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烧书最多的皇帝 烧掉汉人十万多本书

清朝烧书最多的皇帝 烧掉汉人十万多本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71 更新时间:2023/12/11 6:10:37

要说中国历史上对思想管控最严厉的时代,那毫无疑问是乾隆朝。乾隆自称十全老人,开疆拓土,建功无数,本人又风流多才,看起来理应是一个心胸宽广、开放前卫的皇帝。然而,事实却刚好相反。表面上风光无限的乾隆皇帝,从始至终一直活在深深的恐惧之中,这种恐惧让他变成了一个疯子皇帝,迫害起文化和生命来,毫不手软。

乾隆到底恐惧什么呢?其实说白了就是两个字:思想。

乾隆这辈子干的最主要的一件事情,就是限制人民的思想。除了数不清的文字狱,乾隆还干了一件大事,这件事大事对他的盛世非常有帮助。这件事就是禁书。

我们都知道乾隆修四库全书的事,很多人以为这是乾隆对中国文化的一个贡献。其实完全相反,这恰恰是乾隆对中国文化最大的破坏。乾隆为什么要修四库全书呢?因为乾隆发现,光搞文字狱,只能从心理上恐吓,可是民间还有那么多书,如果这些书让平民百姓读了,带来了觉醒,那就太不利于统治了。

乾隆认为,汉人的书籍只能留下三千卷,其他的必须全部烧了,这三千卷书最后编成四库全书,成为我天朝的唯一教材,这样就能360度无死角控制人民的思想了。乾隆下令,各地开展搜书、查书运动,上交私人藏书。朝廷专门设置了禁书部门,各地官员放下所有工作,响应皇帝号召,把禁书当成压倒一切的工作来做。政府的公权在禁书运动过程里毫无限制地膨胀。

那么都有哪些书被禁了呢?首先第一类必须禁的是有反清思想的书,所有说大清不好的,说大清不是中华正统的,都要禁。因为中国人一直都有非常鲜明的华夷观念,汉人才是正统,少数民族都是野蛮的夷敌,清朝统治者当然不能让这种书流传。这类书的代表作是科技巨作《天工开物》。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本来完成于明朝,和清朝没关系,而且人家是科技方面的书,和政治也没关系。这本书被禁,只是因为书里把满人称作“北虏”,书里还有一些不和谐插图,画的是明朝士兵守城,用火器把清朝军队炸得稀巴烂,这种图严重违规。一部中国文化史上稀有的科技巨著,就这么成了禁书。而在同时期的日本,全国上下都在刊印这本书,积极学习。

第二类是记录大清历史真相的书,比如大清在打江山的过程里的各种暴行,屠杀无辜百姓的事迹,这些书必须要禁,代表作是扬州屠城的幸存者王秀楚的《扬州十日记》,这本书在整个清朝时期都是禁书,以至于清朝两百多年里很多人都对扬州屠城一无所知。直到辛亥革命前,有人才把《扬州十日记》带回中国,中国人这才知道了这段历史真相。

这两类书从康熙就开始禁了,但乾隆觉得这还不够,所有文字里带夷、狄、戎、虏、贼的,都要禁。有个诗人叫徐述夔,他的诗集里有句说,“大明天子重相见,且将壶儿搁半边”,乾隆说这个壶儿就是在讽刺满人是胡儿,抓起来砍头。

第三类是宣扬民贵君轻的书,比如明末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的书。这些人总在宣扬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君权应该被限制,这让乾隆非常害怕,因为这些思想太有煽动性,如果让人民都产生了这种想法,那大清直接就跨了,所以对于这类书,乾隆非常讨厌,黄宗羲的所有书都被禁了。顾炎武也一样,他的亡国与亡天下论,实际上就是国家与政府的区别,这一条非常有开民智的功效,所以也必须严禁。

乾隆禁书是同时配合文字狱的。你如果私藏了有问题的书,书要被禁,你也要被禁。如果书没有问题,而你发表了有问题的评论,你也要被禁。举个例子,当时有个年轻人读古籍《后汉书》,看见里面一句诗说“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觉得很有感触。这诗意思是,虽然肚子里都是诗书,却不值一分钱。

标签: 清朝烧书多的皇帝烧掉汉人万多本书要说中国

更多文章

  •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背后的用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宋太祖,太祖,杯酒释兵权,后的,用意,是什么,宋太祖,太祖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是宋太祖即位后做的最引人注目的一件事。对于这件事情,一直以来都是褒贬不一,虽然这件事情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宋朝的文化空前的发达,但同样也让宋朝的军事实力变得格外的弱小。赵匡胤剧照故事发生在建隆二年,赵匡胤宴请石守信和高怀德等禁军的高级将领,并在酒席上威逼利诱地说了一番话,唬得

