家落户。元朝灭亡的时候,很多蒙古人逃回了草原。但道同的父亲没有回草原,道同就在中原生活了下来。道同画像道同后来当上了番禹知县。在道同之前,前任知县在当地横征暴敛,引起当地百姓

  • 清朝烧书最多的皇帝 烧掉汉人十万多本书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烧书,多的,皇帝,烧掉,汉人,万多,本书,要说,中国

    要说中国历史上对思想管控最严厉的时代,那毫无疑问是乾隆朝。乾隆自称十全老人,开疆拓土,建功无数,本人又风流多才,看起来理应是一个心胸宽广、开放前卫的皇帝。然而,事实却刚好相反。表面上风光无限的乾隆皇帝,从始至终一直活在深深的恐惧之中,这种恐惧让他变成了一个疯子皇帝,迫害起文化和生命来,毫不手软。乾隆

  •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背后的用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宋太祖,太祖,杯酒释兵权,后的,用意,是什么,宋太祖,太祖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是宋太祖即位后做的最引人注目的一件事。对于这件事情,一直以来都是褒贬不一,虽然这件事情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宋朝的文化空前的发达,但同样也让宋朝的军事实力变得格外的弱小。赵匡胤剧照故事发生在建隆二年,赵匡胤宴请石守信和高怀德等禁军的高级将领,并在酒席上威逼利诱地说了一番话,唬得

  • 三国猛将典韦身先士卒是为谁拖延时间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猛将,典韦,身先士卒,拖延,时间,典韦,简介,三国,中

    典韦简介典韦是三国中的一员猛将,初时他任职于张邈,后来又侍奉曹操。典韦以其勇猛著称,他的臂力相当大,一人可同时使用十余支铁枪。典韦是曹操的贴身侍卫,归顺曹操后对曹操忠心不二,当时对于曹操的安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典韦的重要地位。典韦剧照曹操对典韦非常的看重,把他安排在自己的身边当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