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白居易应举是怎么回事 白居易隐居在官场的原因

白居易应举是怎么回事 白居易隐居在官场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206 更新时间:2023/12/16 14:31:32

唐代著名大诗人白居易,想必大多数人都有所耳闻。很多人可能会认为白居易家境优越,又有几分才华,入世做官乃是小菜一碟。其实不然。白居易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名气,全靠他自己打拼出来的。可能他个人并不在乎那些名利之物,可如果想要为民服务,替老百姓着想的话,就必须要做官。做官的第一步就是应举。

白居易应举倒是参与了多次,可是就是不容易成功。并不是说他章写的不好,也不是说他在考场上发挥的不好,而是有其他方面的原因。白居易第一次应举,是在十几岁的一年。那时候朝廷党派斗争激烈,白居易祖父身居高位,也时受到党派斗争的波及。那年的主考官恰巧是白居易祖父死对头的学生。因而在那年的应举中,白居易的文章被主考官以文笔不通的理由给刷了下来。

第二次白居易应举是在他的祖父辞官归乡之后。当时出了考场,白居易同伴们都有自信通过,坏就坏在白居易那天的运气不太好。那天一群人去了酒楼,点了几十坛子酒,准备来个不醉不归。无奈白居易诗兴大发,在酒楼柱子上用酒水作了了一首暧昧不明的诗歌,正好被常服出巡的皇帝撞见。皇帝多疑,以为白居易有造反的心理。第二天榜文就下来了,白居易无疑又失败了。

可以这样说,白居易应举之路坎坷不明,处处充满艰辛。而最终他还是成功了,尤其是在后来,受到了皇帝的重用。

白居易隐居在官场的原因分析

唐代诗人白居易年纪轻轻就声名远扬,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使得一代名家顾况对他赞赏有加,那时的白居易还没有踏入官场,但是接触到的都是高官显贵,随后白居易参加科考入仕,少年成名,当时的仕途还算顺利。

直言不讳的诗人没有意识到官场的黑暗,屡次谏言不被采纳的他逐渐失望,后来的贬黜更让他心中苦闷,以写实诗讽喻当权者的腐败激起了统治者的不满,虽有满腹才华和一腔热血,始终不得志,自请外放。

即使对官场失望,白居易也没有轻易辞官,还抱有一丝幻想,自请外放的地点选择在苏杭一带,尽心尽力为民做主,获得了老百姓的称赞。之后白居易隐居在官场,一边挂职,一边与友人赏景咏诗,此时的官场腐败现象严重,诗人已逐渐失去兴趣,之后白居易在洛阳生活了十几年,被称为“神都”的洛阳地位不亚于长安,是名人雅士聚集之地,老年白居易隐居在此,后期大多数诗作均在此产生,多表达了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对于官场已经彻底失望,无心牵挂。

白居易隐居在官场还表现在即使被调回长安后,对加官进爵也失去兴趣,一心为民谋划,时时刻刻想着百姓,在老年时期还四处游走募捐,帮助百姓疏通龙门八节险滩,这样的好官能不受百姓爱吗?今天的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前往瞻仰的洛阳人络绎不绝,人们纪念这位诗人高贵的品格,称颂他的为官清廉。

顾况戏白居易是怎么回事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开创的新乐府派诗歌,一直被后世之人流传。在很多人看来,白居易凭着几首较好的诗歌就出了名,实在算不上有实力。其实不然。每个光鲜亮丽的舞台背后,总有人要付出超过这美丽十倍甚至于百倍的努力。白居易就是这样的人。有个顾况戏白居易的故事就能说明这一点。

白居易早年求学时,听闻京城里面才子众多,他就风尘仆仆的赶到了京城,经常写一些诗作去拿给有名气的诗人评价。这样的话,白居易就知道自己创作的缺点和不足在什么地方,以便下次写作的时候修改。这样的方法的确很管用,一方面是由于白居易天资聪颖,别人指出来的不足他很容易就能领会。另一方面,他本身的作品也很好,经常会令一些有名气的诗人们赞叹不已。

更多文章

  • 著名文人蔡邕:三国时期的一个旷世奇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著名,文人,蔡邕,三国,时期,一个,旷世奇才,三国,时期,出

    三国时期出现了这么一个人物,他名叫蔡邕。在三国时期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而在三国时期贡献中,蔡邕的功劳是非常巨大的。不管是在音乐著作方面,还是书法方面,直到现在,我们还能够欣赏到蔡邕的作品。对于三国时期的蔡邕,他的人生经历是非常复杂的。大家自己翻阅史书,就能够更多地了解到,三国蔡邕当时所处的政治地位是

  • 赏析书法大家蔡邕的代表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赏析,书法,大家,蔡邕,代表作品,大家,知道,河南省,开封市