  • 三国猛将典韦身先士卒是为谁拖延时间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猛将,典韦,身先士卒,拖延,时间,典韦,简介,三国,中

    典韦简介典韦是三国中的一员猛将,初时他任职于张邈,后来又侍奉曹操。典韦以其勇猛著称,他的臂力相当大,一人可同时使用十余支铁枪。典韦是曹操的贴身侍卫,归顺曹操后对曹操忠心不二,当时对于曹操的安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典韦的重要地位。典韦剧照曹操对典韦非常的看重,把他安排在自己的身边当侍卫

  • 大明才子解缙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大明,才子,解缙,究竟,是个,怎样,大明,才子,解缙,中国

    大明才子解缙解缙是中国明朝时期有名的大才子,被称为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他博学多才,不只是在政治上曾经官至内阁首辅,在文学上更是成就斐然,曾经主持编纂《永乐大典》,留下的诗文书法也是当世一流。解缙的画像解缙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就聪明过人,五岁能诵七岁能文,12岁的时候就已经通读四书五经,在1388

  • 辛弃疾的成就介绍 揭秘辛弃疾号什么 爱国诗人辛弃疾所在什么朝代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辛弃疾

    辛弃疾的成就介绍辛弃疾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他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词中之龙,他与苏轼被合称为“苏辛”,可见他在词坛中的地位是如此之高。他有很多成就,比如他是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是豪放词的代表人物,又是南宋豪放词的第一人等等。辛弃疾的成就书法辛弃疾的成就主要分为思想内

  • 三国著名谋士司马懿简介 三国谋士庞统和司马懿谁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司马懿

    三国著名谋士司马懿简介大家对他的评价都为负面的,这可能是中国人不喜欢耍阴谋诡计和城府太深的人的缘故。总的来说,司马懿是一个非常能忍的人,他的才智不弱于诸葛亮。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司马懿简介。图为旧版三国演义电视剧司马懿剧照司马懿出生于179年,享年73岁,被孙子追封为宣帝。可见孙子念及爷爷的举世之功

  • 清朝后期名将刘永福简介 刘永福为何称自己的部队为黑旗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永福

    刘永福(1837~1917年),字渊亭,本名义。祖籍广东钦州(今属广西),后随父母迁徙广西上思,是我国近代史上着名爱国将领。1883年率黑旗军参加中法战争,屡次大败法军。甲午战争期间,奉命赴台抗日,但最终失败。1895年5月25日台湾割让后,拥立巡抚唐景嵩为台湾民主国总统,自称大将军。同年6月自立为

  • 三国贾诩能算得上是一个好的谋士吗?易中天如何评价他?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贾诩

    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官渡之战时,贾诩力主与袁

  • 孝慈高皇后马皇后不服药为何 大脚马皇后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孝慈,高皇后,皇后,马皇后,服药,为何,大脚,马皇,后的,故

    马皇后因病逝世,而且她在病重时一直不肯就医和吃药。1382年,马皇后在睡觉时突然得病而且很严重。她是朱元璋的原配妻子,与他同甘共苦几十年,两人感情一直极好。所以,得知皇后生病的消息后,朱元璋十分着急,命令太医一定要治好她,然而马皇后就是不肯吃药,朱元璋强迫。此后不久,马皇后在病痛中去世。马皇后解释不

  • 为何秦国统一大功臣李斯竟最后被腰斩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为何,秦国,一大,功臣,李斯,竟最,后被,腰斩,李斯,遗药

    李斯遗药杀韩非历史上对韩非的死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李斯遗药杀韩非,还有一种是秦王的疑心杀死了韩非。对于这两种说法,学者们更倾向于第一种。始皇与李斯画像李斯决定为秦国效力,李斯的法家思想很快得到了秦王的重视。韩非子本来是效忠韩国的,但韩国君主对于他的言论并没有采纳,韩非受挫,见同窗李斯受到秦王的重视,决

  • 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相:北齐朝的女相陆令萱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相,北齐,陆令萱,陆令萱,北齐,女官

    陆令萱,北齐女官,封女侍中,后主高纬乳母,被称为大姬(通太,北齐皇后之母的尊称)。北史中记载她是高欢部将骆超之妻,因夫谋反而配入掖庭,做了后主高纬的乳母,并得到到胡太后的喜爱。陆令萱为人机智精明,办事干练,说话得体,善于奉迎高湛及其胡后。从此便在宫中得到信任。公元565年,高湛禅位给高纬。九岁的高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