    大家都知道河南省开封市,开封府里有个包青天是很出名的。但是有多少人知道这也是东汉时期书法家蔡邕的故乡。蔡邕是陈留郡圉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圉镇人。蔡邕不仅是有名的文学家,善辞赋等文学被征召之命出任河平长参与续《东观汉记》,他还还精通经师,在书法上更是留下很多优秀作品,是著名的书法家。其实,蔡邕

  • 唐宣宗吊白居易抒发了什么情感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宣宗,白居易,抒发,什么,情感,吊白居易,唐宣宗,李忱,所

    《吊白居易》是唐宣宗李忱所作,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主要描写的是唐代皇帝唐宣宗李忱为了悼念诗人白居易,对他的悲痛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白居易的离去而感到十分的惋惜。作为一代国君,为一位诗人作哀悼诗,这在古代是非常罕见的,从这也可以看出唐宣宗对白居易这个人十分的器重和对他诗词的喜爱,也从侧面表现出了白居易不

  • 白居易诗歌特点是怎么样的 白居易是哪里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白居易,诗歌,特点,怎么样,哪里,白居易,一首,与元九书,现

    白居易的一首《与元九书》,体现出白居易诗歌特点。白居易的诗歌保持着为时为事的创作原则,把诗歌与人民生活、政治相结合,在内容上要求讽喻美刺,反应百姓生活的疾苦,在功能上强调诗歌教化作用。诗人追求真诚去伪,在诗中阐释了形式与内容的联系,论述了文学和现实的关系。白诗中又以主题集中突出为特色的讽喻诗为主。诗

  • 三国著名文学家蔡邕的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著名,文学家,蔡邕,生平,介绍,三国,时期,出现,这么

    三国时期出现了这么一个人物,他名叫蔡邕。在三国时期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而在三国时期贡献中,蔡邕的功劳是非常巨大的。不管是在音乐著作方面,还是书法方面,直到现在,我们还能够欣赏到蔡邕的作品。对于三国时期的蔡邕,他的人生经历是非常复杂的。大家自己翻阅史书,就能够更多地了解到,三国蔡邕当时所处的政治地位是

  • 书法家蔡邕在音乐方面的建树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书法家,蔡邕,音乐,方面的,面的,建树,怎样,三国,时期,出

    三国时期出现了这么一个人物,他名叫蔡邕。在三国时期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而在三国时期贡献中,蔡邕的功劳是非常巨大的。不管是在音乐著作方面,还是书法方面,直到现在,我们还能够欣赏到蔡邕的作品。对于三国时期的蔡邕,他的人生经历是非常复杂的。大家自己翻阅史书,就能够更多地了解到,三国蔡邕当时所处的政治地位是

  • 白居易和元稹的关系 元稹的爱情诗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白居易,元稹,关系,情诗,介绍,白居,易与,元稹,绝对,算是

    白居易与元稹绝对算是唐朝诗人中的一对好“基友”,二人同年考取功名,分配到一个单位,做了同事,此后二人形影不离,一同游玩,诗歌唱和,干了一切“好基友”之间会干的事情,这还是早年间的事,后来二人的命运更是时时牵连在一起,二人的心更是时时挂牵着对方。之后,白居易被调到长安城郊当县尉,就是现在的县公安局局长

  • 三国书法家蔡邕在书法上的建树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书法家,蔡邕,法上,建树,如何,三国,时期,出现,这么

    三国时期出现了这么一个人物,他名叫蔡邕。在三国时期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而在三国时期贡献中,蔡邕的功劳是非常巨大的。不管是在音乐著作方面,还是书法方面,直到现在,我们还能够欣赏到蔡邕的作品。对于三国时期的蔡邕,他的人生经历是非常复杂的。大家自己翻阅史书,就能够更多地了解到,三国蔡邕当时所处的政治地位是

  • 如何看待蔡邕书论 书法家蔡邕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如何,看待,蔡邕,书论,书法家,故事,蔡邕,东汉,末年,著名

    蔡邕是东汉末年著名的书法家,他创立的“飞白书”,具有“骨气洞达,爽爽有神”的姿态,深受后世书法爱好者的推崇。除此之外,蔡邕还著有书法理论书籍,被后人称为书论,共有《篆势》、《隶势》、《笔论》、《九势》四篇文章,分别讲述了书法写作的技巧和特点。在《篆势》一书中,蔡邕以大雁和流水来象征书法作品,应该具有

  • 白石道人姜夔名句赏析 姜夔暗香的思想内容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白石,道人,姜夔,名句,赏析,姜夔暗,香的,思想,内容,介绍

    词人姜夔的佳作极多,其中不乏流传千年的名句,比如沅溪沙中的“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暗香中的“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等等,都是饱含深情的千古佳句,而小编最喜欢的要数另一句“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出自他的《长亭怨慢》。在这首《长亭怨慢》中,也许更为世人所熟知的是